生物列印界動態 | 新工藝出現,更精確快速3D列印活細胞

2020-08-27 生物3D列印技術菌

據DesignNews雜誌近日報導,維也納理工大學研發了一種新型的生物墨水可以以每秒一米的速度將活細胞整合到3D支架中,從而有可能研究疾病的傳播並生產定製的組織。


(圖像顯示了在3D支架中擴散的活細胞-從左到右:第1周,第3周,第5周。頂部:3D設置,底部:僅一層。該工藝是由維也納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的,用於創建精確的生物列印。來源:維也納工業大學)

近年來,3D生物列印已經走了很長一段路,科學家們利用活體組織來列印與人類皮膚一樣複雜的器官。奧地利的研究人員推出了一項技術進步,該技術可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解析度將活細胞整合到結構中。


維也納理工大學使用一種新穎的生物墨水開發了這項新技術,該墨水可以將細胞嵌入3D矩陣中並以千分尺精度進行列印。該技術以每秒一米的速度執行,比過去的方法快得多。「通過使用這些3D支架,可以以前所未有的精度研究細胞的行為,」維也納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技術研究所3D列印與生物製造研究組負責人Aleksandr Ovsianikov說。「研究疾病的傳播,如果使用幹細胞,甚至可能以這種方式生產定製的組織。」


「要成功地對可以變成具有各種特徵的活組織的細胞進行生物列印,以某種方式處理細胞是關鍵。」Ovsianikov說,儘管有很多3D生物列印技術,但並非所有技術都是一樣的。「有些方法不精確,或者只允許在很短的時間範圍內對細胞進行處理而不會受到損壞,而其他方法則存在實質性挑戰。」

他指出,細胞的行為主要取決於其環境的機械,化學和幾何特性。Ovsianikov說:「嵌入細胞的結構必須能夠吸收營養,這樣細胞才能生存和繁殖。但,結構的剛性或柔韌性,隨時間的推移穩定還是退化也很重要。 」


該小組可以以顯微鏡下的高解析度列印3D對象,但是使用這種大小的活細胞一直是一個挑戰。Ovsianikov指出:「您需要在聚焦的雷射束照射下精確固化的液體或凝膠。但是,這些材料一定不能對細胞有害,整個過程必須非常快地進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維也納大學的研究人員一直在使用所謂的雙光子聚合方法,該方法使用的化學反應僅在材料的分子同時吸收特別高強度的雷射束的兩個光子時才啟動。在吸收光子時,該物質變硬,而在其他地方則保持液態,這使該方法最適合於高精度地生產極細的結構。


儘管這可以實現高解析度,但它的過程相當緩慢-通常在微米或每秒幾毫米的範圍內。這意味著單元可能會在列印完成之前死亡。現在使用腳手架,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以更快的速度製造對細胞友好的材料的方法。這意味著它們可以在短短幾個小時內列印出結構,從而為細胞提供了生存和進一步發展的良好機會。Ovsianikov說:「我們的方法為適應細胞環境提供了許多可能性。根據結構的構造,它可以變得更硬或更軟。」

他補充說,即使是精細的連續梯度也是可能的。以這種方式,可以精確地定義結構的外觀,以允許所需種類的細胞生長和細胞遷移。該過程還可以改變雷射強度,以確定該結構隨時間退化的容易程度。

相關焦點

  • 從墨水出發,顛覆生物3D列印
    採編:孟詳睿、周俊  排版:謝鳴洲  公司   |   產品   |   火視觀點  公司名片公司名稱:CELLINK創立時間:2015年1月公司屬地:瑞典所屬行業:生物科技公司網址:http://www.cellink3d.com
  • FDM 3D列印工藝的原理、特點及應用
    相對於去除多餘材料生產零部件的傳統加工工藝,3d列印的典型特點是採用逐層累計材料的方式來加工產品。目前,3d列印的材料包括液體、粉末、線 材、片材等,運用熱、化學反應等方式來固化得到實體產品。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各種成型工藝百花齊放,典型的3d列印工藝有FDM、SLA、SLS、 SLM、Polyjet等。
  • 廣州團隊的新技術,研究3d列印骨頭,原材料是骨粉和生物膠水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在過去人出現骨折的時候,往往都需要長期躺在床上,什麼也不能動,通過牽引的方式讓受傷的骨骼保持穩定,然後再慢慢癒合。不過這樣癒合的時間很慢,而且還會耽誤病人很長的時間。然而需要生產這個器材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受到傳統工藝的限制,只能生產一些規則形狀,或圓或方,內固定金屬器材,因此不能夠滿足各種不同患者的需求。不過相信大家也都看到過3d列印骨頭的新聞,所以這也不算是一種什麼新技術,但是在廣州就有一支研究團隊正在研究一種特殊的3d列印骨頭技術。
  • 3D列印生物基樹脂:快速成型的突破
    但是,這種增材製造工藝可以簡單地用一個通用名稱來稱呼:基於光子的光學3D列印(O3DP; optical 3D printing)。這種快速的原型製作工具作為高效和低浪費的生產工具的選擇而被開發的,但目前主要與石油衍生的樹脂相關聯。一方面,O3DP與後處理(熱處理)相結合,可以製造自由形式的結構,該結構可以用作實現純玻璃、陶瓷、金屬和晶體對象的3D模板。
  • 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製造微型樂高式「骨磚」
    此外,3d列印技術的進步使得針對患者的可植入結構的設計更具可擴展性,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在醫院現場生產。因此,組裝這些複雜的組織不再需要專門的設備,這反過來減少了與種植生產有關的準備時間。 然而,一個理想的支持系統的開發已經被證明是難以實現的,這也是為什麼該技術在醫院環境中沒有廣泛應用的原因之一。
  • 3DP 3D列印工藝的原理、特點及應用
    立體噴墨列印法(Three-Dimension Printing,3DP)是出現很早的一種3D列印技術。1993年由MIT發明,1995年 Z Corporation公司獲得專屬授權,2011年被3D Systems收購(技術名稱更改為ColorJet Printing)推出,是世界上最早的全彩色3D列印技術。
  • 懸浮生物3D列印:履行生物列印漂浮的承諾
    01懸浮介質標誌著基於擠出的3D生物列印的新時代懸浮介質具有獨特的特性,這些特性決定了懸浮和完全封裝印刷材料的能力。首先,懸浮液介質在沒有外加應力或非常低的應力(如重力引起的應力)時表現出固體狀特徵。應用一種應力來克服臨界應力,即屈服應力,將引發流動並使介質呈液體狀。
  • 可見光快速3D列印
    但是,對更快的列印速度、更溫和的操作條件、更好的解析度和更廣闊的材料範圍的追求繼續推動著研究工作,為化學創新提供了機會。3D列印中的光固化過程是由高能紫外線光引發的,該光提供快速聚合併相應地縮短了構建時間(秒)。
  • 2020年九大生物3D列印技術進展,為未來的器官移植鋪路
    該團隊的研究結果已經接近模擬生成血管所需的體內條件,克服了3D列印血管化的併發症。這項工作使生物列印界離創造移植用的器官和組織又近了一步。 瑞士生物技術公司推出一種全新的生物製造技術,可以通過聲波快速而經濟地生產多細胞功能組織構建。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爆發期經過30多年的發展,3D列印技術不斷完善,目前已形成了3D生物列印、有機材料列印、金屬列印等多種列印模式,我國3D列印材料仍以工程塑料為主。2019年7月,主營業務為金屬列印的鉑力特在科創板上市,前瞻預計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的爆發期。
  • 新工藝:高解析度3D列印石墨烯三維結構!
    導讀近日,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與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工藝,採用投影微立體光刻技術,3D列印複雜的石墨烯三維結構。這種方法列印出的石墨烯三維結構,解析度比之前的方法高出一個數量級,並可以保留石墨烯二維材料的卓越機械特性。
  • 詳析3D列印、快速成型與快速製造技術
    它集機械工程、CAD、逆向工程技術、分層製造技術、數控技術、材料科學、雷射技術於一身,可以自動、直接、快速、精確地將設計思想轉變為具有一定功能的原型或直接製造零件,從而為零件原型製作、新設計思想的校驗等方面提供了一種高效低成本的實現手段。
  • 【行業動態】新工藝縮小了天然材料與合成材料之間的差距,實現了多...
    【行業動態】新工藝縮小了天然材料與合成材料之間的差距,實現了多種用途 2020-11-23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哥本哈根大學開發新的生物3D列印方法監測複雜的組織結構
    Kühl教授與德勒斯登技術大學(骨轉移,關節和軟組織研究中心)的德國同事一起,將氧敏感納米粒子用於凝膠材料,可用於複雜,生物膜和組織樣結構的3D列印。活細胞以及內置化學傳感器。這項工作剛剛發表在最新的材料科學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
  • 3D列印材料新突破:乳膠3D列印
    要實現科學工程的突破,需要大量的工作和研究,更需要專業團隊技術攻關。 近日,據白令三維了解,來自高分子創新研究所、科學院和工程學院的維吉尼亞理工學院跨學科團隊共同提出了一種新的乳膠3D列印方法,並獲得了國家科學基金會獎。維吉尼亞理工大學也與米其林北美合作開展這個項目。
  • 超精確的生物印刷|納米複合生物墨水的法寶
    引言生物列印領域在複雜性和功能性日益提高的工程組織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然而,開發具有最佳生物相容性和良好印刷保真度的生物油墨仍然具有挑戰性。在這裡,我們證明了基於納米粒子(NPs)與 聚合物之間的動態共價鍵的聚合物基生物墨水的可印刷性得到了增強,並保留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嫦娥五號「奔月取土」, 解決材料問題,月球3D列印建房或將成為現實...
    按規劃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均有各自的任務,嫦娥八號或將實地測試月面「3d列印」房子等關鍵技術,為將來構建月球科研基地,做出前期探索。工藝中的原材料和成品都需要進行關鍵屬性表徵測試,如比表面積、密度、粒度、粒形、孔隙度等,以符合相應的質量標準。3d列印材料的物理特性對加工效率及成品性能有極大的影響,也是影響產業發展的關鍵要素之一。
  • 3d列印材料大全,看看你知道幾個
    在3d列印領域,3d列印材料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3d列印材料是3d列印技術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在某種程度上,材料的發展決定了3d列印能否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目前,3D列印材料主要包括工程塑料、光敏樹脂、橡膠材料、金屬材料、陶瓷材料等。另外,彩色石膏材料、人工骨粉、細胞生物材料、砂糖等食品也用於3D列印領域。
  • 3D列印藝術:這5種3D列印方式推動藝術創意的新方向
    感覺3D列印技術就是為創造新事物而生的,為設計和製造過程帶來了新的方式。因此,我們看到藝術家開始注意並利用該技術的獨特品質來創作3D列印藝術。通過逐層製作授予的設計自由度和3D可列印材料的多功能性為各類藝術家開闢了新的前沿。經濟實惠的3D列印技術有助於在雕塑,時尚,裝置藝術等領域的設計和規模創新,以及跨學科的合作。
  • 未來器官也可以用3D列印——3D生物列印技術
    3D列印也稱為「增材製造」,它是一種新型的快速成型技術,與傳統的減材製造工藝不同,3D列印是以數據設計文件為基礎近年來出現的熱點金屬材料,例如鉭、鎂、鋅等,由於自身材料的性能還不完善,仍處於研究階段,暫未獲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