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機械師入選「火星一號」項目欲獲通往火星單程票

2020-12-03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鏡報》2月15日報導,荷蘭「火星一號」項目從全球20萬名報名者中挑選出600人參加下一輪淘汰賽,英國機械師瑞安•託爾(Ryan Toal)也在其中。

據悉,「火星一號」項目是由私人資助的移民火星項目。該項目計劃從2024年起,每2年將4名志願者送至火星,最終將有40名志願者參加該項目。而這40名志願者最終會由電視真人秀節目的投票來決定。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的志願者被送至火星後將不再返回地球,這是一次通往火星的單程旅行。

當地時間2月23日,該項目將會公布最後100名候選志願者的名單,如果瑞安能夠名列其中,他就離夢想更進一步了。瑞安剛開始申請項目的時候,親朋好友都以為他在開玩笑。他說:「一半人覺得你是瘋子,但另一半人覺得你會成為傳奇。」瑞安渴望成為傳奇。

獲知這個項目之前,瑞安只是一個普通人,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在第一眼看到這個項目的時候,就覺得這是他長久以來一直在等待的機會。而當他從幾十萬報名者中脫穎而出的時候,他相信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瑞安的母親瑪麗蓮(Marilyn)對此卻並不支持,她對瑞安說:「如果你不能回來,那你就別去了。」但瑞安表示他知道這個計劃的危險性,不過那種能夠成為第一個踏上火星的人類的可能性激勵著他。他說:「就算我真的為之獻出生命,我也做了別人從未嘗試過的事情,我認為這很值得。」(實習編譯:劉鑫 審稿:朱盈庫)

相關焦點

  • 【少年佳作】一張通往火星的單程票
    一張通往火星的單程票2006年3月,我8歲,你62歲。我清晰地記得那個傍晚,你拉著我的手,沿著家門口那條羊腸小路一直往前走。漫天的霞光一點一點地纏上悠悠白雲,我看著太陽漸漸變大,灼灼地充斥著雙眼,開心得手舞足蹈,你扭過頭來,看著我的雙眼認真地說:「寶寶,你相信嗎?世界上有藍色的夕陽。」
  • 金昌本月底開通通往火星一號基地公路
    從去年9月開工建設的金昌市火星一號基地連接公路建養一體化項目,本月底即將完工,使得市區通往該基地的路程大大縮短。金昌火星一號基地公路建設現場金昌市火星基地連接公路建養一體化項目一期工程,投資3500多萬元,連接公路全長3.5公裡,採用二級公路設計標準,主線起點與已建中(牌)東(灣)公路終點順接,途徑西灣村,西灣小學、下穿金阿鐵路,到亮峰沙溝三河交匯處與原有通往火線基地的砂石便道順接。
  • 「火星一號」破產,準備「流浪火星」的他仍在追夢
    在一部暫時取名為《2029火星移民》的自傳式長篇小說裡,即將迎來37歲生日的李大鵬這樣解釋自己當初為什麼要報名參加「火星一號」計劃。「火星一號」是由荷蘭一家私人公司主導的火星探索移民計劃,目的是在火星建立永久移民點,該計劃在全球招募志願者,經過層層篩選,最終將有24人接受嚴格培訓,從2024年開始將他們陸續送往火星。該項目為「單程之旅」,一旦出發就不再回地球。
  • 火星一號公司破產:曾號稱送人永久移居火星,作為真人秀直播
    2012年,「火星一號」橫空出世,號稱將在2023年推出前往紅色星球的單程票,送一批人類去建立第一個火星殖民地。「火星一號」一再推遲登陸時間表這批勇敢的開拓者將在火星度過餘生,「火星一號」公司會派遣後續任務送去補給和裝備。開拓者前期的訓練和準備過程,和在火星上的生活將作為真人秀的直播,以此為項目的開銷買單。
  • 人類登陸火星是單程票?科學家指出,人類在火星上只能活68天!
    目前人類只能把移民太空的希望放在火星上,雖然火星是一顆沙漠行星,乾旱而缺水,土地又非常貧瘠,但是經過科學家多年的探索,終於在火星上發現了水資源。2018年7月,法新社消息稱,火星上發現了第一個液態水湖。報導稱,科學家們在火星上發現了巨大的地下蓄水層,這增加了火星宜居的可能性。
  • 人類登陸火星是單程票?科學家指出,人類在火星上只能活68天!
    2018年7月,法新社消息稱,火星上發現了第一個液態水湖。報導稱,科學家們在火星上發現了巨大的地下蓄水層,這增加了火星宜居的可能性。可是火星並不是地球的衛星,它是一顆獨立的天體,質量為地球的11%,表面重力約為地球的2/5,雖然火星沒有地球那麼重,但是火星的引力比月球要大得多,而且火星距離地球也比較遠,所以如果人類要登陸火星的話,那麼宇宙飛船則需要更大的推力,更多的燃料。
  • 「火星殖民」破產 但入選的唯一華人男性志願者沒放棄
    「火星一號」是由荷蘭一家私人公司主導的火星探索移民計劃,目的是在火星建立永久移民點,該計劃在全球招募志願者,經過層層篩選,最終將有24人接受嚴格培訓,從2024年開始將他們陸續送往火星。該項目為「單程之旅」,一旦出發就不再回地球。今年1月帶兒子去北京國家天文臺時,李大鵬在「火星一號」的介紹資料前留影。
  • 地球無法阻止馬斯克,最早殖民火星的選中者將會是單程票
    美國SpaceX CEO馬斯克的理想最終目標是殖民火星,他認為,將人類送往火星不再是主要問題,而如何在這個星球上生存下來才是最大的挑戰。在最近的「人類去往火星」峰會上,馬斯克介紹了SpaceX的星際飛船和火箭的進展,同時擔憂建立火星基地種種問題。
  • 火星雲集錄
    2013年2月,荷蘭MarsOne宣布了一項驚為天人的「火星一號計劃」,欲將地球人移民火星。科學家普遍認為,在遠古時期,火星的氣候是溫暖潮溼的,可是它經歷了什麼變得寒冷乾燥?火星南北半球差異巨大,為何南半球崎嶇不平而北半球幾乎平滑如鏡?火星類似於地球也有兩個衛星,可是火衛一、火衛二的形象為什麼與傳統意義上的衛星相差甚遠,如同土豆一樣凹凸不平形狀迥異?甚至為何它們運行的軌道也與火星引力理論相悖?在南極洲發現的來自火星的隕石裡含有類似於地球微生物產生的結構,難道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關乎於火星?
  • 「火星一號」宣告破產
    現實註定這是一個太空騙局 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一份清算名單顯示,一直以來細節都不太清晰、備受爭議的太空探索項目「火星一號」已申請破產。 「火星一號」總部設在荷蘭,創始人是巴斯·蘭斯多爾普。正如一位入圍決賽的候選者所披露的那樣,「火星一號」的財務現況看上去像是一個多層次營銷計劃,而不是一個科學考察項目。 當你加入「火星一號社區」時,他們就會開始給你加分。他們會說:「如果你想要獲得更多的積分,必須在每一輪選拔過程中都獲得積分,而獲得更多積分的唯一途徑就是從『火星一號』購買商品,或者向他們捐款。」
  • 「天問一號」:欲問哪些火星之秘?
    7月23日,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式實施。「天問一號」是我國邁向比月球更遠的深空探測的第一步,舉國關注。那麼,「天問一號」究竟問什麼?
  • 穿越火星一號公路,打開通往火星之門
    遊俠沿著一條柴達木的最美的公路——火星一號公路,再次登陸火星,深入探索火星營地和俄博梁雅丹。這次,他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視覺震撼? 走進柴達木盆地的第二天,我們從大柴旦鎮出發,奔赴茫崖,我們要去穿越一條88公裡長的神秘公路。 從G3011一路南下,拐上「最孤獨的公路」——G315青新線,一路向西馳騁。
  • 一起來看一看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火星家園」
    我們知道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現在已經飛行在了去往火星的徵途上。它出發之前,我國在地球上建立了一個模擬的「火星家園」,來模擬訓練它,以便當它真的登上火星時,不至於對於火星的環境太過陌生,而手足無措。
  • 《科學》雜誌:中國國家航天局欲低調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據《科學》雜誌報導,中國將於7月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天文-1號」月球車,來源:XINHUA VIA GETTY IMAGES但是官方對這件事情保持低調:參與「天問一號」項目的科學家們說,他們沒有得到中國國家航天局(CNSA)的許可向媒體發表講話,該機構沒有回應問題。
  • 天問一號:火星烏託邦平原之旅
    火星烏託邦平原之旅探索未知,追尋未來求知慾滿滿一直是人類獨有的特質距離我們5500萬公裡~4億公裡的火星上,到底存在著什麼?好奇、驚訝充斥著全人類的內心。今年,是火星發射窗口期的好時機。我們把握住機會,成功將「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 「神猴」伴隨「天問一號」探訪火星
    湘潭在線7月24日訊(通訊員 左焱)7月23日中午時分,海南文昌衛星發射基地,湘潭市特種線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柳朝陽和他帶領的科研團隊受邀觀摩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他們瞪大眼睛緊盯著昂頭向天的「胖五」,心情激動而緊張。12時41分,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俗稱胖五)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騰空而起,直指蒼天。
  • 火星時代入選2020國家高等教育司產學協同育人項目
    來源:時刻頭條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簡稱高教司,下同)發起的《2020年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申報指南》發布,火星時代教育與百度、阿里、華為等高新技術企業一起入選項目指南,共同為高校注入前沿技術及資金支持,為高校培養高質量人才提供強大助力。
  • 「天問一號」要上火星要問些什麼內容?
    「天問一號」重約5噸,由一個環繞器和一個著陸器巡視器組合體組成,於七月發射後會在太空中旅行近7個月,然後在今年二月份左右被火星捕獲。如果一切順利,再進入火星衛星軌道後,「天問一號」的環繞器就會開始對火星重點地區(著陸候選區)的詳查,與陸巡視器成功分離後,就要開始火星全球環繞探測同時作為著陸器和火星車的信號中繼。
  • 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去火星的「徵程」中並不「寂寞」
    七至八月分,分別有阿聯的「希望號」探測器、中國的「天問一號」探測器、美國的「毅力號」探測器都成功升空,相伴而行,共同為行星科學的發展做出貢獻。說句題外話,歐盟和俄羅斯的 ExoMars火星探測器 計劃上半年發射,但因為疫情原因而延遲。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環繞器、著陸器和巡視器組成。
  • 繼北鬥之後,我國又一重大航天項目天問一號,目標火星
    繼北鬥組網之後,我國又一大航天項目天問一號,昨天已發射成功。我國的火星探測器,叫「天問一號」。名字取自屈原的長詩《天問》,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和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的文化傳承,有著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