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地區現存最早的地圖《寶慶四明志》。寧波市檔案館供圖)
今天下午,一本匯集了300幅與寧波有關地圖的新書《地圖上的寧波》在寧波市檔案館首發。
這一本在外人看起來厚重又枯燥的專業書籍,它的執行主編、寧波大學教授龔纓晏回顧4年的編寫歷程時卻格外感慨。「在寧波的歷史文化中,史前的河姆渡文化、以天一閣為代表的藏書文化、明清時期的浙東學術文化、近現代的商幫文化等等早已蜚聲中外,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寧波在地圖學史上也有著重要的地位,還出過一些地圖名家。」
(最新寧波城廂圖。改圖由新學會社於1914年發行。繪圖者為寧波人李海澄。由寧波市檔案系統收藏。)
《地圖上的寧波》一書匯集了300幅與寧波有關的各種地圖,包括古舊地圖和現代地圖,跨越了宋、元、明、清及近現代700多年歷史。
全書分為「地雄東南」、「域統山海」、「境分鄉邑」、「圖呈萬象」和「港通天下」五個部分,按「全國地圖上的寧波」、「浙江省地圖上的寧波」、「寧波城區地圖」、「各縣市區地圖」、「鄉鎮地圖」、「自然地理與經濟地理圖」、「海防圖」、「交通旅遊圖」、「規劃圖及其他地圖」和部分西方人繪製的地圖等順序編排,將寧波置於中國歷史和浙江地方史的宏觀背景下,系統展示了寧波區域和寧波城市的發展歷程,從不同角度說明了寧波在世界歷史、中國歷史和浙江歷史上的地位及特色。
「這本書不只是一般的編研成果,還有一定的學術研究價值。」寧波市檔案局局長王海娟告訴記者,2014年,寧波市檔案局(館)正式啟動《地圖上的寧波》編輯工作,聘請寧波大學教授龔纓晏主持並擔任該書的執行主編,從寧波市館現藏地圖資料,匯集各區縣(市)檔案館、城建檔案館、圖書館及相關部門所藏地圖,期間還通過對現存寧波地圖的境內外多個城市、境內外古地圖收藏家較為系統的專題調查和收集,獲取了多幅與寧波相關的地圖資料和珍貴文獻,中國地圖出版社也為本書提供了部分古舊地圖資料,從而豐富了本書的內容。
中國地圖出版社地圖文化與生活分社社長卜慶華表示,可以通過這本書、這些貫穿古今的地圖來全方位地了解寧波的前世今生。
(《元末割據圖》局部。該圖選自楊守敬於清光緒五年(1879年)出版的《歷代輿地沿革險要圖》。該地圖集共有66幅,這是其中一幅,說明元末方國珍在寧波及周邊地區的活動。)
比如寧波地區現存最早的地圖《寶慶四明志》,創修於南宋寶慶二年(1226年)、成書於紹定元年(1228年)。該書的原刻本已失傳,現在所能見到的最早刻本是鹹淳八年(1272年)之後的增補本,該增補本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書中收錄的《府境》《羅城》《府治》《郡圃圖》《鄞縣縣境圖》《鄞縣縣治圖》《奉化縣境圖》《奉化縣治圖》《慈谿縣境圖》《慈谿縣治圖》《定海縣境圖》《定海縣治圖》《昌國縣境圖》《昌國縣治圖》《象山縣境圖》和《象山縣治圖》等16幅地圖,為該藏本中的全部地圖,它們是現存最早的寧波區域地圖。
(《加泰隆尼亞地圖集》中的後8張圖卷)
龔纓晏介紹,歷史上,寧波還出現了一大批在地圖製圖方面卓有成就的學者。
其中,16世紀初的一幅全國地圖,就是因為地圖上的「慈谿楊子器跋」之文而被命名為《楊子器跋輿地圖》。
還有,明清之際的餘姚人黃宗羲被現代學者認為是「中國思想啟蒙之父」,現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的《京板天文全圖》所依據的正是黃宗羲於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刊刻的中國全圖。
黃宗羲之孫黃千人於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繪製的《天下輿圖》,是今天所見《大清萬年一統地理全圖》的主要資料來源。到了近現代,鄞縣(今鄞州區)人翁文灝和張其昀都對中國地圖學作出了突出貢獻。
除了中國人之外,西方人也繪製過不少有關寧波區域及寧波城市的地圖。就目前所知,最早的是1375年的《加泰隆尼亞地圖集》。該圖集的主要資料來源,是元代來到中國的歐洲旅行家的記述。現珍藏於法國皇家圖書館(今改名為法國國家圖書館)。在該圖的最後一幅上,中國東南沿海有個城市註明為「Mingio」(見圖上紅框處),此即「明州」的音譯,指的就是當時的明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州」改稱為「寧波府」)。
(《寧波城市地圖》。該圖附在英國軍艦「遭遇」號艦長丟樂德克於1861年6月18日寫給英國駐華海軍司令何伯的信件中,現藏於英國國家檔案館。丟樂德克於1861年6月8日指揮「遭遇」號抵達寧波城外,直到17日才離開。該圖反映了太平天國軍隊來到之前寧波城及郊區的狀況。)
「通過這本書可以看出寧波在『一帶一路』上的地位和重要性,為今後寧波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一些歷史依據。地圖中顯示的一些規律,可以對現在寧波的規劃和城市建設有一些借鑑作用。」在這本書的編寫過程中,龔纓晏不僅設計了本書的綱目,還為每幅地圖撰寫了簡要的說明。
翻閱書中收錄的地圖,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寧波區域及寧波城市的發展與進步:從唐代開始,三江口古城見證了寧波城的千年歷史;從1844年寧波開埠之始,寧波老城區、江東區和江北區「三區鼎立」的格局延續了一百多年;從改革開放到今天,在近40年的時間裡,寧波城從「三江口時代」邁向了「錢湖時代」和「東海時代」,形成了「擁江攬湖濱海」的全新格局。記者林旻王佳通訊員黃世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