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150美元!手把手教你DIY一個射電望遠鏡,清晰觀測銀河系

2020-12-04 大數據文摘

大數據文摘出品

來源:IEEE

編譯:劉俊寰

上個月,根據CNN的報導,美國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捕捉到黑洞撕碎恆星的罕見太空景象。天文學家稱,這種「宇宙大屠殺」每1萬至10萬年才發生一次,觀測非常困難。

雖然觀測到這種罕見的太空現象還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但是日前根據IEEE的報導,一個名叫David Schneider的小夥子自己親手DIY了一個射電望遠鏡,能夠觀測銀河系的活動,居然只花了150美元不到!

文摘菌看了表示太心動了,一定要給大家賣這個安利!

以下是全文:

最近,一個年輕的朋友在西維吉尼亞州的綠岸天文臺(Green Bank Observatory)用了一周時間來學習射電天文學。

他的經歷不禁讓我疑惑:究竟需要多長的無線電天線才能觀察到太空中一些有趣的東西?

事實證明,半米足夠了。

我以不到150美元的價格建造一個射電望遠鏡,利用它足以清晰觀測到銀河系旋臂運動(the motions of the spiral arms of the Milky Way galaxy)!

前期構想:放棄電路板

最開始我用了一根衛星電視天線,和一個放置在焦點位置的咖啡罐製成的「天線」波導,但是,當我發現咖啡罐無法達到理想的波長(21cm)時,我不得不放棄這種方法。

21cm是中性氫發射的波長,這也是射電天文學家最愛的波長,它可以用來輔助繪製星際氣體雲的位置和運動,比如銀河系旋臂中的氣體雲。

天線喇叭上有四塊鋁片

喇叭的窄端連接在一個由空的油漆稀釋劑罐製成的波導管上。

有研究表明,業餘射電天文學家用普通的喇叭天線(modest horn antennas)就獲得了相關波長值。

我在「開放源射電望遠鏡」在線小組中也看到了很多攻略,購買了一些鍍鋁泡沫板絕緣材料作為天線的構造材料。但是當萬用表顯示鍍鋁表面無法導電時,我感到非常困惑。

為了確保該材料能夠獲得理想的無線電波,我在該泡沫板上搭建了一個小盒子,將手機放入其中,這時手機應該已經完全被屏蔽了,但是它還是無障礙地接收到了電話提醒。

這個實驗始終讓我感到困惑,因為人們肯定是用的鍍鋁泡沫板來製造射電望遠鏡,不管怎樣,我最後放棄了電路板。

搭建ing:如何利用好這150美元

隨後我以13美元的價格購買了一卷20英寸(51釐米)寬的鋁防水板,這是一種薄金屬板,我想利用它來應對天氣變化。

捲軸的寬度決定了喇叭寬端的孔徑,捲軸長度為10英尺(3米),這將四邊長度限制在75釐米。在線計算器顯示,這些維度的喇叭將有17分貝的方向增益。

我用了幾個小時在一些基礎工作上,比如鍍鋁的HVAC膠帶(8美元),最後我把它做成了一個小號角天線,然後我將方形的普通泡沫板(不是鍍鋁板)連接到開口端使它更堅固。

我還購買了1加侖的油漆稀釋劑罐(9美元),處理掉裡面的液體之後,我把空罐用作喇叭天線底部的波導饋源。

經過在線波導計算器的計算,該波導饋源的工作範圍包含了1420MHZ的中性氫線頻率。

信號由一根伸入波導管的電線接收

通過連接到隔板連接器的同軸電纜發送到接收器

為開源射電望遠鏡(Open Source Radio Telescopes)做出貢獻的人正在使用類似的方法。

但是,這些項目的文檔中都沒有明確表示如何構造波導饋源的「引腳」(pin),即在波導內拾取信號並將其傳遞到望遠鏡接收器的部分。

許多攻略都建議把「引腳」做成四分之一波長長,即53毫米,棘手的是確定它在罐中的位置,即距基座波長的四分之一。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相關波長不是21釐米,而是所謂的引導波長(guide wavelength),引導波長能夠校正信號在自由空間和波導內部的傳播方式之間的差異。

在線教程和計算器都表示距底座的合適距離為68mm,因此,我在這裡鑽了一個孔,以容納我在Amazon上以5美元的價格購買的N型同軸隔板連接器,和一個7美元的N-to-SMA適配器。

我在接收器上加了一個USB加密狗,包含一個電視調諧器,以及一個稱為HDSDR的免費軟體定義的無線電應用程式,該軟體是根據斯洛維尼亞的兩位業餘射電天文學家的推薦選擇的,他們曾使用該軟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我在Nooelec購買了加密狗,花了37美元。該公司最近還開始銷售了一種對我來說很有用的小玩意兒,它有兩個低噪聲放大器和一個以1420MHz為中心的表面聲波(SAW)濾波器,售價38美元。

加密狗通過連接同軸電纜為放大器供電,同軸電纜長30釐米(12英寸),是我在Amazon上購買的,售價9美元。加密狗放在喇叭旁邊,就能通過USB延長線連接到Windows筆記本電腦。

該天線可以探測到銀河系附近星系臂中氫氣的發射:深綠色表示來自天空的信號;淺綠色表示沒有信號的基線系統響應。

看到啦!神奇的都卜勒頻移

我看到了曙光!現在,我只需斜視就能檢測到中性氫線。

熟悉HDSDR軟體後,我對信號進行了時間平均,並調整了頻譜圖以顯示平均功率,這樣就能更輕鬆地觀測頻譜圖了。

當我將喇叭指向天鵝座的引導星Deneb時,這張圖清楚地顯示了一條氫「線」——實際上更像一個脂肪凸起。

當指向天鵝座的時候,將會收到來自銀河系本地臂(the local arm of the Milky Way)的強烈信號,非常接近於預期的1420.4MHz。

將其指向銀河經度較高的仙后座時,將會看到氫線信號移至1420.5MHz。

這是十分微妙的都卜勒頻移,這表明,從相對的意義上講,發射這些無線電波的物質正朝我們自身飛來。

通過一些角度的變化,最終或許能夠辨別來自銀河系不同旋臂的兩個或多個不同頻率的不同信號。

雖然不能觀察到外星人,但是能夠以這種方式觀測銀河系似乎也足夠驚豔。

而且最關鍵的是,花150美元就足夠了!

相關焦點

  • 一個快速射電暴在銀河系內的起源確定
    一個快速射電暴在銀河系內的起源確定凸顯國際研究合作和多位置覆蓋天空的重要性科技日報北京11月4日電 (記者張夢然)快速射電暴從近十年前第一次被發現以來,就一直令天文學家困惑不解。而根據英國《自然》雜誌4日同時公開發表的三篇論文,科學家首次確定了一個快速射電暴在銀河系內的起源。多個衛星及地面望遠鏡探測到的這些無線電波的明亮脈衝顯示,它們來自銀河系內的一顆磁星。科學家同時發表了對此次研究結果的看法以及人類目前對神秘快速射電暴的理解。快速射電暴首次發現於2007年。
  • 號稱「中國天眼」的望遠鏡觀測到了啥?有觀測到外星人嗎?
    2020年1月11日,曾遭到霍金反對的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 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順利通過國家驗收並正式運行,在其正式啟用的近一年時間,你知道它究竟觀測到了什麼嗎?
  • 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面臨關閉(組圖)
    它就是世界上最大最敏感的單碟射電望遠鏡――阿雷西沃望遠鏡。從高空看去,它就象外星人修建的一個秘密據點。事實上,它的任務是為了尋找銀河系邊緣智能生命的蹤跡。  幾十年來,這個望遠鏡在宇宙的形成和演化方面有許多驚人發現,它的雷達將地球鄰近的行星表面非常詳細地描繪出來。而且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座非常準確地跟蹤那些可能撞向地球的小行星的設施。
  • 探秘亞洲最大射電望遠鏡 可觀測百億光年外天體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攝  這個口徑65米,重達2700噸的龐然大物,其相當於8個標準籃球場的主反射面精度誤差卻不超過0.3毫米,並能在1分鐘內完成不同觀測波段的轉換——  10月28日,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研製的直徑65米射電望遠鏡在上海天文臺啟用。
  • 揭秘銀河系裡的快速射電暴
    在發表於11月4日《自然》雜誌的三項研究中,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確認,這是一場快速射電暴,即一種超強射電波閃光,持續時間只有幾毫秒。之前望遠鏡也曾捕捉到過這樣的爆發,但都來自銀河系外。多年來,研究人員一直在思考,是什麼導致了這種轉瞬即逝卻爆發力極強的爆發,恆星爆炸、外星科技,各種猜測都有。
  • 射電望遠鏡的五項重大天文學發現
    簡介:射電望遠鏡用於觀測太空中的無線電波。自其發明以來,天文學上有許多重大發現,列舉5例如下:進行小行星成像、雙星脈衝星和毫秒脈衝星的發現、系外行星、水星軌道、21釐米氫線。
  • 中日韓共建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陣
    中國、日本、韓國三國科學家正利用他們共同構建的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陣,探測銀河繫結構、超大質量黑洞等深空奧秘。三國天文學界在各自獨立開發的射電天體探測網基礎上,整合了東亞地區直徑約6000公裡範圍內19臺射電天文望遠鏡,覆蓋了從日本小笠原、北海道至中國烏魯木齊、昆明的廣闊地域,成為世界上最龐大的射電天文觀測網絡。如果配合日本「月亮女神」繞月衛星上搭載的觀天設備,這個望遠鏡陣的直徑將會擴展到2.4萬公裡。
  • 你想收看外星人電視節目嗎?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正在形成!
    據說這個射電望遠鏡能夠甚至能夠收看到銀河系內外星人的電視節目(如果外星人也看電視的話)。平方公裡陣列(SKA)將成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射電望遠鏡,而隨著最近推出的第一個原型天線正樣樣機,科學家將開始尋找關於宇宙及其起源的一些最基本問題的答案。那麼SKA究竟是什麼,它會教給我們關於宇宙的什麼知識?
  • 天文利器助力觀測 終結射電爆發理論爭鋒
    2017年,天文學家捕獲到一個毫秒無線電波爆發,在幾個小時內重複多次。利用世界多臺大射電望遠鏡聯合探測和定位,終於將一個重複爆發的無線電快速閃現源定位到宇宙深處30億光年之外的星系裡。「過去,由於沒有自己的大射電望遠鏡,中國天文學家無法拿到第一手材料。在這一領域研究中,大多只能從事理論研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說。
  • ...的「事件視界望遠鏡」究竟多強大?盤點史上10大太空觀測望遠鏡
    有人形容,觀測黑洞的難度,就像讓站在地球上的你尋找月球上的一枚硬幣一樣。目前,我們人類最強大的光學望遠鏡能夠拍攝到最清晰的月球表面,其畫面為1.3萬像素,而每個像素裡能容納150萬個硬幣。難度可想而知。
  • 射電望遠鏡的作用
    天線收集天體的射電輻射,接收機將這些信號加工、轉化成可供記錄、顯示的形式,終端設備把信號記錄下來,並按特定的要求進行某些處理然後顯示出來。表徵射電望遠鏡性能的基本指標是空間解析度和靈敏度,前者反映區分兩個天球上彼此靠近的射電點源的能力,後者反映探測微弱射電源的能力。射電望遠鏡通常要求具有高空間解析度和高靈敏度。
  • 觀測黑洞的「事件視界望遠鏡」究竟多強大?盤點史上10大太空觀測...
    有人形容,觀測黑洞的難度,就像讓站在地球上的你尋找月球上的一枚硬幣一樣。目前,我們人類最強大的光學望遠鏡能夠拍攝到最清晰的月球表面,其畫面為1.3萬像素,而每個像素裡能容納150萬個硬幣。難度可想而知。而且,如果沒有機器學習等相關的數據處理技術,這人類史上第一張照片可能要推遲個幾十年面世了。
  • 美國將重建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 前期投入 800 萬美元
    IT之家1月2日消息 據外媒 spacenews 消息,位於美國波多黎各周的阿雷西博(Arecibo)射電天文望遠鏡將計劃進行修復。去年 12 月 1 日,這個運行了近 60 年的望遠鏡因為支撐結構老化而斷裂,支撐塔尖折斷,導致重達 900 噸的信號接收設備墜落,連帶鋼纜摧毀了部分望遠鏡表面。
  • 美國將重建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前期投入 800 萬美元
    IT之家1月2日消息 據外媒 spacenews 消息,位於美國波多黎各周的阿雷西博(Arecibo)射電天文望遠鏡將計劃進行修復。去年 12 月 1 日,這個運行了近 60 年的望遠鏡因為支撐結構老化而斷裂,支撐塔尖折斷,導致重達 900 噸的信號接收設備墜落,連帶鋼纜摧毀了部分望遠鏡表面。美國波多黎各州州長於 12 月 28 日籤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將重建直徑 305 米的阿雷西博望遠鏡。行政令表示,「波多黎各州政府宣布,將作為一項公共政策重新建設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並使之恢復到世界一流的科學研究和教育水平。」
  • 一個快速射電暴在銀河系內的起源,終於被確定
    據報導,在近日的英國《自然》雜誌上,一個快速射電暴在銀河系內的起源,終於被鎖定了,多個探測衛星和地面望遠鏡最終的探索數據都表明,它來自於銀河系內的一顆磁星,這個發現有助於幫助人類對快速射電暴更好地理解。
  • 揭秘十大天文望遠鏡:最大射電望遠鏡陣設計完成
    這就是最早紀錄的望遠鏡概念。幾個月之後,義大利物理、天文學家伽利略手中便拿著望遠鏡進行天文觀測。最初的望遠鏡非常簡單,是由非常小的鏡片組成,放在一個手臂長的內空木管中。然而,400年之後的今天,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則要求建造在高聳的山脈上,數噸的鋼鐵用於支撐巨大的鏡面,從而使科學家能夠觀測太空中廣袤的區域。
  • ...研究所|俄羅斯|射電望遠鏡|基礎研究|馬克斯·普朗克|俄羅斯...
    >科技日報駐烏克蘭記者 張浩烏克蘭建成一臺RT-32天文射電望遠鏡,無疑是該國在基礎研究領域的一個標誌性事件,這是烏克蘭在2014年因失去克裡米亞而失去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之一的RT-70後,再次擁有射電望遠鏡。
  • 6米毫米波射電望遠鏡被評為日本天文遺產
    該望遠鏡是世界第三臺、日本首臺毫米波射電望遠鏡。雖然直徑只有6米,小身材也能立大功,取得了新種星際分子檢測、獵戶座星雲及銀河中心區域星際分子分布觀測等一系列劃時代的成果,支撐起了日本射電天文學的序幕。新建成的6米毫米波射電望遠鏡(圖源:NAOJ NEWS)1982年,當時世界最大最強的野邊山射電觀測所45米射電望遠鏡建成。通過6米毫米波射電望遠鏡培養的技術,在45米射電望遠鏡上開花結果。
  • 伴隨一聲巨響,曾經是世界第一的「天眼」射電望遠鏡轟然倒塌
    在今年8月份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第一根鋼纜出現斷裂,還將望遠鏡的鏡面砸出一個30米大坑,隨後在11月份,第二根鋼纜也斷裂了。隨著越來越多的鋼纜出現斷裂,剩餘的鋼纜承受的重力會越來越大,讓原本已經不堪重負的鋼纜陷入絕境。
  • 美國射電望遠鏡塌了,中國天眼將成為「世界巨眼」
    位於中國貴州省的「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設施運行穩定可靠,多項基於天眼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世界頂級科學期刊上,其中一篇關於快速射電暴(FRB)的論文,日前被《自然》認可為年度十大科學發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