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裡斯本丸沉船的背後:日軍兇殘,800多英軍戰俘埋葬海底

2021-01-14 騰訊網

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很多國家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其中,以德國對於猶太人的迫害,以及日本對於中國人的殺戮最為慘痛。

然而,在歷史的背影中,其他國家所受到的慘痛迫害也是我們難以忽略的。裡斯本丸沉船事件便是英國受到日本迫害的縮影。

在二戰鮮為人知的裡斯本丸事件中,日軍兇殘成性,讓八百多戰俘葬身海底,這是何等的人間慘劇。

一、裡斯本丸事件的起因

按理說,日本與英國相隔甚遠,為何日本的裡斯本丸運輸船上有英國戰俘?要知道,在二戰時期,與歐洲各國明刀實槍的戰鬥的國家可是德國。

原來,當時的中國香港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政府自然要派軍隊駐守其香港殖民地。而日本軍隊在橫掃亞洲大陸,稱霸亞洲的野心驅使下,如何能夠放下香港這塊"肥肉"?

除此之外,當時太平洋戰爭已然打響,日本喚醒了美國那頭"雄獅",其原本在亞洲各國侵略的優勢面對強大的美國已然不復存在。

那麼,日本應該如何增強自己的實力,以至於其能夠與美國抗衡呢?這個時候,日本想出了了"奇招"

他們想要將整個亞洲的資源作為自己與美國戰爭時的補給,所以,拿下香港,打通日本的戰時補給之路顯得尤為迫切。所以,在香港,日本與英國裝備精良的軍人交惡亦在情理之中。

雖然當時駐守中國香港的英國軍隊裝備精良,但是,當時的中國香港畢竟只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在中國香港的軍事儲備力量並不強大。

無論是從火力還是外援來說駐守中國香港的英國軍隊都處於劣勢。更不要說,相對於身經百戰的日本侵略者,駐守中國香港的英國軍隊在作戰經驗上已然處於頹勢。

在1941年12月8日,日本將侵略的槍炮對準了中國香港,於日本整體戰略而言,為了之後長久的利益,這一戰日本必須成功。所以,打下中國香港,日本所投入的人力物力眾多。

日軍是狡猾的,他們知道英國軍隊並非中國軍隊的軍備那麼落後,所以,他們在戰術上,首先聚焦在消滅英國軍隊的空中武裝力量。

於是,日軍派遣轟炸機一舉摧毀了英軍停靠在海面上的戰艦。英國軍隊在富饒的香港安逸太久了,已然失去了軍人最強烈的鬥志。

當英軍空中力量被打擊之後,日軍將戰火向九龍推進。而當時駐守九龍的英軍軍官防範意識並不足,在日軍炮火的攻擊下,只得將九龍"拱手相讓"。

在戰火燃燒的第四天,也就是1941年12月12日,狂妄的日本軍方開始呼籲駐守在中國香港的英軍投降。

然而,身為軍人的血性阻止了這些駐守在中國香港的英軍投降。他們不能像那些自己一直以來都看不起的日本人投降。

可是,哪怕駐守中國香港的英軍一再堅守。日軍仍舊於1941年12月18日於香港多地分批登陸成功。第二天,噩耗再一次傳來,駐守中國香港的英軍西部旅旅長羅松犧牲了。

1941年12月20日,日本軍隊徹底切斷了位於東西兩部分英國軍隊的聯繫,英軍已然處於被動狀態。

然而,此時駐守在中國香港的英軍並沒有放棄,他們仍在尋求機會反攻。可是,英軍的東西二旅與12月21日的反攻相繼失敗,英軍已然處於頹勢。

1941年12月24日,勝券在握的日軍再次勸降,然而,英軍仍然堅持要血戰到底。隨著英軍的拒絕投降,日軍"急眼了",他們要速戰速決。

12月25日,在日軍的空軍、炮兵雙重火力壓迫下,駐守中國香港的英軍寡不敵眾,只得無條件投降。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投降並非是日軍給出來的生路,而是一條生不如死窄巷,這條窄巷的終點依舊是死亡。

二、水深火熱的香港

1941年,12月26日,香港徹底淪陷了。日軍對於淪陷區的極惡行徑我們從南京大屠殺中便可見一二。

固然,日軍在香港淪陷區的屠殺人口,並不如南京大屠殺中那麼多,但是,日軍在香港淪陷區仍舊進行了一系列慘絕人寰、滅絕人性的行動。

為了報復英軍近二十天的苦守,攻佔香港的日軍徹底放飛了自己嗜殺的本性,而指揮這場香港侵略戰的日方司令官酒井隆也用三天假期的機會,給了日軍侵略者們"放鬆"自己的機會。

殊不知,他們的"放鬆"祭奠了無數人的血與淚。燒、殺、搶、掠已然成為香港街頭的常態,昔日燈紅酒綠的香港已然成為日本士兵發洩的"紅燈區"。

教師、醫生、護士、病人、影星只要是年輕女人,幾乎沒有例外。她們屈辱的接受既定的命運,此時的香港毫無公平可言。

是的,香港淪陷了,這座繁華的城市裡,不再有彼此尊重,有的只是無條件的服從。所以,低眉順眼的九十度彎腰致敬成了香港人活著的必須條件。

不服從?沒問題,兇狠的日本士兵會用刺刀告訴人們答案。是的,香港淪陷,這座繁華的大都市裡,處處充斥著殺戮與折磨。

日軍很是節省,他們害怕在殺戮香港人時浪費彈藥,竟然想出了"坑邊屠殺"的魔鬼點子,人們死去的屍體直接被扔到坑裡。

無辜的香港市民已然苦不堪言,那些曾經誓死抵抗過日軍的英國軍人又會有怎樣的命運呢?

三、裡斯本丸沉船悲劇

如果說,可以擁有再一次選擇的機會,那麼,那些被日軍戰火逼迫投降的英國軍人,一定會選擇戰死。因為在蠻橫兇狠的日本人眼裡,戰俘只是待宰的羔羊罷了,毫無人權可言。

縱使《日內瓦公約》明確要求保護戰俘,仍舊抵擋不了無視規則的日本侵略者對於戰俘的迫害。

而這次保衛香港的失敗,使得1800多英國軍人成為日軍戰俘,他們從落入日軍的魔爪之後,便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什麼叫做生不如死。

作為日軍的戰俘,這些受降的英國軍人需要被日本的運輸船輸送回日本,以此來與英國政府談條件。殊不知,這次運輸便是一場亡命之旅。

1942年9月,英國戰俘搭乘日軍的裡斯本丸運輸船離開香港,說是搭乘,只不過是借用裡斯本丸的底艙罷了。

裡斯本丸的底艙密閉,裡面空氣並不流通,再加上1800多英軍俘虜,裡斯本丸的空氣愈加汙濁。然而,空間小,空氣不流通,並不是主要的問題。

對於這1800多英軍俘虜來說,他們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疾病。由於生活環境差,生活配套設施嚴重缺乏,有些英國戰俘在裡斯本丸底艙內患了惡性傳染病,比如痢疾。

除此之外,由於押送這批英軍俘虜的日軍對於這批英軍俘虜的不重視,這批英軍俘虜的生活條件極為惡劣。

嘔吐物、排洩物幾乎包圍了這些可憐的英軍俘虜,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旁邊躺著的同胞是死是活。

成王敗寇,縱使日軍虐待英軍俘虜的做法是慘絕人寰的,是不道德的,這些可憐的英軍俘虜也只能坐以待斃,因為他們已然喪失了反抗的能力。

這些本以為挺過這段漫長而煎熬的航程,抵過傳染病的侵襲便可成功到達日本,等待日本政府與英國政府的談判,殊不知,還有一個更大的危機在等待著他們。

在裡斯本丸底艙等待登陸的第四天,一顆美國魚雷打斷了英軍俘虜悲憫的心情。原來,此時已然是日本空軍偷襲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美軍絕不會放過打擊日軍的任何一個機會。

當日軍凱旋之際,埋伏在舟山東極島附近的美軍潛艇"鱸魚號"已然準備就緒,準備給予其致命一擊。

當日本的運輸船裡斯本丸到達美軍"鱸魚號"的射擊範圍之時,一顆魚雷落到了日軍裡斯本丸運輸船的船尾,船漏了,此時裡斯本丸運輸船開始源源不斷的灌入海水。

對於英軍俘虜來說,呆在裡斯本丸運輸船底艙內,隨裡斯本丸運輸船一起墜落海底是必死無疑的,那麼,逃出船艙會怎樣?

其實,對於這些可憐的英軍戰俘來說逃脫裡斯本丸底艙並不容易,因為萬惡的日本士兵在撤離裡斯本丸運輸船之時,為了避免英軍俘虜逃跑,已然用木板等材料將船艙出口封閉。

他們想要讓這批英軍俘虜隨裡斯本丸運輸船一起毀滅。然而,在危難面前,人的潛力往往是無窮的。

這次,英軍戰俘並沒有坐以待斃,他們抓住一切機會,用手頭的工具打開了一個出口,哪怕前方是漫無邊際的大海,他們仍舊義無反顧的跳了出來。

本以為跳出來便是生機,殊不知,兇狠的日本人已然手持槍枝守株待兔,他們不斷向逃出來的英軍俘虜掃射,甚至巡邏艇去撞擊這些英軍俘虜的血肉之軀。

被海水淹死、被巡邏艦撞死、被日本人開槍掃射而死的英軍俘虜足足有800多人。

借用魯迅先生一句話,"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我們知道日本侵略者兇狠、可惡,卻從沒想到他們會如斯滅絕人性,裡斯本丸的沉船悲劇,埋葬了無數英軍俘虜的血肉之軀,亦埋葬了那些日軍侵略者的人性!

文/林伯南

相關焦點

  • 華裔電影人出資打撈二戰日本運俘船 揭秘英軍戰俘遇難記
    英國廣播公司7月3日刊登題為《800餘名英軍戰俘遇難記:華裔電影人為何出資打撈二戰日本運俘船》的文章,以下為文章摘要:1942年9月27日,一艘搭載1816名在香港被俘的英軍戰俘的日軍運俘船「裡斯本丸」號離開香港深水埗碼頭。
  • 英國倫敦舉辦儀式追憶「裡斯本丸」號沉沒事件
    在軍樂隊低沉的奏樂聲中,數十名英國軍人代表、參加過二戰的老兵家屬和一些社會人士在倫敦肯頓市場紀念碑舉行活動,追憶75年前發生的「裡斯本丸」號沉沒事件。活動組織者之一保羅·森特告訴記者,「裡斯本丸」號沉沒事件是英國軍團史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舉辦這次紀念儀式,不僅是為了紀念那些英國士兵,也是為了紀念中國舟山的漁民們。
  • 和「當一艘船沉入海底」歌詞有關的一個真實故事
    2016年起,他就帶領團隊出海,利用海底勘探技術,對「裡斯本丸」號沉船進行探摸,並最終確定了沉船位置與船身尺寸。,找尋當年「裡斯本丸」號沉船事件的當事人及遇難者家屬,想要從他們口中了解到更多關於這一事件的經過。
  • 戰爭大作《東極島》來襲,管虎執導,一段真實的二戰故事
    《東極島》的故事取材自二戰時期一段真實的歷史了,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將戰火燒到了東南亞,還發動了對香港的襲擊。駐守在香港的9000多名英軍被俘虜,其中有1800多名戰俘要被送往日本勞改營,押送的輪船叫做「裡斯本丸」號。
  • 澳大利亞在二戰中也肆意虐殺日本戰俘
    然而在新加坡戰役中,英軍中將帕西瓦爾於1942年2月15日下令13萬英澳新等多國聯軍向日軍投降,其中包括1.5萬名澳軍。在隨後的紐幾內亞爭奪戰中,澳軍與美軍共同抵禦日軍入侵,這裡也成為整個太平洋戰爭中澳軍與日軍交戰最激烈的戰場。 太平洋戰爭爆發沒多久,就傳出日軍屠殺澳軍戰俘的消息。新加坡戰役中被俘的1.5萬名澳軍官兵中,有多達7000人被日軍以各種方式虐殺。
  • 二戰阿波丸號的秘密:船上日軍集體死亡背後,到底是掩蓋了什麼?
    數年二戰沉浮勾起了許多謎團,在這輪覆蓋三大洲的絞殺中,世界多處或多或少出現了一些未解之謎。在陸地上,就曾有一整支中國軍隊在山林中神秘消失的案例;而在大洋上,令人百般爭論的,莫過於那沉迷於戰爭結束前夕的日本"阿波丸"號運輸船。
  • 這就是二戰日軍吃活人的報應
    瓜島戰役中被擊斃的日軍士兵 瓜島戰役期間,日軍的海上補給線曾頻頻遭到美軍襲擊。1944年9月,美國空軍幾架轟炸機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不幸被日軍擊中墜毀,跳傘的8名美軍飛行員成為了日軍的俘虜。兇殘的日軍官兵抓獲這些飛行員後對他們進行了殘酷的折磨。更恐怖的是,他們還把其中的4名飛行員開膛破肚,吃掉了他們的肝臟和大腿上的肉。二戰末期,日本陸軍和海軍部隊都發生過食人行為,他們不光會吃掉戰俘,一些死亡的日本士兵也會被戰友吃掉,甚至高級指揮官也參與過吃人的行為。
  • 二戰緬甸戰役,日軍擊退英軍,夜裡卻全都被這種生物咬死了
    二戰不僅是人類史上的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戰爭    二戰中,在緬甸蘭裡島,日軍和英軍曾展開過激烈的對戰。當時日軍以蘭裡島作為據點,英國海軍用艦隊包圍了蘭裡島,炮火齊鳴。
  • 3.6萬日軍突襲,8萬英軍拱手而降,1942年災難般的新加坡戰役
    日本軍隊踏著泰國製造的自行車殺了過去,而英軍聽著聲音竟然以為是日軍坦克部隊來襲,結果日軍是勢如破竹,由泰馬邊境一路追殺敗退的英軍至柔佛海峽,之後英軍退入新加坡!1月31日,最後一批聯合軍部隊從馬來半島撤退,工兵隊將新山和新加坡相連的新柔長堤爆破,阻止日軍越過海峽。
  • 日軍太原集中營:殘害女戰士用戰俘訓練狼狗
    劉林生舉著拳頭,大聲朗讀著書中的序言:日軍侵華期間,在太原建立華北地區最大的戰俘集中營,「太原集中營」存在的7年間,日軍共殺害了4萬多名中國戰俘,日本鬼子的暴行罄竹難書……儘管當事人大多不願提及,但劉林生認為,這一段歷史必須有人書寫,不僅了卻父親一生的心願,也是為了讓後人牢記歷史,不忘國恥。
  • 美國為什麼用原子彈炸日本,看看日軍怎樣對待美軍戰俘的,慘無人道
    1941年12月7日,日本無恥的偷襲了珍珠港,發動了太平洋戰爭。隨後,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日本橫掃了東南亞,其中有3.6萬美軍官兵和1.4萬平民成為了日軍的俘虜。日本人對他們進行了慘無人道的折磨,近90%的人慘死於戰俘營當中。
  • 亞洲及太平洋二戰電影地圖
    日軍佔領泰境期間,強迫盟軍戰俘建造鐵路連接緬甸及暹邏,著名的桂河大橋就是其中的一段。1945年,桂河大橋是盟軍空襲的目標。  內容 二戰亞洲戰場上,尼克森上校和屬下成為日軍的俘虜,被命令修建桂河大橋。戰俘們用3個月修好了大橋,然而先前逃出的希爾茲少校找到了英軍,接受了炸毀桂河大橋的任務,辛苦修建好大橋的尼克爾森上校卻不願橋被炸掉……  再現指數★★★★(用機關槍數量表示)  回憶指數★★★★(用鋼盔數量表示)  《緬甸公路上的一個美國佬》  產地 美國1942年  背景 第一部真正的反法西斯主義的戰爭片
  • 二戰最倒黴的英軍飛行員,日本投降當天與日軍空戰,倒在黎明之前
    我們只能推測302中隊出動多批戰機遭遇不同的盟軍部隊。 英國海軍的記錄和日軍的檔案記錄被拿了出來做了對比。 英軍:8月15日晨,前往東京的途中遭遇了12架日本戰鬥機的攔截,有8架可能被擊落,擊傷3架,英國損失一架海噴火戰鬥機和1架格魯曼復仇者轟炸機。。
  • 普京乘深潛器下海考察波羅的海海底二戰沉船
    據俄羅斯衛星網7月27日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乘坐深海潛水器下潛到波羅的海海底,對二戰期間失事沉沒的「S-308謝姆加」號潛水艇的殘骸進行了考察。 根據此次考察計劃,普京乘坐"C-Explorer 3.11"型深海潛水器下潛,靠近沉船殘骸,並在沉船船體上放置一塊刻著船長和船員姓名的紀念牌。
  • 太平洋戰爭中,日軍到底有多可怕?美軍:他們不是人,是一群公狼
    在一本介紹日軍士兵的書籍《知彼》中,描述日軍是一群「公狼」。 日軍殘暴行為,讓美軍既恨又怕 在慘烈的二戰歷史上,「巴丹死亡行軍」事件,是兇殘日軍犯下的,又一樁滅絕人性的惡行。甚至,以血腥程度來說,這所謂「120公裡死亡15000人」的常規說法,遠遠不能夠形容此事件的殘酷。
  • 二戰就喜歡屠殺日軍俘虜,砍掉胳膊扔進糞坑
    據環球時報近日報導稱,澳大利亞特種部隊在阿富汗犯下戰爭罪行被公之於眾之後,多名澳軍士兵自殺,澳大利亞總理出面道歉,這種結局貌似是已經平息。但是澳大利亞媒體卻沒想讓事情停止,就在近日,澳大利亞媒體透露稱,二戰期間,澳大利亞士兵因為之前澳軍戰俘被日本士兵屠殺之後懷恨在心,當遇到日軍士兵俘虜時也會使用暴力手段對其進行殘忍屠殺,並毀屍滅跡。 雖然二戰期間澳軍的做法,與如今的阿富汗戰場的行為有所不同,畢竟與日本士兵兵戎相見,雙方都是士兵。
  • 黃金列車藏山洞 海底沉船文物多
    圖片來源:CFP視覺中國  「南海一號」:沉船上或有6萬件南宋文物  除了戰爭中財富轉移所形成的寶藏之外,更多的寶藏是因天災而被銷聲匿跡。1987年,南宋沉船「南海一號」就是這樣一處海底寶藏。  沉船被發現後,經過了20年的前期準備,這艘沉睡了800多年的南宋商船在2007年12月被交通部廣州救撈局用沉箱「包裹」整體打撈出海,並安置在陽江海陵島的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水晶宮」中。  2015年2月經過7年的保護髮掘,沉船表面的淤泥海沙貝殼等凝結物被逐層清理,船艙內超過6萬件層層疊疊、密密麻麻的南宋瓷器得以重見天光,展現在世人面前。
  • 美軍營救戰俘和美蘇搜捕德國科學家有何玄機?
    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精彩和激動人心的篇章之一,二戰中的特種作戰不僅為後人所津津樂道,而且為戰後特種作戰部隊的發展起到了直接的借鑑作用。在此,分享美軍營救戰俘和美蘇搜捕德國科學家這兩個經典戰例:戰例一:1945年美軍特種作戰部隊對關押在洛斯巴諾斯戰俘營盟軍官兵的營救行動。
  • 揭秘二戰日本「阿波丸號」誤擊事件
    《舉起手來2》第二部的故事情節設定1945年日軍戰敗前夕,日軍假借運送傷兵的目的在在一艘叫做「阿多丸」的日本貨輪上偷運中國文物,以及執行「風」字作戰計劃,且利用生化武器用熱氣球的方式投送到美國,以報復美國對日戰略轟炸。電影中的阿多丸號,在影片末尾被美軍潛艇使用魚雷炸沉。裡面的中國文物也隨著一起沉沒在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