縉雲甲龍:要論「耍大錘」,我可是鼻祖

2021-01-20 騰訊網

「每天一隻中國龍」之縉雲甲龍

恐龍兵器發明家

看我縉雲軍

縉雲甲龍

May 16, 2020

歌曲「龍的傳人」火遍中國,但估計作詞人侯德健也沒想到,黃河腳下竟睡有真龍!

甲龍類恐龍的外觀特點非常鮮明,辨識度極高。身披厚甲的它們霸氣外露,而楞次分明的甲刺則更增添了一份不可侵犯的威嚴!它們是恐龍家族中粉絲最多的當紅明星之一。

加拿大博物館展出的保存完整的甲龍化石,其裝甲甚是壯觀(來源:網絡)

甲龍其實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家族,從侏羅紀一直興盛到了白堊紀末期,種類繁多,其化石的發現地也遍布世界各處。讓人沒想到的是,這些威武霸氣的「恐龍武士」卻都是素食主義者,為了抵禦捕食者的攻擊,它們成群結隊,全副武裝,仿佛一支支時刻準備著的裝甲軍團。

今天,我們就再帶大家認識一支來自咱們中國的遠古鎧甲軍團——縉雲軍!縉雲,多麼古風又帶點詩意的名字。「縉」還有紅色的含義,讓人一聽就聯想到那身披赤甲、威武霸氣的軍中將士!

電影《長城》中的五色軍(來源:網絡)

這可是一支來自我國南方沿海省區——浙江的部隊,成員清一色都是地地道道的「南方yin」——中國縉雲甲龍(Jinyunpelta sinensis)!屬名代表化石產地浙江麗水市縉雲縣,種名則是響噹噹的國字號。

(來源:網絡)

縉雲軍的成員體型在世界範圍來說屬於中等水平,平均身高1.3米,看似也就和咱們小朋友一般高,但是體長卻達到了驚人的5米。看來排兵布陣時,咱們今天熟悉的前後半臂距離可站不下咯!

身材寬矮的它們背部覆蓋著一排排骨質的甲板,組成了禦敵的看門本領——「鐵盔厚甲」!但要說和其他甲龍軍團比起來,縉雲軍真正的過人之處,在於它們對恐龍「軍事」史的獨特貢獻:「研發」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獨門武藝——耍大錘!

雙錘李元霸(來源:網絡)

錘,可是我國傳統的十八般武藝之一,在南北朝和隋唐時期,這種冷兵器的應用達到了一個小高潮。還記得《說唐》中「天下第一好漢」李元霸麼,力能扛鼎的他就是靠著一對重達八百斤的巨錘橫掃隋唐猛將!據考證,唐代的一斤相當於現在的660克(如今一斤是500克)。這得有多大的力氣才能耍起來這樣重的大錘呀!

李元霸可沒想到,最早將「耍大錘」用於實戰的,還得說咱1億年前的縉雲軍!縉雲甲龍每龍裝備一把特製的骨質尾錘,它由尾部末端的脊椎骨和骨板癒合而成。更令人讚嘆的是,縉雲軍可不屑於從小錘子練起,這一來就直接上大傢伙!巨大的尾錘最寬處可以達到接近半米!可謂個個都是「李元霸」!

(來源:網絡)

當遇到來犯之敵時,它們會熟練地先伏下身體,再順勢一轉,向敵人甩出敦實的致命一擊!

(來源:網絡)

同一時期的裝甲軍團還有麗水浙江龍和楊巖東陽盾龍等其他甲龍類,可惜它們都屬於結節龍類甲龍,沒有這麼威武的尾錘,只能羨慕地「望錘興嘆」了。

縉雲軍這一獨門秘籍在白堊紀早期名聲鵲起!直到1000多萬年之後,世界各地的甲龍軍團們才開始紛紛效仿,裝備了上了這麼一個先進武器,但就像火藥是我們發明的一樣,我們要自豪地告訴世界:

要論耍大錘

我是世界鼻祖

鬥轉星移,龍軍團也早已隨著古戰場一起沉寂了億萬年。直到2013年,科學家們才第一次在浙江麗水市縉雲縣找到了這支傳奇軍團的蹤跡。

縉雲甲龍挖掘現場(來源:網絡)

有空可以去浙江自然博物院和縉雲恐龍博物館一趟,追尋中國最早的恐龍武器專家——縉雲甲龍,聽它們揮舞著大錘,講述那段白堊紀的江湖往事!

這就是我!縉雲甲龍!

每周六19:30直播課堂

微信掃碼登錄

或者電腦網頁登錄

https://live.polyv.cn/watch/1466813

(直播間名額有上限,不用報名,先到先得)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進行刪除。

活動策劃

指導單位: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中國古脊椎動物學會

主辦方:中國古動物館

協辦方:睿宏文化院士專家工作站

北京微創博志教育·W博士玩科學

中國古脊椎動物學會科普委員會

明日預告

巨盜龍——

巨盜巨盜,我可不是江洋大盜

(我們明天十點見!!)

相關焦點

  • 中國縉雲甲龍! 「浙江恐龍」大家族又多一員
    圖片由浙江自然博物館提供  昨天,浙江自然博物館報來消息——浙江研究的具尾錘新種甲龍,有了正式命名,叫中國縉雲甲龍!  對它正式命名的是昨天的《科學報告》,這是施普林格·自然集團旗下的開放獲取雜誌,在上面成功發表論文,就相當於是「蓋章通過」,有了「正式身份」。
  • 科學家命名「中國縉雲甲龍」 它生活在約1億年前,長約5米高約1.3米
    縉雲甲龍生活的時代距今約1億年前,比之前發現的最古老的具有尾錘的甲龍類化石早了1000多萬年。  2008年6月,在縉雲縣壺鎮的一個開發區工地上,當地的化石愛好者李美雲發現了部分恐龍化石。縉雲縣博物館和浙江自然博物館立即對該化石進行了搶救性挖掘。當時發現了甲龍類部分頭後骨骼化石,標本採回後存放於縉雲縣博物館。
  • 浙江發現最古老的長有尾錘的甲龍
    縉雲甲龍的屬名為「Jinyunpelta」,來自「Jinyun」(縉雲的漢語拼音)和「pelta」(以為「盾」),意思是「縉雲的盾」。縉雲甲龍的模式種名為中國縉雲甲龍(Jinyunpelta sinensis),模式種名非常好理解,因為化石發現地位於中國。
  • 浙江發現最古老具尾錘新種甲龍
    此前,研究人員通過對甲龍尾錘和尾椎的研究認為甲龍類的尾錘出現後從小逐漸變大,而縉雲甲龍尾錘最寬處約為45cm,如此大的尾錘出現在甲龍類演化的早期,說明尾錘的演化並不是嚴格按從小到大的演化,遠比此前想像要複雜。
  • 縉雲恐龍館真面目被揭開!原來館裡有...
    而有尾錘的甲龍化石,此前只發現於晚白堊世末的坎潘期和馬斯垂克期(距今約8360-6600萬年前)。  浙江,可以說是「恐龍之鄉」。麗水縉雲縣,是浙江恐龍化石出土最多的地方之一。據《浙江省區域地質志》記載,縉雲縣壺鎮在20世紀70年代,就發現了甲龍化石,但大部分丟失,也沒進行科學研究。
  • 縉雲恐龍博物館開館,一起走進侏羅紀的世界
    而有尾錘的甲龍化石,此前只發現於晚白堊世末的坎潘期和馬斯垂克期(距今約8360-6600萬年前)。浙江,可以說是「恐龍之鄉」。麗水市縉雲縣,是浙江恐龍化石出土最多的地方之一。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該縣已經多次挖掘出恐龍化石,並引起了國內外古生物專家和學者的高度關注,多次親臨指導和挖掘。
  • 縉雲恐龍博物館開館啦!一起走進侏羅紀的世界吧!
    而有尾錘的甲龍化石,此前只發現於晚白堊世末的坎潘期和馬斯垂克期(距今約8360-6600萬年前)。浙江,可以說是「恐龍之鄉」。麗水縉雲縣,是浙江恐龍化石出土最多的地方之一。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我縣已經多次挖掘出恐龍化石,並引起了國內外古生物專家和學者的高度關注,多次親臨指導和挖掘。
  • 甲龍和劍龍——疊甲流and劍背流
    首先我們要知道,雖然甲龍和劍龍長的八桿子對不著,但按血緣關係來說他們還真就是近親。按照時間線來說我們應該先說劍龍。沒錯,白堊紀便是甲龍的主場。可是雖說是「一個媽生的」,可劍龍和甲龍的演化思路完全不同。劍龍家族吧,主要看顏值,背帆便是最好的證明。
  • 我的恐龍甲龍介紹 我的恐龍遊戲裡面的恐龍介紹
    導 讀 我的恐龍甲龍由小編為你介紹。甲龍意為「堅固的蜥蜴」,是甲龍科下的一屬,稱為大面甲龍。在我的恐龍手遊中,甲龍有什麼技能?其屬性偏向是如何的?
  • 方舟生存進化甲龍怎麼抓 甲龍圖鑑
    方舟生存進化甲龍怎麼抓?甲龍能騎嗎?掉落什麼?
  • 方舟生存進化甲龍怎麼馴服 甲龍屬性圖鑑
    方舟生存進化甲龍怎麼馴服?甲龍是前期採集小能手,那麼甲龍喜歡吃什麼呢?甲龍應該怎麼馴服,來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 甲龍化石為啥大多是四腳朝天? 終於找到答案了!
    甲龍化石為啥大多是四腳朝天? 終於找到答案了!時間:2018-04-13 12:08   來源:《中國科學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甲龍化石為啥大多是四腳朝天? 終於找到答案了! 甲龍看起來很奇怪,即使按照恐龍的標準來看也是如此:它們都是矮胖的,背部生有鎧甲,通常還有尾部的棍棒。
  • 梁羽生是新派武俠小說的鼻祖,可是為什麼他的名氣遠不如金庸?
    但是我們卻發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梁羽生被稱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鼻祖,但是他的名氣遠不如金庸,甚至都不如古龍。那這是什麼原因呢?今天就來與大家聊一聊梁羽生,喜愛武俠小說的朋友,對於梁羽生這個名字,肯定是不會陌生,而且他在數量上可以說是這三位小說家中最多的一位,一共是有五十多部武俠小說,但是他比較著名的只有《七劍下天山》、《白髮魔女傳》、《雲海玉弓緣》,可是他的這三部武俠小說,如果要與金庸的比起來,那就要遜色許多。
  • 浙江縉雲「天下第一峰」,高度僅170.8米,卻是仙都最美之山
    去浙江麗水旅遊,一定要去縉雲仙都,這是我實地體驗後得出的結論,在海岸線曲折的浙江省,地處內陸地區的縉雲仙都,就像是山裡的一個隱秘之地,但這裡的山其實並不高,山谷也很平坦,鼎湖峰是縉雲仙都五大景區之一,因為我住在附近,所以我第一次來這裡,今天說的是浙江縉雲「天下第一峰」,高度僅170.8
  • 《方舟生存進化》甲龍有什麼用 甲龍作用一覽
    甲龍一身刺甲,防禦非常高。馴服的甲龍裝上鞍後可以乘騎。 以上就... 作用礦工和採石工,可以通過增加近戰攻擊增加產量,鐵礦,石頭和燧石/火石產量很高。提高近戰攻擊屬性到一定程度,果子和樹枝的產非常可觀。甲龍一身刺甲,防禦非常高。馴服的甲龍裝上鞍後可以乘騎。
  • 披著「鎧甲」的重裝武士——甲龍
    甲龍生活在恐龍時代的晚期,它們被稱作為食草恐龍裡勇猛的「重裝武士」。甲龍的鎧甲勝過鱷魚,它的顯著特徵莫過於近乎完美的「裝甲體系」。 甲龍皮膚底層的皮骨板大小似一元硬幣,數量可達成千上萬個;皮骨板上的甲板大小從幾釐米到數十釐米不等;堅韌的角質層覆蓋於這些甲板的表面,甲板彼此鑲嵌著。這足見它鎧甲結構的複雜程度非同一般。
  • 甲龍傳奇:中生代的重裝武士
    奧萊恐龍展進入福利發放倒計時了今天小編再為你科普一種長相霸氣的恐龍——甲龍甲龍和三角龍一樣,也生活在7000萬~6500萬年前的美洲大陸,以植物為食,沒有食肉恐龍的尖牙利爪,如果說三角龍是美洲大陸草原上的統治者,那麼甲龍則是這片廣袤大地的森林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