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金淼編輯 | 任悠悠1
今年進博會期間,瓦裡安中國將會帶著Ethos智能放療平臺、質子治療系統ProBeam,首次亮相進博會。瓦裡安的直線加速器作為目前中美雙方成功豁免的唯一一個醫療器械產品。進博會前夕,界面新聞和瓦裡安中國全球副總裁及大中華區總裁張曉聊到了中國市場所面對的挑戰、瓦裡安的收購布局、直線加速器的使用、質子治療的落地,以及更加先進的放射治療方式——FLASH(閃射)粒子治療的未來。
近幾年,國內醫療市場對放射治療的認識不斷加深,在人口老齡化的趨勢下,腫瘤患者數量進一步增長,但是即便市場不斷放量,作為腫瘤治療三大利器之一的放射治療,在國內的使用也還未能達到WHO建議的50%-60%,僅為24%。
「目前67%的癌症能夠被治癒,其中有30%是通過手術治療,還有30%是放射治療,真正藥物治療的治癒比例是7%。同時從性價比來說,放射治療需要的成本比手術、藥物治療便宜得多。目前發達國家癌症治療使用放射性治療的比例能夠達到70%,而中國為24%,還有一段距離。」張曉表示。
界面新聞:國內患者同歐美患者放療比例上的差異,最深層的原因是什麼?取消藥品加成之後,能否看出對放療的的重視?
張曉:對於過去醫生傾向於使用靶向藥,放療沒有受到重視,我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有沒有可能受當時經濟手段的影響?可能。
第二是理念問題。在80、90年代放射治療只是作為腫瘤治療的輔助手段,有各種各樣的副作用,很多人一聽到放療,就感覺會對身體有影響。
但是,今天的放療已經完全不一樣了,那個時候的放療只能稱為普通放療,還完全沒有達到現在的精準程度。放療的真正發展是在2000年以後。此外,對於癌症,老百姓想到第一件事情首先要開刀,好像開刀才是真正的去除,而放射治療是把它融解掉,腫瘤可能還在。
第三是資源方面。中國有2000家左右的三甲醫院,但不是所有的三甲醫院都有放療科。原因不是因為沒有放療醫生,而是因為沒有醫學物理師,沒有物理師,醫院就不能開放療科。現在,國內缺少12000個醫學物理師,去哪兒找?通過什麼樣的學校機制能突然間培養這麼多人?所以,在中國目前的情況,我們要彎道補缺,只有通過人工智慧和數位化。當然教育培養也重要,所以,瓦裡安投資一個億,支持七所高校,鼓勵他們進行培養,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12000個專業人員,培養至少要四年時間,如何突然間培養出這麼多人,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這是社會工程,不是一個原因或者是兩個原因造成的。
第四,沒有機制保證我們的患者能夠通過多科會診的方式來研究和發現癌症的最佳治療方式。國內醫療資源相對缺乏,實現多科會診個性化治療對於我們的醫務人員來說很難,患者太多,這樣的情況使得一個高端的醫院沒有時間和手段開展多科會診。所以,影響放射發展的不是一個原因。
界面新聞:中國放療市場接下來會有一個放量的過程,您預計這個放量會是怎樣的?
張曉:首先,在中國市場從公立醫院角度來說,放量一定和財政計劃是一致的。我們國家對乙類證的發布越來越快,市場不缺乏政府的推動。另外,私立市場發展的非常快,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像高盛這類的國際投資公司非常看重放射治療。
瓦裡安ProBeam質子治療系統3D模型放射治療市場一直以市場壁壘高而著稱,瓦裡安作為全球放射治療市場中的頭把交椅,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整個市場的走向和未來。「過去的十多年中,從二維放療再到三維適形放療,從平面到立體,再到圖像引導、智慧平臺,都遵循一個原則,利用現代技術,更精準、更個體化地在癌症的過程中,最大限度使用能量打擊癌症,同時對正常器官的影響降至最低。」
在國內醫學物理師缺口短期無法補充的情況下,智能放療系統能夠實現治療計劃、靶區規劃、治療計劃評估、質量控制整個治療流程的智能化。「一個精準的醫學物理師,一天最多只能治療四個患者,如果利用智能放療平臺,不僅可以治療更多的患者,同時還可以監管幾個放療中心。中國4000多個物理師,需要當12000人來用,必須要藉助自動化去做,物理師進行質量控制。」
近年來,靶向藥、免疫治療上市速度不斷加快。在談到藥物市場的發展,是否會影響到放療市場時,張曉表示未來的趨勢將是放療與藥物治療結合,目前已經有研究證實部分靶點可以實現放療增敏。「在非小細胞肺癌、膠質瘤、黑色素瘤等,放射方法與聯合的PD-1治療,往往有很好的效果,我覺得這可能是一個革命性的治療方法。」
10月9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2019年甲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的通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山東省腫瘤防治研究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四川省腫瘤醫院在內的五個醫療機構獲得衛健委質子放射治療系統準予許可。
其中山東省腫瘤醫院質子臨床研究中心的質子設備供應商為瓦裡安。據質子中國統計,截至10月21日,中國質子重離子治療項目77個,大陸有兩個質子中心投入運營,在建項目27個,擬建項目46個。
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是目前主流的放療技術,臨床應用多年,而質子重離子技術則代表了放療技術的未來,更短的時間、更高的效率,更少的輻射及更低的毒性。
作為目前全球唯一一個能夠提供整體質子解決方案的廠商,瓦裡安於本屆進博會期間將展出其ProBeam質子治療系統,該質子平臺可以實施Flash(閃射)粒子治療技術。
界面新聞:國內很多患者由於價格差異,會選擇去國外接受質子治療,目前國內的患者接受普通放療和質子治療的經濟負擔情況是怎樣的?
張曉:目前,大陸真正有臨床資質可以進行質子治療的是上海重離子中心,他們質子治療收費大概平均27萬左右。我們相信隨著中國的質子中心一個個建成了以後,中國(價格)可能會降到20萬左右,但目前完全是自付。
而對於普通放療來說,各省情況不同,國家醫保基本上對光子放療能夠報銷3.5到7.5萬元左右不等,自付基本是10%到15%,也就是說患者只用花幾千塊錢。
界面新聞:ProBeam平臺可以實施Flash(閃射)粒子治療技術,從提高效率方面來講,您覺得它會更早落地中國嗎?但是支付問題好像都還沒有解決。
張曉:主要看政策。按照現在的政策,不是中國的自我產權,必須要在美國藥監局註冊,才能來中國註冊。在美國一般註冊時間很短,三個月最多半年就拿到。對於Flash(閃射),我們認為中國可能能夠與世界基本同步,因為不需要去新建一個質子中心,在我們中國現有的瓦裡安質子中心能夠進行改裝實現治療,從時間間隔來說,Flash可能比Ethos更快,因為它可以直接申請。
目前瓦裡安正和全球15個質子中心共同進行Flash(閃射)技術的科研,前不久剛完成了放射外科治療的物理驗證,即將要進入人體實驗階段。閃射的特點是在質子治療強度很高的情況下,還能夠提高72倍的強度,然後把照射時間從一般質子所需的50秒左右降低到0.2秒,同時對正常的組織細胞的照射降到最低可能。Flash的治療效率將比目前治療技術提高16-30倍。這個新的技術可以把最高端的質子治療能力普惠於患者,治療成本可能接近目前普通放療的費用。
界面新聞:目前包括瓦裡安在內,國內有多個質子中心在建,您怎麼看接下來國內質子治療的發展?
張曉:首先,國內的質子治療需要幾個龍頭單位規範化地開展。第二,要有效地顯示質子治療的作用,這個才能夠使國家有信心。第三,中國需要人才來理解質子治療。第四,質子在中國會繼續往前發展,但是需要真正領先的企業引領正規的質子治療。只有在這些基礎上,投資者和政府才會更加有信心在質子上進行投入。
我們希望質子的發展一定而且必須是有序的發展,而不是雨後春筍般到處都是。中國的普通放射治療剛剛達到24%,如果中國突然產生數量特別多的質子中心,是不正常的。我們希望中國的質子穩步穩打以質量取勝,以效果取勝,以流程管理取勝,只有這樣,才能使高端的治療手段在中國得到真正發展。質子的發展有它的必然性,但是我們強調穩定有序的發展。
界面新聞:瓦裡安近年來併購了包括Endocare和Alicon在內的多家公司,使瓦裡安從一個放療設備的生產商變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這些併購背後是什麼樣的布局考慮?
張曉:驅動瓦裡安成長的動力是治療更多的患者,而不是每年賣出多少直線加速器。我們一直說要建立一個癌症的生態系統才能夠真正去幫助患者,因為瓦裡安是整個生態鏈的一部分,不是全部。但是要真正能夠幫助患者解決問題的話,必須走上生態鏈。當然除了瓦裡安以外,其他公司、各級部門都逐漸有共識。因此,兩年前瓦裡安宣布轉型。
另外瓦裡安是一個矽谷公司。矽谷科技公司在科技上永遠是最敏感、最前沿的公司。30年前,瓦裡安就考慮到硬體公司逐漸會走向全軟體,走向全人工智慧,走向虛擬化。所以我們今後的方向一定是虛擬化、數據化、人工智慧化。那就不能被放療捆綁,為什麼不能介入發展?為什麼不能做生物發展?免疫發展?基因測取?都是數據。
這種基礎上使得我們開始進行多元化,投資、併購等等。瓦裡安收購了三個公司,其中兩個(Endocare和Alicon)是做介入的,我們在介入方面有了一個巨大的切入點,開始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可以進行綜合治療的帶癌生存平臺。一些晚期肝癌,可以通過栓塞的方式讓患者再活兩、三年。有一些其他癌症可能由於整個器官或者是形狀等原因,不能開刀,但我們可以縮小以後再用放射來治療,所以瓦裡安的綜合治療手段越來越多。
為什麼併購醫院?因為我們知道今後幾年,如果設備沒有人工智慧,沒有大數據根本不可能進入市場。另外,所有新型的技術都需要轉化醫學,要轉化到臨床,有了自己的醫院系統就可以做很多事情。所以,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所有的大公司都會朝這個方向走,但我們比別人早了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