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膚已壞,而香囊仍在」 楊貴妃的香囊久埋地下為何不腐?

2020-12-05 央視網

「肌膚已壞,而香囊仍在」 楊貴妃的香囊久埋地下為何不腐?

原標題:

  唐鎏金銀龜盒。

  唐鎏金人物畫銀香寶子。

  乾隆款鈞釉描金饕餮紋帶蓋香爐。

  展出的香袋。

  唐鎏金雙蛾團花紋銀香囊。 上遊新聞記者 劉力 攝

  唐代「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帶著楊貴妃匆忙逃亡。半路上,唐玄宗迫於壓力,含恨賜死了心愛的女人,草草將其埋葬在馬嵬坡。

  《舊唐書》裡說,戰亂平息後,唐玄宗思念楊貴妃,派人到馬嵬坡尋找美人屍骨,秘密改葬。人們挖開墳冢,卻見「肌膚已壞,而香囊仍在」。

  在人們的印象中,香囊大都是用絲棉織物縫製的,禁不起糟踐。那又是什麼樣的香囊,竟能在地下埋藏許久而不腐爛?

  後世的專家們根據相關出土文物研究了一番,得出結論:楊貴妃身上的這個香囊,很可能是銀的。

  銀香囊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1987年,在法門寺地宮考古中,考古專家們發現了9件薰香器,其中就有唐僖宗供奉的香囊兩枚,它們為我們揭開了唐代皇室御用香囊的真正模樣。

  8月7日,包括香囊在內的法門寺地宮出土的薰香器首次來到了重慶,將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內拉開《香事情未了——古代文士風韻雅器展》的大幕。

  唐代香囊存世品中 最大的一枚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這個香囊,名為鎏金雙蛾團花紋銀香囊,它是唐僖宗供奉在法門寺的兩枚香囊中的一枚。

  據展覽策展人介紹,唐僖宗是一位12歲(虛歲)即位的小皇帝,歷經15年的帝王生涯,27歲就早早結束了生命。他在父親唐懿宗病危彌留之際被宦官擁立為太子,改名李儇,於鹹通14年(即公元873年)7月20日在其父靈柩前即位,時年12歲,是整個唐朝年齡最小的皇帝。15年後的文德元年(公元888年),唐僖宗死於長安,終年27歲。

  在法門寺地宮,唐僖宗給佛祖供奉了一個鎏金雙蛾團花紋鏤空銀香囊,這個香囊直徑12.8釐米,鏈長24.5釐米,重547克,是唐代香囊存世品中最大的一個。

  這個香囊囊蓋、囊身各作半球狀,上下對稱,以子母口相扣合,嚴絲合縫,極其綿密。一側與鉸鏈連接,另一側則用鉤環相連,組成圓球,構成香囊。香囊外壁鏨飾分布均勻的團花12簇,團花內有4隻或2隻飛蛾。

  香囊內有一個缽狀香盂及兩個平衡環,香盂用短軸鉚接,內、外平衡環間也以短軸鉚接,圓球滾動時,內、外平衡環也隨之轉動而香盂的重心始終不變,使香盂面始終保持平衡狀態。

  展覽策展人介紹,這種香球不僅可以置於被褥之中,還可以任意懸掛,也可以帶在身上,走動時香氣自然外漏,芳香常伴。

  唐代工匠

  已掌握陀螺儀原理

  香燻球如果可以隨意滾動,那麼裡面燃燒的香料會不會掉出來呢?衣袖、被褥都是極易燃燒的物品,沾不得半點兒火星。在這一點上,唐代香燻球的製作體現出了高超的技藝。

  打開了香球,裡面是兩個相連的圓環。「香球內的小盂能夠保持平穩的秘密,就在這圓環之上。」策展人說,物理學原理告訴我們,要使一個具有一定重量的物體不傾斜翻倒,最佳的方法是採用支點懸掛。香球就是應用了這個原理,將小盂懸掛起來的。

  同時,香球內的內持平環,通過軸孔與小盂連接。當內持平環在水平位置時,香盂因自身重量,可以前後輕微晃動而不會左右傾斜翻倒。但僅用一個持平環是不能避免香盂向軸的方向傾斜翻倒的。

  在香球上,我們可以看到,這裡是有兩個圓環相連的。內外環的軸孔正好垂直,軸心線的夾角為90度。這樣,香盂既不會前後傾斜,也不會左右搖晃。盂心隨重心作用,始終與地面保持平行。這是中國機械史上一項偉大的發明。

  「這個香囊也從實物角度說明,近代用於航海、航空的陀螺儀原理,早在唐代已被我國工匠所掌握。比歐洲早了4個世紀。」專家介紹,在唐代,這種製作精巧、造價不菲的香球只有皇宮中的帝王貴妃才能享用。

  茶具?香具?

  用途被誤會了30年

  來重慶展出的法門寺地宮出土文物,除了這個銀香囊外,還有一件國家一級文物——唐鎏金銀龜盒。1987年,它被發掘出土,一度被認為是一件茶具,直到去年,其真實身份才被文物專家們揭開:這個外形是一隻烏龜的器具,其實是一件製作精美的香具。

  這個唐代鎏金銀龜盒長28.3釐米、寬15釐米、高13釐米,重820.5克。器物為仿龜形,昂首引頸,鼻部、嘴部中間及兩端鏤孔。以甲背作蓋面,龜身內空,四足有力,形象生動,如行似走,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策展人介紹,這件文物自發現以來,學界普遍認為它是一件存貯茶葉末的茶具,或者是用來育點茶湯的。直到去年,文物專家才研究發現,鎏金銀龜盒頭部共有五處不同大小程度的鏤孔,這幾處孔的大小、形狀、位置各不相同,根據龜的眼口生理特徵設計,獨具匠心,從而達到出香散氣的功能。

  同時,鎏金銀龜盒內部獨特的構造為燃香提供了一定空間,此物外表為仿造龜形,內部中空,尤其是龜的四足內部中空,在原本有限的空間上又擴大了體內空間,使薰香具有了充足空間進行香品的有氧燃燒。另外,龜體呈外鼓形似球體狀有利於香菸順著弧線內壁快速流動出香。

  為了驗證這個最新研究成果,專家找來了一件鎏金銀龜盒複製品進行了燃香實驗:直接點燃普通的塔形檀香,然後吹滅明火,再放到龜盒底部自然燃燒,隨即產生的熱氣流會裹挾著香菸向上運動,然後蓋上龜蓋子,自然而然沿著龜蓋子內側向龜頸部運動,最後從銀龜頭部的鏤孔處流出香菸。

  實驗證明,鎏金銀龜盒並不是一件茶具,其真實功用是香具,由此,這件器物的名稱被正式修改為了「唐鎏金銀龜香爐」。

  專家說,唐鎏金銀龜香爐的造型形象生動、細緻直觀,「鏤孔」和龜形器物的生理特徵完美結合在一起,其功能蘊藏於器體的細節之中,彰顯出唐人巧奪天工,匠心獨運的工匠精神。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李晟 實習生 劉雨濛

相關焦點

  • 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銀質香囊與楊貴妃有關,持平原理就像陀螺儀
    何家村遺寶中,還有一件與楊貴妃有關。《舊唐書》卷五一講:安祿山反叛,玄宗等逃離長安,途徑馬嵬坡時,賜死楊貴妃,並葬於此地。玄宗後來自蜀地重返京都,念及舊情,密令改葬。當挖開舊冢時,發現當初埋葬時用於裹屍的紫色褥子以及屍體都已經腐爛,唯有香囊還好好的。《舊唐書》中的這段文字說衣物及屍體都已腐爛,唯有楊貴妃身上佩戴的香囊還好好的!
  • 傳感病毒,氣溶膠的剋星,孫思邈《千金方》說:香囊「闢溫(瘟)」
    早在漢代,名醫華佗就曾用丁香、百部等藥物製成香囊,懸掛在居室內,用來預防肺部疾病。唐代醫家孫思邈的《千金要方》中有佩「繹囊」,「避疫氣,令人不染」的記載。清代有用中藥香囊佩戴胸前預防四時感冒、瘟疫等的記載。現在民間有「帶個香囊袋,不怕五蟲害」的諺語。可見,用香囊來預防疾病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深入人心。
  • 彌光法師,世間絕無僅有的三年坐缸肉身不腐
    彌光法師,坐缸三年肉身不腐成就金剛不壞之身!說到佛法大師,很多人都會想起活力120歲的釋虛雲老和尚。釋虛雲老和尚可以說是近代佛界第一人,就連慈禧見了他都磕頭膜拜。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彌光法師,就是釋虛雲老和尚麾下,唯一成就金剛不壞之身的高僧。他圓寂3年之後,肉身不腐。
  • 四大美女楊貴妃身材是怎樣的,為何深得皇帝喜愛卻未被立後
    楊貴妃據野史考證稱:楊貴妃身高1.64米,體重138斤,也有說楊貴妃身高1.55米,體重120斤的,但楊貴妃究竟有多胖,至今無法考證,只能從唐代詩詞、書畫、雕塑、陶俑及各類藝術作品中尋得一絲痕跡。另有「環肥燕瘦」這一成語的來源,也與楊貴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唐玄宗的貴妃楊玉環身材是豐腴的,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身材是清瘦的,這兩位歷史上有名的美人的胖與瘦,被蘇軾老先生用來比喻書法作品風格各有所長,據蘇軾的《孫莘老求墨妙言詩》言:「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瘦誰敢憎。」美人的胖瘦本與書法隔著十萬八千裡,居然也被蘇老先生聯繫到了一塊,真是夠別出心裁。
  • 肉身千年不腐,肌膚有彈性
      漳州「活佛宮」石香爐被發現,印證了日本橫濱總持寺千年肉身和尚來自龍文  肉身佛為何在日本?
  • 走近科學:香屍謎案 揭開女屍不腐的原因(圖)
    人們只能大致判定,這具女屍在地下的埋藏時間最長不會超過360年,最短也要在近百年的時間。     要讓一具埋在地下的屍體歷經百年而不腐,即便是在今天也非易事,何況科技並不發達的清朝?而她的屍體之所以能被煞費苦心地保存下來,說明這個女子絕非等閒之輩!然而,2006年底,當我們終於得見了女屍的廬山真面時,卻無論如何難以相信,這就是傳說中的美貌女屍?
  • 中藥香囊治未病,什麼原理?
    廣州醫療隊還把香囊帶進了武漢市江漢方艙醫院,患者們對此紛紛點讚。  中藥香囊還能防疫?這麼神奇?什麼原理?    中藥香囊裡藏著這些藥   新冠肺炎屬於中醫「疫」病範疇,病因為感受「疫戾」之氣。  防疫香囊內的中藥主要以芳香化溼類為主,起到驅邪和扶正的功效。
  • 上海藥店嚴禁香囊中加香精 中藥行業協會推薦四則香囊配方
    明天就是端午小長假,市民們紛紛在家裡掛上色彩鮮豔、清香四溢的香囊,孩子們也迫不及待地在身上或包上掛上一個漂亮的香囊。然而,香囊配方並沒有統一標準,使得「敗絮其中」的香囊也頻頻露面。特別是網上,劣質香囊泛濫。今年,上海市中藥行業協會對申城藥店內的香囊配方發出禁令:嚴禁藥店內出售的香囊使用人工香精,並放置雄黃等毒性飲片。
  • 神秘的「東方龐培」,漢代馬王堆女屍不腐之謎
    而這位辛追,正是漢馬王堆古墓的主人,即那具千古不腐女屍的真身。 02「東方龐培」馬王堆 那既然是「軑候」妻子的陵墓,為何會叫「馬王堆」呢?難道不應該叫做「軑王堆」或者因為吳芮的關係叫做「吳王堆」嗎? 關於這點,還有一段謠傳。
  • 食腐的禿鷲為何百毒不侵?人們都低估了它們的重要性
    禿鷲,鬣狗等食腐類動物作為大自然的分解者,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態位,沒有了它們,動物屍體無法得到及時清理,屍橫遍野,腐爛的屍體不僅散發惡臭,還會滋生大量的病毒和細菌,容易引起疾病肆虐,危害到其他動物與人類的生存,草原可能會變成難以想像的人間煉獄。禿鷲的生活習性禿鷲屬於鷹科的大體格猛禽,展開雙翅後,翼展長度約2-3米。
  • 現成的地下車庫為何被閒置十年?
    最近,不少家住閔行區君蓮幸福苑的居民向記者反映,小區的地下停車庫建成超過10年,卻一直沒有開放,車主們不得不天天搶車位,甚至綠化帶、消防通道也都被停滿了車。那麼現成的地下車庫為何遲遲無法對外開放呢?但小區其實在2009年竣工時,就配備有一個地下停車庫,可以提供300個車位。不過看看新聞Knews記者在現場看到,停車庫裡面空空蕩蕩、一片狼藉,到處都是積水,不少區域的牆頂天花板也已明顯脫落,車庫的一個出口,則被幾輛收廢品的三輪車還有一些廢棄雜物佔用,已無法通行。
  • 廣州這群學生動手做防疫香囊,抗非英雄都點讚了
    「蒼朮、白芷、川芎、肉桂、細辛、小茴香各2克,把藥材放在大紗布中央包起來,用針線把紗布縫合,最後放進準備好的香囊裡,防疫香囊就做好啦!」視頻裡,朝天小學二年級5班的徐紹恩在鏡頭前侃侃而談,大大方方地介紹著如何動手製作防疫香囊。該視頻很快得到了該校官方微信公眾號的轉載,成為杏林研學小隊低年級香囊製作視頻代表予以推廣。
  • 李白給楊貴妃寫了首詩,結果激怒貴妃,最後落得個浪跡天涯
    提起楊貴妃,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她是一位胖美人,深受唐玄宗的愛慕,由此,誤國誤事引起安史之亂,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有天唐玄宗笑著對楊貴妃說:「飛燕身輕欲不勝風,爾則任吹多少。」楊玉環說道:「趙飛燕瘦到能掌中起舞,我一曲霓裳羽衣舞可掩前古。」
  • 根腐枯萎病的防治,黃葉死苗爛根怎樣處理?重茬根腐用啥灌根?
    那麼你知道黃芩在種植當中的重茬根腐都有啥危害,又該如何進行有效的應對措施呢?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介紹。黃芩重茬根腐的症狀種植2年以上的黃芩易發生根腐病,發病時土壤中的病菌侵染幼苗根部和莖基部,造成根部腐爛的情況。
  • 中藥香囊隨身帶,護肺還能闢邪氣
    「聞香」的3個小妙招      「聞香」方法多,香囊、香薰最實用,過敏性鼻炎患者還可製作「升級版中藥口罩」。      一、避瘟囊      衣冠療法—香囊      想要預防流感,推薦您隨身佩戴避瘟囊。
  • 安紓復活草系列:打開肌膚通道,修護肌膚屏障
    根據CBNData消費大數據,超六成消費者表示產生了佩戴口罩引發的皮膚問題,肌膚健康的重視程度也與日俱增。2020年,如果你期望擁有好皮膚,千萬別錯過安紓。專業的問題肌膚修護品牌,讓天下女人,重拾肌膚信心。
  • 考拉褲、香囊、牛奶水果、工間操、心理援助……上海後勤悉心呵護...
    人在前線 糧草當應至盡至「手裡有糧,心中不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物資保障與市場供應組的何園這麼形容物資對於一線醫護人員的重要性。這天上午,何園一個小時內接了十幾個電話,內容基本上圍繞物資問題。除了精準定位醫護人員及患者確實所需的物品,如何有效將物資送達前線也是一門學問。
  • 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在唐代已經掌握了近代才發現的陀螺儀原理
    該香囊非常小,由球蓋與球身、內置焚香盂及內外持平環組成,球蓋還可以拆解成掛鈎、掛鏈、上下半球。其中,外壁直徑46毫米,壁厚0.5毫米,外層是用純銀製作,雕刻著葡萄花鳥紋,鏤空成圓球形,內層是金香盂素麵,直徑29毫米,壁厚1毫米,鏈長75毫米,重36克。可以用於冬天捂手取暖、平整床帳、燻烤被褥等用途,據專家考證是唐代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