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華通科創板上市淺析及燃料電池未來發展趨勢

2020-12-06 顏有光

億華通7月21日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意向書顯示,擬發行股份不超過17,630,523股,佔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25.01%。擬募集資金12.00億元用於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基地建設二期工程、面向冬奧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研發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等。

億華通是一家專注於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研發及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致力於成為世界領先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供應商。發行人具備自主核心智慧財產權,率先實現了發動機系統及燃料電池電堆的批量國產化,產品目前主要應用於客車、物流車等商用車型。

經營及主營業務收入情況

2017~2019年期間,億華通營業收入分別為2.01億元、3.68億元、5.5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2,860.78萬元、2,311.61萬元、6,391.65萬元。

截至2020年3月31日,億華通資產總額為167,441.50萬元,同比增長14.28%;負債總額為55,027.22萬元,同比增長38.07%;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103,728.46萬元,同比增長6.59%。2020年1-3月,實現營業收入1,750.06萬元,同比增長12.41%;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238.32萬元,虧損收窄1.5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256.62萬元,虧損收窄16.42%。

億華通預計2020年上半年可實現的營業收入為5,000萬元至7,0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變動幅度為-24.65%至5.49%;預計2020年上半年可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400萬元至-4,8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變動幅度為-16.12%至-3.21%;總體保持平穩。

億華通主要業務收入來源於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的銷售,現階段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發展高度依賴於補貼政策的支持。2019年度,億華通共計實現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銷售498套,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4,941.29萬元,在國內率先開啟了氫燃料電池發動機批量商業化的進程。其主營業務收入分產品情況如下:

億華通五大客戶包括申龍客車、北汽福田、宇通客車、中通客車、吉利商用車等商用車廠商,累計實現發動機系統銷售收入分別為28,861.28萬元、27,389.48萬元、16,940.30萬元、10,257.15萬元、6,498.86萬元,合計佔發行人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80.40%,佔發行人發動機系統銷售收入的比例為90.13%。

核心技術研發創新高及生產體系不足

在我國政策及市場的共同推動下,各方力量紛紛在燃料電池產業鏈內加快布局,並加大產品研發投入和市場推廣力度。經過多年的技術創新和研發積累,億華通形成了一系列核心技術,這些核心技術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核心機密。近三年研發投入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2.44%、13.40%、23.34%。

由於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系國家科技部等重點培育產業化的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之一,因此億華通的研發活動中承接了數量較多的課題研發任務。通過在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及電堆領域深耕,億華通目前已形成142項發明專利、92項實用新型專利、81項軟體著作權,主導和參與制訂了30項現行和即將實施的燃料電池國家標準,報告期內累計完成了8項燃料電池領域國家課題,是我國燃料電池領域極少數具有自主核心智慧財產權並實現燃料電池發動機及電堆批量化生產的企業之一。

2017~2019年度,中國市場銷售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數量分別為1,272輛、1,527輛和2,737輛,發行人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銷量分別為192臺、303臺和498臺,正處於從技術研發、示範運營進一步到核心技術產業化的關鍵時期。億華通位於張家口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生產基地一期工程已建成投產,一期項目已具備2,000臺/年的生產能力,未來隨著二期項目建設完成發行人將具備年產10,000臺的生產能力。作為國內首批實現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批量化生產的企業之一,億華通沒有完整成熟的生產、測試和質量控制體系可以參照,發行人作為先行者將可能在探索產業化道路過程中面臨諸多困難和障礙,包括產業化體系不成熟、生產裝備水平不高等問題。

行業市場發展概況及未來趨勢

在全球氣候變暖、化石能源枯竭的大背景下,我國政府為降低能源對外依存度、構建替代化石能源的可持續發展經濟、減少交通運輸領域汙染排放、實現汽車產業跨越式發展,自 21世紀初即開始規劃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在「十五」到「十三五」期間從戰略規劃、技術創新、示範推廣等多個層面不斷加深對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的支持。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處於從導入期向成長期邁進的關鍵階段,燃料電池汽車已成為我國實現節能減排環保、汽車產業結構調整、經濟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產業鏈上遊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的大規模國產化可有效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整體發展,支撐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

根據 2019年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其他新能源車型整體退坡幅度高達50%左右,燃料電池汽車按2018年對應標準的0.8倍補貼。根據2020年發布的後續通知,將對燃料電池汽車的購置補貼調整為選擇有基礎、有積極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區域,重點圍繞關鍵零部件的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開展示範,中央財政將採取「以獎代補」方式對示範城市給予獎勵,有關通知尚待另行發布。

從「十五」到「十三五」,國家政策通過從戰略支持與引導、技術創新與研發、示範推廣補貼等多方面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整體發展,促使燃料電池汽車技術走出實驗室、步入產業化,並逐步實現燃料電池商用車商業化運營。

燃料電池技術並不是一項新興技術,在 1839年即被英國的WillamGrove發明,21世紀後,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發展逐漸成熟,從資源和環保角度出發,為構建替代化石能源的可持續發展經濟,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積極推進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目前,燃料電池根據其應用場景不同可大體分為交通運輸用、固定式、可攜式燃料電池,近年來需求量均呈現爆發式增長。2019年度全球燃料電池出貨量達1,129.6兆瓦,2015年-2019年複合增長率達到39.52%,其中交通運輸領域需求上升尤為顯著,年複合增長率達68.13%。

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早在「十五」期間即被確立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技術路徑之一。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年)》、《中國製造2025》、《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均明確了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的戰略地位,其根本目標是降低我國能源對外依存度、減少城市大氣汙染,推動我國汽車產業跨越式發展。自北京奧運會有20多輛燃料電池轎車和2輛客車在運行,到上海世博會將近200輛各類燃料電池汽車示範運行,到目前在新能源汽車推廣財政補貼政策和科技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支持引領下,以客車、物流車等商用車型為先導陸續在全國範圍內啟動了商業化示範推廣。

受益於此,我國燃料電池汽車銷量於2016年開始快速起步,最近4年燃料電池汽車銷量年複合增長率達到63.26%,2019年度燃料電池汽車銷量達到2,737輛8,較2018年度同比增長79%,表明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已經從政府主導的技術探索、示範運營階段發展至商業化初期階段。

未來,隨著重點氫能城市燃料電池汽車的大規模應用、大功率燃料電池技術的突破、加氫設施配套進程提速,以重點氫能城市為依託發展氫能區域協同和網絡化建設的趨勢將進一步突出,從而打通燃料電池汽車互通路徑。

相關焦點

  • 氫燃料電池第一股億華通
    今日科創板我們一起梳理一下億華通,公司是一家專注於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研發及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致力於成為國際領先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供應商。公司具備自主核心智慧財產權,率先實現了發動機系統及燃料電池電堆的批量國產化,產品目前主要應用於客車、物流車等商用車型。
  • 億華通:氫燃料電池領跑者 乘產業政策東風爆發在即
    原標題:億華通:氫燃料電池領跑者 乘產業政策東風爆發在即   導讀:   億華通是國內領先的氫燃料電池發
  • ...回款寥寥,「氫能第一股」億華通轉戰科創板機會有多大?丨IPO稜鏡
    來源:投資時報近年來,億華通業績有所增長,且擁有強大的合作方陣容,不過該公司仍存在營收季節性波動顯著、經營性現金流持續為負,且應收帳款高企的問題《投資時報》研究員 呂貢隨著科創板的推出,各大公司轉戰科創板熱情高漲,新三板也逐步成為科創板的重要「生源地」。
  • 億華通:燃料電池第一 國內市佔率第一
    過去三年,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分別為1272輛、1527輛和2737輛,億華通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銷量分別為192臺、303臺和498臺,市佔率分別為15.09%、19.84%、18.2%,可見公司市佔率還是有保障的。
  • 衝擊科創板的9個氫能「種子」企業
    由於氫能產業尚處於發展初期,因此第三種企業數量還非常少,本文重點介紹了短期內(2-3年內)已籌劃及有潛力衝擊IPO的第三種類企業。衝擊科創板的「9顆種子」氫能產業各環節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大且發展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一個年輕而有巨大前景的高科技產業,科創板是氫能產業鏈相關企業初期發展的首選。
  • 氫燃料電池概念火熱的背後 新能源汽車不只有鋰電池一個選項
    來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作者:王漢星談及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系統,人們往往會第一時間想到鋰電池,而事實上在傳統內燃機與鋰電池爭奪汽車動力市場的同時,燃料電池的競爭力也不容忽視。本周以濰柴動力為代表的氫燃料概念上市公司走強,將市場的目光再次引向「氫鋰路線之爭」,氫燃料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另一選項,其發展現狀、瓶頸、以及未來究竟如何?
  • 國六標準倒逼汽車產業變革,燃料電池汽車的未來可期!
    電堆是燃料電池系統的心臟,它是由多個單電池串聯並通過端板進行固定組成,單電池又由雙極板、膜電極、墊圈和密封圈構成。其中,武漢理工新能源膜電極產品已開始供應億華通。 另外,A股上市公司道氏技術在2019年與重塑科技、馬東生共同出資設立道氏雲杉,目前已經實質性啟動氫燃料電池膜電極研發工作。 馬東生是國鴻氫能的創始人之一,國鴻氫能為巴拉德合資公司,目前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燃料電池電堆生產線。
  • 《氫能源未來發展趨勢及研發應用》報告:超12萬億元市場中燃料電池...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產氫國,如果未來能好好發展氫氣,對我們國家的發展會非常有利。」餘卓平指出。2019年,中國氫能聯盟發布的《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曾預計,到2050年氫能在中國能源體系中的佔比約為10%,年經濟產值超過12萬億元。上述會議現場發布的《氫能源未來發展趨勢及研發應用》顯示,現階段氫能價值鏈還相對較小,未來會率先在商用燃料汽車領域取得商用突破。
  • 燃料電池板塊要有大事發生?
    昨夜,納斯達克上市的燃料電池公司巴拉德動力系統股價創下歷史新高。緊隨其後,A股燃料電池板塊也在11月24日表現搶眼:億華通、ST海馬、亞星客車等股價紛紛大漲,燃料電池指數也升至一年內的高點。另據記者從ST海馬處獲悉,公司目前正在制定長期的燃料電池車發展計劃。到2025年,公司規劃分批投入總量不低於2000臺氫燃料電池車輛在海南全島範圍內實現商業運營。雪人股份:與豐田達成氫燃料電池合作今日大漲的雪人股份,此前也披露了其在燃料電池領域的新進展。
  • 年終紀事2020|氫燃料電池掀起價格戰?
    [汽車之家 行業]  2020年8月10日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值得紀念的一天。這一天,中國氫能第一股億華通登陸科創板,開盤漲幅高達240%,形勢一片大好。可是就在上半年,全行業還是一片沉寂。
  • ...新能源汽車|氫燃料電池|氫能源|燃料電池|產業鏈|燃料電池汽車
    從2012年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划起,持續加強對於燃料電池汽車的戰略支持、產業引導以及財政扶持。自上海市發布第一個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以來,各地政府密集出臺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規劃。而我國的燃料電池產業尚處於發展初期,目前國內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尚不足1萬輛,加氫站布局遠不能滿足未來需要,按產業規劃目標時點推算,這意味著未來幾年燃料電池產業將迎來真正的爆發期!三、燃料電池平價時代加快到來,產業鏈規模將超千億當前,氫燃料電池汽車能源使用成本高於傳統燃油車。
  • 「研報掘金」新補貼政策「呼之欲出」燃料電池將迎來快速發展 機構...
    4、未來隨著政策不斷加碼和大規模商業化應用不斷落地,氫燃料電池將迎來快速發展。未來隨著政策不斷加碼和大規模商業化應用不斷落地,氫燃料電池將迎來快速發展。5、燃料電池政策趨勢明確,此前市場關注度極低,預期差極大。2020年4月22日以後的燃料電池補貼政策內容與時間至今尚未明確,同時燃料電池汽車產銷也大幅下滑,中汽協數據顯示,2020年1-7月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97輛和407輛,同比分別下降66.1%和63.2%。
  • 【杜科新材料•聚焦】2021年中國氫能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十大...
    2020年,對於中國氫燃料電池產業來說,是不尋常的一年。一方面,資本市場熱度不斷,技術進步和降本幅度遠超預期。「氫能第一股」億華通科創板上市,重塑科技、清能股份、武漢理工氫電、東嶽未來氫能等產業鏈企業紛紛獲得資本加持。同時,燃料電池自主技術進步明顯,國產化進程加速,電堆功率及體積功率密度同比2019年顯著提升,電堆、系統及BOP零部件價格大幅下降。
  • 【杜科新材料 聚焦】2021年中國氫能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十大預測
    2020年,對於中國氫燃料電池產業來說,是不尋常的一年。 一方面,資本市場熱度不斷,技術進步和降本幅度遠超預期。「氫能第一股」億華通科創板上市,重塑科技、清能股份、武漢理工氫電、東嶽未來氫能等產業鏈企業紛紛獲得資本加持。
  • 燃料電池能否複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路線?
    從汽車行業的生命周期來看,目前傳  統燃油車處於相對成熟階段,傳統車企也在新能源汽車如火如荼的發展的倒逼下,加速轉型;而鋰電池動力電池汽車處於行業發展的成長期,未來發展前景廣闊,產業鏈的頭部企業具有較好的中長線α投資機會;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處於行業的導入期,隨著產業資本的融入、產品更迭、技術升級以及政策大力扶持等多因素影響,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迎來了歷史性的機遇,行業具有較好的
  • CAIPC2020 | 國際高峰論壇: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發展現狀研討
    主持人:謝謝,接下來有請億華通田女士簡單幫我們介紹一下億華通的布局,謝謝!裴冠茹:各位同仁大家好,我是來自北京億華通的裴冠茹,下面由我跟大家介紹億華通企業情況,我這三個部分,一是公司情況,二是整體概括,三是我們企業智慧財產權建設情況。
  • 燃料電池行情能持續多久?
    從9月底燃料電池以獎代補的政策出臺,11月15號示範城市申請截至,目前已經有20多個城市群申請,後面到12月中下旬審批通過後大家就要開足馬力開始生產燃料電池車,未來幾個月有望看到連續月度燃料電池車出貨量過千臺。
  • 多家企業聯合成立燃料電池研發公司 助推中國氫能發展
    為了在中國普及氫燃料電池車(FCEV),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豐田汽車公司等六家擁有相同理念的公司於今日籤署合營合同,成立「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
  • 燃料電池發展迎來新機遇
    包括上汽大通、宇通等在內的車企也都推出了相關的氫燃料電池車;豐田、一汽、東風、廣汽、北汽、億華通等公司此前成立了「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北汽集團日前發布了《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戰略規劃》和首款32T液氫重卡新產品,並計劃到2030年,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20萬輛。隨著傳統車企的紛紛加入,行業有望迎來規模效應。
  • 新能源氫燃料電池產業鏈
    其中,關於氫能與燃料電池,白皮書指出「部署可再生能源與氫能技術研究」「加速發展綠氫製取、儲運和應用等氫能產業鏈技術裝備,促進氫能燃料電池技術鏈、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發展」等。目前,各級地方政府藉此次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申報為契機,相繼發布了氫能產業發展規劃,期待國家層面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儘快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