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華通:燃料電池第一 國內市佔率第一

2020-12-07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億華通:燃料電池第一 國內市佔率第一

  清潔能源最近著實火了一把,從新能源車、鋰電池到光伏太陽能、風電等等。就連新能源車ETF(515030)這類都上了天。今天我們再看一家公司,在燃料電池領域國內領先,他就是億華通(688339)。

  億華通是國內領先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研發及產業化公司,主要產品為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及相關技術開發與服務,目前主要應用於客車、物流車等商用車型,已形成以自主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為核心的業務體系,包括雙極板、電堆、整車控制器、DC/DC、氫系統、測試設備、燃料電池實驗室全套解決方案等。核心產品為氫燃料電池發動機。

  具體業務來看,公司率先實現了發動機系統及燃料電池電堆的批量國產化。通過收購神力科技,具備了電堆的自主知識產權與量產能力。同時子公司億氫科技專注於膜電極領域,實現電堆零部件的國產化替代。

  公司配套車型第一,銷量增長有潛力。2019年《推薦車型目錄》燃料電池配套車型市佔率20%(排名第一),裝機量市佔率19%(排名第二)。據工信部2020年前8批新能源車推廣目錄統計,公司配套車型達到29款,仍然居於首位。

  過去三年,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分別為1272輛、1527輛和2737輛,億華通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銷量分別為192臺、303臺和498臺,市佔率分別為15.09%、19.84%、18.2%,可見公司市佔率還是有保障的。

  2019年,中國氫燃料電池專用車生產廠家主要是申龍客車、中通客車、飛馳汽車,三家佔比91.74%。氫燃料電池客車生產廠家主要是上汽大通、宇通客車、飛馳汽車、廈門金旅、申龍客車,五家佔比70.49%。

  研發專利:

  2012年設立以來,依託清華大學開展產學研合作,與清華、華東理工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籤署《產學研合作協議書》,公司先後承擔多項863計劃項目、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以及北京市科委、上海市科委項目等燃料電池領域重大專項課題,逐漸成為國內氫燃料電池領域的領導企業

  目前已形成142項發明專利、92項實用新型專利、81項軟體著作權,主導和參與制訂了30項現行和即將實施的燃料電池國家標準,累計完成了8項燃料電池領域國家課題。

  主要客戶:

  公司前五大客戶佔比均在95%以上,基本都是頭部公司。

  財務業績

  2019年營收5.54億元,同比增50.25%,2016~2019營業收入快速增長,三年複合增速59%。2019年實現歸母淨利潤0.64億元,同比增長176.5%,扣非歸母淨利潤-0.14億元。2020前三季度營收1.29億元,同比增4.65%,扣非歸母淨利-6232萬元,與去年同期-6079萬元大致相當。

  主營毛利率較高,2016~2019年毛利率維持在45%左右,總體保持穩定。2020前三季度毛利率36%,同比增加2.5%環比增加0.6%。2016~2019淨利率從-1.19%增長至8.29%。「以獎代補」推廣補貼政策的燃料電池系統的額定功率不小於50KW,億華通2019年發動機系統平均功率47.8KW,預計未來出貨結構將以50KW以上為主,毛利率有望提升。

  資產負債率較低,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總體保持較好水平,短期償債能力較強,財務狀況穩健。

  行業趨勢:

  基於電池特點,燃料電池汽車更適合固定路線的中長距離商用車。今年9月中旬,五部委聯合下發《關於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的通知》,要求有想法的城市(群)在11月15日前進行申報。預計年底前會出審核結果,然後明年初執行。

  千呼萬喚的燃料電池汽車版的「十城千輛」計劃將正式拉開帷幕。上一次「十城千輛」始於10多年前,2009年1月1日正式執行,那一年比亞迪股份(01211)最高漲了8倍。

  兩次「十城千輛」政策對比:

  自「十五大」新能源汽車重大科技專項啟動以來,在國家一系列重大項目支持下,我國燃料電池技術取得一定進展,各產業鏈環節技術與國產化程度如下:

  1、膜電極、雙極板和質子交換膜等已具有國產化能力,但規模還較小。

  2、電堆產業發展較好,但輔助系統關鍵零部件產業發展較為落後。

  3、系統及整車產業發展較好,配套廠家較多且生產規模較大,但大多採用國外進口零部件,對外依賴度較高。

  國內也湧現一批關鍵零部件的代表性公司。

  2020上半年,居於行業領先地位的豐田汽車,聯合中國一汽、東風公司、廣汽、北汽、億華通五家公司,共同成立「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總投資額50.19億日元,其中豐田出資佔比65%,億華通出資15%,其他四家車企個5%。

  很明顯了,是不是有點眼熟,這類似於半導體光刻機巨頭、全球壟斷EUV光刻機、每臺售價1億歐元的荷蘭阿斯麥,當年是下遊客戶臺積電、三星、英特爾等多家代工巨頭共同出資給阿斯麥,用於研發EUV光刻機。

  現在是國內外主要整車企業與億華通共同出資,進行燃料電池的研發。另外宇通客車、申龍客車的全資子公司和全資母公司分別為億華通的第三、第四大股東,構成關聯方,北汽福田、中植汽車也均以其關聯投資平臺對公司進行投資,即是客戶又是股東、又共同開發新領域,大家利益綁定在一起,肥水不流外人田。

  總體來說,億華通所處賽道優異,作為國內少數實現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批量化生產的企業,並將部分技術和零配件國產化,主營業務毛利率處於行業較高水平。通過收購神力科技,具備了電堆的自主智慧財產權與量產能力,佔據了燃料電池產業鏈上的兩個核心高低。

  

(文章來源:巨豐財經)

(責任編輯:younannan)

相關焦點

  • 氫燃料電池第一股億華通
    今日科創板我們一起梳理一下億華通,公司是一家專注於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研發及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致力於成為國際領先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供應商。公司具備自主核心智慧財產權,率先實現了發動機系統及燃料電池電堆的批量國產化,產品目前主要應用於客車、物流車等商用車型。
  • 億華通:氫燃料電池領跑者 乘產業政策東風爆發在即
    原標題:億華通:氫燃料電池領跑者 乘產業政策東風爆發在即   導讀:   億華通是國內領先的氫燃料電池發
  • 億華通科創板上市淺析及燃料電池未來發展趨勢
    億華通7月21日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意向書顯示,擬發行股份不超過17,630,523股,佔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25.01%。擬募集資金12.00億元用於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基地建設二期工程、面向冬奧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研發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等。
  • ...新能源汽車|氫燃料電池|氫能源|燃料電池|產業鏈|燃料電池汽車
    根據發展規劃,我國力爭經過十五年持續努力,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融合發展協調高效、產業生態健全完善,純電動乘用車成為主流,燃料電池商用車實現規模化應用,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趨於普及,我國進入世界汽車強國行列。《技術路線圖2.0》則提出,至2035年達到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各佔50%的目標。
  • ...回款寥寥,「氫能第一股」億華通轉戰科創板機會有多大?丨IPO稜鏡
    早在2019年6月30日,億華通就向上交所提交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擬公開發行不超過2265萬股,募資12億元,其中7億元投向億華通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基地建設二期工程和面向冬奧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研發的項目,5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在收到上交所四輪審核問詢函及審核中心意見落實函後,2020年4月30日,億華通將接受科創板上市委的審議。
  • 氫燃料電池概念火熱的背後 新能源汽車不只有鋰電池一個選項
    目前國際制氫年產量6300萬噸左右,我國每年產氫約2200萬噸,佔世界氫產量的三分之一,是世界第一產氫大國。 綜上所述,氫燃料電池在我國有著優質的發展土壤,但仍然蘊含著一些產業發展瓶頸,其中最為顯著的是購置成本高、基礎設施缺乏以及使用成本較高等問題。這裡應注意到,成本問題是研究新能源成長空間時被反覆提到的關鍵點,成本降不下來,對傳統能源替代的基礎就不復存在。
  • 燃料電池行情能持續多久?
    系統供應方面,上牌角度重塑、億華通各佔30%、20%,電堆環節國鴻是60%,神力(億華通子公司)也有16%左右。億華通推薦的邏輯有三:1)從自上而下的邏輯來說,我們看好燃料電池行業,系統又是該行業內除了車之外最大的子環節,億華通是系統環節的龍頭。2)政府資源優勢。燃料電池做得早,從863項目及北京奧運會開始做,國家重大項目多數都有參與,並且有院士支持,在手訂單飽滿。3)業務純粹,所有利潤都來自燃料電池。億華通的估值方法。1)按照收入預期估值。
  • 燃料電池產業化進程加速,國內供應商將充分受益
    燃料電池系統產業化進程加快,國產化率持續提升當前燃料電池系統成本仍較高,隨著生產規模擴大成本將快速下降。根據美國能源部測算,目前電堆成本約120 美金/千瓦,當燃料電池發動機年產量達到50 萬套時,燃料電池電堆及發動機成本可分別下降至19 美元/千瓦及45 美元/千瓦。
  • 燃料電池板塊要有大事發生?
    昨夜,納斯達克上市的燃料電池公司巴拉德動力系統股價創下歷史新高。緊隨其後,A股燃料電池板塊也在11月24日表現搶眼:億華通、ST海馬、亞星客車等股價紛紛大漲,燃料電池指數也升至一年內的高點。亞星客車:受益濰柴與巴拉德合作24日,亞星客車開盤後迅速漲停,儘管此後打開漲停,但亞星客車仍在當日氫燃料電池概念股中漲幅居前。亞星客車隸屬於濰柴旗下,公司第一大股東濰柴(揚州)亞星汽車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51%。記者注意到,儘管亞星客車目前並未「大張旗鼓」進軍氫能源板塊,但濰柴和巴拉德在燃料電池領域合作密切。
  • 國六標準倒逼汽車產業變革,燃料電池汽車的未來可期!
    中遊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是燃料汽車與電動汽車、燃油車最大的區別之所在,價值佔比可佔到整車成本的50%以上,因此,未來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的市場空間是最大的,也是我們最為關注的。,其性能和成本直接影響到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性能、壽命及成本,佔電堆成本的60-70%。
  • 氫燃料電池有沒有投資機會?
    其中,再次提及要突破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支撐技術等瓶頸,和「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這一規劃,被視為氫燃料電池的重大利好。今天我們和投資達人聊一聊國內氫燃料電池,看看國內氫燃料電池處於什麼階段,又如何把握相關投資機會。國務院辦公廳又雙叒叕提及到氫燃料電池發展規劃,在政策助攻下氫燃料電池有望複製鋰電行情嗎?相關投資機會在哪?
  • 氫燃料電池「狼也來了」
    不僅雙雙躋身發達國家俱樂部,就連在我國引以為豪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領域,更是可與擁有十多億人口的泱泱大國並稱「中日韓」,松下、LG化學、SKI、三星SDI在世界範圍內,都不是「省油的燈」。不僅如此,這兩國的氫燃料電池行業企業也相當厲害。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第一的國家是韓國,其氫燃料電池的出貨量也高居第一達到了408MW。
  • 求知:氫燃料電池有沒有投資機會?
    其中,再次提及要突破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支撐技術等瓶頸,和「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這一規劃,被視為氫燃料電池的重大利好。 今天我們和投資達人聊一聊國內氫燃料電池,看看國內氫燃料電池處於什麼階段,又如何把握相關投資機會。
  • 日韓氫燃料電池市場:「狼也來了」!
    不僅雙雙躋身發達國家俱樂部,就連在我國引以為豪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領域,更是可與擁有十多億人口的泱泱大國並稱「中日韓」,松下、LG化學、SKI、三星SDI在世界範圍內,都不是「省油的燈」。 不僅如此,這兩國的氫燃料電池行業企業也相當厲害。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第一的國家是韓國,其氫燃料電池的出貨量也高居第一達到了408MW。
  • 燃料電池能否複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路線?
    (一)億華通——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領軍企業  億華通成立於2012年,並於2020年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公司是國內領先的氫能解決方案商,核心產品包括自主研發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及燃料電池電堆等,主要應用於公交車、客車及物流車車型。  車型覆蓋居行業第一,市場優勢顯著。億華通的客戶覆蓋宇通客車、北汽福田、中通客車、申龍客車以及吉利商用車等多個國內知名的商用車企業。
  • 燃料電池板塊又有活躍跡象,即將迎來繼2019年以來最大的行情
    而從整個板塊市場表現上看,億華通、美錦能源等行業龍頭近2個交易日均有較大的漲幅,市場表現非常亮眼。 對於板塊近期大漲,張帥認為,今年以來科技板塊尤其新能源領域都有較大漲幅,但燃料電池板塊一直沒有漲,主因還是因為投資者習慣性將其當做炒概念,隨著政策落地、成本下降被越來越多投資者認識到,產業開始活躍,目前正是剛剛開始活躍狀態,還是比較好的介入時點。
  • 新能源氫燃料電池產業鏈
    其中,關於氫能與燃料電池,白皮書指出「部署可再生能源與氫能技術研究」「加速發展綠氫製取、儲運和應用等氫能產業鏈技術裝備,促進氫能燃料電池技術鏈、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發展」等。目前,各級地方政府藉此次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申報為契機,相繼發布了氫能產業發展規劃,期待國家層面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儘快出臺。
  • 多家企業聯合成立燃料電池研發公司 助推中國氫能發展
    為了在中國普及氫燃料電池車(FCEV),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豐田汽車公司等六家擁有相同理念的公司於今日籤署合營合同,成立「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
  • 燃料電池概念龍頭股有哪些
    本月26日至27日將舉辦「2019氫能製備、儲運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交流大會」。首屆國際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技術峰會召開後3個月,氫能燃料電池板塊迎來巨幅上漲機會,多股股價翻番。《中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藍皮書》則進一步描繪出我國氫能產業的發展路線圖:到2020年,中國燃料電池車輛將達到10000輛、加氫站數量達到100座,行業總產值達到3000億元;到2030年,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要「撞線」200萬輛,加氫站數量達到1000座,產業產值將突破10000億元。隨著氫能及燃料電池逐漸成為市場熱點,A股的氫能及燃料電池板塊及個股也獲得了極大的上漲。
  • 體驗張家口氫燃料電池大巴車:加一次氫跑三百公裡,只排放水
    中國氫能資源豐富,根據《報告》,中國的氫產量約為2500萬噸,其中煤制氫約佔40%。在張家口,像崔文軍駕駛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共有74輛,佔全部類型公交車數量的20%,按照計劃,接下來將陸續採購170輛氫燃料電池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