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對於世界與人民都是極其痛苦的經歷,因為戰爭帶來的傷害絕不是經濟的損失、人員的傷亡,還有戰爭後期創傷症等,一切的最悲劇的根源就是來自於人類內心以及精神上的傷害。中國自古以來,經歷過大大小小無數的戰爭,尤其自清朝末年起,這個古老的民族更是經歷了長期風雨飄搖的時光。中國深受西方國家的欺辱和重創,深受戰爭之苦,但是依然可以勇敢地站起來抗爭到底,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所以說,中國人的精神本就是最為堅固的基石,這種精神力量可以支撐起一個國家的脊梁,有著可以跨越一切難關的決心。
其實,在很久以前,拿破崙和希特勒都一致表明,選擇侵略中國將會是是最愚蠢的行為,足以看出偉人的眼光極具前瞻性。拿破崙作為十九世紀,世界上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他有著傑出的軍政奇蹟,由此可以看出戰略眼光必定不凡。拿破崙認為中國人具有仁慈的天性,無論經受多大的苦難,也不能埋沒他們的智慧與勇氣,英國的軍事行動可能也只是能夠短暫的達到自己的目的。但是,發表與英國軍官相反的觀點拿破崙,在那時已經淪為戰爭的失敗者,在經歷著落魄的流放,一個失敗者的觀點不會有人放在心上,只是會嘲笑他的意圖。即使拿破崙堅持英國與中國作戰愚蠢至極,中國一旦甦醒必有脫胎換骨的世界格局,也絲毫不會影響到英國當局的決策。
說起希特勒,我們都知道他就是發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讓整個世界陷入最為黑暗的時刻。在軍事方面,希特勒極其雷厲風行,剷除一個國家只需花費一周時長,這也讓很多國家非常擔憂。即使暴力如他,也依然面對了失敗的局面,但是他也有著與拿破崙一樣的觀點。他十分看重中國上千年文化的優勢,因此判定中國的民族精神非常強大,同時提醒日本這個極小的島國不要入侵中國,不然便是死路一條。
但是,日本為了貪圖中國這個更大的區域,不聽勸告,不惜付出代價,依然向日本發起戰爭。而日本也成為推動中國甦醒的助力者,讓中國更快地崛起和變革,中國經歷打壓猶如脫胎換骨,如今已經成為一個更為強大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