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郭曼儂
嘉 賓 :市教育局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科科長彭翔
華憶電子工業中等專業學校校長彭裕庭
吉安協昌公司總經理陳浩樟
主持人郭曼儂:俗話說「一技在手,一生無憂」、「藝多不壓身」,從這些俗語中我們可以看出,掌握技術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家長們認為只有上普通高中等院校接受傳統教育才是成功之路,其實也不盡然,在每年的畢業季人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新聞:普通院校的本科生找工作不如職業院校生吃香。那麼職業院校生為什麼走俏?以後的發展前景又怎麼樣呢?今天,中國吉安網《網絡會客廳》很榮幸的請來了市教育局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科彭翔科長、華憶電子工業中等專業學校彭裕庭校長、吉安協昌公司陳浩樟總經理,歡迎你們。
主持人郭曼儂:彭科長,回到剛才的話題,您能幫我們大家剖析一下,為什麼現在職業院校生反而比那些普通本科院校生的「天之驕子」就業更好呢?在職業發展前景上,二者有什麼區別呢?
嘉賓彭翔:是的,主持人,你說得很對,一段時期以來,教育培養人才的方向確實出現了一些偏差。正如你說的,普通大專院校的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而職業院校的學生就業形勢反而供不應求。尤其出現了高新技術類人員極度匱乏,複合型技術人才奇缺的嚴峻現象。主要原因:
一是自從普通高等院校擴招以來,加劇了全社會人人都擠上普通高等院校這根獨木橋,造成了職業技術應用型人才缺乏的現象,也引發了普通院校畢業生,我們所說的「天之驕子」就業難的問題。
二是改革開放40多年,由於工業、新型產業、現代服務業不斷發展壯大,使得社會又需要大批量職業應用型人才。加上很大一部分普通院校大學畢業生所學課程脫離了社會需求,無法適應產業發展的需要,致使很大一部分普通院校大學畢業生一畢業就失業了,恰恰職業院校培養的學生適應了這一社會需求,所學的專業和社會產業又相適應;這就產生了為什麼現在職業院校畢業生反而比那些普通本科院校生的就業更好又一原因。據權威專家統計:2014年普通院校畢業生就業率只有76%,而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率高達98%以上,且收入很大一部分普通院校畢業生還不如職業院校生。
三是人的就業潛質是有差異的。本來一部分學生是屬於「博學強識」型人才,一部分學生是屬於「術業專攻」型人才,而「術業專攻」型人才就讀職業中專、職業院校,更能發揮他的職業潛能、特長和優勢,對這部分人來說,確實存在「考大學不如學技術」。所以說「博學強識」型人才與「術業專攻」型人才在職業發展前景上,二者是有本質區別的。
在此,奉勸各位家長,要規劃好自己孩子的人生職業發展目標,認識孩子的個人愛好、興趣,考慮孩子自身的發展和潛質特點,使他們的人生更能出彩。
主持人郭曼儂:彭校長,剛才彭科長說職業學校培養的學生工作好找,就業走俏。你作為從事職業教育21年的老校長,職業學校是如何辦學和培養管理的?
嘉賓彭裕庭:好的,主持人。我認為,第一是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與普通教育的模式不同。打破了「三尺講臺、三寸粉筆、一寸舌、一塊黑板」的傳統教學模式,採用在「教師在做中教,學生在做中學」的「項目教學,做學合一」的行動導向教學法。學生通過行動來學習,教師圍繞行動來教學,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與生產相結合、師生與師傅相結合的三結合;第二是引進企業參與辦學,做到每開設一個專業對接一個產業,每門課程對接一個崗位。打破了學校關起門來辦教育的傳統局面:第三是職業學校對學生的養成教育特別重視。這些年來,老百姓總是對職業教育有偏見,甚至有歧視,總認為職業學校的學生都是落榜生,行為習慣不好。其實這些小孩挺聰明的,不過他們是不適應當前的「應試教育」,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強,情商比較高,因此,大部分職業學校推行準軍事管理,提倡以軍隊的紀律規範學生,以軍人的精神教育學生,以軍營的作風感染學生。培養出來的學生素質過硬、知識全面、技能紮實,當然,學生一畢業就能找到對口的工作,並且月工資高達4000元以上,深受企業社會的歡迎。據調查統計分析,從職業校從出去的學生,30%自主創業,做上了老闆,60%以上的成為了技術人員和企業的管理幹部,因此,很多人說職業學校是「培養技術人才和企業家的搖籃」!這的確是的,每年的畢業生供不應求,十分走俏。
主持人郭曼儂:從上述回答我們可以了解到,職業教育與傳統升學教育都可以成就人生,那麼,彭科長,我想了解一下,在吉安有多少所職業學校可以供家長選擇?作為學生應該怎樣報考職業院校呢?
嘉賓彭翔:是的,普通教育可以成才,職業教育也同樣可以成就人生,關鍵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教育。我認為那些動手操作能力較強,創新能力較強的學生更應選擇就讀職業院校。
近幾年由於我市不斷加大了對職業教育投入,各級政府對職業教育已投入了近20個億,由此很大一部分職業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了改善,辦學水平得到了提高,已經湧現了一批合格的優秀的中等職業學校供學生家長就地選擇中職學校就讀。現在,我市有1所投資10個億佔地1098畝的吉安職業技術學院,有中等職業學校38所,其中,有國家改革發展建設示範中專校2所,國家級重點職校5所,省級達標中職學校9所,共有66個專業,其中省級精品專業23個。可見我市就有很多優秀的職業學校和專業供各初中學生、以及社會青年選擇。
今後職業院校的選擇機會就更多了。特別是自從2014年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召開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職業教育,著力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大力推進中高職對接,將逐步打通從中職、專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為學生多次選擇、多樣化選擇、多路徑成才搭建了「立交橋」。
全國將有600所普通本科院校將逐步轉為職業應用技能型職業院校,我省就有13所普通本科院校將逐步轉為職業本科院校。今後的職業中專學生畢業後即可以走上社會就業,也可以根據自身的繼續學習的願望需求繼續深造,同樣可以繼續就讀職業專科、職業本科、職業應用研究生人才。
目前我市就有五所職業中專學校和全省的六所高職院校12個專業實行了中高職對接,我市吉安職業技術學院有六個專業開通了初中畢業生五年一貫制培養大專生,還正在爭取省廳支持,依託吉安職業技術學院實行中高職對接,開展「3+2」對口專業貫通分段培養的招生體制。這一系列職業教育改革政策,又為廣大初中畢業生就讀職業院校提供極好的就讀深造機會。
至於如何報讀職業院校問題,目前職業院校學籍是採取隨時註冊、隨時就讀辦理入學手續的。學生即可根據中高考志願到就讀初中學校報名、也可到各地縣級招辦報名,還可以到各高、中等職業學校報名,即可網上報名、也可實地報名。
主持人郭曼儂:職業教育是企業發展的助推器,剛才彭校長介紹了職業教育的培養過程,教學方法、辦學的模式,陳樟浩總經理,您是來自企業的,你對職業學校的畢業生評價如何?
嘉賓陳浩樟:職業教育一頭是教育,一頭是產業,具有鮮明的跨界性。只有建立產教深度融合,校企緊密合作,實現教育與產業、學校與企業兩翼齊飛,辦出有特色的職業教育。職業教育才能為當地產業發展提供合格的應用技術人才的支撐保障。就我吉安協昌公司是去年吉安縣政府招商引資的重大項目。我公司是生產電氣產品,是歐姆龍公司的協力廠,世界500強企業之一。去年,十月份開工,就急需要一批技術員工。招工難,招應用技術操作管理人才工就更難,這種現象在全國是普遍存在同樣的問題。去年我們到華憶電子工業中等專業學校招聘,12級機電技術10位同學應聘為自動化生產線的技術員,他們上手快,技術技能水平高,超出我們的意料,當時,我們認為需經公司培訓二個月才能上崗,不知道一來就可上崗,這就大大地降低了公司成本,保障了產品的質量。並且來我廠工作的職業學生很大部分已成為我廠主要技術骨幹和管理技術人才,他們的每月收入都已達到4000月左右,特殊的技術行業緊缺人才每月收入達到6000月。這樣的收入在一般的普通大學畢業生是無法達到的。下一步,我們要加強與職業學校的合作,與職業院校一道共同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聽說國務院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打通從中職、專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對我們企業來說是一件大好事,我們不僅需要中級技術人才,還需要高級技術的工程師。中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更有希望了。
主持人郭曼儂:有一個情況,我想和各位領導探討一下。咱們中國吉安網的記者在4月份曾深入一些職業教育院校進行過採訪,採訪過程中聽到了這樣一句話「學生上職業教育幾乎不要交錢,畢業之前就能走上崗位」,說實話,這讓很多人都很心動,但還有很多百姓家長都存在一些疑慮,質疑這句話的真實性。您能介紹一下嗎?
嘉賓彭翔:是的,「學生讀職業學校是幾乎不要交錢,」。自2007年始,國家就對中等職業學校出臺了以國家助學金、國家免學費為主的資助政策體系,使所有願意接受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生都能夠上得起學、能完成學業。
從2013年開始,凡是中職學校所有農村(含縣鎮)學生、城市涉農專業學生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除了學費,2014年我市享受免學費學生人數約佔中職在校生數的91.5%;
另外,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年級在校涉農專業學生和非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享受免學費政策的基礎上還能享受國家助學金。
同時,高等職業學校也納入了高等教育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從制度上保障了每個學生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尤其是,根據《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有關精神,我市羅霄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井岡山、永新、萬安、遂川4個縣(市)中等職業學校農村學生(不含縣城)全部納入享受助學金範圍。
就2014年全市來看,我市中職學校享受資助發放人數就有1.5萬人,資助金額達到了近2500萬元。
有些職業院校除了可以享受到國家、省市相關規定的國家助學和免學費政策以外,各職業院校還設立專門的新生獎學金和年度獎學金,獎勵就讀的優秀新生和在讀的優秀學生等規定。目的是吸引和幫助學生就讀職業院校。
至於職業學校的學生「畢業之前就能走上崗位」這是事實。這主要是考慮職業教育應用技能的特點,國家規定中等職業學校在學生就讀三年級時,必須安排學生到企業等單位頂崗實習,並可以獲得一定報酬,用於支付學習和生活費用。這一政策規定,目的是讓職業學生更好地得到實踐技能操作的鍛鍊機會。
主持人郭曼儂:聽了三位嘉賓給我們帶來的詳細介紹,我們了解到,職教也是成才之路,升學、就業由你選擇,好了,今天的節目到這裡就要結束了,感謝大家的收看,也感謝三位嘉賓做客我們的網絡會客廳,我們下期節目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