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俄羅斯這麼難徵服?希特勒和拿破崙最後都這裡被打敗

2020-11-30 騰訊網

俄羅斯是世界上陸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且它橫跨亞洲兩洲,很多俄羅斯的地方在一年之中都是屬於寒冷結冰時期,但是歐洲的兩位人企圖徵服俄羅斯,最後都在此失敗了,他們就是拿破崙和希特勒。

拿破崙要徵服俄羅斯時,一直認為莫斯科是俄羅斯的核心,若能攻佔莫斯科,俄羅斯將崩潰瓦解,從而徵服俄羅斯。拿破崙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在拿破崙時代,莫斯科早已不是俄國的首都了,算不上十分重要戰略要地,只是俄國的一個比較重要的要塞而已,當時俄的首都是聖彼得堡,只有拿下聖彼得堡才能達到顛覆性的政治效果。

而對於希特勒來說,1941年的時候,莫斯科已經成為俄羅斯的重要城市,如俄的鐵路交通樞紐,秘密警察的中心等,已經不像1912年那時候的樣子,只是單純的工業、機器的地方。

而希特勒在1941年也是發起攻打蘇聯,可是有些晚了,甚至在巴巴羅薩行動發起後,希特勒被自身的許多事情讓他猶豫不決,各種各樣的事情分散注意力,並沒有十分專注莫斯科,因此錯過了最佳時機。當他下令奪取莫斯科時,俄得到老天的眷顧,多年來的最嚴寒冬天來襲,且俄在東部的大軍已經援助到莫斯科了,因此希特勒在1941年奪取莫斯科的戰爭是註定失敗的,但是這場戰爭也是持續了多年了,直到1945年5月。

當德國人抵達列寧格勒的時候,希特勒一開始並沒有進軍列寧格勒(聖彼得堡),而芬蘭人和他們的盟友也沒有阻止軍事用品越過大湖到達這個城市。而軍事供應能夠通過是能讓軍隊持續作戰的。

結語:對於拿破崙與希特勒都敗在這裡,你有什麼看法?

相關焦點

  • 你以為拿破崙是法國人,希特勒是德國人,史達林是俄國人?都錯了
    ,法語說的特別差勁,甚至他在拼寫法語的時候還有大量的錯誤,其實在1768年拿破崙在科西嘉島出生,這個時候這個小島還不屬於法國,但是因為這個島嶼發生了內戰,統治者以低廉的價格賣給了法國,這件事和拿破崙出生就相差幾個月的時間,所以說拿破崙差一點就會成為法國人。
  • 為什麼拿破崙和希特勒都一致同意,侵略中國是最愚蠢的行為!
    戰爭對於世界與人民都是極其痛苦的經歷,因為戰爭帶來的傷害絕不是經濟的損失、人員的傷亡,還有戰爭後期創傷症等,一切的最悲劇的根源就是來自於人類內心以及精神上的傷害。中國自古以來,經歷過大大小小無數的戰爭,尤其自清朝末年起,這個古老的民族更是經歷了長期風雨飄搖的時光。
  • 希特勒曾想徵服全球,如未兵敗蘇聯,哪個國家會是下一個目標?
    ▲希特勒舊照 01 希特勒個人的軍事才能和德國的軍事實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都令全球刮目相看
  • 沒有它,英國可能被希特勒徵服!
    文/滅霸他爸1940年德國閃擊西歐,迅速擊敗法國、盧森堡、比利時、荷蘭四國,英國遠徵軍損失慘重,退回英倫三島,希特勒隨即實施「海獅計劃」,企圖徹底打敗英國,「不列顛大空戰」拉開帷幕。1940年,西歐四國和英國遠徵軍慘敗時,英國空軍也付出慘重代價,損失戰鬥機1000多架。希特勒志得意滿,制定出雄心勃勃的「海獅計劃」,準備分兩步徵服英國,第一步,通過戰略轟炸和海上封鎖,消滅英國空軍,奪取制空權;第二步,登陸並打垮英國。
  • 《拿破崙大帝》
    在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戰爭中,他革新了戰爭的藝術;在和平時期,他再造了法國的法律,讓教育和行政體系現代化,並促進了「帝國風格」藝術的繁榮發展。 為了打敗它最頑固的敵人英國,他發動對西班牙和俄羅斯帝國的致命遠徵,不僅葬送了七十五萬法國男兒,更使得他一手締造的帝國開始瓦解,最終遭遇滑鐵盧之敗並被流放至聖赫倫那島,在遠離歐洲世界的孤島上因為胃癌去世。
  • 當今世界最不可能被徵服的5個國家,這個小國也能跟中國比肩?
    第一個自然是美國,當今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的超級大國,他們認為,除了地表戰力最強的美軍外,美國廣闊的面積、多種多樣的地形和氣候都是都是不容易被攻佔的特點,尤其是平民合法持槍,超過人口數量的槍枝就是危急時刻底氣的來源,侵略者很可能陷入美式人民戰爭的海洋。
  • 為什麼俄羅斯面積這麼大?在歷史進程中究竟發生了什麼
    到了伊凡三世登位的時候,欽察汗國已經逐漸衰落和內訌,早在1380年,大元已經被中國的明朝打成了北元,蒙古人的強大不再,在1480年俄羅斯擺脫了蒙古人的統治,並且打敗了不可一世的蒙古大軍(欽察汗國分裂出來的大帳汗國),並且統一了周圍分裂的封建公國,建立了以莫斯科為中心的俄羅斯中央集權國家。到了1533年,俄羅斯的國家領土面積已經從43萬平方公裡到280萬平方公裡的蛻變。
  • 從拿破崙的大陸封鎖令到曼德拉的自由經濟
    因為歐洲知道,如果英國崩潰了,拿破崙治下的歐洲就是一片廢墟了。有人會驚愕,為什麼?除了仇恨法國大革命外,到底是什麼讓歐洲對拿破崙如此恐懼?整個歐洲的工業,哪怕法國,都沒有英國強大,發起封鎖令的歐洲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英國受了八分罪,歐洲則是滿滿的十分暴擊。1807年,俄羅斯加入大陸封鎖令,英國進入歐洲最後一個口子被堵死。開始出現了大型企業破產的現象,經濟陷入凋敝,用絕境說也不為過。英國的產能是給世界準備的,世界的消費能力都在歐洲!英國雖然可以以海外殖民地替代,但杯水車薪!!!但是,俄羅斯的農產品也無法銷往海外。
  • 希特勒是德國納粹頭子,可是德國人真的記恨他嗎?
    希特勒,世界近代史上不可迴避的一個人物,有人說他是千古罪人,也有人說他推動歷史發展。或許對於我們來說,希特勒還很遙遠,可對於德國人,他們既享受過希特勒帶來的麵包,也飽嘗了他種下的惡果,恨還是不恨?這是一個問題。
  • 皇帝的軍刀:拿破崙一生的戎馬,戰爭和傳奇
    而拿破崙正是最好的一個案例,很難想像,這樣一位為法國人所敬仰傳頌的人物,最初並不是法國人,恰恰相反他曾經會以反法鬥士自居,試圖領導自己的家鄉科西嘉人共同抵抗法國人的統治;更難想像,他又是以何種機緣在土倫之戰上大放異彩,又何故成為年僅二十四歲的退伍老將,最終又被命運選中,率領偏師穿越阿爾卑斯山脈殺入義大利腹地,從此開啟自己近乎無敵的軍事生涯。
  • 希特勒的這一決策,導致德軍在蘇聯被打敗
    二戰中,南斯拉夫只是一個小國家,但就是這個小國家,讓希特勒暴跳如雷,左右為難,並最終導致了德軍在蘇聯戰場的失敗。那麼具體情況是怎麼樣的呢?當時,納粹德國已經擊敗法國,準備進攻蘇聯,戰略家希特勒決定先掃清東歐各國,為進攻做準備。
  • 揭秘拿破崙死亡真相:真實死因到底是什麼?真的被下了慢性毒藥?
    這樣一個極大影響歐洲乃至世界歷史的人物,最後戰敗了,1815年建立百日王朝後,再度戰敗於滑鐵盧,並被流放到聖赫倫那島。1821年5月5日,拿破崙病逝於聖赫倫那島。1840年,他的靈柩被迎回法國巴黎,隆重安葬在法國塞納河畔的巴黎榮軍院。 有人疑問,在流放期間拿破崙是不是被下了慢性毒藥死的呢?
  • 誰毒死了拿破崙?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真相居然和一張牆紙有關
    福舒夫伍德醫生在書中詳盡列舉了大量的證據,他認真研究了拿破崙的病歷,發現他有「心悸、身體雙肩和腰部劇痛、肝臟腫大、四肢無力、除了頭髮外全身毛髮脫落等」而這些症狀,明顯是慢性砷中毒的症狀。最終提出他自己的結論:拿破崙其實是被人用砒霜毒死的。歷史記載,拿破崙其實天性多疑,時刻對於別人保持高度的警惕。
  • 如果不是嚴寒的天氣,德國能徵服蘇聯嗎?答案很現實
    如果不是嚴寒的天氣,德國能徵服蘇聯嗎?答案很現實說起二戰,就不得不提兩個國家,那就是德國和蘇聯。德國不用說,在二戰前期狂的不行。先是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等地,之後又是閃擊波蘭,一切都是那麼順利。當時的歐洲國家,對德國只是一味的縱容和害怕,臭名昭著的綏靖政策更是將德國一點點的養肥,最後德國狂傲的誰都不放在眼裡。而另一個國家,便是蘇聯了。蘇聯擁有當時世界最為遼闊的國土,最為豐富的資源以及世界排名第二多的人口。他們的工業十分發達,史達林更是野心勃勃,與德國籤訂了互不侵犯條約,準備與德國共同瓜分世界!
  • 世界地理位置最好的國家,左右逢源鄰國都是弱國,讓中國十分羨慕
    再看看南邊地區,墨西哥雖然是最大的毒梟國,但是對美國基本構不成威脅,墨西哥當年雖然欺負過美國,但是最後美國還是打贏了墨西哥,還搶了一大塊地盤,成了北美一哥。雖然當年美國的地理位置是強鄰四顧,但是今天卻成了一家獨大,讓加拿大和墨西哥乖乖的當小弟。
  • 當年拿破崙要想在歐洲稱霸,那麼,徵服埃及就具有重要的意義
    當年拿破崙要想在歐洲稱霸,那麼,徵服埃及就具有重要的意義 原標題:當年拿破崙要想在歐洲稱霸,那麼,徵服埃及就具有重要的意義
  • 希特勒想恢復威廉二世和神聖羅馬時代,所以納粹時代稱為第三帝國
    1804年,拿破崙加冕"法蘭西皇帝",引發了第三次反法同盟,但勢不可擋的拿破崙在"三皇之戰"中擊敗了奧、英、俄聯軍。1806年,奧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在拿破崙的要求下被迫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名義稱號。844年存在的帝國就這樣結束了,但實際上後來的神聖羅馬帝國和我們的周朝一樣,都是徒有虛名,帝國內部諸侯割據,神聖羅馬帝國名存實亡,只保留了它的稱號。但神聖羅馬帝國始終作為一個統一的國家存在,雖然只是名義上的,但當這個名稱不存在時,德意志地區就成了無人區。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德國地區迫切需要一個新的國家來領導。
  • 隆美爾之子:父親和希特勒有種相互吸引的磁場
    這位昔日納粹德國的陸軍元帥,友人和敵人,都不吝於給他更多名聲上的褒獎,比如「帝國之鷹」、「沙漠之狐」。「父親對我有三點希望,他要求我做一名優秀的運動員、一個偉大的英雄和一名出色的數學家。可他的三個希望都落空了。」在多次接受採訪時,曼弗雷德都曾這樣感慨。在曼弗雷德眼中,對兒子要求嚴苛的父親隆美爾,在年少時更像是一個軟弱的幻想者。
  • 歐洲史:俄羅斯1812年衛國戰爭
    在趾高氣揚的拿破崙面前,亞歷山大一世被迫接受法國對普魯士的肢解,以及法國在歐洲佔領的廣大地區,同時同意參加對英國的「大陸封鎖」。法國作為回報,同意俄國兼併芬蘭、摩爾多瓦和瓦拉幾亞,並將普魯士的部分領土劃給俄國。俄國希望得到覬覦已久的君士坦丁堡和土耳其兩海峽,被法國斷然拒絕。法國不願意俄國更強大,因為在法國看來,俄國同英國一樣是其謀求世界霸權的主要障礙。法國的最終目的是徵服俄國。
  • 【微評】強悍的「北極熊」:俄羅斯歷史與文化漫談
    那麼,它如此龐大的疆域、慓悍的風格、獨特的氣質;與咱們的歷史恩怨,都是怎麼形成的?今天就不揣淺陋,漫談一回。眾所周知,俄羅斯號稱「戰鬥民族」。近代以來,兩次以軍事鐵蹄徵服整個歐洲後,百萬大軍東進,期待擊垮俄羅斯、徵服全世界的宏偉計劃,都在一片冰天雪地中,折戟沉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