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躲貓貓玩家"——捻翅蟲,想找到它們就看你夠不夠了解它了

2020-08-31 幫幫拜思特集團

來源:門蟲

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有46億年了,它不但給我們人類提供了舒適的生活環境,也創造出了許多我們耳熟能詳或聞所未聞的生物,科學家們曾經預測目前地球上存在的生物接近800萬種左右,而我們目前所探索了解到的才200萬種,這更是讓我們人類讚嘆大自然的神奇和偉大。之所以還有這麼多新物種等待發現,是因為我們還無法做到踏足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有許多極限環境中存在著生命的跡象,我們只能不斷的提高我們的科技水平才有機會了解到它們。當然,還有一些生物它們就生活在我們周圍,但是它們卻有著非比尋常的&34;能力,一不注意很可能就錯過了呢。今天要給小夥伴們介紹的就是一位頂級&34;高手——捻翅蟲,科學家們可是費勁心思才對它們有了足夠的了解。

捻翅蟲又稱蟲扇,原本是叫(shan)的,即蟲和扇合併的一個在字庫中很難找到的生僻字。捻翅蟲的個頭很小,僅為0.5-4毫米左右,這也是不容易發現它們的一個原因。它們還是一種相當罕見的寄生性昆蟲,具有獨一無二的寄生模式,通常都是寄生在蟬、蜂及其他昆蟲身上。雄性捻翅蟲的翅膀、腿和觸角與蒼蠅類似,具有極為特別的複眼,複眼由數百個小眼組成,外形類似黑莓。更驚人的是雄性捻翅蟲沒有口器,原因是雄性捻翅蟲是不進食的,而且它們壽命只有短短的幾個小時,它們這一生就是為了繁殖後代而生的。

雌性捻翅蟲形態跟雄性完全不一樣,終生都是幼蟲形態,外形類似蛆,口器退化,即無觸角無複眼也無翅膀,大多數的種類連腳都沒有,成熟的雌性一輩子都會呆在寄主體內,因此它們會釋放性信息素,讓雄性知道自己的位置前來交配。除此之外這生物有極其罕見的育兒方式,雌性捻翅蟲受精之後會在寄主體內生下數千個幼蟲,這些幼蟲會現在母體內生活,以母體為食直到母體被吃食殆盡之後,它們才會脫離母體去尋找新的寄主,這種生殖方式也叫血腔胎生。這些幼蟲找到新的寄主後,便會鑽入寄主體內,雄性幼蟲在寄主體內發育成成蟲後,便會離開寄主循著性信息素去尋找雌性繁殖,而雌性幼蟲成熟後便繼續呆在寄主體內,釋放性信息素等待雄性的到來。和雄性不一樣的是,雌性幼蟲通常不會同時寄居在同一個寄主身上,而雄性卻經常如此。

這特殊的蟲類就因為這極其特殊的生命循環,使得人類相當難以發現它們,雄性捻翅蟲生命短暫,想要觀察它們通常需要集中多個雌性捻翅蟲引誘,雌性捻翅蟲則是因為長期呆在寄主體內,也相當不易被發現。科學家們也是在徹底了解了它們的生命繁殖模式之後才較容易獲取樣本。目前我國大部分都是在飼養的寄主身上發現捻翅蟲的身影,它們寄生在家蜂的身上時會影響到在野外幾乎找不到它們的蹤跡,可見它們&34;的能力有多不一般了。

相關焦點

  • 造物主的奇蹟:捻翅蟲
    ①捻翅目昆蟲是一種徹頭徹腦的寄生性昆蟲,它們大部分時間會躲在寄主體節的縫隙中,只露出一個小頭或生殖器(對,就是你很想扣但又扣不下來的樣子IMG8©Matthew Ireland/iNaturalist③估計大伙兒想當雄蟲吧,但是這個由不得我們,得看它們的寄主是誰,它們一出生是沒性別的,寄主如果恰巧是蜂類或螞蟻,通常是雄蟲;如果是蚱蜢、螳螂或是蟬
  • 【蟲譜大觀】捻翅蟲(捻翅目Strepsiptera)
    捻翅目 Strepsiptera 寄生昆蟲捻翅目
  • 捻翅蟲,可能是你見過最神奇的昆蟲,不是之一!!
    ↑網上那個【捻翅蟲strepsiptera目】的原始視頻~沒想到小小肚子縫隙能藏下這麼大兩份「腸粉」,這是兩枚雌性捻翅蟲,這樣的造型其實是一種「
  • 深圳梧桐山頂發現新種突眼隱翅蟲 它的名字等你來起!
    發現於梧桐山頂杜鵑林下據了解,這一新種突眼隱翅蟲,系深圳生態監測自然學校專家許旺博士和華東師範大學動物學博士湯亮,在深圳梧桐山山頂山澗溪流邊杜鵑林裡科考時發現的。「它的後翅退化,無法飛行,僅分布於梧桐山頂的杜鵑林下,這是世界上首次發現,我們決定向公眾徵集它的學名。」
  • 《寶可夢》圖鑑738:被很多玩家以為速度很高的精靈——鍬農炮蟲
    小夥伴們好呀,本篇我們要介紹的寶可夢就是蟲電寶的進化型,也就是鍬農炮蟲啦,嗯,,相信很多玩家第一眼看到這貨就覺得這貨一定是一隻高速輸出手,但是實際上,鍬農炮蟲的速度就只有43,讓大部分的玩家都大跌眼鏡,而在動畫中,馬瑪內的蟲電寶最後就進化成為了鍬農炮蟲,並且在鍬農炮蟲的競跑中得到了冠軍
  • 以蟲治蟲鬥松毛蟲,導致烏木舉腹蟻和黃猄蟻的戰鬥
    同樣,一個蟻群不會有兩個至高無上的蟻后,它們之間也會產生如同人類社會宮闈之爭那般的勾心鬥角。根據英國某大學的昆蟲學家研究觀察發現,如果新的蟻后在還不夠強大的時候就敢於冒犯老蟻后的話,就會遭到老蟻后的禁錮,老蟻后會命令工蟻包圍住這個冒犯者,甚至會令這冒犯者從此失去繁殖能力,再也無法成為王位的候選人,從此貶為「庶民」,乖乖地加入工蟻的行列。
  • 【蟲趣點滴】地獄中的精靈,脈翅目的怪咖
    脈翅目(Neuroptera)是大家熟知的一類昆蟲,它們都被以「蛉」為稱呼。顧名思義,這是一類成蟲具兩對複雜翅脈的翅的昆蟲,那麼大家對他們成體的直觀印象很自然就是一類飛蟲。意草蛉Italochrysa sp.
  • 《小米槍戰》全新躲貓貓模式來襲 讓你耳目一新!
    《小米槍戰》全新躲貓貓模式來襲 讓你耳目一新!【創意十足 這裡的貓貓愛消除】 在《小米槍戰》躲貓貓模式中,玩家分為人類和「貓貓」兩大陣營,由系統隨機分配。開局時「貓貓」先進入場景內,選擇變成一個物件,並開始躲藏。
  • 【昆蟲的故事】廣翅蠟蟬
    唯一有所互動的就是被在背上的某種蚧殼蟲(上圖),蚧殼蟲也是以樹汁為食,所以暫時推測不出ta們的關係是什麼。其實在我們身邊有許多種廣翅蠟蟬。麗紋廣翅蠟蟬,又稱粉黛廣翅蠟蟬(就是人家色彩夠鮮豔)如果他們那天都不存在了,想必吃它們的動物也可能餓死。
  • 700多萬隻蟲子「降落」鄭州 它們「以蟲治蟲」主力軍
    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裡/攝河南商報記者 高鵬昨天,對於鄭州的天牛、蚜蟲、紅蜘蛛這些害蟲來說,有一個壞消息,它們迎來了數量龐大的天敵,700多萬隻益蟲正在趕來!從傳統的以農藥治害蟲的辦法,到現在的「以蟲治蟲」,這種生物防治園林害蟲的辦法到底好在哪裡呢?
  • 如何找到你自己的蛾子,並把他培養成才、光宗耀祖?
    至於怎麼區別有毒的和沒毒的,可以看我的舊文:蛾子的毛毛蟲:讓人疼癢難忍的真兇長得醜還蜇人的毛毛蟲,能變成美麗的蝴蝶?它才不會呢!方法一:蛾口買賣如果你只是單純想感受一下昆蟲的成長曆程,那麼家蠶就是最適合的,很容易就能網購到一大把。
  • 昨晚你家被「大水蟲」突襲了嗎?遇到它千萬別這樣做!
    昨晚你家被「大水蟲」突襲了嗎?遇到它千萬別這樣做!不少人都被它搞到崩潰…… 27日晚上8點,還在潭中東路一棟大樓裡忙碌的小吳發現,有一大群「不速之客」突然闖進了辦公室,它們張著翅膀在燈光下飛舞,不時還落在她身上,著實讓人瘮得慌。
  • 蟲界奧斯卡最佳演員獎獲得者,了解一下?|【自然友人帳】之偽裝者系列:葉䗛
    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變色龍了,它善於隨環境的變化,隨時改變自己身體的顏色。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有利於隱藏自己,從而更容易去迷惑獵物,捕捉獵物。而我們上期介紹的蓑蛾,以及這期即將介紹的葉䗛,這樣的小昆蟲偽裝的目的與變色龍不同,甚至可以說恰恰相反。它們主要是為了保護自己免於變成其他動物的獵物。
  • "恐怖蟲"生命周期僅十幾天 死後常保持交配姿態
    前不久,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所黃迪穎研究員及其團隊,找到距今1.65億年的13塊新的恐怖蟲化石發現,「恐怖蟲」的相貌雖醜,但卻很「溫柔」,沒有任何攻擊性,是現代一種少見的蚊子——沃氏纓翅蚊的「近親」。這一重大成果,被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英國《自然》雜誌上。  記者 朱 姝  恐怖蟲的近親沃氏纓翅蚊,一種比較罕見的蚊子,屬於雙翅目昆蟲。
  • 蟲痴「選、養」蛐蛐的一些心得
    寫點東西,純粹是為了打發時間,說說蟲,閒聊罷了。部分朋友,別老是「上綱上線,胡扣帽子」。老是去揣測別人,自己活著多累啊,不是嗎?「蟲二」、「秋收」我相當熟悉,也有我未曾謀面的「南通炫」、「蟋蟀情」等等(名字就不在一一說了)這些高素質玩家們,就蟲所發表的一些觀點和見解,我常留意,同時也帶給我許多啟迪。論壇就是這樣,百家爭鳴、各抒己見。
  • 書蟲是什麼蟲?它吃的紙可能比你讀的書都多
    我們更願意保護的是你喜歡閱讀、熱愛自然的心意。——《植物保護學報》官方微平臺有那麼一類「酷愛」學習的小蟲,它常常將書本吃吃吃,吃得精光!你問它是誰,恐怕有八成童鞋不知道。你瞧是吧,這類小蟲與我們常見的昆蟲不太一樣,沒有明顯的頭胸腹,也沒有雙翅不能飛翔。
  • 使命召喚手遊躲貓貓口哨聲意思介紹
    使命召喚手遊躲貓貓口哨聲是什麼意思?
  • 葡萄透翅蛾難防治?進來了解它的生活習性,輕鬆掌握正確滅蛾方法
    蛀入處的蟲孔常堆有蟲糞,被害處變成紫紅色。幼蟲在枝蔓內的蛀入速度極快,初孵化的幼蟲經5天即可蛀入嫩枝達25~36毫米,待幼蟲體長3.5~5.5毫米時,其為害長度為5~60毫米;體長6.5~11.0毫米時,為害長度達28~125毫米。隨著蟲體增大,嫩梢容納不下或養分條件惡化,幼蟲可進行2~3次遷移為害。
  • 知否|不啪啪會喪命 交配後變食物,這些行為夠奇葩
    然後,它們會經歷一個假懷孕階段,持續大約40到45天時間,而且沒有「生孩子」的副作用。當然,研究人員已經為鏟屎官們找到另外一種解決方式:注射一種激素結束它們的發情期。雖然這種方法比不上自然方法,但至少能夠讓它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