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開發基因編輯方法的兩位女士,讓基因概念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科學家研究基因能獲諾貝爾獎,華大基因檢測基因能造富數位億萬富翁。同樣是搞基因研究,有家以「基因」為名的企業還走在衝關精選層的路上。
近日,北京三元基因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三元基因」)向新三板申請掛牌精選層,並已收到問詢函。此次,三元基因擬發行不超過1300萬股股票,募資約3.5億元,每股發行底價不低於25元,保薦機構為申萬宏源。
侯雲德的基因「兄弟們」
和華大基因主抓基因測序不同,三元基因深耕基因工程藥物領域。
據悉,公司主要從事現代生物醫藥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多劑型和多規格的重組人幹擾素α1b,用於治療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肺炎和黑色素瘤等多種病毒性疾病和惡性腫瘤。
幹擾素(Interferon,IFN)是一類具有廣譜抗病毒、抗腫瘤和免疫調節作用的蛋白質,包括 I 型、Ⅱ型和Ⅲ型,分別具有不同的受體和功能,是機體天然免疫的關鍵組成部分。
資料顯示,重組人幹擾素α(IFN-α)僅有3個亞型被批准為藥品在臨床使用,分別為幹擾素α1b、幹擾素α2a 和幹擾素α2b,目前均為基因重組產品。國外使用的幹擾素α主要是幹擾素α2a 和幹擾素α2b,其基因來源於西方白種人。幹擾素α1b基因由我國侯雲德院士於1982年從健康中國人臍血白細胞中獲得。重組人幹擾素α1b注射劑是中國第一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基因工程國家 I 類新藥。其後,侯雲德還研究出了α2a、α2b、γ等亞型的基因工程幹擾素系列產品。
追溯歷史,侯雲德也是三元基因首任董事長和創始人。
據中國工程院官網信息,侯雲德是醫學病毒學專家,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現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院士實驗室主任,在分子病毒學、基因工程幹擾素等基因藥物的研究和開發以及新發傳染病控制等方面具有突出建樹。其研究的技術孕育了三元基因及其多個競爭對手。
1989年侯雲德研製出α1b幹擾素,隨後,國家對其進行項目產業化,成立深圳科興。
1992年9月,三元基因成立。彼時,侯雲德所屬的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學研究所(下稱「病毒所」)以重組人α1b幹擾素等技術出資,成為公司股東。
據2003年《財經時報》援引公司人士消息,病毒所當時仍是三元基因的參股股東,其地位已經由剛創立時的控股降為擁有逾10%的股份。
不過,侯雲德並未出現在三元基因的股東名單中,其在2003年的報導中就已僅是三元基因的「名譽董事長」。
申報稿披露的股權結構中也沒有病毒所的身影,也沒有詳細披露三位實控人何時入主三元基因,侯雲德及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學研究所是否還持有公司股份。
截至本公開發行說明書籤署之日,程永慶、印小明和程十慶通過東南醫藥間接控制公司42.45%的股份,程永慶直接控制公司 5.67%的股份,程永慶通過北京元進醫藥投資管理中心(普通合夥)間接控制公司2.48%的股份,三人合計控制公司50.6%的股份,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程十慶與程永慶系兄弟關係。
記者通過天眼查查詢,侯雲德目前持有三元基因1.67%的股份,認繳金額184萬元,但在天眼查三元基因的股東名單中,並未顯示侯雲德是其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8月,侯雲德還與周德勝、鄧閏陸、張春麗、赫崇飛、凱因生物共同作為發起人成立了凱因科技,而凱因科技是一家專注於病毒性疾病領域,致力於提供治療解決方案的生物醫藥公司,今年9月已通過科創板上市委的審核,即將登上科創板。凱因科技現有已上市銷售的產品主要包括重組人幹擾素α2b和複方甘草酸苷藥物兩大類。目前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周德勝、鄧閏陸、張春麗、赫崇飛,也已不見侯雲德院士的身影。
凱因科技的上會稿
換言之,侯雲德先後在1989年、1992年、2008年影響或參與設立了深圳科興、三元基因和凱因科技,三者堪稱基因「兄弟們」,不過,除了出現在後兩家公司的申報稿中的設立歷史中,侯雲德均未再出現在後兩家企業目前的股東名單中。
上文提及的深圳科興同一實控人的科興製藥、凱因科技均被三元基因列為公司的同行業競爭對手,從產品來看,前者和三元基因生產重組人幹擾素α1b產品,後者生產重組人幹擾素α2b產品。
有醫生向記者表示,兩種幹擾素都有抗病毒的作用,效果差不多,但在治療B肝、C肝等疾病時,根據基因型,每一種的效果也有一些差異。
「相對來說,α2b好一點。」也有醫生如此表示。
兄弟之爭?
除了凱因科技和科興製藥,三元基因所列的競爭對手還有全球知名醫藥企業羅氏和默沙東,以及安科生物、特寶生物、天津未名生物醫藥有限公司。
具體來看,羅氏生產的聚乙二醇幹擾素 α2a(派羅欣)於 2003 年在我國上市;默沙東生產的聚乙二醇幹擾素 α2b(佩樂能)於 2004 年在我國上市;安科生物生產重組人幹擾素 α2b(安達芬)系列製劑,並於創業板上市;特寶生物生產聚乙二醇幹擾素 α2b 注射液;天津未名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安福隆(重組人幹擾素 α2b 注射劑)和捷撫(重組人幹擾素 α2b 噴霧劑)。
我國幹擾素市場中,近 5 年來長效聚乙二醇幹擾素銷售額下降,而常規重組人幹擾素銷售額保持平穩並略有增長。常規重組人幹擾素市場中,產品以注射劑為主,根據米內網統計,2017年、2018 年、2019年三元基因的運德素產品市場佔有率為行業第一。
三元基因表示,從目前公司的經營狀況來看,公司的品種相對集中,不利於抵禦行業波動帶來的風險。公司已積極開展研發多種劑型並繼續拓展產品潛在市場,滿足大量尚未被關注的臨床需求,應對品種集中所帶來的競爭劣勢。
對此,安信證券研報也提示投資者要關注行業競爭的風險。
事實上,科興製藥的重組人α1b 幹擾素產品同樣由病毒所以技術出資,且相關工藝已申請發明專利。
而三元基因認為「基因工程關鍵工藝技術和應用技術」屬技術秘密,未披露對應的專利情況。
對此,新三板在問詢函中詢問,公司的「基因工程關鍵工藝技術和應用技術」是否為獨有,是否申請專利保護,與競爭對手是否存在侵權糾紛或利益分成情形,並要求三元基因說明核心技術與侯雲德院士、公司設立時出資方的關係,技術出資的具體內容及協議約定,發行人後續拓展成果,對應的專利技術保護情況。
毛利率超80%,ROE大於20%
財務數據方面,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一季度(下稱「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5億元、3.01億元、2.78億元和8998.27萬元,波動較大,其中2020 年第一季度公司銷售額同比增長 50.01%;實現淨利潤4354.66萬元、5809.64萬元、6009.2萬元和2977.35萬元,穩步增長。
對此,安信證券研報中表示,雖然國內疫情得到控制,三元基因後續或較難保持高增長,但公司在研發方面有所布局,值得長期跟蹤。
與此同時,三元基因毛利率從2017年的83.54%提升到2019年的84.71%,2020年一季度為85.94%,報告期內均在80%以上。
三元基因屬於醫藥製造業,這一行業內的公司普遍擁有較高的毛利率水平。
從收益率來看,三元基因報告期內的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為23.12%、24.29%、22.31%、10.14%,年度淨資產收益率均超過20%。
淨資產收益率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指利潤額與平均股東權益的比值,該指標體現了自有資本獲得淨收益的能力,數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
另外,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逐年遞增,從2017年4743.82萬元,增長到2019年的7084.7萬元,表現良好。
值得一提的是,2020 年 4 月,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公司獲得了重組人幹擾素α1b 霧化吸入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臨床試驗批件和重組人幹擾素α1b 注射液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臨床試驗批件。
報告期內,三元基因的前五大客戶陣容強大,包括不少知名企業,如國藥集團(旗下有國藥控股等6家上市公司)、A股的海王生物、港股上市的華潤醫藥。
END
記者 王瑩
版式 王瑩
編輯 吳鳴洲
●重磅!請問四方新材:怎樣「送」2億採購金給歇業的供應商?
●調查「準上市公司」 | 優彩資源:「憂」多,「猜」也多
●實控人行賄被上交所點名,連續兩年違規,四方光電估值能否猛增261.9%?
●併購志-豪氣!新股東欲21億拿下這家上市公司控制權,後者卻業績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