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石魚(圖)

2020-11-23 網易新聞

  參加2015年重慶市涪陵區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的30名青少年,近日來到重慶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參觀1200年前的涪陵石魚,進行科學調查體驗,認識了解涪陵石魚對三峽大壩高度建設有一定的參考作用,並且製作了白鶴梁「無壓容器」保護技術的演示原理。圖為一位學生正在看石魚。

  夏斐然 攝

本文來源:中工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漢白玉翻尾石魚展出 曾流落民間近80年(圖)
    漢白玉翻尾石魚展出 曾流落民間近80年(圖) 2014-06-21 11:18:35本報記者 饒強攝   人物:劉陽  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委員會委員  圓明園展覽館,一對漢白玉翻尾石魚靜靜地躺在展廳中央。參觀者們並不知道,這對石魚曾經流落民間近80年,尋回它們的是痴迷圓明園足足20年的劉陽。  「80後」的劉陽是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委員會最年輕的委員。
  • 北京潭柘寺二寶:寶鍋、石魚
    北京潭柘寺二寶:寶鍋、石魚[2020年9月13日(周日)北京豐臺區潭柘寺]圖文/玉文葉子雙行記潭柘寺,位於北京西部門頭溝區東南部的潭柘山麓潭拓寺有二寶:寶鍋和石魚寶鍋:潭柘寺天王殿前有一口銅鍋,直徑1.85米、深1.1米,是和尚們炒菜所用。此鍋原在東跨院北房西次間,現在那裡還有一口更大的鍋,直徑4米、深2米,一次煮粥能放米10石,需16個小時才能煮熟。由於鍋大底厚,文火慢熬,故而熬的粥既粘且香。
  • 廬山石魚會被外來魚「吃掉」嗎 本地產品難開銷路
    石魚是著名的「廬山三石」(石魚、石雞、石耳)之一,因其肉細嫩鮮美、味道香醇、營養豐富聞名。但是,近期有遊客和業內人士向記者反映,目前九江市場上熱銷的廬山石魚很多都是「外來魚」,真正產自九江的石魚微乎其微。這些產自廬山周邊的石魚因為其正宗,價格比那些外來石魚要貴三到五倍,反而難以打開銷路。業內人士感嘆:「外來石魚打敗了本地石魚!」近日,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 石魚有何傳說?
    龍王殿建築結構為硬山式,三間開,高7米多,進深7米,面闊8米多,殿內原供有龍王像,現在展出關於「石魚」傳說故事的連環圖畫。在殿前簷下的左側掛著一條石魚,這就是遠近聞名的潭柘寺「石魚」。石魚現懸掛在龍王殿廊簷下,長1.5米,重75公斤,呈紫銅顏色,從遠處看像真魚一樣,用小木錘敲擊石魚的不同部位,就會發出不同的「叮咚」悅耳的聲音,而且音階上也有明顯的變化,如同敲擊樂器。
  • 泥魚山上尋「石魚」
    石魚山曾譽稱「石魚彭鬣」,為湘鄉八景之一。從一千多年前的卓越地理學家酈道元著《水經注》開始,文人雅士多有記錄湖山石魚的詩文流後。餘老師從有關資料上獲悉,湘鄉湖山的劍尾魚(也就是黃鴨叫)化石非常珍貴,全世界絕無僅有。            當地村民介紹,1958年修建湘黔鐵路時,路基穿過石魚山,曾發現大量的石魚。
  • 世界上最毒的毒的魚———石魚
    在澳大利亞有一種最毒的魚石魚石魚產生的毒液是世界上最毒的毒液對人類是致命的在中毒後需要迅速注射足夠量的抗毒劑才可以在中毒後毒素會引起嚴重的疼痛和腫脹然後會迅速發作引起麻痺組織壞死甚至心力衰竭石魚有著出色的偽裝技巧石魚被褐色或灰色的外殼外面覆蓋著黃色橙色和紅色的斑點能夠很好地偽裝周圍的環境
  • 海蛇石魚生死戰現場圖片 過程驚心動魄死咬對方(圖)
    1  經驗豐富的漁民特裡普插手這場生死之戰,將海蛇和石魚安全分離,放回海中。(圖片來源:《每日郵報》)  「把海蛇和石魚放回海裡不久,我看見海蛇直直地遊向那條石魚,開始了第二輪戰鬥。」  被放歸海洋後,海蛇和石魚又纏鬥到一起。
  • 2米長海蛇和劇毒石魚的生死戰 雙雙中毒身亡
    經驗豐富的漁民特裡普插手這場生死之戰,將海蛇和石魚安全分離,放回海中。(圖片來源:《每日郵報》)  上圖為被海蛇咬傷的石魚(圖據每日郵報)  「把海蛇和石魚放回海裡不久,我看見海蛇直直地遊向那條石魚,開始了第二輪戰鬥。」
  • 海蛇石魚生死戰 二者都是致命的海洋生物
    海蛇石魚生死戰 二者都是致命的海洋生物時間:2015-09-04 18:02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海蛇石魚生死戰 二者都是致命的海洋生物 9月4日消息,澳大利亞捕魚冠軍特裡普目睹了一場海蛇和石魚之間的生死之戰,並試圖幹預戰鬥。
  • 廬山旅遊:廬山著名的特產「廬山三石」——廬山石魚
    廬山石魚是廬山著名的特產「三石」之一,它生長在廬山的峽谷溪流、瀑布石澗當中,利用它特有的吸盤功能棲附在峽谷溪流的巖石上或山澗中的石縫間,把巢穴築在溪流較緩的巖石縫裡,故名「廬山石魚」。據《廬山志》記載:「砂鯉大者寸許,小者三、四分,群遊澗水中。」
  • 潭柘寺撤掉私設「功德箱」 摸石魚10元一次(圖)
    文/新華社  探訪 摸石魚10元一次 還設六七處收費項目  除了「功德箱」,今年6月記者探訪時發現,寺內還有用「功德箱」收費的項目。  在寺內東側的小院內「打銅錢」處。據稱,砸中幾米開外的銅鐘,便可獲得福氣。
  • 【名品知味】廬山三石——石雞、石魚、石耳
    廬山不僅景色絢麗多姿,而且物產豐富,其中尤以三石(石雞、石魚、石耳),為山珍中的上品,吸引著遊客。 石雞生長在廬山深洞小溪之中,晝藏石窟,夜出覓食。形體與一般青蛙相似,但體大肉肥,重三四兩至上斤。肉質細膩,鮮嫩多口。
  • 海蛇石魚生死戰 兩種毒性極大的海洋生活「廝打」
    海蛇石魚生死戰 兩種毒性極大的海洋生活「廝打」時間:2015-09-04 19:5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曉蕊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海蛇石魚展開生死戰 兩者均含劇毒最後中毒身亡來源:中國新聞網 據英媒報導,近日,在澳大利亞某海域,一漁民特裡普目睹了一場海蛇和石魚的生死戰,經驗豐富的他甚至介入了兩者的戰爭
  • 「天下第一石魚」亮相瀋陽國際頂級奢侈品展(圖)
    此次奢侈品展會是「瑾鈺」首次亮相,被譽為「天下第一石魚」。 中新社發 趙瑩 攝(責任編輯:UN918)
  • 「偽裝高手」石魚 背鰭上的刺可分泌大量毒液
    [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6月12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導 石魚屬於毒鮋科,是幾種有毒的海水魚類的統稱。石魚因其外表而得名,其善於偽裝成一片巖石、珊瑚或是水草等,還會根據周圍環境而變化顏色,等獵物接近時再敏捷地吞食。
  • 海蛇石魚生死戰 兩者死死咬著對方看起來都很難過
    海蛇石魚生死戰 兩者死死咬著對方看起來都很難過時間:2015-09-04 12:25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海蛇石魚生死戰 兩者死死咬著對方看起來都很難過 澳大利亞捕魚冠軍特裡普親眼目睹了2米長海蛇和劇毒石魚的生死戰,兩者誓要鬥個你死我活,致命海蛇和石魚死死咬住對方,雖然曾試圖阻撓這場戰爭
  • 長江白鶴梁上有一個特殊風俗,揭開「石魚出水,以兆豐年」之謎
    但今天我們要說的是1997年11月8日,三峽截流之前的白鶴梁,白鶴梁共存題刻165段,共有3萬餘字、石魚18尾、觀音2尊、白鶴1隻,其中涉及水文價值的題刻就有108段之多,其跨越年代從唐代延續到現代,還有全世界唯一一處以刻石魚為水標,並觀測記錄水文的古代水文站,故有「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之稱。前面我們已經說過,在白鶴梁之上,有兩條石魚。
  • 只能在廬山吃到的石魚炒蛋,鮮香味美,營養豐富,旅遊必吃的美食
    石魚是廬山特產,廬山周圍超市均有銷售。石魚作為廬山三石之一,非常有名,它生活在廬山的峽谷溪流中,體型很小,長而略扁,其肉細嫩鮮美,味道香醇,遠近聞名,可以說來廬山不吃石魚就等於白來一趟。石魚有多種做法,煎炒烹炸、燴燉泡煮都是可以,營養成分豐富,很多人都用來做補品,尤其對產婦特別好。
  • 石魚和海蛇纏鬥雙雙斃命,地球上最毒的魚,到底有多恐怖?
    但石魚怎麼也這麼厲害呢?如此平凡,如此無趣的名字,很多人可能連聽都沒聽說過呢。  然而石魚可不平凡,它是世界上已知最毒的魚,沒有之一。  石魚分布在印度-太平洋一帶的淺水區,主要在珊瑚礁裡討生活。  雖然石魚這個名字極為平凡,但它的另外幾個名字管保讓你又好笑又噁心,哭笑不得。
  • 澳捕魚冠軍目睹海蛇石魚生死戰
    經驗豐富的漁民特裡普插手這場生死之戰,將海蛇和石魚安全分離,放回海中。 3   被放歸海洋後,海蛇和石魚又纏鬥到一起   海蛇是生活在海洋裡的毒蛇,而石魚的背脊上長有毒刺,二者都是致命的海洋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