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營救戰俘和美蘇搜捕德國科學家有何玄機?

2021-01-08 中國軍網

美軍營救戰俘和美蘇搜捕德國科學家有何玄機?

——《虎口拔牙特種戰》引發的關於新型作戰方式的思考

■何堃

說起特種作戰,人們總會想到「火中取慄」「虎口拔牙」。

在世界各國武裝力量總數不斷縮小的當今時代,特種作戰部隊得到發展,特種作戰豐富了人類智慧,創新了資訊時代的戰爭藝術。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早已消散於歷史長河之中,70多年後,我們再次審視這場人類歷史上規模最為浩大的戰爭,依然盪氣迴腸、發人深省。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精彩和激動人心的篇章之一,二戰中的特種作戰不僅為後人所津津樂道,而且為戰後特種作戰部隊的發展起到了直接的借鑑作用。在此,分享美軍營救戰俘和美蘇搜捕德國科學家這兩個經典戰例:

戰例一:1945年美軍特種作戰部隊對關押在洛斯巴諾斯戰俘營盟軍官兵的營救行動。

太平洋戰爭爆發以來,日軍挾成功偷襲珍珠港之威,乘勝挺進,1941年12月22日在菲律賓仁牙因海灣登陸,倉促應戰的美菲聯軍被打得潰不成軍,成千上萬的盟軍官兵被日軍生擒俘獲。其中,日軍在位於洛斯巴諾斯鎮的一所農學院就關押著2000多名戰俘。這裡崗哨林立、戒備森嚴。

通過周密偵察,負責特種作戰指揮的索爾上校定下了營救作戰決心。他把整個營救隊編成如下四支分隊:先遣分隊、營救分隊、運輸接應分隊、阻擊分隊。經過曲折而驚險的作戰,最後狙擊分隊的精彩表現如下:

美軍的營救分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現在戰俘營的主樓前,使正在院子裡出早操的日軍看守們目瞪口呆、措手不及,竟忘記了用手中的步槍向美軍射擊。時間爭分奪秒,精銳的營救隊員手中的輕重武器一齊開火,子彈像長了眼睛一樣飛向日軍看守。大部分的看守一槍未發就被密集的子彈擊倒,瞬間,操場上的日軍基本上被消滅。房子裡緩過神來的日軍,立刻拉響了戰鬥警報。剩下的日軍雖然人數不多,但他們對戰俘營內部很熟悉,迅速佔領了幾個制高點,憑藉有利地形進行頑抗。日軍看守號叫著,瘋狂地向營救隊員射擊,企圖能等來援軍,但為時已晚,這時門口先遣分隊也趁著混亂衝了進去。營救隊員們集中火力向殘敵射擊,日軍火力很快就啞了,零星的戰鬥只持續了不長時間,地上就橫七豎八躺滿了日軍看守的屍體。

美軍營救隊員從衝進戰俘營到制服日軍看守,整個戰鬥只有不到十分鐘,但卻異常激烈,使美軍又一次親身領教了日本法西斯武士道精神的殘忍。在總數為274人的日軍看守中沒有一人投降,其中273人被擊斃,僅有一名日軍看守因為受重傷失去知覺才成了營救隊員的俘虜。

就這樣,美軍特種作戰部隊以短促的突襲,以絕對劣勢兵力,在日軍眼皮底下,僅以傷亡7人的微小代價,從上萬日軍控制的地區把2000多名戰俘一個不漏的安全帶回,堪稱營救史上的一大奇蹟。

戰例二:1944年上半年,美蘇兩國為製造原子彈而搜捕納粹科學家的特種作戰,構成了一道獨特的戰爭風景。

一切皆因原子彈。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和著名的核動力公式E=MC2,為原子能的發現和利用奠定了理論基礎。1939年4月,德國軍備規劃局在柏林正式制定了「U規劃」,開始秘密研製核武器。納粹核計劃的上馬,讓世人憂心忡忡,反法西斯國家必須在納粹德國之前製造出原子彈,否則,人類將無力制止那個企圖徵服世界的戰爭狂人所強加給人類的核災難。

就這樣,美蘇等國圍繞首先造出原子彈展開了史無前例的核軍事競賽。

美國總統羅斯福清楚,德國雖然在戰爭中失敗了,但它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先進的工業體系和發達的科學研究機構,這是一筆巨大的財富,還有比這更難估價的財富,即德國人的聰明和智慧。如果得到德國的科學家和他們的發明,美國從中得到的好處將是無法估量的。

經過周密的計劃、絕密情報的收集、特種部隊出色的行動力,「阿爾索斯」特別偵察和突擊小分隊俘獲了大量的德國科學家,並最終得到了無與倫比的戰略財富:

1945年3月中旬,突擊隊進入德國的海得堡市,並迅速佔領了「曼哈頓工程計劃」感興趣的海得堡實驗室,他們果斷行動,很快就捕獲了德國核物理方面的數名知名專家。其中包括博特教授、庫恩教授、根特納博士和貝克爾博士。

4月初,突擊隊進至法蘭克福,在鐳化學公司繳獲鈾產品11噸。

4月12日,突擊隊的一個調查小組前進到圖林根的施塔梯爾姆。他們拘留了德國著名物理學家貝爾凱博士,他曾因提出了柵格反應堆的製造方法而被授予德國高級勳章。除此之外,美國在此還得到了8噸氧化鈾、低溫反應堆的核心部件、一個大物理實驗室以及從挪威遷來的重水設備、計數器等一大批重要的機器設備。

4月17日,突擊隊的一個先遣小組,在策勒的一家紡織廠內找到了德國用離心法分離鈾同位素的實驗室。它是從漢諾瓦撤走的超離心試驗設備。

4月20日,「阿爾索斯」突擊隊得到情報,蘇軍很快將佔領德國的布魯塞爾。德軍從比利時運回的部分鈾產品就放在該市,分別貯藏在鄰近工廠的四個地方。

巴思命令:必須在蘇聯人趕到之前,想方設法將這裡的所有戰略物資全部運走,來不及運走的要全部就地銷毀。

從23日起,美軍出動近300輛卡車,經3天的晝夜搶運,把總重約1000噸,包括粗鈾酸鈉、精煉產品和鈾鐵合金等物資全部運到了自己的控制區。

4月24日,就在美軍突擊隊緊急搶運原子物資的同時,另一個小組隨美軍攻佔了黑辛根。在這裡有最著名的威廉大帝學院,它不僅是德國、而且是歐洲原子物理學家集中的地方。在威廉大帝學院化工研究所,「阿爾索斯」突擊隊找到了聞名遐邇的德國核物理學家奧託·哈恩教授,捕獲了10名科學家。一個10兆電子伏回旋加速器的小型試驗模型、建造圖紙、技術資料以及專利說明書等也落入美國人之手。

5月2日傍晚,隨著美軍第七軍正向巴伐利亞的阿爾卑斯山挺進,「阿爾索斯」的一個小分隊「佔領」了烏爾費耳德鎮,終於找到了著名的科學家——海森堡。

當美軍士兵衝進海森堡家門的時候,這位最著名的原子科學家已收拾好行裝,安詳地坐在一把椅子上,閉目養神。

他太厭倦了,他對希特勒已沒有絲毫信心,他對戰爭已厭倦之極,他對原子彈也興趣皆無……

沒有爭吵,沒有辯解,沒有藏匿。他把德國原子彈研究機構的整個情況,參加研製原子彈的所有成員,現有的全部資料,大量的卡片索引,研製科學家的人事檔案以及德國的戰爭計劃等記錄都提供給了美軍人員。

美軍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為了趕在法國人之前找到海森堡及其他科學家,美國人多付出了近2000名士兵的寶貴生命。但美國將軍卻說:「海森堡對我們來說,得到他比俘獲10個德國師更有價值。」這些科學家使美國的原子彈研究如虎添翼,又向成功目標前進了一大步。

在這場核資源爭奪戰中,蘇聯人也收穫頗豐。在他們所攻佔的所有德國地區,其中包括許多以前納粹進行科研的大型中心,蘇聯人把德國的所有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以及設備統統運回蘇聯。

以上兩個二戰中特種作戰的經典戰例,向我們展示了特種戰「牛刀殺雞」的威力,在一定條件下,「殺雞」有時還真得用「牛刀」,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特種戰的優勢在於集中優勢兵力,萬眾一心、迅捷高效、一步一個腳印,最終辦成大事。「牛刀用殺雞」是一種現代戰爭觀,也是特種戰在將來戰爭中大有所為的原因。

解放軍報社長徵出版社出版的「聚焦二戰經典作戰模式叢書」,全面、系統地向我們呈現了二戰的不同側面。其中《虎口拔牙特種戰》精選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戰例,配以相關圖片,生動地展現了各參戰國特種部隊機智勇猛的事跡:

德軍「滑翔機」奇襲易守難攻的比利時埃馬爾要塞;英軍特攻隊為打擊德軍的囂張氣焰襲擊勃克塞島;空中掉下的數百個小黑點,原來是實施傘降的英國特種突擊隊隊員衝向德軍雷達站;德軍突擊隊從天而降,以閃電式突擊救走墨索裡尼;為暗殺海德裡希,盟軍特別行動隊的遠程運輸機跨越黑暗寂靜的歐洲原野,把突擊隊員送往捷克;日本帝國主義為挽救失敗命運,組成了「神風特別攻擊隊」用大量改裝過的飛機、潛艇、快艇和魚雷撞擊美軍潛艇,實施自殺性攻擊;寒冬的凌晨,美軍特種部隊以短促的突襲、數量絕對劣勢的兵力,在上萬日軍的眼皮底下,把2000多名盟軍戰俘一個不漏地安全救走……

本書通過以上經典戰例,揭示特種戰的基本特點和規律,讓讀者對二戰中的特種戰有一個系統的了解,並從以下幾個方面啟示讀者——

採用特種手段進行作戰自古有之,但現代意義上的特種作戰則是在二戰中產生,繼而在戰後逐步發展和完善起來的全新作戰樣式。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軸心國和同盟國主要成員國都擁有自己的特種作戰部隊,而且廣泛實施特種作戰,以實現統帥部的意志。特種作戰部隊參加幾乎所有的軍事行動,即使在諾曼第登陸、雷伊泰灣大海戰這樣的戰略行動中,特種隊員的身影也隨處可見。

二戰中各主要參戰國的特種作戰部隊都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其中以英國的「哥曼德」部隊和被稱為「西線綠魔」的德國傘兵特種作戰部隊最為著名,就連最殘酷的日本「神風特攻隊」所取得的戰果也都超乎常人們的想像。二戰中的特種作戰部隊創造了一場又一場人類軍事史上的奇蹟,為戰後特種兵的教科書留下永恆的經典。

特種作戰已經發展成為現代戰爭裡局部戰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軍事手段。二戰中,特種作戰部隊機動靈活,可執行多種作戰任務。與傳統的作戰相比,特種作戰之所以「特」,主要表現在有特殊的作戰目的,在特殊的環境下作戰,採用特殊的作戰手段和作戰方式,而且往往能取得特別的作戰效果。現在,特種作戰已經發展成為現代戰爭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軍事手段,在軍事鬥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9·11」事件以後,各國都進一步加強了特種作戰部隊的建設和特種作戰的研究。

《虎口拔牙特種戰》在寫作風格上有如下特點:

史料翔實。為了能使讀者儘可能全面地了解二戰中特種作戰的有關情況,精選了14個二戰中經典的特種作戰戰例。這些戰例涉及交戰雙方的各個國家,涵蓋特種作戰的各種類型,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

圖文並茂。編者擁有出色的軍事功底,專業名詞,史實地點等敘述得非常準確,配有大量的圖片富有知識性、資料性和趣味性。用略帶詼諧的語言講述殘酷戰爭中的智慧火花,擺脫了史實描述的沉重感。

形象生動。本書包含數十個小故事,每個故事的標題都起得十分出色,能在第一眼就引起人們的興趣。如「艾伯特運河上的『守護神』」「源自一個女人的奇思妙想」「嗜血的幽靈」「都是原子彈惹的禍」,抓住了戰例中的最關鍵要素,引人入勝,想要一探究竟。

(此書可在解放軍報社長徵出版社的發行部和讀者服務部選購,發行部:010-66720012/讀者服務部:010-68522684)

相關焦點

  • 美國為什麼用原子彈炸日本,看看日軍怎樣對待美軍戰俘的,慘無人道
    1941年12月7日,日本無恥的偷襲了珍珠港,發動了太平洋戰爭。隨後,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日本橫掃了東南亞,其中有3.6萬美軍官兵和1.4萬平民成為了日軍的俘虜。日本人對他們進行了慘無人道的折磨,近90%的人慘死於戰俘營當中。
  • 美軍撤離德國和俄軍撤離德國,有哪些異同
    這時候的美軍撤離德國,確實令人浮想聯翩……美軍從德國撤軍,數量約9500人。在德國總理默克爾婉拒美國總統川普9月G7之約,且與中國領導人通電話以後,有媒體爆出美軍即將部分撤離德國的消息,並評論稱,美國撤軍是在表達對德國總理的不滿。在海叔看來,這只是從現象分析現象。
  • 槍殺千名戰俘的德國戰犯逃脫審判:20年後活活燒死,正義不會缺席
    二戰德國以坦克突擊而著名,以基層部隊戰術靈活而著稱。德軍中誕生了許多年輕的指揮官,而派普無疑是其中受到關注的一位。一方面是因為其顯赫的戰績和不要命的作戰風格,第二方面卻是因為他所帶領的部隊的大量戰爭罪行。
  • 二戰最膽大的越獄:一群精英戰俘用木頭、床單和小米粥造了架飛機
    文/快哉風德國薩克森州的穆爾德河岸邊,有一個可以俯瞰科爾迪茨鎮(Colditz)的懸崖,崖上坐落著一座中世紀的古老城堡:科爾迪茨堡。圖:今天的科爾迪茨堡二戰時期,科爾迪茨堡成為納粹德國的戰俘營,由國防軍控制,先後關押過成百上千名波英法荷比等盟軍戰俘,全部是軍官,而且其中很多人是有過多次逃跑經歷「不可救藥」的戰俘。
  • 二戰裡斯本丸沉船的背後:日軍兇殘,800多英軍戰俘埋葬海底
    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很多國家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其中,以德國對於猶太人的迫害 在二戰鮮為人知的裡斯本丸事件中,日軍兇殘成性,讓八百多戰俘葬身海底,這是何等的人間慘劇。 一、裡斯本丸事件的起因 按理說,日本與英國相隔甚遠,為何日本的裡斯本丸運輸船上有英國戰俘?要知道,在二戰時期,與歐洲各國明刀實槍的戰鬥的國家可是德國。
  • 萬噸「金山」被美擊沉,2008名日本人拒絕營救,沉入中國海底
    二戰後期,為了改善戰俘處境,日本和美國達成一項援助協議,而「阿波丸」號商船就是在這個時候出現在兩國視野中。「阿波丸」號雖然是一艘商船,但卻是按照軍艦的標準建造的,同類型軍艦都被改裝成了輕型航母。而「阿波丸」號噸位高達11249.4噸,在執行任務時曾被炸彈和魚雷攻擊都毫髮無損,因此也被稱為「不沉之艦」。到1945年日本軍隊徵用了這艘商船,讓她從新加坡回到日本。
  • 營救墨索裡尼,刺殺美軍統帥,差點成女總統丈夫
    上大學後,斯科爾茲內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跟跟別人決鬥,每次都是生死之戰,加起來共計有14次,且有一次他的臉上被劃下個深深的刀疤,他稱之為榮譽之疤。鑑於從直到1943年,德國成立特種部隊——弗雷登塔爾部隊時,他擔任指揮官的角色。
  • 太平洋戰爭中,日軍到底有多可怕?美軍:他們不是人,是一群公狼
    然後,這群美菲聯軍戰俘們,就接到了日軍的本間雅晴的命令:這群戰俘要轉移到120公裡外的奧德內爾集中營去。這就是恐怖的開始:巴丹死亡行軍。 「早上起來行軍時,屋子裡總會留下一批屍體。」這是當時的真實寫照。
  • 澳大利亞在二戰中也肆意虐殺日本戰俘
    澳大利亞媒體呼籲本國社會反思這類暴行,並提到澳軍在二戰中曾有過殘殺戰俘的類似行徑。但諷刺的是,當年澳軍施虐的對象,正是來自如今和澳大利亞打得火熱的日本。 1941年12月,日本海軍相繼空襲珍珠港和菲律賓,日本陸軍也同時在馬來亞和菲律賓等英美殖民地登陸。作為大英國協成員,澳大利亞繼英美之後對日宣戰。
  • 蘇聯俘虜被德國士兵處決老照片,埋在北極圈內70多年無人知
    ,在半山腰響起了手榴彈和槍聲,沒過多久就安靜下來,在山腳下的德國軍隊只能等待,這張照片攝於1941年6月30日,是德國部隊和俄羅斯戰俘的照片    6月30日早上5點,德國派了更多的騎兵上山去查看,這次他們遭遇到蘇聯軍隊,隸屬於蘇聯紅軍第14步兵師第136步兵團,兩軍短兵相接,戰鬥進行了六個小時,有兩名蘇林士兵被俘,照片中的一個蘇聯俘虜叉著腰,一名德國士兵正在審問他
  • 突襲IS秘密監獄,刑場營救75名人質:美軍特種兵獲得榮譽勳章
    這是美軍第一次在伊拉克參與地面打擊IS的行動,在新聞輿論中引起轟動。美軍發動突襲是因為,情報顯示,IS即將在2015年10月22日早飯以後處決人質,墓地都已經挖好了。而監獄就在伊拉克北部爾庫克省哈維賈鎮以北大約7公裡處。 在行動當中,美軍出動5架直升機和數十名三角州特種兵參加,在開始營救行動以前,美軍武裝直升機對監獄進行了空襲行動。
  • 日本戰俘在西伯利亞生不如死,聽說要被送去中國,寧願待在地獄
    當陣地修築的差不多的時候,他們接到中隊總部的命令,立刻撤回,中午12點日本天皇有重要講話,每個人都要通過廣播準時收聽。    寒冷與繁重的勞動,使得日本戰俘在西伯利亞的第一個冬天,就有大約五萬五千人死亡。
  • 喀秋莎火箭炮有多恐怖?此武器是蘇聯研發,曾重創德軍和美軍
    導語:喀秋莎火箭炮有多恐怖?此武器是蘇聯研發,曾重創德軍和美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誕生了很多讓人懼怕的武器,比如納粹德軍手中的「希特勒電鋸」MG42機槍,該槍結構緊湊布局合理,射程、射程、威力都極其的強悍,最為瘋狂的是它的持續火力輸出能力,密集的子彈讓敵人沒有任何可以衝鋒的可能性,用人海戰術都沒有用,蘇德戰爭時期,倒下MG42下的蘇聯士兵沒有百萬也有幾十萬。
  • 華裔電影人出資打撈二戰日本運俘船 揭秘英軍戰俘遇難記
    4天後,這艘運俘船在中國舟山被美軍發射的魚雷擊中船尾下沉,828名英軍戰俘遇難。這是二戰後期發生在中國的一出慘劇,卻鮮為人知。2018年,美籍華裔製片人方勵出資記錄遇難者的後人,打撈「裡斯本丸」號。這一舉動在英國引起爭論。是什麼讓方勵做出這一決定?他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什麼?以下是方勵獨家撰寫的手記(以方勵為第一人稱敘述)。
  • 9國軍演激怒北極熊,蘇27戰機成功咬住美軍機,白宮致電求情
    ,在回應美國領導的北約軍演時,成功的攔截了美軍的P-8A「波塞冬」反潛偵察機。 現在蘇-27盯上了美軍的P-8A「波塞冬」反潛偵察機,毫無疑問,又是對美國偵察機的一波羞辱。
  • 被歷史遺忘的人們:廣島原子彈爆炸後,被波及的美國戰俘們後來如何?
    格羅夫斯曾設想廣島沒有美國的俘虜,事實上,投放原子彈時,廣島有23名美國戰俘。在他們周圍,圍滿了憤怒的人群,他們想把對美國人的仇恨都發洩到這些美軍戰俘身上。哪個戰俘只要有任何動作,都會遭來毒打。為他們當翻譯的是軍事警官福井伸一上尉,他在美國留過學,對美國有些好感,所以保護了他們。當那些圍觀的日本漁民準備了一塊大砧板,要在上面切下美軍俘虜的頭時,福井出面阻止了他們的瘋狂行動。他將俘虜押上一輛卡車,並對人群大聲喊道:「我是負責他們的人!」人們只好讓卡車開走。
  • 蘇-35逼退美軍偵察機,飛行員「倒飛」大開眼界,美要求給個說法
    ,美軍機組人員還感受到了強烈的尾流波動。美國海軍表示,俄羅斯軍機的攔截行為「將美軍機組人員置於危險的境地中」,而這種互動「是相當不安全的」。此外,美還要求俄方給出合理解釋。美國軍機被攔截的新聞經常見諸於報端,也是由於美軍偵察機的飛行習慣所致。美軍偵察機在他國邊界上空飛行時,常採取「S」形飛行路線,也就是一會進入領空,一會繞出,如此反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適當的路線規劃,很難有效攔截美軍偵察機。
  • 湖南男子5天殺5人千人搜捕:跟他有仇的都想殺-張居遷 搜捕 村民...
    原標題:湖南男子5天殺5人千人搜捕:跟他有仇的都想殺 有村民離村暫避  核心提示:5月21日和5月25日兩天,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黃橋鎮接連發生兩起重大刑事案件,系同一嫌疑人張居遷所為,兩起案件共造成5人死亡。
  • 割喉戰俘、濫殺平民,一名海豹突擊隊隊員的行為驚動了美國總統
    然而,當他2017年第五次被派往伊拉克時,卻傳出種種可怕的行為:割喉戰俘,用獵刀朝少年一名約15歲的IS戰俘的頸部、胸部刺殺多刀,還拍照向戰友炫耀;濫殺平民,射殺一名在河岸邊走路的女學童及一名手無寸鐵的老人。隨後,加拉格爾的行為被下屬舉報。但加拉格爾全盤否認這些指控,他說告發他的是對他心懷不滿的下屬,因為無法達到他的高標準要求,因而想拉他下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