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轉眼到了12月,你的公司開始年終總結了嗎?
作為管理者,每年年底最頭疼的莫過於員工的績效又沒完成,要如何去總結、如何進行獎懲、以及如何制定接下來一年的目標?
華章妹特別邀請到德魯克學院CDE認證資格講師楊黎明老師撰寫專文,通過一個小故事,深入淺出地告訴你問題的答案。
作者:楊黎明,北京彼得·德魯克管理研修學院講師,德魯克學院CDE認證資格講師,深圳市騎士探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
來源:華章管理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商業是迎合,教育是改變」。
為了保證閱讀者的時間有效性,這篇文章跟我之前的文章保持行文的一貫性,是為真正致力於打造高績效組織,培養負責任員工的管理者而寫的。
無論是哪一年,宏觀趨勢預測的演講者總會說:「今年會是過去十年中最差的一年,但也可能是未來十年中最好的一年。」話音未落,2020年來了。21世紀的第2個10年的開局年,黑天鵝、灰犀牛同時出現的庚子年,這一年足以改寫人類的歷史。
邁進12月,又到了盤點總結和做明年規劃的時候。即使沒有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很多的企業也會面臨諸多問題。VUCA時代,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管理者如何找到不變的管理要素提升組織績效?如何激活員工能夠對外部變化作出敏捷反應?希望本文能夠給你啟發和思考。
以下問題的思考才是找到解決問題的核心所在:
在胡蘿蔔與大棒的激勵曾經風靡一時,但如今的工作場景中已逐漸失去效用的當下,如何煥發員工的熱情?
員工達到最佳績效需要什麼樣的動機?
員工具備怎樣的能力才能承擔責任?
員工需要什麼樣的工具?又該採取什麼樣的激勵或保障呢?
管理層必須做什麼才能要求工作者承擔責任?
01 員工達到最佳績效
需要什麼樣的動機?
一部在美國文壇經久不衰的作品,或許能夠給到我們啟迪。故事源自於馬克·吐溫的著作《湯姆索亞歷險記》第2章。
「在夏日陽光明媚的周六清晨,湯姆接到一個讓之灰心喪氣的任務——給波莉姨媽的柵欄(長39碼,高9英尺)刷漆。「生活對他來說太乏味空洞了,活著僅是一種負擔。」
湯姆原計劃為這個休息日安排的玩耍泡湯了,「湯姆心裡就像火燒似的難受」,正當他灰心絕望的時刻,一條「聰明絕倫,妙不可言」的計謀湧上心頭。
他的玩伴——本(湯姆最擔心他譏諷的男孩)停在他面前準備嘲笑他的時候,湯姆沒有搭理他,而是用藝術家的眼光審視他最後刷的那一塊柵欄,「接著又輕輕刷了一下,又像剛才那樣打量著柵欄」。
當本邀請湯姆去遊泳的時候,湯姆停下來告訴本「這也許是幹活,也許不是。我只知道這對湯姆·索亞來說倒是很得勁。」
當本要求想嘗試刷這面牆時,卻被湯姆用很好的理由拒絕了——「吉姆想刷,波莉姨媽不讓;希德也想幹,她也不讓他幹。現在你知道我有多為難?要是你來刷,萬一什麼問題……」。直到後來,本用自己的蘋果作為交換,湯姆才給他刷柵欄的機會。
很快,其他男孩也來了,在本需要休息的時候,其他男孩用自己心愛的玩具換來了刷柵欄的機會。最後柵欄被刷了三遍直到灰漿用完,當然最後都算是湯姆的功勞。」
從這個有趣的情節裡,馬克·吐溫提煉出一條重要的原則:
「所謂工作,就是一個人被迫要幹的事情,至於玩耍就是一個人沒有義務要幹的事情。」
故事的深意遠非如此。
一個人很滿意他的工作,也許是因為從工作中能夠獲得真正的滿足,也許是這份工作能夠讓他養家餬口;一個人不滿意他的工作,可能是無法從工作中獲得滿足,也可能是想要發展的機會、想要改善他和所屬團隊的表現。
更重要的是,滿意並不是充分的工作動機,只能算消極默許。對公司極度不滿的員工可能選擇辭職,或即使他留下來很可能消極怠工。
因此,現代的企業需要採取的做法是以追求績效的內在自我動機,取代由外部施加的壓力。唯一有效的方法是加強員工的責任感,而非滿意度。
正如故事中的湯姆,他讓其他男孩刷柵欄的時候覺得那不是一項工作,而是一次玩耍的「特權」的機會。
為了讓員工能夠取得成就,首先必須讓員工能夠承擔工作上的責任。這就要求:
富有效率地工作
反饋信息
持續學習
1.富有效率地工作
外科醫生的工作基本上詳細分割為許多細微的局部動作。年輕的外科醫生要花好幾個月的時間來練習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將縫線打結、改變拿手術器械的方式和縫合傷口。
他們不斷努力改進每個動作,把動作變得更簡單,或刪除一個動作等。外科醫生通過改進這些個別、局部的動作,來提升手術的整體績效。他們嚴謹地依照預先規定的順序執行這些動作。
事實上,手術小組的每一個人,不管是外科醫生、他的助手或麻醉師、護士,都經過無數次的練習,因此都很清楚下一步該怎麼做。外科手術實際上應用了科學管理的原則,儘管醫生不一定了解這點,但是出於必要性,外科手術其實是經過整合的工作。
當外科醫生要為病人割除扁桃腺的時候,並不是由一位醫生拿鉗子夾住血管,另外一位醫生劃下第一刀,第三位醫生切除左扁桃腺,依此類推,直到最後一位醫生把止血鉗拿掉,而是由一位醫生從頭到尾負責整個手術。
為了讓工作的組織更有效率,應該從泰勒那裡學習觀察和分析工作,剔除不必要的動作,並根據最終輸出的產品重新整合工作流程。外科醫生是很好的例子,值得我們借鑑的原則是:
應用科學管理的方法來分析和組織工作;
提高工作績效最快的方法是改善個別動作或局部工作的績效;
動作的順序必須經過系統化的設計,根據合乎邏輯的工作流程來安排。工作順序安排是整個過程中最困難、投入時間最多、修改最多的步驟。
為了讓員工完成工作,應該提供適合工作步驟,增加工作效率的工具。經由對工作的分析,我們能夠淘汰不合適完成工作的員工,但高績效的組織需要的絕非僅僅勝任的工作者,企業還需要員工發揮潛能,達到最佳績效。
員工不僅需要能夠有所表現的崗位,他還需要該崗位能為他的能力和才華提供最大的發揮空間,給予他最大的機會持續成長和表現卓越。管理層需要為員工提供反饋信息,有助於讓其完成自我控制。
2.反饋信息有助於完善自我控制
員工在崗位上不斷有所表現的過程中,只要在第一時間把員工的實際績效反饋給他們,那麼所有的員工都會對各自的績效加以管理。
這就需要管理者在工作實踐的過程中,建立過程信息反饋機制。
只要提供合適的信息,人們就會對各自的績效加以控制。
開車導航時儀錶盤顯示的數據,以及導航中傳出的「超速」的聲音會讓我們自動修正踩油門的力度。
航空貨運公司並沒有真正弄清楚,每個飛機駕駛員到底應該做些什麼,才能使自己飛行線路上的貨運量儘可能地大。可是,飛機駕駛員只要知道了他們實際的貨運量同計劃貨運量的差距,無須對運貨的飛行時間和飛行長度進行分析,就能控制自己的飛行日程安排並大大提高貨運量。
在反饋信息時,管理者一定要從個人目標開始入手。要讓員工聚焦於個人對於組織目標的貢獻,也是為了挖掘工作中尚未發揮的潛力。
管理者需要跟組織內部的夥伴們溝通:
「為支持你為組織作出貢獻,你需要我做些什麼貢獻?需要我在什麼時候,以哪種形式,用什麼方式來提供這些貢獻?」
管理者還應該自問:
我需要怎樣的自我發展,應該學習什麼知識和技能,才有助於對組織作出貢獻?
我應該將我的哪些優點用在我的工作上?我應為自己設定怎樣的標準?
為了有效地幫助目標的實現,反饋信息既可以來自已經完成的工作,還可以使正在進行的工作,甚至可以是對於工作的預期目標。
工作本身必須提供相關信息,「成年人不需要被控制,卻需要經常被提醒」。工作者所需的信息必須滿足「有效信息」的要求,且必須是「即時的」、「切中要害的」、「可操作的」、以「工作者的實際崗位」為重心。
反饋信息必須成為工作者的工具,可以幫助工作者採取適當的補救行動,更好地完成工作,實現目標,並不是為了「控制他人」,更不是為了「操縱他人」。
3.持續學習
訓練員工勝任工作的能力無法替代持續學習。
訓練只是學習的開始,其最大好處並非學習新東西,而是將我們原先做的不錯的事情做的更好。做一個有成就感並且負責任的工作者還需要持續學習。持續學習有著不同的目的,也為滿足不同的需要。
持續學習能夠滿足員工把學到的知識技能轉化為個人的貢獻,不僅提高自己的工作績效,而且有益於提升同事的工作績效,還能促進工作方式變得更好,更有成效、更加合理。
持續學習還有助於讓工作者減少對創新的抗拒以及降低被淘汰的風險。
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變遷,商業競爭環境的不確定性,組織不僅要適應變化,更要投入努力去創造新的環境,這就需要組織不斷創新,需要員工不斷地創新。具備任何知識的任何人,每隔3-4年就需要學會一項新知識,因為他之前擁有的知識會過時。
持續學習需要組織得當,成年人學習不僅為了單純獲取知識,更多的是改變工作績效。工作者必須面對連續的現實挑戰:
「你所學的一切能夠讓你的工作以及團隊的工作更有生產力、更有績效、更有成就嗎?你需要哪種類型的知識、哪種工具、哪種信息?我們需要如何做最好的準備來接受新需要、新方法以及新的績效能力?」
持續學習的內在動機一定是個人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源自於對工作追求卓越的內在需要。要讓知識工作具有成效,知識工作者必須不斷接觸新的問題,獲得不同的經驗,並且持續地為他人貢獻知識和信息。
無論知識工作涉及市場營銷或是會計,涉及規劃還是工程,任何工作團隊都必須成為一支學習的團隊。
02 擁有管理者的視野
富有效率的工作、反饋信息和持續學習是激發員工責任感的條件,但這三種方式並不會提供動機。只有當員工擁有管理者的視野時——能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來看待企業,認為自己的績效將影響企業的興衰存亡,那麼他才會承擔起最高績效的責任。
今天的企業實踐,我們擁有足夠的知識:能夠有效設計個人和團隊職務,以達成最高績效;知道如何組織人力來獲取工作效益;可以提供員工發揮才幹、滿足成就動機的空間。
但僅有這些依然不夠,我們需要更積極的激勵措施,包括慎重的職務安排——富有效率地工作,提供高績效標準——反饋信息和持續學習。
許多人經常談到如何「賦能」,如何「賦予」員工對工作的自豪感、成就感以及受重視的感覺,但是別人無法「給」你榮譽感、成就感和受重視感。自豪感和成就感都必須源自於工作本身,無法衍生自工作以外的事務。
真正的自豪感、成就感和受重視感是在工作崗位上發揮個人長處且能夠富有效率地工作,是在工作過程中能夠及時接收到實現高績效目標的反饋信息,是在工作崗位上能夠得到持續學習的機會發揮尚未發揮的潛力。
「唯有參與,才有認同」,讓工作者參與自己工作的規劃能夠有效培養管理者的視野。
企業肯定和獎勵員工的方式通常都是升遷。無論升遷機會多麼豐富,升遷制度多麼公平,員工中總會有一些廣受尊重的領導人物(非正式組織)沒能更上一層樓,他們或許會因為失望而降低自己的績效,更有甚者會跟管理層唱反調,以繼續發揮他們未能被釋放的領導才能。
工作者還可以在企業的非經營範疇的活動中——比如在公司發展過程中所需要的輔助活動(團建、運動會)、道德活動(慈善、獻血活動)中擔當負責人,獲得實際的管理經驗。
03 小結
管理者為讓員工承擔責任、企業富有成效需要做什麼?應該做什麼?
首要焦點必須放在工作崗位上。為了使員工勝任工作並承擔責任,管理者必須分析和統合工作,必須使工作富有成效,必須提供反饋信息,並構建持續學習機制。
員工必須對自身的工作崗位和工作團隊負責,承擔責任的範圍還可以擴展到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相關事務。
為了使員工能夠承擔責任,管理者還應該在非經營範疇的活動中提供機會讓員工發揮尚未開發的潛力,以此提升管理者的視野。
項目管理學習資料合集需要的同學可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