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蟲、水母這類軟體的動物是如何形成化石的呢?

2020-12-04 大科技雜誌社

貝殼、骨骼、牙齒等堅硬的物質形成化石很好理解,但蠕蟲、水母這類軟體的動物是如何形成化石的呢?它們為什麼既沒有腐爛也沒有被巖石壓碎呢?

化石分很多種,動物自身形成的化石叫做實體化石;動物活著的時候留下的痕跡形成的化石叫做遺蹟化石;此外還有化學化石、模鑄化石等。所以,你的問題更確切地描述應該是軟體的動物如何形成實體化石。確實,一般是比較硬的部位才能形成實體化石,不過軟體的動物在某些苛刻的條件下也是可以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位於雲南的澄江軟體動物化石群。它們都是寒武紀時的生物。當時,海洋表面形成周期性的風暴,捲起了大量的泥沙和泥流,將海洋中的生物包裹起來,再加上迅速掩埋,使其與空氣隔絕,免遭腐爛和食腐動物的破壞;而且這種細粒的泥沙也不易毀壞生物的遺體。在後來的地質變遷中,軟泥變成了頁巖或石灰巖。而生物遺體中的有機成分逐漸水裡的礦物質填充和置換,形成與原來形狀相符合的化石形狀。這樣,這些軟體的動物就得以保存下來了。我們現在在澄江動物化石群中能看到雲南蟲、三葉蟲、水母等80多種化石。

相關焦點

  • 狄更遜水母是我們的祖先嗎?科學家發現了已出土化石中最古老的動物
    撰寫這篇報告的研究人員稱,一塊形成於那一時期的代表性化石中包含了或許是最古老的肉眼可見的(無需藉助顯微鏡)生物。如果這個理論被證實,那麼一場持續了70年之久的爭論終於能塵埃落定,我們將最終了解,曾經貧瘠的地球上如何出現了那些形式較高級的生命。這批化石形成於約5億7500萬年前至5億4100萬年前,這一時期被稱為埃迪卡拉紀(The Ediacaran Period)。
  • 水母能留下化石嗎?
    水母是海洋館裡最受矚目的海洋生物之一。它們像水中一朵朵晶瑩的花朵,五顏六色,閃耀著奇異的光芒,遊動起來搖曳多姿。然而,外表溫柔的它們,卻因擁有包含毒素的刺細胞而令人生畏。夏季的海灘,總有遊客因下海遊泳而被水母蜇傷。這種飄逸美麗卻又擁有近乎邪惡毒素的生物是如何演化形成的呢?
  • 見到此種紋路的石頭不要扔,這是化石,屬於地球已知最古老的動物
    不過最近他們終於確認,這種有用獨特幾何外貌的化石屬於動物「Dickinsonia」狄更遜水母——一種5億年前的原始動物,可以確認為最早誕生的動物之一。如果你見到這種化石,千萬不要扔了。化石是巖石中的筆記,記錄了很多人類無法想像的歷史。狄更遜水母的化石呈橢圓形,它的內部線條就像一片芭蕉葉,布滿了植物葉片密集的脈管。
  • 沒有一種現今存活的動物有著他們的身體結構
    1946年,澳洲地質學家Reg Sprigg在埃迪卡拉山的古代砂巖板中發現了寒武紀以前的化石,為我們揭開動物誕生之初的神秘面紗。有人說化石邊緣的波浪線是某種觸手其他人則認為這是一種扁平的蠕蟲,沿著海底起伏移動但是無論實際上是否是蠕蟲,他都有可能是第一個動物
  • 會遊泳的狄更遜水母
    化石記錄顯示,狄更遜水母可能是世界上第一批獨立尋找食物的複雜動物。大約5.5億年前,動物們還蜷縮在海裡生活。微生物和簡單的多細胞生物大多生活在淺海的海底,它們共同聚集形成了微生物席。這種有機層類似於池塘的浮萍。
  • 化石是怎麼形成的 化石的形成條件
    化石是存留在巖石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或遺蹟,通過化石,我們可以研究早期生物的情況。那麼化石是怎麼形成的呢?它的形成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呢?下面帶你詳細了解化石。,但生物原來的形態結構依舊保留著,這就是化石的形成過程。
  • 水母百科|華麗鐘形水母(紅眼水母)介紹及如何飼養?
    這種水母吃掉鰻草上常見的帶殼類雙足類和其他小型甲殼類動物,以及底部的蠕蟲和甲殼類動物和小型浮遊生物。為了激起海底附近的浮遊動物,紅眼採取「跳躍」動作,然後緩慢下移,以捕獲獵物。晚上,它會收緊頭部,上浮一些,捕食那些從沉積物中出現的小型有機物。
  • 證據表明:這種原始蠕蟲可能是所有動物的祖先!
    眾所周知,根據物種起源,動物是根據自然選擇逐漸進化而來的,那麼在生命誕生之初是否存在一個共同的祖先呢?近日,在3月23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一組科學家分析了在澳大利亞深海發現的一塊含有古代海底洞穴的巖石。
  • 北大教授發現寒武紀蠕蟲胚胎化石
    北大教授發現寒武紀蠕蟲胚胎化石 2006-06-22 eNet&Ciweek
  • 蠕蟲樣生物,是包括當今人類在內的大多數動物的祖先
    這篇論文發表在今天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最早的多細胞生物,如海綿和藻墊,有不同的形狀。這個群落被統稱為埃迪卡拉紀生物群,包含了最古老的複雜多細胞生物化石。然而,這些動物大多與今天的動物沒有直接關係,包括被稱為狄更遜水母的蓮花形動物,它們缺乏大多數動物的基本特徵,比如嘴巴或內臟。
  • 化石的形成與分類
    化石有三葉蟲化石,植物化石,貝殼化石,足印化石,恐龍化石,魚化石等化石的形成條件雖然一個生物是否能形成化石取決於許多因素,但是有五個因素是基本的:化石的形成(1)有機物必須擁有堅硬部分,如殼、骨、牙或木質組織。然而,在非常有利的條件下,即使是非常脆弱的生物,如昆蟲或水母也能夠變成化石。(2)生物在死後必須立即避免被毀滅。
  • 什麼條件下才會形成化石?為何化石如此珍貴
    摘要:化石,是一種存在於地下的古生物遺蹟,它主要分為三個種類,分別是實體化石、遺蹟化石和分子化石,它們是由於一些自然因素被掩埋後氧化形成的產物。有很多去過中藥店的朋友都會看到一些特別的藥材,例如龍骨、龍齒、石蟹等等,其實這些外表奇特的藥材都是化石,它們是古代生物在死亡後進行石化而留下的動物遺蹟,不光是動物,一些植物也是可以有機會變成化石的,那麼,化石的形成都需要哪些條件呢?
  • 澳大利亞化石發現大多數動物的共同祖先 結構簡單以有機物為食
    然而,這些動物大多與今天的動物沒有直接關係,包括被稱為狄更遜水母的睡蓮形動物,它們缺乏大多數動物的基本特徵,比如嘴巴或內臟。發展出左右對稱這個特徵是動物生命進化的關鍵一步,這使得生物體能夠有目的地移動,並且獲得一種常見而有效的組織身體方式。從蠕蟲、昆蟲、恐龍再到人類,許多動物都是按照這種基本的兩側對稱身體結構進行組織的。
  • 水母百科|藍火水母介紹及如何飼養?
    >拉丁名:Cyanra lamarckii區域分布:主要分布在蘇格蘭、愛爾蘭以及北海種屬:刺細胞動物門>>缽水母綱>>旗口水母目>>霞水母科>>霞水母屬02藍火水母特點介紹藍火水母也稱藍水母,是霞水母科的一種水母,也是獅鬃水母較小的親緣種
  • 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呢?被埋藏在地層的遺蹟,依然可以作為研究對象
    往期還有許多精彩內容,點擊左上角名稱觀看往期精彩文章今天我們來說一下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呢?被埋藏在地層的遺蹟,依然可以作為研究對象,其實我們所見到的化石基本都是比較硬的物質形成的,比如牙齒和骨頭。在遠古時候動物的屍體,內臟和肌肉等比較柔軟的組織會很快的腐爛,牙齒和骨骼這種比較硬的無機制較多,有機質較少。
  • 它可能是世界上首批獨立尋找食物的複雜動物
    化石記錄顯示,狄更遜水母可能是世界上第一批獨立尋找食物的複雜動物。撰文 | 安妮·斯尼德(Annie Sneed)翻譯 | 趙歡大約5.5億年前,動物們還蜷縮在海裡生活。微生物和簡單的多細胞生物大多生活在淺海的海底,它們共同聚集形成了微生物席。這種有機層類似於池塘的浮萍。
  • 探秘前寒武紀地質時代的古老化石
    「頂燧石」化石一經出現就成為科學家們激烈爭論的焦點。一些人支持肖普夫教授的論點,認為它們是真正的化石,但另一些人則認為它們是無機物。這場爭論凸顯了一個更廣泛的問題,即,如何區分生物化石和非生物、無機結構?複雜的化石並不難辨認,比如,三葉蟲複雜的骨架怎麼可能不是一個曾經的生物體的化石呢?然而,像「頂燧石」絲這樣的簡單結構則是另一回事。
  • 還原寒武紀原始海洋動物體貌:濾食性怪物形似蝦
    科學家曾認為,生活在寒武紀的櫛水母近似於現代櫛水母類動物,屬櫛極動物門。但從最新出土化石來看,科學家提出另一種猜想。  科學家近期在中國南部發現一種蠕蟲化石,這種蠕蟲全身「超級武裝」,且有著優美的長腿。
  • 蠕蟲樣生物是所有動物的最早祖先
    王信強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近日報導,一種蠕蟲樣生物是人類及絕大多數動物的最早祖先。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河濱分校斯科特·埃文斯博士和地質學教授瑪麗·德羅爾率領的團隊,最近採用三維雷射掃描儀,對一種在澳大利亞南部埃迪卡拉紀沉積地發現的蠕蟲化石進行了掃描,結果有了重大發現。三維雷射掃描顯示,這是一種5.55億年前的最早雙側對稱生物,帶前身和後背,兩個對稱的側面,兩端有開口,由腸胃相連,呈圓桶狀,頭部和尾部清晰,肌肉組織帶有凹槽。
  • 寒武紀生命爆發:原始海洋生命大揭秘-動物,奇趣, ——快科技(驅動...
    大約5.42億年前到5.3億年前,在地質學上被稱做寒武紀,絕大多數無脊椎動物(比如節肢、腕足、蠕形、海綿、脊索動物等)在這2000多萬年時間內幾乎「同時」、「突然」出現,因此又被稱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那麼,寒武紀原始海洋動物到底長什麼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長相奇特的罕見動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