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龍生活在恐龍時代的晚期,它們被稱作為食草恐龍裡勇猛的「重裝武士」。甲龍的鎧甲勝過鱷魚,它的顯著特徵莫過於近乎完美的「裝甲體系」。
甲龍皮膚底層的皮骨板大小似一元硬幣,數量可達成千上萬個;皮骨板上的甲板大小從幾釐米到數十釐米不等;堅韌的角質層覆蓋於這些甲板的表面,甲板彼此鑲嵌著。這足見它鎧甲結構的複雜程度非同一般。
甲龍的頸部、背部及臀部整齊地排列著較大的甲板,而用來保護大型甲板之間空隙的則是細小的甲板,甲板甚至都披在了眼瞼上,這可算是極致的武裝了。
河南中原龍的甲板有:空心的圓錐體形、四邊形、屋脊形、亞圓形、腎臟形等。而堅固且輕便的甲板就是屋脊形了,這種甲板的結構是不規則淺溝狀的表面,中空的內部。
德國古生物學家發現:甲龍的甲板具有複雜的顯微組織,組成顯微組織的膠原蛋白在動物身體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床墊」或「水泥」。甲龍甲板化石上的膠原質顯微結構在億年後還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甲龍之所以能和白堊紀殘暴的肉食恐龍戰鬥到底,憑藉的就是完美的「裝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