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食指與詩人餘秀華吵架,文人之爭,你的神經興奮啥

2020-12-05 繭破

詩人食指批評餘秀華的一段話,是出自詩人內心的使命與責任,並不是故意的刁難,可沒想到引起了一場文壇少有的吵架,正如有人說,作為文壇的「風流餘韻」,文人吵架不是壞事,圍觀這些文人吵架,總比盯著那些明星的私生活有意思多了。

確實,看看網絡對那些所謂的明星的報導,以及各種追星族們的狂熱與喧囂,真的不如讓我們靜下來讀首詩,雖然讀不懂,但總比那些文化垃圾強得多多,至少一首詩,會讓我們沉思。

詩人食指跟詩人餘秀華的紛爭,基本告一段落,綜合一下觀點:

1、兩個人都是詩歌大家,各有粉絲,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2、兩個詩人年齡懸殊大,對詩歌的理解不同,一個擔負歷史,一個只想聊聊天打打炮,並行的層面,不應該有交集。

3、同樣很傷悲的人生,大家可以了解一些他們的身世:學歷不高,生活艱難,離異,還都有病,食指精神分裂,餘秀華腦癱……為什麼詩人要有病?不是都是哦。

4、他們都應該值得尊敬!只要是勞作者,只要是為了生活,只要是用自己的辛苦給了大家精神食糧,值得我們尊重!

蘿蔔白菜各有愛,請大家的評論嘴上留德,給自己積德,給你的家人朋友積德,你可以喜歡誰不喜歡誰,這是你我的權利,但不能罵人家,更不能因為身體原因流言蜚語,說句實在話,他們水平的詩歌,你寫不出來!即便是你寫出來了,也不會得到這麼多人的批評,說句大白話,人家比你強多了,別整天滿嘴噴水,又不是噴壺。

我在了解兩位詩歌大家的過程中,還知道了過去不久還有一位所謂的詩人鄭正西,曾經跟餘秀華吵過架,但好像早已經被踩到了腳下,真是可悲。

不管怎麼說,從詩歌的立意、文採、思想、藝術等等方面,詩人食指跟詩人餘秀華都很贊!

文化人,還是用事實說話,光憑吵架,沒什麼結果,有作品才是本事!

讓我們繼續讀詩吧(每人一首,選他們的詩很難,他們的詩,每一首,真的都很美):

詩人食指的詩《煙》

燃起的香菸中飄出過未來的幻夢,

藍色的雲霧是掙扎過希望的黎明。

而如今這煙縷卻成了我心中的愁緒,

匯成了低沉的含雨未落的雲層。

我推開明亮的玻璃窗,

迎進郊外田野的清風。

多想留住飄散的煙縷——

那是你向我告別的身影。

詩人餘秀華的詩《給你》

(這首詩在CCTV朗讀者的收官之夜,餘秀華被請去朗讀了,主持人董卿,當時淚流滿面。)

一家樸素的茶館,面前目光樸素的你

皆為我喜歡你的鬍子,昨夜輾轉的面色讓我憂傷

我想帶給你的,一路已經丟失得差不多

除了窗外凋謝的春色

遇見你以後,你不停地愛別人,一個接一個

我沒有資格吃醋,只能一次次逃亡

所以一直活著,是為等你年暮

等人群散盡,等你靈魂的火焰變為灰燼

我愛你。我想抱著你

抱你在人世裡被銷蝕的肉體

我原諒你為了她們一次次傷害我

因為我愛你

我也有過欲望的盛年,有過身心俱裂的許多夜晚

但是我從未放逐過自己

我要我的身體和心一樣乾淨

儘管這樣,並不是為了見到你

致敬!

兩位詩歌大家——食指、餘秀華。

圖片源自網絡,繭破原創文字;

如需轉載請保留作者名:繭破。

您讀完小文後,如有半點感觸,請關注編者,分享此文,也請您留言討論,聽說交流分享的人都會很快樂。

相關焦點

  • 新詩人與老詩人:餘秀華與食指
    對不起,詩人,我把你們的名字放在一起,看上去好像情侶一樣。怪我嘴笨筆拙,但我沒辦法,誰叫你們掐架掐得厲害。食指爬到餘秀華頭上,餘秀華大喊:這次又被食指強姦了一次!餘秀華用了一個「又」,我還疑惑食指怎忒無奈了,居然「二次」強姦餘,後來我查資料,才知道餘的「又」是指之前被詩人王家新強姦過一次。王家新是怎麼強姦的,我不清楚。是不是踩在人家頭去了?如是,這是不對的,不能老詩人欺侮新詩人。
  • 食指與餘秀華:是大牌詩人看不慣業餘詩人,還是另有原因所在?
    你的閱歷不同,欣賞的角度不同,那自然對於它的理解也是不同的。這還不算上詩歌作者的環境,背景理解能力這些等。身為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食指,他成名很早,大家也是聽著他的詩歌長大的,甚至還有很多人至今仍舊記得他筆下的那些經典名句。從什麼時候開始,文學詩壇之中出現了餘秀華的身影。
  • 詩人食指批評餘秀華
    莊曉雅1月13日,「朦朧詩鼻祖」、老詩人食指在《在北師大課堂講詩》新書發布會活動現場上批評當紅詩人餘秀華:「看過餘秀華的一個視頻,她理想的下午就是喝喝咖啡、看看書、聊聊天、打打炮,一個詩人,對人類的命運、對祖國的未來考慮都不考慮,想都不想;從農村出來的詩人,把農民生活的痛苦
  • 把女詩人餘秀華貶得一文不值的大詩人食指,自己寫的詩到底如何?
    食指和餘秀華,兩個本來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詩人,因為一場詩壇論戰被聯繫到一起。食指先生不理解,為何大家要捧餘秀華,他表示餘秀華的存在讓新詩的嚴肅性無從談起,並找了數個論點將餘秀華貶得一文不值。對此,餘秀華用了一篇《兼致食指,不是誰都有說真話的能力》來回應。
  • 神問答|怎麼看朦朧派詩人食指和腦癱女詩人餘秀華之間的「罵戰」?
    1月16日,餘秀華(代表作《穿過大半個中國去x你》)發表長文反駁:「詩歌界有一個人,整天評價這個,評價那個,評價女詩人。如同農村裡碎嘴的老女人,也如同我們村裡那些老男人整天談論政治一樣。我就呵呵了,你就這個水平,這個胸懷你好意思點評任何人?我就問你一句:你是怎麼關心人類的,你是怎麼關心國家的,你是怎麼關心農村的?」這場詩人之間的「罵戰」,是當代的文人相輕嗎?
  • 食指與餘秀華爭論背後,是士大夫詩人的巨大失落
    編者按:小眾的詩歌難得成為熱點,事情緣起老詩人食指對餘秀華的批評。在一場新書發布會上,他認為餘秀華作為從農村出來的詩人,從來不提農民生活的痛苦、對小康生活的嚮往,不考慮人類的命運、祖國的未來,只嚮往喝喝咖啡、打打炮,評論界不應該把她捧紅。餘秀華則發布博客文章《兼致食指,不是誰都有說真話的能力》進行回應。
  • 詩人的鄙視鏈:喝過咖啡的「食指」看不起「吃過大蒜」的餘秀華!
    自古文人相輕,相較於娛樂圈的糜爛和醜事不斷,文人的圈子這幾年似乎寂寂無聲,沒了早些年韓寒撕逼現代詩人,也沒了李敖罵遍圈子無敵手,文學的發展都在迷茫中踽踽前行,連火花的碰撞都越來越少,著名詩人食指和餘秀華的爭論雖然並不文雅,卻對外人了解現代詩人的現狀有很大的意義。
  • 餘秀華曾被食指批評:農村來的詩人卻不提農民生活之苦
    文·段宏剛兩年前,朦朧派詩人代表食指在一場新書發布會上,面對近些年紅得發紫的女詩人餘秀華,說了一句義正言辭的話:一個農村出來的詩人卻提都不提農民生活的痛苦。作為同行,同吃詩歌這碗飯,食指為什麼要這樣數落餘秀華,依我之見:在食指眼裡,餘秀華是橫空出世的民間詩人,迅速搶佔了正統詩人的資源,他批評餘秀華,在本質上體現了兩個詩人陣營,兩種詩歌立場,兩種詩歌生態環境的對立。
  • 搖搖晃晃半生,富了的餘秀華比瘋了的食指活得更像個人
    不知食指的,可能只被動地讀過海子,還不會超過2篇。食指不知道,而今,當詩的力量還不如個屁響,批評搖搖晃晃的餘秀華,是心殘的打身殘的。為了讓她活著,餘秀華不到20歲就被嫁給了一個大她很多歲的丈夫。你可以想像願意娶她的男人會是什麼樣,餘秀華說過,在她摔倒的時候,丈夫是不會上前攙扶,而是在一旁嘲笑她。在她歪歪斜斜掙扎著活的時候,沒有一個文化人兒想著「負責」點啥,她比打破吉尼斯記錄還不可思議的靠寫詩成名了,你跟她談「你不對歷史負責,就會成為歷史的笑話」?!
  • 餘秀華:塵世中保持率真是我的天賦
    回顧餘秀華這一路,《詩刊》編輯劉年刊登「一位腦癱詩人的詩歌」,《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得以刷爆朋友圈。緊接著,詩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在走紅一周後出版。不久後,詩集《搖搖晃晃的人間》、《我們愛過又忘記》,散文集《無端歡喜》也陸續和讀者見面。一時間,腦癱詩人、農民詩人這些標籤被貼到她的身上。雖然她不喜歡被人強調「腦癱」、「農民」,但好在餘秀華成了詩人餘秀華。
  • 人物紀實:詩人的桂冠,我在精神病院見到的食指
    2008年11月19日下午4點,中國先鋒詩歌拓荒者的第一人,詩人食指60歲生日酒會暨詩歌朗誦會在北京老故事餐吧隆重舉行。  這一次為祝福詩人食指60歲生日而舉行的食指詩歌專題朗誦會,主題是「詩人的桂冠」。
  • 魚臺籍詩人食指,講述「家國情懷」
    文/劉東華先後參加過魚臺籍詩人食指在場的兩次作品研討會,兩次相隔了近20年。這20年間,很多文學青年成了知名作家,學者,唯有食指沒有變化,仍然是那個喜歡穿「黃球鞋」的詩人,只是頭髮白了,人更蒼老了。這樣的研討會,總會到一些知名的作家、詩人、評論家,但所有人的發言,我感覺只有食指的發言最讓人動容。記得在會上,談到詩人的社會責任,食指引用了清朝詩人趙翼一句詩:「國家不幸詩家幸。」食指說:「文人應該好好想想國家和作家的責任,還是國家幸得好,寧可詩家不幸,也要國家幸。」在常人眼裡,詩人食指是不幸的。
  • 詩人食指:因愛情瘋癲半生,精神病院呆12年:困住了身卻放鬆了心
    1968年,食指開始下鄉插隊,不得不承認,詩人的靈感來源於生活,可能是一剎那的碰撞產生了難以磨滅的火花,在他即將踏上火車離開生他養他的家鄉的那一刻,他的心中一股強烈的不舍之情,對這個地方滿滿的留戀,他寫下了《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
  • 餘秀華5/1生產者62基因天命光之語大詩人@人類圖
    現年44歲的餘秀華,非常愛慕46歲李健,李健簡直就是秀華阿姨的愛豆啊。餘秀華愛李健,愛得深沉,那也是路人皆知的事實了。  有這條通道的人很擅長說故事,他們好比古時候的吟遊詩人或說書人,四處遊歷,雲遊四海,旅行是累積人生歷練最好的方式,他們沿路在小茶館、小酒館說故事,同時搜集更多故事。他們是如此擅長以語言、影像、表演或任何傳播故事的方式,傳遞各式各樣的體驗,而這體驗不見得是他們自己親身經歷,有可能是他們之前所看到、聽到的分享,或眾人過往的經驗.
  • 牆角盛放的薔薇——讀餘秀華《我們愛過又忘記》有感
    餘秀華是當代詩人當中比較有天賦和靈氣的一位,聽到她的名字已是幾年前,那時,在網上的某個論壇,不經意間瞥見幾句詩:如果給你寄一本書,我不會寄給你詩歌我要給你一本關於植物,關於莊稼的告訴你稻子和稗子的區別告訴你一棵稗子提心弔膽的春天瞬間就被融在這詩中的才華所吸引,然後藉助搜索工具,找到這段詩的出處,才知道是一個女詩人的作品《我愛你》中的結尾,於是記住了這個名字
  • 餘秀華2021年第一首詩,《一隻身體溫熱的麻雀》,水平如何?
    餘秀華,是一位現代女詩人。其實在歷史上的詩人,大多數是男性的,當然也有一小部分的女詩人,她們巾幗不讓鬚眉,在詩歌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些歷史上出現的女詩人,有李清照、蔡文姬、卓文君、上官婉兒、薛濤、唐琬、魚玄機等等。現代人很難寫出符合格調、平仄、韻味的古體詩。
  • 餘秀華:我寧願平庸,也不願犧牲生活來換取詩歌
    坐得滿滿騰騰的人群中,有一位男讀者站起來提問後不忘大聲喊,「餘秀華老師,我愛你。」這個大型追星現場的主角,不是娛樂明星,也不是青春文學「偶像」作家,而是一位詩人。近幾年由於網絡平臺的助推,新詩出現復甦態勢,但總體還算是小眾文化。但餘秀華的出現,卻點燃了不少年輕讀者讀新詩的熱情。近日,詩人餘秀華來到成都文軒BOOKS書店,做了一場詩歌分享會。
  • 獨家|詩人食指之妻發文:壞的名聲是永遠掙不脫的枷鎖
    編者按:憑著對生命的熱愛,對詩歌藝術的追求,詩人食指走出了福利院。從2002年3月21日出來至今,16年過去了。戴著「精神病」的帽子,這些年他究竟經歷了些什麼?流言蜚語的背後是怎樣的現實?食指妻子翟寒樂用文字訴說了這一切。詩人食指近照。
  • 詩人曾默默無聞,後來卻大放異彩,這首詩言盡意遠,值得細讀
    下面介紹的詩人曾默默無聞,後來卻大放異彩,這首詩言盡意遠,值得細讀。《籬笆那邊》作者:艾米莉·狄金森籬笆那邊有一顆草莓我知道,如果我願我可以爬過草莓,真甜!可是,髒了圍裙上帝一定要罵我哦,親愛的,我猜,如果他也是個孩子他也會爬過去,如果,他能爬過!
  • 詩人西川:「詩人生在中國,真是太不幸了」(圖)
    我可以給你酒喝,但請你不要念詩   唐曉渡前去報到時,正值這份國人仰慕的刊物經歷了「文革」剛剛復刊不久。1957年,在臧克家和徐遲的提議下,《詩刊》正式誕生,今年剛好50周年。   一位編輯翻閱著此次周年慶典的資料,興奮的心情溢於言表:「看看,都是什麼人為我們寫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