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楠 封面新聞記者 寧芝
3月11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梁宗安教授和護士長唐夢琳,從成都出發,與中國紅十字總會派遣的專家團隊集合,趕赴義大利支援抗疫。
而幾乎在同一時候,遠在義大利的醫學物理師Lucia Clara Orlandini(露西婭.克拉拉.奧蘭迪尼)教授正從義大利趕赴成都。她是中國醫療機構首位全職引進的非華裔放射腫瘤物理師,現任四川省腫瘤醫院放療中心物理工程科學術主任,特聘外籍放射物理專家。
露西婭已在成都工作和生活5年,得知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消息時,她正在義大利探望家人。疫情期間,腫瘤患者的治療有沒有受到影響?為了儘快回到成都幫助治療患者,她經歷2次轉機、20多小時行程,抵達成都,又經過14天隔離,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她是誰?背後有什麼故事?記者進行了一番探訪。
跟隨丈夫到四川生活
5年後這裡成她第二故鄉
到成都工作前,露西婭是義大利佛羅倫斯綜合醫院癌症中心醫學物理室主任,義大利國家放射安全官員,義大利醫學物理師協會,義大利放射安全官員協會,歐洲放射腫瘤治療協會,歐洲放射學協會等多個學術協會的會員,有著20多年的工作經驗。
露西婭坦言,她是因為丈夫來到中國工作的。5年前,她的丈夫為了理想來到中國發展,而她想陪著丈夫,因此在網上查詢消息,通過歐洲放射腫瘤治療協會的專家介紹,聯繫上了當時中華放射腫瘤學會的主席,四川省腫瘤醫院院長郎錦義教授,經過面試和考核後成功被四川省腫瘤醫院錄取,於2015年10月與該醫院籤訂了全職聘用合同。
來到中國後,露西婭聘請了中文家教,每周末學習中文,而她也已經會使用字典、認識拼音,會說簡單的中文,比如「你好」、「不要動」等。如今,露西婭已經把四川當成了她的第二故鄉,她最喜歡的休閒方式就是去太古裡,吃一頓午飯、逛一逛超市。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3月7日,露西婭從義大利「逆行」返回到成都工作,她說,「作為放療物理師,雖然不直接救治病患,但還是希望儘快回到崗位,幫助患者的救治。現在希望老公和孩子也能儘早回到成都。」
讓四川醫療走向世界
曾獲「天府友誼獎」
露西婭上班準時,工作嚴謹、一絲不苟,贏得了同事和患者的好評,周圍人都親切地稱她為「露西婭」。在進入到四川省腫瘤醫院工作後,她成為了四川與義大利、與歐洲進行國際醫療交流的紐帶。
在露西婭的「牽線搭橋」下,四川省腫瘤醫院與義大利多家醫療學術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四川省腫瘤醫院青年醫生前往義大利進行了進修學習、四川省腫瘤醫院柔性引進多名國際專家、四川省腫瘤醫院參與國際學術期刊編寫……她不斷推動著四川對外交流和友好合作。
在青年醫生前往義大利進修時,露西婭還幫助他們聯繫在義大利的住宿,更是親自帶領這些醫生前往義大利的醫院,幫忙辦理各種手續,還幫忙聯繫意方醫院免除了他們的學費,提供免費的午餐等,儘可能地提供幫助。
2017年,為表彰露西婭的傑出工作以及她為四川省對外交流和友好合作做出的重要貢獻,她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天府友誼獎」。
得知獲獎後,露西婭高興地說:「能夠有機會到四川省腫瘤醫院工作,是我的榮幸!我因為丈夫來到成都工作,現在我卻得獎了,必須馬上告訴他。」
率先在國內實現多個「一」
讓標準與國際接軌
來到四川省腫瘤醫院後,露西婭讓很多放射治療的技術標準與國際接軌。比如,為了保障加速器運行的準確性,在她的指導下,四川省腫瘤醫院首次應用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最新絕對劑量測定標準,標定了四川省腫瘤醫院多臺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的絕對劑量,使四川省腫瘤醫院的放療絕對劑量標定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露西婭還率先在國內採用患者體表定位標記放射治療技術,從圖像獲取到患者復位再到治療實施,治療位置精確度大幅提升,保證了胸部腫瘤的治療效果。
此外,她在國內首次成功將Stealth Chamber穿透型電離室應用在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小射野劑量學中,突破了傳統小射野劑量測量技術的局限性;率先在國內採用新型乳腺託架和新型膝蓋固定系統裝置為患者實施無體膜固定的放射治療,改進了乳腺癌患者的放療效果;帶領本院物理師團隊率先在國內開展以電子射野影像設備為基礎的跨加速器平臺In Vivo體內劑量學,可及時監測患者的受照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