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悅醫療董事長郭躍:社會辦醫的時間和空間哲學

2021-01-10 健康界

醫療健康領域的2016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既有資本湧入的高歌猛進,也有行業突襲而來的一記悶棍。有的領域呼嘯而起,衝上雲霄;有的領域則因政策和突發事件而暫時一蹶不振。此外,網際網路醫療企業春雨醫生張銳的溘然辭世,讓業界對於這位帶頭大哥在唏噓不已之餘,也平添了幾分秋風蕭瑟之意。

2016年12月6日,由健康界傳媒主辦的《龍潭論健》第三季在北京西山舉行,30多家來自於不同領域的醫療健康領域企業家匯聚在一起,探討醫健領域的前景未來。這次論壇的主題是《創業者的智謀與健康》,旨在關注醫健領域創業者在創業歷程中如何突圍破局,如何在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與企業發展之間尋找平衡。

上海九悅醫療集團董事長郭躍,深耕醫療行業15年,曾創辦上海仁濟醫療集團。分享環節,他認為,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服務業,離不開時間和空間這兩個要素。此話怎講,且看下文解讀。

以下為演講內容摘錄:

我是2002年投身到醫療行業的,同年創立上海仁濟醫療集團。直到今年7月1日,十五年的時間在仁濟醫療集團擔任總裁,經歷了一些醫院併購、公立醫院託管、民營醫院託管。大概在兩、三年前,我萌發了一種不做點事有點對不起這麼一個時代,對不起這麼一個機會的想法。坦率的講,也對不起跟了我這麼多年的小夥伴們。如果我不出來,他們可能都會被挖走,那麼我的團隊,我們的價值就要打折扣,所以大家就謀划起來。

去年這個時候,我們正式成立了上海九悅醫療集團,12月底的時候拿到了A輪的融資,就是上海城投的基金。到今年9月份,我們也很榮幸地拿到了金浦醫療的投資。

能有這麼好的投資人,我覺得很難為情。半年時間,我們公司的估值已經翻了一倍了,比預計的好一點。目前為止,一年的時間,我們已經控股收購了9家二級醫院,7家在浙江、2家在山東,主床位已經有2500張床。

我覺得我們現在做的事情很「二」。第一,都是二級醫院;第二,都在四線城市縣城,縣城裡面我們的醫院也只能排到第二。因為當地最大的醫院肯定是人民醫院,弄不好上面還有一個中醫院來欺負我一下,但是好像目前這9家醫院在當地都算是比較大的,甚至是第一的民營醫院。

為什麼會去做這樣一件事情?

我本人所有的專業都學的是哲學,武漢大學本科是哲學,碩士是哲學,博士還是哲學。所以我就在想,做醫療最根本的東西在哪裡。最根本的東西我覺得是兩個要素:一個是時間,一個是空間。

醫療上的時間是什麼?我覺得是技術。兩千多年的醫學發展歷史,到現在開始用達文西機器人了,這種技術是醫學的一個主線。所有從事醫療的人其實心裡都有種情懷和夢想,比如一定要達到全國最好的技術,一定要在學科上怎麼樣,排名去爭一些東西,這個無可厚非,回過頭來我覺得這個要素是存在的。

但是,另外一個要素我們考慮過沒有?空間的要素。醫療的空間要素在哪裡?我沒學過醫,但特別喜歡在醫院裡待著。十幾年前,我經常進手術室,在很多醫院跑來跑去,覺得所有的縣醫院有兩個專業十幾年前就很好,現在還很好。一個是產科、一個是骨科。後來想想為什麼好呢?就是距離引起的商業機會,患者挺著個肚子跑不遠,骨折了也走不遠。所以客觀上,不管信任也好,不信任也好,就回到了本地區去做這個事情,久而久之成了一個經驗學科,水平就越來越高。

我們現在對空間的重視程度不夠,無論是醫療投資、醫院管理,還是在學科設置上,都對空間的要素認識不夠。所以,我們現在發現一個巨大的價格差異,你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上海的專家到縣裡面去,結果根本打不贏當地的小名醫。實際上就體現了醫療上的空間價值。

我們如何去利用好這樣一個空間,為我們投資人、為我們的社會資本,坦率的講為我們這些小的民營醫院去爭取一席之地。所以九悅醫療現在提出來的這種,不是說求大,不是說你想大就大,而是有一個相對的一個有區域特徵的疾病群。所以我提出來常見病、多發病,還有一個病叫距離病。我們現在所有的醫院有幾個科挺好,其中一個就是手外科,因為江浙一帶工廠很多,動不動就出點小故障,可以理解。

我個人的看法是,未來中國五年的醫療改革還是四個字,分級診療。我也不指望說公立醫院賣掉什麼,這個不要想,我2002年開始就想要去買仁濟,到現在也沒買成。那麼這種業態,我們能不能在縣醫院迅速壯大。剛才和健康界的趙總交流,覺得縣人民醫院正迅速發展壯大。這麼多壓力可以感受到,因為大量的資源集中,不想讓大病出現。但是,所有的單位總是有缺陷的,當其追求治療大病的時候,在做DSA的時候,一定會忽略口腔科、一定會忽略手外科。

反過來,就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很大的市場機會。退一萬步講,咱們自己辦一個醫院,你說要去挑戰協和,挑戰仁濟是有點困難,但你說要是在有些學科上打不贏縣人民醫院,我覺得能力和智商就有待商榷了,要麼我們的智商不夠,要麼我們不夠努力。所以,我們在投資和管理領域裡面,除了技術以外,更多的還是強調空間的優勢,把這個點用好做好。

第二個,我覺得還是回到技術領域。現在有一個非常好的機遇,就是起碼我在四線城市工作,一個是老齡化,一個是消費升級。其中考慮到消費升級,我們就參照了區域性的特點,選擇在江浙一帶。我們有時候也在講,山東也有兩個醫院,但是病種和績效浙江的7家醫院就不一樣。我覺得現在真正的挑戰是如何提供適宜的技術和好的產品。為什麼叫供給側改革,還在於我們這邊,如果能在縣城裡面去提供一個好的產品,它的市場銷路會很好。

我做過一個測試,我們做了一些椎間孔鏡、射頻消融,在疼痛科這一個領域。那疼痛科這個領域我覺得從技術難度來講大家也都知道,可能不是太。但是,我們把它放在一個縣城裡面的時候,突然這個市場是爆發性的。

另外,我還是覺得不要總說市場有多高端,不要整天談高大上的東西,而是應該深耕其中,提供合適的技術。隨著老齡化和消費升級的爆發,根據內在邏輯去設計合適的產品,把質量控制好,並不一定有非常快的增長,或者說有巨大的收益,但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健康的投資和非常健康的事情。

相關焦點

  • 社會辦醫加入醫聯體,或將提升非公醫療行業社會信任度
    導語提高社會信任度是社會辦醫發展的關鍵,未來,以人民健康需求為中心的醫聯體建設,由公立醫療機構和非公醫療機構協作來完成,通過醫聯體,合理配置社會公共醫療資源,各級醫療服務品質均等化,老百姓看病更加方便也放心。
  • 社會資本辦醫等級評定天花板?北大醫療魯中醫院獲三甲資質
    社會資本辦醫等級評定天花板?責任編輯:   近年來,國家在政策上對於社會資本辦醫給予支持,相繼出臺了《關於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的通知》、《國務院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法規,
  • 張煥禎:社會辦醫的餅,「看得到,吃不著」
    解決看病難,改善看病體驗,必須鼓勵社會辦醫,滿足人們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鼓勵社會辦醫。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創新社會辦醫機制」。國務院醫改「十二五」規劃給出具體目標——2015年,非公立醫療機構床位數和服務量達到總量的20%左右。但是,阻礙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破除了沒有?社會資本辦醫還存在哪些問題?
  • 社會辦醫該如何發展?這十家醫院已有一份「答卷」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浙江省更是多措並舉,進一步拓展社會辦醫發展空間,促進行業加快發展。《2016年浙江省衛生計生規劃與信息化工作要點》中,明確提出「大力發展社會力量辦醫」。據初步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浙江省投入運行社會辦醫項目51個,涉及床位5357張,投資39.79億元。
  • 2017健康界峰會邀您一起:協醫療·和未來
    本屆峰會以「協醫療·和未來」為主題,開設3大板塊,40+主題論壇,以主題演講、圓桌對話、圈子沙龍、醫院專場、擂臺賽、頒獎典禮等多種形式,就「社會辦醫、遠程醫療、精準醫學、醫療大數據、醫健投資、醫聯體建設、臨床專科建設、藥學服務轉型、醫院績效管理、DRG、支付革命、國內外醫院管理、護理管理、醫療質量」等相關領域話題,邀請國內外100多位醫健大咖為您呈現一道豐富多彩的饕餮大餐!
  • 呂醫生連鎖創始人呂奉平獲「十大社會辦醫貢獻人物」
    近日,在華西都市報主辦的「四川省民營醫院持續改善醫療服務大型採訪展示活動」中,呂醫生連鎖創始人呂奉平獲評「十大社會辦醫貢獻人物」。改革開放40年,我國社會辦醫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強,這是改革開放的成果,也是醫衛體制改革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 ...關於印發廣州市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促進社會...
    〕5號)等有關文件精神,推進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促進我市社會辦醫加快發展,制定本實施方案。瞄準供需矛盾突出領域,以先進技術、特色服務、品牌質量為重點,充分釋放社會辦醫潛力和活力,促進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合理流動、充分發展,推動社會辦醫服務創新、業態升級,與政府辦醫共同發展、有序競爭。(三)放寬準入,優化服務。加大力度消除社會辦醫的體制機制障礙,降低準入門檻,簡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
  • 李蘭娟院士為「最美」工作者籤發榮譽證書 他們是社會辦醫人的驕傲
    近日,在疫情防控期間作出突出貢獻的全省各級社會辦醫療機構
  • 社會辦醫10年之後:資本大量拋售醫院,「買買買」弊端初現
    頂層設計這10年來對「社會辦醫」給予了多種鼓勵措施。但實際的效果,可能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好。  有的認為可以和醫藥業務建立協同,在醫院裡多賣自家的藥;有的認為醫院經營額可以裝飾企業現金流;還有的希望建立藥品銷售公司,在醫院賣藥之中獲取收益……  凡此種種,什麼想法都有,就是沒有想過好好辦醫。因此各路資本的加盟,並沒有使這些醫院展翅高飛,相反在盛宴過後的幾年,出現一地雞毛。
  • 陝西強森社區醫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海洋:打造「家門口的...
    陝西強森社區醫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海洋:打造「家門口的三甲醫院」做行業「星巴克」 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09 00:45:27
  • 對話梅斯醫學董事長張發寶博士:「網際網路+醫療」實現醫企患數位化
    上海梅斯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梅斯醫學」)憑藉著多年來在醫療健康和生物醫藥行業的深耕,以專業的學術能力和獨特的運營管理體系、基於數位化技術多維度提升醫療服務價值從上千家創新型科技公司中脫穎而出,榮登「2019未來醫療100強 -- 數字醫療榜TOP100」。
  • 中國三英戰柳承敏 女單郭躍取代張怡寧成新一姐
    北京時間昨晚,本屆世乒賽女單頒獎禮上,在和站在季軍領獎臺上的張怡寧(資料,張怡寧新聞,張怡寧說吧)握手之後,郭躍微笑著走上冠軍領獎臺。這意味深長的一幕,也意味著中國女子桌球隊出現了新的王者——今年夏天才年滿19歲的郭躍  賽事回放  逆轉奪得冠軍  大吼慶祝勝利  昨天,郭躍一上場就成為賽場上的焦點人物。在上午進行的半決賽上,郭躍超水平發揮,4比0戰勝一姐張怡寧,輕鬆晉級。
  • 「後復星時代」的和睦家 非公醫療仍面臨多重難題
    12月4日的開業儀式上,和睦家醫療創始人及CEO李碧菁(Roberta Lipson)、「新東家」新風天域集團董事長及聯合創始人梁錦松、「老東家」復星醫藥董事長陳啟宇悉數出席。2004年,上海和睦家浦西醫院開業,成為上海首家中外合資醫院。現新址搬至平塘路上,於今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佔地面積1.9萬平方米,是以前的三倍,距離原址1公裡。
  • 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就關於支持社會力量提供
    但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豐富的健康需求,僅靠政府力量是不夠的,必須更加全面和充分地利用好全社會資源,增加多種層次和樣式的醫療服務供給,對政府辦醫形成補充。這既可緩解群眾患病的後顧之憂,滿足群眾增進身心健康的期盼,又能擴大醫療領域投資,拉動健康消費,增加相關就業,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一舉多得。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社會辦醫。
  • 杭州醫聯體現新模式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本報杭州4月27日訊 (記者 唐夢霞 通訊員 鄒芸 張洪波) 4月27日,我省首個社會辦醫醫聯體正式成立。  該醫聯體是由樹蘭(杭州)醫院牽頭組建的非營利性醫療協作組織,成員單位包括浙江蕭山醫院、溫州康寧醫院、浙江新安國際醫院、浙江金華廣福醫院、浙江綠城心血管病醫院等省內70餘家社會辦醫醫療機構。
  • 休謨哲學思想系列:時間和空間,真的存在嗎?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兩個比較特殊的觀念:時間和空間時間和空間非常奇怪,在康德的哲學裡面有一個著名的概念是「二律背反」,大概說的是,基於同一個概念的兩個完全相反的命題,它們既是相互衝突的,也是同時正確的。而在康德的「二律背反」中,第一個就是「時間和空間」。正命題是:宇宙在時間上有起點,在空間中也有限制。
  • 物理哲學簡介(II):時間與空間的哲學基本問題
    時間、空間、時空(或時間-空間,時間和空間的結合)等概念,是物理學、天文學、空間物理學和哲學等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關於它們的存在和本質是物理學哲學的中心課題。在許多哲學中,時間被視為變化。通常認為時間是一種基本量,即不能用其他量來定義的量。因為時間似乎是一個基本的概念,因此無法用任何更簡單的方式來定義時間。
  • 浙大醫療管理MBA項目的情懷和信念
    但放眼國內外,目前開設醫療健康管理課程的高校還比較少,國外只有衛生政策、醫院管理之類的專業教育,國內其他高校的課程大都聚焦於傳統醫院管理,面向末來的醫院經營、社會辦醫、健康服務機構或企業管理較少涉及。而我們浙大管院以創新創業為特色,致力於培養未來發展的健康力量,願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 華西廣安醫院合作辦醫夯實服務群眾健康能力
    四川新聞網消息(黃鴻)2020年,四川大學華西廣安醫院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不忘醫者初心,牢記健康使命,深入開展「人民閱卷·廣安行動」工作,借力與華西醫院合作,經受住疫情大考,做到疫情防控和醫療服務兩手抓兩不誤,致力打造學科品牌,積極推進技術創新,著力提升服務品質,不斷夯實服務百姓健康能力。合作辦醫開啟新徵程。
  • 山西4家煤炭企業醫院打包改制,社會資本參與空間有多大
    2017年,政策再加碼,國資委等六部委出臺《關於國有企業辦教育醫療機構深化改革的指導意見》,要求201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國有企業辦醫療機構改制移交和集中管理,並明確醫療機構深化改革的四種路徑:移交地方、關閉撤銷、資源整合、重組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