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主流學術期刊發表中科院杜文斌團隊數字PCR基因檢測技術最新...

2021-01-09 CSDN技術社區

 數字PCR是一種用於基因檢測的絕對定量方法,具有前所未有的準確度和精確度,正成為撬動精準醫學發展的新支點。它是繼實時定量PCR技術之後的第三代PCR基因檢測技術,在液體活檢、腫瘤伴隨診斷、無創產前篩查、病原體載量監測等方面具有重要應用前景。

遺憾的是,目前在數字PCR市場,主流產品還是被歐美跨國公司的高端儀器所佔據,如國際醫療巨頭羅氏就在2018年推出了一款正在研發的數字PCR儀,並計劃進行臨床商業化推廣。但數字PCR技術在臨床應用上仍然存在幾個挑戰,包括降低成本、集成儀器平臺和簡化實驗操作,這都需要進一步解決。欣喜的是,經過中國科學家的不懈努力,我國已經在數字PCR技術研發上邁出了一大步。

據悉,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資源前期開發國家重點實驗室杜文斌團隊最近報導了一種可重複使用的微流控晶片,該晶片基於階梯乳化(Step Emulsification)產生納升液滴陣列,用於同時對8個樣品進行片上多重螢光數字PCR。團隊將該晶片應用於臨床樣本乳腺癌HER2拷貝數變異的定量評估,驗證了多重數字PCR性能,平行檢測結果與美國賽默飛公司的QuantStudio 3D數字PCR儀一致,這對於乳腺癌的靶向治療和預後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

這種低成本、用戶友好的設備可廣泛應用於各種應用,在普通實驗室僅需一臺平板PCR儀和小型氣壓泵即可開展數字PCR擴增。

上述研究結果2019年1月4日在線發表於國際主流學術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 (https://pubs.acs.org/doi/pdf/10.1021/acs.analchem.8b04313)。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生聶夢月為第一作者。該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的支持。

圖註:組合式階梯乳化數字PCR微流控晶片

杜文斌團隊一直致力於國產化數字PCR技術的研製,探索低成本差異化創新策略。其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一代高通量數字PCR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項目自2016年立項以來,自主開發了低成本界面振動乳化(Interfacial Emulsification)技術(Analytical Chemistry, 2017, 89, 745-750;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6, 88, 3171-3177),完成了一體化全自動數字PCR原理樣機研發,取得了重要階段性進展。所研發的樣機可同時進行24個樣品分析,納升液滴製備、溫控擴增、及多通道螢光檢測全自動完成,檢測時間縮短至3小時。

這一擁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數字PCR系統,依靠低成本液滴生成技術,無需微加工晶片耗材,使用成本極低,突破了現有設備的局限,有望為低成本、高通量、易用型數字PCR技術的普及打開新的局面。

圖註:高通量全自動數字PCR系統樣機

由於定量的精確性和可靠性,以及市場的前瞻性和技術領先性,數字PCR技術正成為撬動精準醫學發展的新支點,並在體外診斷領域開闢出了又一嶄新藍海。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國人在孕婦產前篩查、腫瘤伴隨診斷、液體活檢等的時候,都可以用上中國自主研發的數字PCR儀,不僅精準性比肩歐美,還能大幅縮減疾病的檢測治療費用,最終促進中國健康產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免責聲明:CSDN本欄目發布信息,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CSDN無關。其原創性以及中文陳述文字和文字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網不做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由任何懷疑或質疑,請即與CSDN聯繫,我們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相關焦點

  • 微生物所在微滴數字PCR技術研製方面取得進展
    數字PCR是一種用於絕對核酸定量檢測方法,具有前所未有的準確度和精確度,是繼實時螢光定量PCR技術之後的第三代核酸定量擴增檢測技術,在液體活檢、腫瘤伴隨診斷、無創產前篩查、病原載量監測等方面具有重要應用前景,是科研和臨床領域的平臺級新技術。數字PCR市場主流產品主要為歐美跨國公司的高端儀器,在科研和臨床的應用還比較初步。
  • 食源性致病菌與真菌毒素防控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最新成果
    食源性致病菌與真菌毒素防控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最新成果 時間:2020-09-15 來源: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食源性致病菌與真菌毒素防控團隊的最新學術論文
  • 青島農業大學:食源性致病菌與真菌毒素防控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最新成果
    魯網9月16日訊近日,青島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食源性致病菌與真菌毒素防控團隊的最新學術論文《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ree-dimensional graphene-based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 懷雙胞胎基因中國找到了!成果發表於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華大基因的一份最新報告,揭秘懷雙胞胎基因的秘密。
  • 陸道培醫學團隊於國際學術期刊發文 解析雙融合基因陽性白血病發生...
    近日,陸道培分子醫學團隊和陸道培血液病研究院對雙融合基因陽性白血病的研究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 Cancer Gene Therapy (IF:4.681)。 陸道培醫學團隊於國際學術期刊發文:解析雙融合基因陽性白血病發生的規律
  • 國際學術期刊Nature子刊發表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最新科研成果
    8月12日,國際學術期刊Nature雜誌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在線發表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最新科學研究成果「Pyropia yezoensis genome reveals diverse mechanisms of carbon acquisition
  • 深圳大學副校長科研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文章,影響因子40+!
    深圳大學副校長張學記教授團隊以Bioinspired superwettable micropatterns for biosensing為題在化學類國際頂級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上發表文章,總結了近年來基於仿生超浸潤性微圖案化平臺在生物傳感方向的應用。
  • 中國學術期刊邁向國際一流的下一步該怎麼走?
    原標題:施一公團隊連續多篇重磅論文發表於《Cell Research》雜誌,引起國際矚目學術大家接連發力之後,中國學術期刊邁向國際一流的下一步該怎麼走日前,施一公團隊在國產英文學術期刊Cell Research(《細胞研究》,以下簡稱CR)上連續發表兩篇最新科研成果,引起國際矚目。
  • 重郵最新研究成果在人工智慧領域國際頂級權威學術期刊發表
    近日,小新打探到,重慶郵電大學計算智能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夏書銀和王國胤等研究人員的最新研究成果「一種無界的快速自適應精確k-means算法」在人工智慧領域國際頂級權威學術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 歐陽俊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文章
    作者:董成穩出處:化學與化工學院 供稿審核人:尚 明責任編輯:婁 峰近日,齊魯工業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歐陽俊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中科院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25.245)上發表題為「Superparaelectric (Ba0.95,Sr0.05)(Zr0.2,Ti0.8)O3 Ultracapacitors
  • 我校教師在SCI中科院一區TOP期刊發表學術論文
    近日,經濟與管理學院耿紀超博士在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中科院一區TOP期刊《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RCR)上發表題為《Drivers』 intentions toward green transport in China
  • 東北大學顏雲輝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入選國際知名期刊的Popular Articles
    近日,東北大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顏雲輝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An End-to-end Steel Surface Defect Detection Approach via Fusing Multiple Hierarchical Features」入選國際儀器儀表類知名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的2020
  • 國際重要期刊發表齊魯工業大學歐陽俊教授團隊文章
    近日,齊魯工業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歐陽俊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中科院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25.245)上發表題為「Superparaelectric (Ba0.95,Sr0.05)(Zr0.2,Ti0.8)O3 Ultracapacitors」的最新研究成果。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為通訊單位,歐陽俊教授為該論文唯一通訊作者。
  • 我校化學化工學院張軍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學術論文
    最近,國際頂尖材料類學術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自然指數頂級期刊,影響因子12.124)在線發表了以我校化學化工學院劉寶倉副教授為第一作者、張軍教授和高瑞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的學術論文「Few Layered N, P DualDoped
  • 曾虹燕教授團隊最新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催化與環境領域頂級學術期刊
    該工作近期發表在國際催化與環境領域頂級學術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SCI一區,影響因子: 11.698)。該研究為曾虹燕教授團隊最新研究成果之一,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南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湖南省研究生創新基金、湘潭大學大學生創新性項目和環境友好與資源高效利用化工新技術湖南省高校2011協同創新中心的支持。
  • 施一公團隊多篇重磅論文發表於《Cell Research》雜誌,引起國際矚目
    學術大家接連發力之後,中國學術期刊邁向國際一流的下一步該怎麼走  日前,施一公團隊在國產英文學術期刊CellResearch(《細胞研究》,以下簡稱CR)上連續發表兩篇最新科研成果,引起國際矚目。  學術領軍人物的鼎力支持,助力中國學刊邁向世界一流  創刊於1990年的CR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以及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這是我國細胞生物學領域以英文發表原創性研究論文、綜述、快報和述評的國際性學術期刊。
  • 我國多所大學科研團隊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
    (本報記者 連荷  綜合報導) 近期,我國多所食品高校科研人員在國際重要期刊發表相關學術論文,其中,南昌大學謝明勇教授團隊在美國化學學會期刊(JAFC)發表關於熱加工食品汙染物檢測的封面論文,華南理工大學趙謀明教授團隊在《食品科學技術發展趨勢》(TIFS)發表關於鮮味受體和鮮味/增鮮
  • 【精彩集錦】第四屆PCR技術網絡大會視頻回放出爐!
    杜文斌(中科院微生物所),報告主題《基於界面振動微滴陣列技術的數字PCR系統》  PCR儀是一種精密分子檢測儀器。作為第三代絕對定量PCR技術,數字PCR儀的微流控單元設計是主要難點。杜文斌團隊提出了一種新的界面振動液滴製備技術,建立了無晶片的數字PCR液體工作站模式,簡化了實驗操作,大大降低數字PCR使用成本。
  • 北華大學教師指導研究生在國際高水平期刊發表學術論文
    近日,北華大學物理化學專業2018級碩士研究生王龍燕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期刊《CARBON》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分別發表題名為「A bottom-up acidifification strategy engineered ultrathin
  • Nature Genetics在線發表武漢理工大學教授團隊最新研究成果
    未來網高校頻道4月3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熊盛武 袁景凌)近日,武漢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袁曉輝教授團隊與廣州大學孔凡江教授、劉寶輝教授團隊,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田誌喜研究員團隊及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James Weller教授團隊協作,以該校為通訊單位在國際遺傳學頂級期刊《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