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3期】循環利用的可能 3D列印解決核廢料問題

2021-02-15 三迪時空聚焦3D列印


循環利用的可能 3D列印解決核廢料問題

3D列印技術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在美國能源部(DOE)阿爾貢國家實驗室的核材料科學家強調3D列印對核工業的重要性,科學家們深入研究3D印表機新材料的領域,並使用它們來促進非常敏感的材料的回收利用。

目前,科學家可以從核反應堆回收多達驚人的95%乏燃料,剩下的5%的燃料仍然需要存儲很多材料。但是,科學家正在使用3D列印技術以進行更多回收利用,從而加大了回收核廢料。科學家們在「通過簡化的次Act系元素鑭系元素分離過程(ALSEP)和增材製造來關閉核燃料循環 」中概述的研究結果,解釋了「如何通過回收利用核裂變擴大低碳基本負荷電力生產核燃料循環中的長壽命act系元素同位素。」 此外,它們可以再利用2%的核材料,從而產生指數差異。

換句話說,這個額外的步驟可以將存儲長度減少近一千倍。在第四代快速反應堆中分解核材料將產生更多的電力。科學家們通過從稱為鑭系元素的稀土金屬中分離a和cur來達到他們的目標。藉助3D列印技術,他們可以克服將試管工作規模擴大到更大規模方面的持續挑戰。在重新設計分離化學物質的過程時,研究人員能夠3D列印「接觸器」並將其連結。

Breshears說:「它們的氧化態是相同的,使其很難分離。」研究小組還發現,在使用3D印表機時,接觸器是一種安全措施,連接接觸器的管子可防止di或放射性物質轉移。他們還意識到,擁有3D印表機材料所提供的靈活性是多麼有用。

「如果零件確實發生故障,則很容易重新列印和更換它。我們可以輕鬆地添加或刪除步驟。」阿貢核化學家兼合著者彼得·科扎克(Peter Kozak)說。Breshears說:「也許我們會找到一種縮減流程規模的新方法。系元素分離得越多,我們就越能減少它們對公眾和環境的影響。」

3D印表機幾乎每天都在不斷產生一項創新。這意味著正在使用大量材料並將其製成會產生廢物並經常成為廢物的產品,無論是因為它們是印刷失敗或過時的設計的一部分,還是由於其他原因。沒有人希望在地球上堆積更多的垃圾,因此許多公司都致力於回收利用,從將用過的粉末變成長絲,再使用複合材料,還研究了原始材料與回收材料之間的比較,進而減少對環境的傷害。

文章來源:中關村在線

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3D印表機正在幫助解決核廢料問題減少汙染實現循環再利用
    3D列印技術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在美國能源部(DOE)阿爾貢國家實驗室的核材料科學家強調3D列印對核工業的重要性,科學家們深入研究3D印表機新材料的領域,並使用它們來促進非常敏感的材料的回收利用。但是,科學家正在使用3D列印技術以進行更多回收利用,從而加大了回收核廢料。科學家們在「通過簡化的次Act系元素鑭系元素分離過程(ALSEP)和增材製造來關閉核燃料循環 」中概述的研究結果,解釋了「如何通過回收利用核裂變擴大低碳基本負荷電力生產核燃料循環中的長壽命act系元素同位素。」 此外,它們可以再利用2%的核材料,從而產生指數差異。
  • 嫦娥五號「奔月取土」, 解決材料問題,月球3D列印建房或將成為現實...
    按規劃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均有各自的任務,嫦娥八號或將實地測試月面「3d列印」房子等關鍵技術,為將來構建月球科研基地,做出前期探索。列印公司合作,研究在月球表面列印結構的方法,希望人類可以在月球長久居住。
  • 造出400噸「啟明星二號」,完美解決核廢料問題
    如今,能源短缺問題尤為嚴重。許多國家重視對現有資源的開發利用,為了更好地利用核能,建造了許多核電站。遺憾的是,核能是一把雙刃劍,既可造福人類,又可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危害。車諾比事故,日本福島核電站洩漏事故的慘劇,一直讓人們對核電站的安全充滿擔憂。儘管核能將是未來最重要的能源。
  • 3D列印藝術:這5種3D列印方式推動藝術創意的新方向
    感覺3D列印技術就是為創造新事物而生的,為設計和製造過程帶來了新的方式。因此,我們看到藝術家開始注意並利用該技術的獨特品質來創作3D列印藝術。通過逐層製作授予的設計自由度和3D可列印材料的多功能性為各類藝術家開闢了新的前沿。經濟實惠的3D列印技術有助於在雕塑,時尚,裝置藝術等領域的設計和規模創新,以及跨學科的合作。
  • 地下空間利用——核廢料的地下儲存
    核廢料,是指帶有放射性的廢料,它不僅產生於核電站中,也產生於核燃料生產加工、醫院、同位素生產等領域。核廢料問題是核能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制約因素已經毋庸置喙,一座百萬kW的壓水堆(PWR)核電站,每年卸出乏燃料約25 t;其中含有可循環利用的鈾約23.75t, 鈽約200 kg, 中短壽命的裂變產物(FPs)約1000 kg;還有次錒系核素(MAs)約20 kg,長壽命裂變產物( LLFPs)約30 kg。二、核廢料的危害有多大?
  • 3D列印能解決移植器官短缺問題嗎?|3d列印|移植器官|血管|3d生物...
    該技術能否解決移植器官短缺問題呢?科學家們正在努力利用3D印表機來製造替代性人體器官。不過,雖然該技術的種種可能性令人興奮,但現在已經有人擔心它會讓人類「扮演上帝的角色」。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埃裡克·加藤霍爾姆(Erik Gatenholm)第一次看到3D生物印表機是在2015年年初。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爆發期經過30多年的發展,3D列印技術不斷完善,目前已形成了3D生物列印、有機材料列印、金屬列印等多種列印模式,我國3D列印材料仍以工程塑料為主。2019年7月,主營業務為金屬列印的鉑力特在科創板上市,前瞻預計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的爆發期。
  • 用3D列印解決核心問題?「人造太陽」向終極能源再進一步
    作為磁約束聚變堆的一個重要組件,固態產氚包層是聚變能商業化應用前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之一。目前,各國科學家首選的氚增殖劑材料是正矽酸鋰(Li4SiO4),通行的方法是將正矽酸鋰陶瓷與氦氣發生反應產生氚。科學家將實現這一功能的陶瓷部件稱為產氚單元。傳統的鋰陶瓷產氚單元一般是把正矽酸鋰做成直徑1毫米左右的微球,並將它們堆積起來,做成球床結構,微球之間的空隙可以注入氦氣。
  • 微流體分析和解決3D列印問題
    在最近發表的《微流體作為分析3D列印問題的平臺》中,作者探索了FFF 3D列印及其固有的挑戰。
  • 中國又一尖端科技,完美解決核廢料汙染問題,西方國家遠不能及
    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一直是世界各國急需解決的問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擁有核技術成為世界競爭的核心,掌握核技術就代表著掌握著國際話語權。隨著核技術的不斷深入發展,利用核能發電的新能源方式被應用,核電站開始被不斷的建造。
  • 3D列印已解決產生變形、彎曲等問題
    將塑料熱熔然後擠出的這種列印方式,不同部分的冷卻過程有各自不同的冷卻率(收縮率)。由於列印採用分部進行,這樣的效果會產生形變甚至彎曲。雖然PLA 塑料有低於ABS 的收縮性,但是這兩者皆有相同的形變問題,嚴重的話可能毀了一個列印的作品。其實有幾個方法可以避免、減少這樣的潛在狀況,最主要而有效的方式是將底板加溫,然而,這樣可能還是不夠。
  • 懸浮生物3D列印:履行生物列印漂浮的承諾
    3D列印是否可以幫助實現這一目標?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這些問題已經成為組織工程學(TE)領域研究的最前沿,這得益於有關傳統3D列印技術可以適應控制3D空間中高密度細胞群沉積的演示的推動。在不同的技術中,基於擠出的3D列印已被認為是實現TE視覺的最可能技術。特別是,對細胞活力影響有限的溫和加工條件,以及它們在加工具有廣泛性能的材料中的靈活性,使得該技術成為有吸引力的候選者。
  • 盤點3D印表機型的各種應用分類
    (文章來源:撒羅滿3d列印) 3D列印技術可以運用生活中的許多領域,這一期,撒羅滿將帶您走進3D列印技術類型的具體分享,同時為您展示印表機類型的列印方式,帶您更全面的了解3D列印領域。
  • 什麼是核廢料?核廢料可以回收嗎?可回收的障礙是什麼?
    在其中一些影片中,炸彈中使用的放射性物質是從政府設施中被盜的,甚至可能是一種核廢料!好萊塢與現實生活相去甚遠,但世界各地確實存在大量核廢料,各國政府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保護和控制這些場所。一個明顯的解決辦法是以某種方式回收核廢料,而不是儲存數千噸核廢料,但這是否可能呢?核廢料是否能夠被回收或中和,如果可以,為什麼這不是地球上每個核國家的操作程序?什麼是核廢料?
  • 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製造微型樂高式「骨磚」
    此外,3d列印技術的進步使得針對患者的可植入結構的設計更具可擴展性,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在醫院現場生產。因此,組裝這些複雜的組織不再需要專門的設備,這反過來減少了與種植生產有關的準備時間。 然而,一個理想的支持系統的開發已經被證明是難以實現的,這也是為什麼該技術在醫院環境中沒有廣泛應用的原因之一。
  • 如何利用丙酮來拋光3D列印物件?
    本文轉載自:南極熊3d列印網,作者為Jooshs,原文標題《3d列印物件拋光工作站架構DIY教程》。文章介紹了他設計的3d列印物件拋光工作站的建構過程,文中部分內容來自網友Lan的建議。本文,Jooshs介紹了他採用丙酮來進行表面光滑處理的方法,在處理的過程中除了要避免丙酮的毒性之外,如何基於丙酮的物理特性來進行光滑處理是需要重點注意的問題。丙酮(Acetone)有毒,我們都知道它很危險,所以請小心、謹慎、聰明地使用它。
  • 風電龍頭解決國家核廢料大難題
    風電龍頭解決國家核廢料大難題 而且,風電鑄件80%產能來自於中國,剩下20%在歐洲、印度,前5市佔率達64%,日月股份在2019年產能40萬噸,位列全球第1。 尤其是日月股份的大兆瓦鑄件產能全球佔比超50%,大兆瓦需求上升,日月股份產能利用率維持高位。
  • 「3d掃描儀結合3d列印技術」學校3d創新教育的一把利器
    解決好如何培養創新型人才這個問題,關乎民族未來,國運興衰,意義重大而深遠。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創新型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d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為價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在3d創新教育中,我們要如何讓「3d掃描儀、3d列印技術」這兩把利器發揮重要作用呢?
  • Carbon利用3D列印數字光合成技術,快速鼻咽拭子用於COVID-19檢測
    最大的NP棉籤製造商之一位於義大利倫巴第,這是歐洲受COVID-19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之一(2)。為了應對全國的短缺,我們著手設計一種適合使用數字光合成的NP棉籤TM (3),並對其臨床表現進行評價。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學中心(BIDMC)和哈佛大學(4)聯合發起了一項多學科合作計劃,旨在解決全國NP棉籤短缺的問題。
  • 這項技術,可回收95%的乏核燃料,實現減少汙染,再循環利用!
    阿貢國家實驗室科學家希望通過3D列印來緩解「分離焦慮」,這為回收更多的核材料鋪平了道路。太空人現在在太空中列印部件來修復國際空間站,哈佛大學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列印器官組織的方法,這是可能創造3D列印生物器官的重要一步。這些只是3-D列印或附加製造如何給科學和技術帶來革命性變化的兩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