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富有你就百戰百勝嗎?不,一個故事說明適應環境才是人的潛能

2021-01-09 小馮健康

一般來說,職場中有兩種人——改變環境的人和適應環境的人。大多數人都是適應環境的人,就像堅韌的仙人掌,在多麼貧瘠的土地上也能夠生存。但也有一些極少數的人,他們就像雨露一樣,慢慢地滲透土地,化貧瘠為富饒。

有一則小故事:有一個人總是落魄不得志,便有人向他推薦智者。

智者沉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問:「這水是什麼形狀?」這人搖頭:「水哪有什麼形狀?」智者不答,只是把水倒入杯子,這人恍然大悟:「我知道了,水的形狀像杯子。」智者搖頭,輕輕端起杯子,把水倒入一個盛滿沙土的金,清清的水便一下融入沙土,不見了。

這個人陷入了沉默與思索。過了很久,他說:「我知道了,社會處處像一個規則的容器,人應該像水一樣,盛進什麼容器就是什麼形狀。而且,人還極可能在容器中消逝,就像這水一樣,消逝得迅速、突然,而且一切無法改變!」「是這樣,」智者拈鬚,轉而又說,「又不是這樣!」

說畢,智者出門,這人隨後。在屋簷下,智者用手指著青石板上的小窩說:「一到雨天,雨水就會從屋簷落下,看這個四處就是水落下的結果。」此人大悟:「我明白了,人可能被裝入規則的容器,但又可以像這小小的水滴,改變著這堅硬的青石板。」智者說:「對,這個窩會變成一個洞!」

就是說,生活之中會有各種各樣的環境,要融入環境,但是也要努力地展示自我,用自我的精神影響環境,就像石縫裡生長的松柏,一叢蒼翠,傲然挺立!

適應環境是人生來就有的潛能,人之所以為人,也是長期進化的結果。來看這樣一個小故事:

一位哲學家搭乘一個漁夫的小船過河。行船之際,這位者學家向漁夫問道:「你懂得數學嗎?」

漁夫回答:「不懂。」

哲學家又問:「你懂得物理嗎?」

漁夫回答:「不懂。」

哲學家再問:「你懂得化學嗎?」

漁夫回答:「不懂。」

哲學家嘆道:「真遺憾!這樣你就等於失去了一半的生命。」

這時水面上颳起了一陣狂風,漁夫和哲學家都掉進了水裡。漁夫向哲學家喊道:「先生,你會遊泳嗎?」

哲學家回答:「不會。」漁夫非常道憾地說:「那麼你就失去整個生命了!」

這是一個偉人給他心愛的女兒所講的一個故事。它蘊含了一個非常深刻的人生哲理:一個沒有學會在人生長河中遊泳的人,即使其他的東西學得再多,也無法生存下來,因為他缺乏基本的適應和生存能力。

人是自然與社會的統一體。嬰兒出生時只是個自然的生物人。要轉化成社會人,就必須經歷社會化的過程,人的社會化即個體與社會不斷調整適應的過程。

一個人要在社會中生存和發展,就必須使自己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知識能力以及生活方式、生活習慣等一切同社會環境相適應。一個人要在事業上有所作為,離不開職業崗位提供的條件,離不開領導的支持和周圍人的幫助,而這一切的獲取是以適應為前提條件的。

正所謂:入海為龍你就行雲布雨,上山成虎你就威懾山林。擔任領導應該公正無私,具體經辦就要兢兢業業。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學會適應環境,調整心態,這一生就必然會活得充實而精彩!

相關焦點

  • 努力開發大腦潛能,做一個具有高智商的人
    導語:努力開發大腦潛能,做一個具有高智商的人。人類的大腦潛能是非常大的,努力開發自己的大腦才能成為一個具有高智商的人。有許多專門的書籍介紹大腦潛能的開發,可見現在許多人已經意識到大腦潛能開發的重要性。我認為背文言文的事情顯示出了大腦越用越靈的道理,越是經常背誦文言文的人,背誦的速度會變得越來越快。那一些不經常背誦文言文的人,通常很難記憶一些文章。你可以回憶一下在當時上初中背文言文的時候是不是深有同感,感到大腦有一種越用越靈的感受。
  • 要記住,在這個世上是你適應環境,適者生存,而不是環境適應你!
    知變與應變不單純是一個人的素質問題,更是現代社會辦事能力高下的一個很重要的標準。有心計的人,更明白「變則通,通則久」的道理,絕不會讓一成不變的思維,在無意義的固執和堅持中變得盲目。先適應環境,生存比什麼都重要「既來之,則安之」,這句千古名言就是在告訴我們,做人要學會適應社會,適應環境,適應他人,要以坦然之心面對一切,這是我們的生存基礎。
  • 適應能力自測,搞定新環境適應,這一篇就夠了(轉給有需要人)
    新學期,面對久違的老師和同學,面對防疫下的學校新環境,熟悉中更多新奇陌生,重新開始步入正軌,接觸新的知識,感受新的自己……面對這座新房子(返校新環境)客人,你準備好了嗎?>每天神經繃得緊緊的,很累√覺得自己不夠優秀√鋪天蓋地來的新知識讓人猝不及防√新老師講課總是聽不懂√有時覺得自己情緒變化太快無法控制√……對應上的症狀越多,說明你對新生活越不適應。
  • 人的潛能,都是逼出來的!兩個故事,送給不甘平庸、想要成功的你
    我們每個人都能成功,關鍵在於你能否喚醒自身沉睡的潛能。許多人之所以一生平庸、一事無成,就是因為他們讓自己的潛能一直陷入沉睡中,到死都沒有醒來。而要喚醒潛能,必須狠狠地逼自己一把,因為人的潛能,都是逼出來的!
  • 潛能:時刻等待你的召喚與激發
    什麼是潛能?潛能,我們每個人都有。它好比過剩能量的儲備,又好像存放在銀行裡個人帳戶中的錢幣,需要時,可以隨意調動,排上用場。據科學研究,一個正常人的大腦只開發了大約10%,像愛因斯坦這樣富有智慧的人,大腦的潛能也只開發了12%左右,僅比我們常人多了2%那麼,一個人的大腦全部開發會怎樣呢?
  • 人是一個不可限量的創造體,你的「潛能」發展了多少?
    潛能到底是什麼?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曾經問過這個問題。在一九六年代美國的「潛能發展」運動如火如荼地展開,至此,有許多人主張,「心理輔導」這個名詞沒有必要存在,而可以用「潛能發展」來代替。這個變化非常有意義,因為以往人們認為有病有問題的人才會去見心理輔導員或心理醫生。
  • 如何開發潛能
    你可以接受新的思想和觀念,使你能夠提出新的發明、新的發現,或寫出新書和劇本:你潛意識中的無限智慧,甚至可以把各種奇妙的知識,原原本本地傳授給你。它可以指引你,為你打開道路,使你在生活中能夠完美地發展自己,並達到你真正應該達到的水平。
  • 因果規律,四點告訴你,如何才能算富有的人?
    富有並非有錢才富有,富有是體現在每個人的價值觀的取捨,每個人對待富有都有不同的想法。有的人,有錢有勢,但不道德,這能算富有的人嗎?那麼如何才能算是富有的人呢?佛家高僧星雲大師曾就說到四點。從佛教的因果規律來看,四點告訴你,如何才能算真正富有的人?
  • 你自己的潛能,你了解嗎
    艾丁格寫信給雷明頓打字機公司說明自己的情況,請求該公司賒給他一部打字機。結果,該公司免費贈送他一臺打字機。他親自寫信給各公司行號,請求他們提供促銷文稿,由他打成後再寄回給他們。他的工作效率高,贊助性的捐款很快足夠支付律師費用。由於律師的協助,他獲得特赦。
  • 張藝興聲音富有磁性、低沉滄桑,一聽就知道他是個有故事的人!
    張藝興是一個擁有非常大的個人魅力,而且張藝興本身也是一個年輕的音樂人,張藝興非常的喜歡探索,不管在任何情況,他都可以努力樂觀的去面對一件事情,一個年輕的孩子可以有現在的成績也是非常的不容易,而且他的觀察能力也是非常的認真,我們很多人都對於他有深有體會,而且他的用心也是非常的讓我們扎心
  • 人的無限潛能是被激發出來的,成功是被逼出來的!
    人的體內有潛能嗎?答案是肯定的。什麼是人的潛能?人的潛能是人體內蘊藏著的極為強大的肉體和精神力量。你身上有潛能嗎?毫無疑問,肯定是有的,而且有無限潛能。不相信嗎?你肯定有過這樣類似的經歷:你在被老虎、被狗、被狼追著,或者眼前其他危險出現時,你跑得一定特別快,超過你正常時使盡全力所能達到的速度,甚至連自己都不敢相信。因為恐懼激發起了你的全部力量。——除非你被嚇倒。這就充分證明人的體內是有潛能的,而且還是深不可測的。
  • 《三傻大鬧寶萊塢》:興趣更能激發潛能,分數不是衡量一切的標準
    想必有不少的小夥伴也應該都看過《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喜劇片,這一部印度的喜劇片存在著許多印度電影的元素,或許有很多的小夥伴會感到有一些不適應,往往在故事推進到一定程度之時,就會摻雜進來一些歌舞片段。我們常常認為,人在有壓力的情況之下,才能夠激發出潛能,當然這句話確實也沒錯,如果人沒有什麼壓力,那麼他的潛能也很難得到開發,但是在某些時候壓力過大,這或許並不是什麼好的事情。壓力會讓人停滯不前,甚至會讓人開始害怕那些未知的事物,長期以往下去壓力就會轉變成為抑鬱,對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 你不是適應不了環境,而是你沒有能力勝任這份工作
    唉,我想走了」看著微信對話框彈出的這句話,我意味到了一絲不尋常的味道,出於對好友的關心,我馬上回了一句「為什麼又要走了」?電腦那端很快傳來一段話「我很不適應這裡的環境,不喜歡這裡的人,每次上司都要我改改改,他分明就是不喜歡我」,總之我很討厭這裡。
  • 初中思想品德《發掘自己的潛能》說課稿
    你知道他寫這首曲子時的情況嗎?學生可能會說:英雄交響曲、命運交響曲……貝多芬……我會給學生講解貝多芬的故事,繼續追問:同學們貝多芬的故事給你什麼感受?學生經過討論回答,最後統一同學們的認識:人的潛能是巨大的。繼而引出課題。這樣的設計可以更好地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享受參與其中。
  • 進化是為了適應環境,為何由類人猿進化的人類適應環境能力很弱?
    首先說明一點,人類不是高級動物,因為人類就是人類不是動物。高級動物在生物學上早已經過時,雖然在義務教育上還會有高動物這個傳統說法,只是人們的習慣而已!地球上的生命分類為人類,動物,植物,微生物,細菌等! 那麼,人類到底來自何處,進化論早已經告訴我們,進化來的!
  • 家庭領讀人 | 你的大腦擁有無限潛能
    我是東城婦聯「家庭領讀人」欄目的主講:韓竹愛因斯坦說過:「人類最偉大的發現之一,就是對大腦無限潛能的認識。而人類在未來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對大腦潛能的充分開發。」 人腦與生俱來就有記憶、學習與創造的巨大潛力,而且能力比人類所能想像的還要大得多。據研究,人的大腦在理論上的信息儲存約等於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書的50倍,也就是說人腦的記憶容量相當於5億本書籍的知識總量。
  • 只有1%的人開啟了自己的財富寶藏,普通人激活潛能的4個方法
    有些人不到5%,有些人則連1%都不到人有適應環境的本能,也有絕處求生的性能,平時各種的考試、訓練就是為了激發每個人的潛能。科學家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的大腦全部開發出來,那麼,他將學會40種語言,拿14個博士學位,將百科全書從頭到尾一字不漏地背下來,他的閱讀量可達到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美國圖書館1000萬冊藏書的50倍。
  • 人的潛能,都是逼出來的!三個激發潛能的方法,送給不甘平庸的你
    導致一個人平庸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環境,一個是自己。環境有時的確是強大的,會讓人產生很強的無力感。但是自己的因素才是更經常、更普遍、更嚴重的,但卻極少有人真正重視,而自己導致自己平庸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沒有激發出潛能。
  • 學習螞蟻,適應環境
    螞蟻的適應能力極強,城市、森林、農村乃至鋼筋水泥的繁華大廈,到處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它們弱小的身軀雖不能改變周圍的環境,但能很快適應環境。           這不就是咱們廣大小散們的活生生的榜樣嗎?
  • 為什麼你的年終績效總是完不成?
    華章妹特別邀請到德魯克學院CDE認證資格講師楊黎明老師撰寫專文,通過一個小故事,深入淺出地告訴你問題的答案。作者:楊黎明,北京彼得·德魯克管理研修學院講師,德魯克學院CDE認證資格講師,深圳市騎士探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