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火星一號公路,打開通往火星之門

2020-12-03 騰訊網

編者按:遊俠說,他很少走重複的路,因為他迷戀旅途的未知和不確定性。但是時隔兩年,他為何又故地重遊?也許在這個地球上最不像地球的地方,他又發現了更神秘的所在,又發現了新的不曾踏足過的美景。遊俠沿著一條柴達木的最美的公路——火星一號公路,再次登陸火星,深入探索火星營地和俄博梁雅丹。這次,他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視覺震撼?

走進柴達木盆地的第二天,我們從大柴旦鎮出發,奔赴茫崖,我們要去穿越一條88公裡長的神秘公路。

從G3011一路南下,拐上「最孤獨的公路」——G315青新線,一路向西馳騁。

這是一條被旅行者們形容為「堪比美國66號公路」的道路,沿途的視覺衝擊力絕對是震撼的,粗獷得近乎殘暴,美麗裡挾裹著無情。

只不過,我已經是第二次走在這條道路上,因此只顧著匆匆趕路,沿途的戈壁、雅丹、小柴旦湖、水上雅丹以及西臺吉乃爾的雙色湖早已成為遊客們的常規打卡地,我們只是匆匆一瞥,就溜了。

沿途的雅丹

小柴旦湖

水上雅丹

西臺吉乃爾的雙色湖

我們要找的是G315上的一塊路牌,上面有一個數字——953。

953代表著這條道路從起始點西寧市到這裡有953公裡,但對我們而言,更代表著從這裡開始,我們將離開G315的通天大道,進入另一個世界。

953公裡路牌前方約400米,右拐,有一條還在修建的土路,這就是我們要穿越的地方。

這條路被當地命名為「火星1號公路」,乍一聽名字,不明覺厲。

我們首先來看看這條路的概況:

「火星1號公路」起點是G315國道953公裡和954公裡路牌之間,終點是冷湖的5號石油基地遺址,長度為88公裡,因此我更願意把它叫作「88號公路」。

從G315進去向北行駛約28公裡有一個分岔路口,向左行駛13公裡,會到了一個叫做「火星營地」的地方,從火星營地再行駛18公裡,就進入柴達木最美的雅丹——俄博梁;如果在分岔路口繼續向北行駛,穿越60公裡就能到達冷湖5號石油基地遺址,完成整個88號公路的穿越,從5號石油基地遺址再繼續向北穿越15公裡,就到了冷湖鎮。

我們這一次的路線是從G315進入88號公路,中間左拐去往火星營地和俄博梁,然後再返回88號公路,繼續一路向北穿越到冷湖鎮。(在本集節目中,我們只走到俄博梁,更精彩的「火星1號公路」下半程請期待下一集《穿越火星地表》)

剛剛進入88號公路平淡無奇,與周邊平坦的戈壁相差無幾,即使地面略有起伏,也完全構不成視覺衝擊。

但是行駛幾公裡後,地面的雅丹群開始顯現,一個個土丘成排成列,一頭高而陡,一頭低而緩,像海面上浮現出的鯨魚的背脊,沒錯,這就是鯨背型雅丹,在柴達木極為普遍,在大路上看到的雅丹多為此種類型。

鯨背型雅丹

越來越深入,鯨背型雅丹的個頭變得越來越大,排列也越來越密集,風景漸入佳境,火星穿越的感覺越來越強烈。

越來越深入,雅丹的造型開始變化,不再是鯨背型雅丹,而是變成了槽壟型雅丹,經常是長長的雅丹連成一堵牆,排列方向與主風向平行,雅丹與雅丹之間是深深的溝槽。像什麼呢?似乎像老天爺玩泥巴,在大地上撐開手指,朝著一個方向劃下一道又一道的溝。

槽壟型雅丹

越來越深入,雅丹的發育也越來越成熟,不再是某一種類型的雅丹,而是多種雅丹類型並存,出現了平頂方山狀雅丹、鋸齒形雅丹、角錐丘雅丹、烽燧型雅丹……讓人目不暇接,這標誌著進入88號公路中雅丹群最核心的部分。

沿途的雅丹

越來越深入,槽壟型雅丹再次出現,只不過,雅丹與雅丹之間的溝槽不是之前所見的鹽鹼泥殼,而是一片又一片沙地,地面完全沙化,雅丹群宛若漂浮在一片沙海之上,這便是沙海雅丹。

沙海雅丹

越來越深入,雅丹溝槽中的沙海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黑色的戈壁灘,經過陽光暴曬並且氧化的戈壁礫石皮殼黝黑,鋪滿了整個溝槽,灰黃色的雅丹和黑色的溝槽形成了顏色反差。

黑色戈壁灘

越來越深入,雅丹形狀又變了,呈現出蒙古包一樣的圓丘形,密密麻麻,宛若古時蒙古大軍的營地,只等一聲號令,就會從這些蒙古包中衝出千軍萬馬。同時,雅丹顏色也變得豐富起來,紅色、黃色、褐色、白色、灰色……像給蒙古包裝飾上彩色的布條一樣,看上去絢麗多彩,像軍中在歡度節慶一般。

從蒙古包似的雅丹群中衝出來,譁,天地開闊,平坦的戈壁灘一望無際,直通天邊,在天邊留下一條筆直的天地銜接線,仿佛換了一個世界。

「蒙古包」雅丹

倘若你從28公裡分叉路口左拐進入俄博梁,那麼你會進入一座雅丹博物館,這裡匯集了柴達木最奇幻的雅丹,龜背型、立柱型、烽燧型、圓丘型、槽壟型……像人、像神佛、像走獸、像飛禽、像遠古城堡、像外星來客……這是雅丹地貌最齊全、造型最豐富的地方。

這便是一條88公裡的公路所能給你的全部,儘管一路上都是雅丹,但是雅丹的變化是如此多樣,層次如此豐富,世所罕見。

這是我所見的柴達木盆地最壯麗的雅丹景觀走廊,完全有底氣這麼說:

柴達木最牛的景觀是雅丹,觀賞雅丹最牛的公路是88號公路。

倘若你要在地球上來一場火星穿越之旅,怎能少了這條路?

(文章來源:荒野遊俠記)

冷湖不冷

歡迎關注冷湖火星鎮!

點一下你會更好看耶

相關焦點

  • 金昌本月底開通通往火星一號基地公路
    從去年9月開工建設的金昌市火星一號基地連接公路建養一體化項目,本月底即將完工,使得市區通往該基地的路程大大縮短。金昌火星一號基地公路建設現場金昌市火星基地連接公路建養一體化項目一期工程,投資3500多萬元,連接公路全長3.5公裡,採用二級公路設計標準,主線起點與已建中(牌)東(灣)公路終點順接,途徑西灣村,西灣小學、下穿金阿鐵路,到亮峰沙溝三河交匯處與原有通往火線基地的砂石便道順接。
  • 兩萬裡第六次西行之十…穿越火星一號公路…火星營地…不像地球的...
    第六次西部之行的第七日,拂曉啟程,要去挑戰一段95公裡的神秘行程,穿越地球上最不像地球的地貌區,這是一條被越野者形容為「堪比美國66號公路」的,柴達木最「美」的公路——火星一號公路
  • 打開.荒野中通往火星的神秘旅程
    之前的青甘大環線,已經讓太多人領略到了青海和甘肅的多彩,這種多彩有荒涼的多彩,有豐饒的多彩,草原,雪山,丹霞,雅丹,鹽湖,戈壁,沙漠,幾乎所有你能想像到地形地貌在這裡全都有,但是從去年開始,穿越俄博梁的雅丹群抵達火星基地和惡魔之眼的艾肯泉
  • 英機械師入選「火星一號」項目欲獲通往火星單程票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鏡報》2月15日報導,荷蘭「火星一號」項目從全球20萬名報名者中挑選出600人參加下一輪淘汰賽,英國機械師瑞安•託爾(Ryan Toal)也在其中。據悉,「火星一號」項目是由私人資助的移民火星項目。該項目計劃從2024年起,每2年將4名志願者送至火星,最終將有40名志願者參加該項目。
  • 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著陸火星的挑戰
    前幾集裡,我們聊了如何把天問一號送往火星(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長徵五號,終於等到你),如何與探測火星的天問一號保持通訊(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4億公裡外的訊息傳遞)。然而,即使順利飛到火星附近,地面站也沒和探測器失聯,對於一個著陸任務來說,其實才只成功了一半。這一點也沒有誇張。
  • 萬眾期待的「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將為中國打開火星之門
    2020年7月23日12 時41分,中國海南文昌發射中心傳來好消息,萬眾期待的「天問一號」已成功發射升空,成功進入預訂軌道,預計將於2021年初抵達火星軌道。火星,是太陽系內與地球特點最為接近的行星,是太陽系內的一顆類地行星,甚至還有些人稱,火星可能是人類未來移民的首選地。
  • 科學驛站——「天問一號」的火星之路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鋼今年7月23日,中國發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漫漫長路,它將經歷4億公裡的旅途,去探究那顆紅色星球的秘密。中國的「天問一號」究竟有何神奇之處,探尋火星的道路有多艱難。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火星機器人是如何工作的?
    2020年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機器人將承載火星表面巡視探測等重要使命,為中國打開火星之門,使我們真正進入深空「天問一號」火星機器人長這樣在成功著陸之後,「天問一號」火星機器人將進行「拍照留念」、探測物質和元素、探測環境和偵測火星淺層地質結構
  • 為什麼今年火星探測任務很多?通往火星大門已打開,錯過再等兩年
    就拿火星探索任務來說吧,今年將有多個過國家向火星發射探測器,其中包括我們國家的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的發射。火星除了我們國家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還有哪些火星探測任務呢?看了一下相關的消息,今年的火星探測任務還有美國NASA的「火星2020」探測器,歐洲航天局(ESA)和俄羅斯的「羅莎琳富蘭克林號」火星探測器以及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這些今年即將發射的火星探測任務的發射時間都基本上排在了7月份。也許朋友們會覺得很好奇,為什麼今年會有這麼多的火星探測任務呢?今天咱們一起來聊聊眾多火星探測任務在今年發射的原因。
  • 出發,目標火星!「天問一號」還要跨過幾道生死之關?
    天問一號已經出發了,從海南文昌101號工位!關於天問一號和它的火星車各種相關已經被鋪天蓋地的科普過了,今天就簡單說說從地球到火星,天問一號到底要跨過幾個生死之關?這是天問一號第一個坎,而且火星在它的軌道上不斷的運動,我們無法瞄準它現在的位置,而是要計算出它在明年二月份時的火星位置,當天問一號趕到那裡時,火星也剛好到達!
  • 火星,央企來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
    天問一號將實現對火星「繞」「著」「巡」三合一「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著陸巡視器和環繞器組成,著陸巡視器包括進入艙和火星車。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國行星探測計劃「天問一號」任務)將在國際上首次通過一次發射,實現針對火星的「繞」「著」「巡」三合一壯舉。
  • 天問一號預計明年5月在火星著陸
    打開APP 天問一號預計明年5月在火星著陸 佚名 發表於 2020-10-29 16:40:52 10月28日,天問一號順利完成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向火星進發。
  • 1000多塊住進柴達木盆地藏著的火星營地太空艙,私奔去火星
    火星營地位於柴達木盆地邊緣的冷湖鎮,自駕青海,此處可以來看看,因為周邊地貌與火星相像,所以在此搭建了火星的各種體驗設備,是中國首個研學火星模擬基地,比如,在營地建造了可以入住的太空艙,讓遊客可以身臨其境的感受外太空的相關設備,起到了科普相關知識的作用。
  • 「火星一號」破產,準備「流浪火星」的他仍在追夢
    在一部暫時取名為《2029火星移民》的自傳式長篇小說裡,即將迎來37歲生日的李大鵬這樣解釋自己當初為什麼要報名參加「火星一號」計劃。「火星一號」是由荷蘭一家私人公司主導的火星探索移民計劃,目的是在火星建立永久移民點,該計劃在全球招募志願者,經過層層篩選,最終將有24人接受嚴格培訓,從2024年開始將他們陸續送往火星。該項目為「單程之旅」,一旦出發就不再回地球。
  • AI殖民「火星基地」?探訪火星「天問一號」智能上陣火星機器人v3
    作為AI機器人的一員,索菲亞看著率先發車火星的「天問一號」,心裡是那般的羨慕。隨著人工智慧(AI)和機器人技術的不斷進步,火星的第一個「居民」可能不是人類,而是一臺機器,這並非完全不可能。雖然當前的殖民火星計劃仍然只是「畫大餅」的階段,但人們早已將目光放於未來。開發火星,AI機器人不可少外太空的環境之惡劣,是阻撓人類太空人探索宇宙的頭號障礙。而機器人的適應性顯然比人類更強,因此開發AI機器人「登火」可靠性顯然更高。《連線》雜誌刊登了一篇介紹 AI 機器人「Justin」。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月10日左右將被火星捕獲
    打開APP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月10日左右將被火星捕獲 上方文Q 發表於 2021-01-07 10:16:05 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消息稱
  • 「天問一號」奔向火星 鹹陽這家企業功不可沒!
    7月27日,「天問一號」成功獲取了地月合影,在茫茫宇宙中相互守望,實現我國首次火星探測目標!此次「天問一號」任務中,火星車將承載火星表面巡視探測等重要使命工作90多天,並將億萬公裡外的見聞傳回地球,為中國打開火星之門。那麼「天問一號」環遊太空跟鹹陽高新區有什麼關係呢?
  • 火星探測器如何抵達火星?「天問一號」告訴你答案,看完你就知道
    ,並將其命名為「天問一號」。2020年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的火星探測之旅「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是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組成的,而著陸巡視器又分為進入艙和火星車,那麼,「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究竟怎樣才能抵達火星呢?在「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約6小時後,它將穿越地球磁層頂,進入行星際空間,開始了漫長的火星之旅,這段路程將行駛7個月之久。
  • 「天問一號」肩負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是挑戰歐美未完成的火星任務
    直到2020年7月的一天,屈原的天問終於穿越歷史銘刻在火箭上了。我們中國人終於有能力去探索那顆神秘的螢惑,這是每個中國人都會感到振奮的事情。這架火箭今天執行的任務是送一輛火星車和一架軌道飛行器組成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上天。這意味著中國人4年前立項的靠自己登陸火星的計劃正式實施了。這次發射任務要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個技術難點。就是先繞火星軌道運行,然後降落在火星上,最後用火星車在火星上巡邏。
  • 天問一號飛向火星,為什麼大家對火星情有獨鍾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載著「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飛往太空,這是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這次天問一號探索火星,不僅僅是環繞,還要著陸和巡視,相比於首次探月的嫦娥一號,任務全面升級。大家有沒有發現,像中、俄、美探索星球時,除了月球就是火星。那火星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讓大家對這個星球情有獨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