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你自己的蛾子,並把他培養成才、光宗耀祖?

2020-11-24 澎湃新聞

原創 三蝶紀 果殼

蟲 恐 預 警

本文充滿胖嘟嘟的蟲子和呼啦啦的蛾子

還有它們吃飯的樣子

怕的別入

在昆蟲世界裡,翩飛的蝴蝶是討人喜歡的,毛茸茸的大蛾子卻總是招人嫌棄。實際上,同在鱗翅目,蛾子的種類和數量都是蝴蝶的好幾倍,多樣性非常高,其中不乏美麗的種類,因而我時常會為蛾子鳴不平。

幸而在這些年,逐漸有網友被我安利到了蛾子的美貌和有趣,也有很多網友反饋說,很想養蛾子,但是不知道從哪著手。在夏天的大蟲季漸漸到來之際,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養蛾子的經驗和心得吧。

烏桕大蠶蛾丨三蝶紀攝

這裡說的養蛾子肯定不是說飼養成蟲,而是飼養它們的幼蟲。它們成蟲期很短暫,匆匆找到伴侶交配繁殖後代就是它們成蟲以後的第一要務,任務完成壽命也就不久矣;有些蛾子甚至成蟲後口器就退化了,不能進食。蟲生裡最長的時間,是幼蟲期和蛹期。

所以,首先確認我們的目標——弄到蛾子的毛毛蟲。

去哪找蛾子?

雖然蝴蝶和蛾子的幼蟲都被俗稱為毛毛蟲,但是它們並不是都有毛的,有很多幼蟲體表都很光滑。至於怎麼區別有毒的和沒毒的,可以看我的舊文:

蛾子的毛毛蟲:讓人疼癢難忍的真兇

長得醜還蜇人的毛毛蟲,能變成美麗的蝴蝶?它才不會呢!

方法一:蛾口買賣

如果你只是單純想感受一下昆蟲的成長曆程,那麼家蠶就是最適合的,很容易就能網購到一大把。

方法二:大海撈蛾

蝶蛾的毛毛蟲絕大部分都以植物為食,它們通常會偏好取食某一類或某幾種植物,也有一些蛾的幼蟲食譜特別廣,可以吃幾百種植物。如果你特別想養某一種蛾子,那得先認植物才能儘快找到目標幼蟲。

有些蛾子直接就是以寄主植物命名的。比如說最著名的夾竹桃天蛾吧,一聽就知道它們吃夾竹桃;除了夾竹桃,它們還吃夾竹桃科的長春花、糖膠樹、軟枝黃蟬等等。所以,去這些植物上找就有一定的機率找到它們。與此類似的還有動森裡著名的皇蛾,它的大名叫烏桕大蠶蛾,幼蟲取食烏桕、山烏桕的葉子。

歐洲夾竹桃(夾竹桃天蛾寄主植物)丨三蝶紀攝

夾竹桃上的夾竹桃天蛾幼蟲,你找到了嗎?丨三蝶紀攝

如果看到植物上有明顯的食痕,那麼就有很大機率會找到。要是葉子上一點取食的痕跡都沒有,那就很可能是打了藥的。城市的綠化植物常常會噴藥,這也是影響我們找蛾子的一大因素;相比之下,沒有汙染的山野裡,蛾子會更多一些。

方法三:守株待蛾

可以自己種植物招引蛾子來產卵,比如說直接種長春花放在陽臺不打藥招引夾竹桃天蛾,種梔子花吸引咖啡透翅天蛾等等,這樣也可以有一定的機率獲得想要的蛾子。

此外還有一點需要提醒的是,昆蟲和植物一樣,它們的分布有很明顯的地域性,如果你有目標蛾子,先要查一查在你的地域是否有分布,如果沒有就不要指望在外面找到了,氣候可能也不適合飼養,最容易養活的還是本地就有分布的。

給蛾子蓋個房

找到蛾子以後,你可以把它帶回家,放進一個扎了孔的整理箱;如果蛾子體型不大,放在高一點扎了孔的一次性塑料飯盒裡也可以。我們需要在養蛾子的容器裡放上一團溼紙巾保溼,在底部再墊上一層紙巾,然後把蛾子放進去,並投餵植物葉片。

伺候吃喝拉撒

其實養蛾子說簡單也很簡單,就和餵牛吃草一樣。其中工作量最大的一項大概就是準備食物吧。

之前說了每種蛾子都有固定的寄主植物,一般來說,蛾子是在什麼植物上發現的,採這種植物飼餵總沒錯。

烏桕大蠶蛾寄主植物——烏桕丨三蝶紀攝

另外葉子也要注意清洗,如果誤用了打過藥的葉子,蛾子幼蟲吃進去也會掛掉,即便是飼養經驗豐富的昆蟲愛好者有時候也會犯這樣的錯誤。

被農藥毒翻的達摩鳳蝶幼蟲,因為路邊薅的葉子沒有洗就餵給它們了丨薩爾茨堡的魚哭著供圖

葉片清洗乾淨擦乾晾乾之後就可以投餵給蛾子了。看自己養的蛾子吃葉子是一件特別有幸福感的事,它們吃葉子是很有規則的,一行接著一行,一口接一口,整整齊齊不浪費,環境足夠安靜還會聽到沙沙沙或者咔咔咔的聲音,有人說這是昆蟲吃播asmr,還真有點那個感覺。

蛾子能吃能拉代表身體健康,記得每天至少要清理糞便一次,如果墊在下面的紙巾髒了也要及時換掉。

關心青少年蛾的成長

養蛾子說不難又有點難,難在你還是得熟悉它是什麼,有什麼習性。蛾子是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

剛從卵中孵化的幼蟲我們稱為一齡,就像是人一歲,之後每次蛻皮都增加一齡,最後一次蛻皮的幼蟲是末齡幼蟲。昆蟲擁有幾丁質的外表皮,每次都必須要把舊的表皮蛻去,新的身體才能長大,所以它們幼蟲期會經歷幾次蛻皮,每種蛾子都有固定的蛻皮次數。

烏桕大蠶蛾幼蟲頭部丨三蝶紀攝

夾竹桃天蛾幼蟲頭部丨三蝶紀攝

養蛾子時,有時候會發現它們突然從狼吞虎咽變為食欲不振,這時候不要慌,它們八成就是想蛻皮了,不要打擾它們就好。

它們蛻皮時外表皮會變硬變脆,頭殼脫落,然後新的身體就從裡面慢慢鑽出來。剛蛻完皮還有點脆弱,慢慢會變硬,恢復到能自由活動和進食的狀態。蛻下來的皮它們常常也會吃掉補充營養,一點也不浪費。

蛻皮後它們的身體會變粗一圈,食量也增大了,連拉出來的蟲糞直徑都變粗了。

夾竹桃天蛾末齡幼蟲丨三蝶紀攝

在這個階段之後,它們就會有一天突然不活動了,或是顏色突然改變了,這意味著它們進入了準備化蛹的階段,這個階段我們稱為預蛹。

夾竹桃天蛾幼蟲化蛹前變成咖啡色丨三蝶紀攝

預備!長大成蛾

不同蛾子的化蛹方式也不同,有很多蛾子都有入土化蛹的習慣,有些不需要土就可以直接化蛹,還有一些會結繭。

有一個笨辦法就是一律視為要入土處理。可以取一些沒有汙染的土壤,去掉土裡的一些雜質和大型土壤動物,將這些土鋪在一個足夠大、帶蓋子的容器裡,再將預蛹的末齡幼蟲連帶植物葉片一起放在土的表面。這樣需要入土化蛹的蛾子會鑽進土裡,其他的則會在土表找地方化蛹,或者鑽到葉片下面躲起來結繭。

夾竹桃天蛾蛹丨三蝶紀攝

這個容器要大到保證蛾子孵化出來後翅膀能自由伸展開,還能自由活動,否則蛾子就有可能羽化失敗。

蓋子要扎小孔,蓋蓋子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防止寄生蜂、寄生蠅伺機在幼蟲和蛹上產卵,也避免有其他不必要的接觸和威脅。

土壤本身有溼度,不需要另外澆水,如果水過多還有可能導致蛾蛹死亡。在土裡可以插一些寄主植物的樹枝,方便蛾蛹在要羽化時找到地方攀爬。

烏桕大蠶蛾繭丨三蝶紀攝

蛾子化蛹是很難看到的過程,常常在三更半夜。末齡幼蟲的身體會漸漸縮短,再從頭部裂開,新的蛹脫離外表皮一邊扭動一邊形成。在蛹期,蛾子不吃不喝不活動不拉屎,和外界只有氣體交換,在蛹的內部卻發生著劇烈的變化,全新的身體、器官都在迅速地發育成長。

耐心等待蛻變

化蛹後多久蛾子才能羽化出來呢?這實在是一個很難解答的問題,很多時候我們只能通過文獻裡的描述判斷大概需要多少天。有些在冬天化蛹的蛾子,會經歷半年或者更長的時間,到了第二年春暖時才羽化。有些夏天化蛹的蛾子,短則十來天,長則可能也會需要兩個月或者更長的時間才能羽化。這與蛾子的種類和習性有關。

我們能做的就是每天開蓋觀察一下蛾蛹有什麼變化,慢慢等待它們羽化的那一天。某種意義上說,這種未知數也讓我們養蛾子的過程變得神秘而富有探索意義。

烏桕大蠶蛾翅上的鱗粉放大之後就像油畫丨三蝶紀攝

烏桕大蠶蛾翅特寫丨三蝶紀攝

蛾子的羽化也常常是在半夜或者清早。整個過程還是很神奇的,蛹從頭部裂開一條縫,新的頭部從蛹殼裡鑽出來,找到合適的地方攀爬固定住。這時候你最好給它一根樹枝或者其他容易站住腳的物體,方便它爬上去羽化。

這時候蛾子的翅膀還是皺褶的,隨著時間的延長,血液慢慢充滿翅膀和全身,翅膀也會慢慢展開來,最後完全伸展,顏色也會發生變化,慢慢形成最後的顏色,最後顏色固定不變了,翅膀也展好了,羽化過程就算完成了。

並非每隻蛾子都會順利羽化,有些化了蛹之後可能一直都出不來,還有一些羽化時翅膀可能會沒展好導致羽化失敗。

夾竹桃天蛾成蟲丨三蝶紀攝

要不……再操心下婚事?

蛾子的成蟲期非常短暫,一般來說養出成蟲後放走即可。如果你剛好有雌雄蛾子在差不多時間羽化,倒是可以給它們組合配對,雌雄交配後把雌蛾單獨放在一個大容器內產卵,這樣你就可以繼續用卵開始飼養。

昆蟲的策略都是儘可能地多生,你估算一下你的飼養能力,如果養不了就要及時處理掉卵,以免孵化出來以後更加麻煩。養過蠶寶寶的應該深有體會,當你同時養了一堆蠶寶寶,很快就會出現桑葉短缺不夠吃的現象,所以原則上就是量力而行。

最後給大家展示一下我飼養過的烏桕大蠶蛾(動森裡3000鈴錢的皇蛾)的變化過程,祝大家養蛾愉快。

作者:三蝶紀

編輯:Luna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如何尋找一隻令人滿意的飛蛾,並馴養它
    如果你特別想養某一種蛾子,那得先認植物才能儘快找到目標幼蟲。有些蛾子直接就是以寄主植物命名的。比如說最著名的夾竹桃天蛾吧,一聽就知道它們吃夾竹桃;除了夾竹桃,它們還吃夾竹桃科的長春花、糖膠樹、軟枝黃蟬等等。所以,去這些植物上找就有一定的機率找到它們。與此類似的還有動森裡著名的皇蛾,它的大名叫烏桕大蠶蛾,幼蟲取食烏桕、山烏桕的葉子。
  • 沒什麼了不起,網友:敢招差生培養成才嗎?
    你收的這些學生就是全國排名前百分之零點一。清華北大把他們培養四年,從0.1培養成1,你說你做什麼貢獻?清華的教育就是在教小鳥飛。眾所周知小鳥它本來就會飛翔,你培養四年把小鳥教會飛了,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了。小鳥本來就會飛,這根本就不是你的功勞。
  • 孩子出生在幾點鐘,有理想有抱負,為家庭爭光,必定光宗耀祖
    導語:出生時辰是一門學問,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出生時辰,時間上微小的差異,就會導致不同的命運。出生時辰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們一生的運勢會有所影響,決定著我們的命運。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所成就,為自己爭一口氣,光宗耀祖,條件好些的,會從孩子小時就開始培養,讓他們學各種才藝,以防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條件不太富裕的,只能期盼孩子能好好讀書,將來能夠出人頭地,改變家庭命運,那麼,究竟哪幾個時辰出生的孩子命好,必定光宗耀祖呢?
  • 幾點鐘出生的孩子,以後必定成才,成大器,無論男女都有大出息
    作為長輩,自己一輩子享福也好,受罪也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輩子可以有大出息,賺大把的錢財,過上富貴的生活,自己也就不用操那麼多心了,當然,要想孩子如自己所想的那樣,孩子就必須有足夠好的運勢才行,那麼,哪個時辰出生的孩子,天生富貴命,以後必定能成才,大有作為呢?
  • 蛾子二三事(我的靈異經歷)
    然後我想起,應該是昨天晚上,我見到屋子裡有一隻很大的蛾子,飛了幾下趴在了柜子上。而昨晚睡得較晚,較累,關燈躺下後,聽到有飛著的東西撞擊玻璃的聲音,很響,我想是那隻蛾子。但是太累了,之後就睡著了。我把這些說給一位同事,他說,你小心點,蛾子是很特別的動物。我倒並不怕什麼,只是覺得奇怪。我還專門在屋子裡找了找,沒找到之前見的那個蛾子。
  • 青年成才,立德為先
    【摘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是我們秉持的人才標準;德才雙修,貴在品德,應該成為我們每個青年努力成才的方向。青年大學生應該充分認識到成長成才路上立德的重要性,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實培養優良品德。
  • 施一公演講談成才:敢於挑戰學術權威—新聞—科學網
    4月4日晚8點,華中農業大學圖書館二樓報告廳座無虛席,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教授與華農學子暢談他對「成才」的體會。 身入科研二十餘載,施一公用「熱衷」一詞來詮釋了自己對待科學研究的態度。「做生物本身就是excellent,我對它充滿了享受與欣賞。」提及在國內外的求學成長之路,施一公回憶起在清華大學學習生物學以及之後在國外讀博士、博士後的故事。
  • 想要擁有成功人生,必須得少年成才了嗎?
    他表示:「少年成才」並不是終生成功的必然前提,人生的真正考驗要從25歲開始。但當一個社會過度追捧「年少有為」,這種潛移默化的心理暗示會造就一個患上「少年成才狂熱症」的社會。 不論中外,現代教育普遍陷入某種焦慮之中:如果自己的孩子沒有在高考中出類拔萃,進入頂尖的名校;或是在一所高大上的企業中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那麼他們的人生似乎就已經和「失敗」劃上了等號。
  • 從費馬定理證明的故事,談如何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
    又該如何培養創新能力呢?讓我們先從證明了費馬大定理的威爾斯的故事說起。通過努力學習,長大後,他成了普林斯頓大學的數學家,研究方向是橢圓曲線。最後定理在普林斯頓大學是熱門的題目,每個人都在對它挑戰。威爾斯也不例外,他的腦海中無時不在想著如何去證明,直到有一天,他突發奇想,把自己專業的橢圓曲線和費馬大定理聯繫到了一起。
  • 如何培養你的孩子成為天才?
    最後,心理學專家拿出一份名單,交給了校長和老師說,根據他的長久的研究和精細的評測,這些學生智商高,成績會很好,將來必大有作為。校長和老師們都挺奇怪的,這些學生目前成績沒看出來有多麼地與眾不同。但是既然專家這麼說,也就信了吧。過了一陣,專家回到學校,看了下成績排名,那些學生的成績果然提高了很多,有些甚至還名列前茅了。
  • 中科大創辦少年班42年,培養出2000多名神童,他們成才的有多少?
    這就不禁讓人想要問,畢業了這麼多人,這麼多的神童都成才了麼?還是數據說話,截止至2014年12月,中科大少年班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考取了研究生,其中博士生佔據了64%左右,90%以上都獲得了碩士學位,其中更是誕生了超過兩百名以上的教授。
  • 職教也是成才之路-網絡會客廳-中國吉安網
    嘉賓彭翔:是的,主持人,你說得很對,一段時期以來,教育培養人才的方向確實出現了一些偏差。正如你說的,普通大專院校的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而職業院校的學生就業形勢反而供不應求。尤其出現了高新技術類人員極度匱乏,複合型技術人才奇缺的嚴峻現象。
  • 雲南農大發現「么蛾子」命門
    「說得直白一點,找到了它的耐藥基因組,我們也可以逆向找到它的致命基因、短板,對我們尋求治蟲『武器』會有很大幫助。」盛軍說。不僅如此,這份研究成果還能為其他重大生物災害防控提供借鑑和參考,對提升我國外來物種入侵的防範和應對能力,降低外來入侵物種對中國農業生物多樣性的威脅,確保國家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義。雲南120餘個縣受危害「這就是個『么蛾子』,一點不錯。」
  • 蛾子真的很噁心嗎?當你看完這些,就知道撲稜蛾子都能長這麼可愛
    蛾子真的很噁心嗎?當你看完這些,就知道撲稜蛾子都能長這麼可愛,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一種「顏值」非常高的撲稜蛾子,這種蛾子就是「委內瑞拉貴賓犬蛾」,這是一種在2009年的時候才發現的物種。是一位名為吉爾吉斯斯坦的博士在委內瑞拉發現的,而這種蛾子的外觀神似貴賓犬,所以得名委內瑞拉貴賓犬蛾,這種貴賓犬蛾可與正常的飛蛾不太一樣,一般為白色,而體型會比正常的飛蛾大一些,長有兩個觸角,渾身毛茸茸的。
  • 小蛾子如何解決了大問題
    生物課本在介紹進化論時都會提到,一種蛾子翅膀顏色的變化證明了自然選擇理論之正確。但是教科書過於簡略的介紹,使學生們沒有領會到,這同時也是一個理解科學研究是如何進行和深入的絕好例子。    這種蛾子是樺樹的主要害蟲,因此中文學名叫樺尺蛾,英文則稱之為「斑點蛾」,這是因為在19世紀中葉之前人們見到的這種蛾,都是淺灰色的翅膀上散布著一些黑色斑點。1848年,昆蟲學家首次在英國工業城市曼徹斯特附近採集到了黑色翅膀的樺尺蛾標本。之後,人們採集到的黑蛾標本越來越多,而且都集中在空氣汙染嚴重的工業化地區。
  • 沒有一隻蛾子能活著飛出東北
    在第二集的黑暗料理裡,東北人的吃蛾子讓人印象深刻。烤青蟲↓烤蟬蛹↓烤蛾子!網友高呼,蛾子真是有波瀾壯闊的一生,無論什麼形態都逃不過上烤架的命運今天我們來說一個適合東北人的養成遊戲——養撲稜蛾子《彩翼之星夜》,為你的燒烤事業添點原料。
  • 如何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提高創造力?
    培養想像力:首先要積累豐富的知識和見識;其次要保持和發展自己的好奇心;其三,要善於觀察和感受世界。對聯想和想像的練習,在我用過的「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中有一個「無聲看圖、無聲思考」的練習,這兩個練習有助於鍛鍊想像力。無聲看圖是給你一張圖片,在幾秒內觀察這張圖片,同時快速思考和想像1-6個問題。
  • 這幾對生肖合婚,60年不離婚,光宗耀祖富四代
    婚姻之福,講究長長久久,家業要盛,不可不同心同德,茫茫人海遇到相愛之人本就不易,而如果能遇上既相愛又合婚之人,則更可稱之為幾生修來之福,像下面這些生肖配對,如果遇上了對方就千萬不能錯過,因為合婚之力不容小覷,必定招來光宗耀祖之運,一不小心就連富四代,婚姻恩愛六十年。
  • 如何培養你的英語思考邏輯
    今天,光醬帶給大家的是如何培養你的英語思考邏輯,讓你快速又準確的記住你要使用的英語單詞和詞組。  2.你想不出來但是你要用英文去翻譯英語  3.你壓根不知道他的英語是什麼如果你是後面兩者的話呢,可以去查下字典,並且進行反覆練習,你就可以第一眼就能直接反應出它的英語表述。這個聯繫會讓你對實際物品或是抽象概念轉換成英文這樣的過程更加得順暢。漸漸的就會變成是一個自然而然的反應。
  • GZDOC人物 | 李成才:用影像撬動思考
    作為GZDOC2019金紅棉複評評委的李成才,在採訪中透露了他獨特的見解。李成才創作了「讓全世界的媒體都害怕」的「金融類紀錄片」,為中國的金融啟蒙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更致力於從中國視角講述世界故事,以銅為鏡,為中國的現代化之路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