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讀餘秀華《一隻烏鴉飛過中年的黃昏》

2021-01-19 讀睡


原詩:

《一隻烏鴉飛過中年的黃昏》


慢下來了。雲和風都慢了下來,草木低頭的弧度

包括她腋下的閃電

美被過度利用,有了疲憊感,不動聲色

一棵樹綠出了暗淡,而沒有留意到烏鴉投下的影子

光線也慢了,在風裡搖擺

我是能夠抓住它的,且在晚餐的時候把它

吃進去

烏鴉越飛越低,最終被田野的空曠吸了進去

我發了一會兒呆

就原路返回

解析:

讀過這首詩,我們可能會掩卷沉思,作者究竟想要向我們表達什麼?圖像依舊模糊。不忙,我們回頭再來看看詩題,也許答案就在其中。

「一隻烏鴉飛過中年的黃昏」。首先確定作者是中年人,站在中年人的角度也許就能更好地理解這首詩。黃昏是衰老的氣象,中年是收穫與凋零的雙重季節。歷來文人每當此時常有諸多感慨,我想作者也不例外。

「慢下來了。雲和風都慢了下來,草木低頭的弧度/包括她腋下的閃電」。在萬能的時空,時間從不會為誰停留。但在這首詩的開頭描述中卻慢了下來,意義何在?只能有一個理由,即作者本人希望它能慢下來。

「美被過度利用,有了疲憊感,不動聲色」這一句像是李商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翻版,在黃昏的壯美景色中,有許多思考和探索深蘊其間,常會令多情的人神情疲憊。

「一棵樹綠出了暗淡,而沒有留意到烏鴉投下的影子/光線也慢了,在風裡搖擺/我是能夠抓住它的,且在晚餐的時候把它/吃進去」。在這幾句詩中,作者舉了一棵樹的例子和光線的例子。「樹」是靜止不動的物體,「光線」是宇宙中最快的事物;「樹」沒有留意到「烏鴉投下的影子」而「光線」則可以被抓住並吃掉。作者在這裡騰挪想像,用最快和最慢的例子來進一步表明自己希望時光停滯的願望。

「烏鴉越飛越低,最終被田野的空曠吸了進去/我發了一會兒呆/就原路返回」。至此,「烏鴉」的形象就變得愈加清楚,它極可能是作者臨近黃昏時的一段人生思索,而「田野的空曠」則代表著大自然的恆定規則不可更改。所以作者就只有「發了一會兒呆」,然後「原路返回」,她改變不了什麼。

總體評價:我們每個人在黃昏到來之時,總是有希望讓時間能過得慢一點兒的感覺,在這首詩中也是如此。詩中「烏鴉」是個極具象徵性的事物,她可能代表著作者在臨近黃昏時的一段人生感悟或思考。作者希望世間一切都慢下來,並因此而馳蕩想像,甚至幻想能把光線抓住併吞食下去,但隨著「烏鴉越飛越低」【思緒的不斷冷卻】,作者終知道自己不會改變什麼。「想像歸想像,現實歸現實。」於是在經歷了這番深重思考過程之後,又回到了原點。


鄉醫詩人華靈  2019/10/30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讀睡詩社創辦於2015年11月16日,詩社以「為草根詩人發聲」為使命,以弘揚「詩歌精神」為宗旨,即詩的真善美追求、詩的藝術創新、詩的精神愉悅。讀睡詩社自成立起,發起了一項重要活動:每年為詩友免費出版合著詩集,這項活動得到詩友們的大力支持和關注。現已出版詩友合著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詩友們筆耕不輟,詩社砥礪前行,不斷推陳出新,推薦優秀詩作,出版優質詩集,朗誦優秀作品,以多種形式推薦詩人作品,讓更多人讀優秀作品,體味詩歌文化,我們正在行進中!

讀睡詩社 出品詩集



《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

長按二維碼關注讀睡微信公眾號

對話框回復:讀睡詩選

贈送《讀睡詩選之春暖花/草長鶯飛》電子版詩集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評讀餘秀華《一隻烏鴉正從身體裡飛出》
    原詩:《一隻烏鴉正從身體裡飛出》如同悖論,它往黃昏裡飛,在越來越弱的光線裡打轉那些山脊又一次面臨時間埋沒的假象或者也可以這樣:山脊是埋沒時間的假象那麼,被一隻烏鴉居住過的身體是不是一隻烏鴉的假象?所有的懷疑,不能阻擋身體裡一隻飛出的烏鴉它知道怎麼飛,如同知道來龍去脈它要飛得更美,讓人在無可挑剔裡恐懼一隻烏鴉首先屬於天空,其次屬于田野然後是看著它飛過的一個人.
  • 一隻烏鴉從頭頂飛過
    一隻烏鴉從我的頭頂飛過,不知道它從哪一片樹枝間彈射出來,裝點了這片天空。遠遠看去,宛如天空中一個會移動的雀斑。01      烏鴉,這在意象中獨行於鄉村曠野的黑客,它們總是與蕭瑟和厄運聯在一起。寒風過處,烏鴉獨立枝頭,冷不丁操起那粗粗的嗓門「鴉、鴉」數聲後,在人們的厭煩聲中倏然飛起。那紫藍色伴有金屬般光澤的羽毛,如同一枚飄逝的葉子,被風吹到沒有盡頭的深處。
  • 烏鴉飛過我的房頂
  • 餘秀華2021年第一首詩,《一隻身體溫熱的麻雀》,水平如何?
    餘秀華的詩中,有一首讓人印象頗深,且讀來極其感動的,它便是《再致》,這首詩的每個字,仿佛都是從心底裡刻出來般。無論外界的爭議如何?餘秀華能夠守住內心,用心寫詩,用情寫詩,也是難得可貴的。在2014年與2015年新年交際之時,餘秀華曾寫下一首《再見,2014》,用獨特的視野,告別了一年的光陰,其實這首《再見,2014》也可以用在任何年份。
  • 以前烏鴉滿天飛,現在怎麼一隻烏鴉都沒有了?原因很簡單
    烏鴉在古代被稱為「神鳥」,在中國的西南一帶,棲息著一大群的烏鴉,人們很敬重烏鴉,都把它們當做神供奉著,更令人驚訝的是,在藏區的那些老百姓每次烏鴉從天上飛過,都會行下跪之禮,如果沒有這樣做的話就會被認為是不吉利,可能會遭殃,烏鴉從天上飛過就代表著有好事發生,所以很多人都很期待烏鴉能夠經過自家那裡。
  • 讀《烏鴉》:烏鴉一旦有了意志,飛翔也會輕鬆起來
    這本書的封面是白色的,仿佛是一大片純淨的天空,在右上角處展翅飛著一隻烏鴉。這隻烏鴉緊縮雙爪,伸展開寬大的翅膀,頭朝前方,勇敢地向書中心飛來。就在烏鴉尖尖的喙所指方向,赫然印著兩個字《烏鴉》,作者葉先生。這本書可能出版於中世紀,然而因為書名為《烏鴉》顯然不太吉利,讀它之人聊聊,所以至今保存完好,最終落在了我的手中。這本書對於我彌足珍貴,我始終帶著它,抽空讀上幾頁,至今已經讀完幾十頁,使我興奮不已。
  • 王公,一隻烏鴉飛過,把荒原裝入白日夢中
    還有一批最能體現藝術家精神世界的作品,表現地主、農民、烏鴉等具有沉重年代感的物象,他叫這些作品為《新地主》系列。,因為確實在中國傳統的花鳥類繪畫中,烏鴉被視為不吉,所以很少有烏鴉的形象出現。
  • 牆角盛放的薔薇——讀餘秀華《我們愛過又忘記》有感
    但由於當時自己要看的書太多,沒有去細細研究,現在餘秀華的詩歌精選集《我們愛過又忘記》再版,收到了編輯老師寄來的詩集,我甚感欣喜。01詩歌經常由於它特殊的形式,給讀者一種神秘的感覺,很多人覺得好卻又說不出好在哪裡。同樣作為詩人,我想我可以從自己的角度給大家理一理,應該能有助於讀者更好地領略其中的美好。
  • 食指與餘秀華爭論背後,是士大夫詩人的巨大失落
    編者按:小眾的詩歌難得成為熱點,事情緣起老詩人食指對餘秀華的批評。在一場新書發布會上,他認為餘秀華作為從農村出來的詩人,從來不提農民生活的痛苦、對小康生活的嚮往,不考慮人類的命運、祖國的未來,只嚮往喝喝咖啡、打打炮,評論界不應該把她捧紅。餘秀華則發布博客文章《兼致食指,不是誰都有說真話的能力》進行回應。
  • 烏鴉回來了烏鴉回來了
    烏鴉回來了坐在老屋的院內,一邊享受著難得的春光,一邊和父親閒聊著。突然在耳畔傳來了幾聲「啊、啊」的叫聲。循聲望去,一隻、兩隻、三隻……黑色的烏鴉從對面的山林中飛向老屋的後山上。再加上老人們經常說「要是誰家要死人了,那烏鴉一定會飛到他家的屋頂,等著啄死人的眼睛。」於是烏鴉留給了小時的我以莫大的恐懼,每日都擔心它千萬別落在自家的屋頂。要是有烏鴉飛過頭頂,必然會向地上狠狠地吐幾口唾沫,再狠狠地跺幾下腳,心裡默念「老鴰子、老鴰子別過來,老子有槍不怕你。」然而對烏鴉的印象改變的是小學是學過的一篇課文。
  • 詩人食指與詩人餘秀華吵架,文人之爭,你的神經興奮啥
    確實,看看網絡對那些所謂的明星的報導,以及各種追星族們的狂熱與喧囂,真的不如讓我們靜下來讀首詩,雖然讀不懂,但總比那些文化垃圾強得多多,至少一首詩,會讓我們沉思。詩人食指跟詩人餘秀華的紛爭,基本告一段落,綜合一下觀點:1、兩個人都是詩歌大家,各有粉絲,蘿蔔白菜各有所愛。2、兩個詩人年齡懸殊大,對詩歌的理解不同,一個擔負歷史,一個只想聊聊天打打炮,並行的層面,不應該有交集。
  • 餘秀華:塵世中保持率真是我的天賦
    談詩歌,餘秀華說「有詩性的人不容易變成壞人,我寫的詩太厲害了,老少通吃」;談爭議,餘秀華說「有很多人故意對我誹謗造謠,人性很壞,我和他們對罵,我的意義不僅在詩歌裡,也在吵架裡,保持率真是我的一種天賦,讓大家學會常識,是我來到這個世界的責任之一」;談教育,餘秀華說「有的家長不讓孩子讀我的詩怕把孩子帶壞了,這些家長自己把孩子教成沒有思想沒有自主意見,好可悲」;談寫作,餘秀華說「現在寫詩比以前更難了
  • 搖搖晃晃半生,富了的餘秀華比瘋了的食指活得更像個人
    不知食指的,可能只被動地讀過海子,還不會超過2篇。食指不知道,而今,當詩的力量還不如個屁響,批評搖搖晃晃的餘秀華,是心殘的打身殘的。為了讓她活著,餘秀華不到20歲就被嫁給了一個大她很多歲的丈夫。你可以想像願意娶她的男人會是什麼樣,餘秀華說過,在她摔倒的時候,丈夫是不會上前攙扶,而是在一旁嘲笑她。在她歪歪斜斜掙扎著活的時候,沒有一個文化人兒想著「負責」點啥,她比打破吉尼斯記錄還不可思議的靠寫詩成名了,你跟她談「你不對歷史負責,就會成為歷史的笑話」?!
  • 餘秀華:我寧願平庸,也不願犧牲生活來換取詩歌
    坐得滿滿騰騰的人群中,有一位男讀者站起來提問後不忘大聲喊,「餘秀華老師,我愛你。」這個大型追星現場的主角,不是娛樂明星,也不是青春文學「偶像」作家,而是一位詩人。近幾年由於網絡平臺的助推,新詩出現復甦態勢,但總體還算是小眾文化。但餘秀華的出現,卻點燃了不少年輕讀者讀新詩的熱情。近日,詩人餘秀華來到成都文軒BOOKS書店,做了一場詩歌分享會。
  • 很多人說黑烏鴉,但其實相傳烏鴉是彩虹鳥你知道嗎?
    在很多文化的認知中,烏鴉被認為是不祥之鳥,因為它以腐肉為食,以他人的死亡為生,而且聲音沙啞,叫聲悽厲,再加上漆黑的外表,不禁讓人厭煩而且讓人害怕,因此,大多數人都不喜歡烏鴉。諺雲「烏鴉頭上過,無災必有禍」,「老鴉叫,禍事到」這些諺語,更是給烏鴉增加了幾分恐怖和不詳的色彩。
  • 很多人說黑烏鴉,但其實相傳烏鴉是彩虹鳥你知道嗎?
    在很多文化的認知中,烏鴉被認為是不祥之鳥,因為它以腐肉為食,以他人的死亡為生,而且聲音沙啞,叫聲悽厲,再加上漆黑的外表,不禁讓人厭煩而且讓人害怕,因此,大多數人都不喜歡烏鴉。諺雲「烏鴉頭上過,無災必有禍」,「老鴉叫,禍事到」這些諺語,更是給烏鴉增加了幾分恐怖和不詳的色彩。但是在印第安語裡面,烏鴉其實是一種彩虹鳥,又稱彩虹烏鴉、多彩烏鴉。相傳有一年冬天,一場漫長和寒冷,冰雪覆蓋了大地,動物們從未見過雪,因此一開始是充滿新奇地玩耍。
  • 烏鴉:最神秘、靈異、高智商的鳥
    如今我們認定它是兇鳥,烏鴉當頭過,無災必有禍,連它在空中自由飛翔也仿佛與某個陰謀有關;它一張口,就有人痛罵:「破嘴烏鴉」。可是,烏鴉在歷史中還有被人遺忘的另一種形象。《譙子法訓》便利用烏鴉來教育人:「烏者猶有反哺,況人而無孝心者乎?」人類當中自然也有烏鴉的同志,二者合作得很好。唐人張志寬母親死後,他親自負土成墳,建廬守墓,於是烏鴉來巢,張志寬慟哭時,群烏跟著悲鳴,皇帝聽說後,認為他的孝心感動了上天,特樹為典型,給予賞賜和慰問。《孝子傳》又說到一個李陶,也是親自治墓,不要鄰人幫忙,結果烏鴉來幫忙,「群烏銜塊助成墳」。
  • 把女詩人餘秀華貶得一文不值的大詩人食指,自己寫的詩到底如何?
    食指和餘秀華,兩個本來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詩人,因為一場詩壇論戰被聯繫到一起。食指先生不理解,為何大家要捧餘秀華,他表示餘秀華的存在讓新詩的嚴肅性無從談起,並找了數個論點將餘秀華貶得一文不值。對此,餘秀華用了一篇《兼致食指,不是誰都有說真話的能力》來回應。
  • 新詩人與老詩人:餘秀華與食指
    食指爬到餘秀華頭上,餘秀華大喊:這次又被食指強姦了一次!餘秀華用了一個「又」,我還疑惑食指怎忒無奈了,居然「二次」強姦餘,後來我查資料,才知道餘的「又」是指之前被詩人王家新強姦過一次。王家新是怎麼強姦的,我不清楚。是不是踩在人家頭去了?如是,這是不對的,不能老詩人欺侮新詩人。
  • 一隻鳥兒飛過我的頭頂
    一隻鳥兒飛過我的頭頂徐翔升一隻鳥兒飛過我的頭頂那遠去的影子留下來好大一片天空這讓我的心上如此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