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要上火星要問些什麼內容?

2020-08-27 智能化弱電工程溼

「天問一號」重約5噸,由一個環繞器和一個著陸器巡視器組合體組成,於七月發射後會在太空中旅行近7個月,然後在今年二月份左右被火星捕獲。如果一切順利,再進入火星衛星軌道後,「天問一號」的環繞器就會開始對火星重點地區(著陸候選區)的詳查,與陸巡視器成功分離後,就要開始火星全球環繞探測同時作為著陸器和火星車的信號中繼。「天問一號」的的主要有6大任務和研究目標:

1.火星全球地貌地形研究和探測

2.土壤厚度及分布

3.次表層地下水的分布

4.火星重點地區(著陸候選區)的詳查

5.火星磁層、電離層、大氣層及其氣候特徵

6.火星物理場(磁場、重力場以及內部結構)探測

環繞器在天上探測火星的同時,著陸器和火星車(巡視器)在地面也同時進行研究,其中著陸器著陸器上攜帶的6種載荷將對相關科學問題展開探測,巡視器還攜帶了大氣環境測試儀,可以獲取火星溫度、風力等信息,可直觀地了解火星和地球環境的異同。據了解,火星車的任務壽命將達到90個火星日,雖然不如好奇號上的核動力電池持久,但只要在下落階段順利火星車沒有受傷,一定能運行更長時間。要知道原計劃壽命同樣90個火星日的「機遇號」超期運行近15年,成為人類史上在其它星球行駛時間最長的探測車。

「我們選擇去月球,不是因為它很容易,而是因為它很難」。現在我們要去更難的火星上探索,這既是我國首次嘗試向地月系統以外的行星投放著陸探測器,又是我國自主深空探測任務的一個裡程碑。一旦成功,將標誌著我國深空探測技術的進一步成熟,隨之而來的就是2030年火星取樣返回任務。對於這次「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來說每一個階段都是第一次嘗試,第一次的難度無疑是巨大的。

「繞、落、巡航」的任務要求對於參與這次任務的科研工作者們來說我想既是艱巨的又是充滿激情的,在小編看來「天問一號」只要完成了第一步「繞」並成功向地球傳回信息就已經算任務成功了,在此以後的每一個階段哪怕部分失敗也算成功,因為正是失敗的經驗才築成了通往成功的道路,科學事業從來都沒有隻許成功不許失敗的道理。期待這次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期待「天問一號」給我們熒惑解惑,更期待千萬公裡外的火星自拍!

相關焦點

  • 我們要上火星,中國天問一號,加油
    文/M叔圖侵刪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將於2020年7月23日發射,預計明年2月會到達火星軌道。7月15日,天問一號經過各方調試完畢,已按計劃到達海南文昌發射場就緒。,源於自戰國時期詩人屈原的長詩《天問》,這個名字恰到好處,要知道在中國古代天文學稱火星為「熒惑星」---發光使人疑惑的星星。
  • 「天問一號」,究竟要問什麼?
    科技日報 於紫月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我國在海南島文昌航天發射場,用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了我火星探測之旅。「天問一號」是我國邁向比月球更遠的深空探測的第一步,舉國關注。那麼,「天問一號」究竟問什麼?
  • 為什麼天問一號登陸火星要等待夏季來臨,而美國的毅力號不用等?
    為什麼中國天問一號比美國毅力號早發射,還要晚幾個月登陸?這其中主要有兩個的原因。首先,中國是第一次發射火星探測器,進入環火星軌道後,需要一些時間對登陸地點進行詳細勘察,收集相關的數據。其次,因為中國本次選擇的火星的登陸地點是火星烏託邦平原。
  • 「天問一號」飛奔火星,國內網友發出「燒腦」十問
    同日,百度發布的《「天問一號」搜索大數據報告》,記錄了由4月末以來,國民對中國首次火星之旅的好奇和最關注的內容,以及航天熱帶來的影響,並公布了對「天問一號」、對火星,國內網友們最好奇的10個問題。同日,百度發布的《「天問一號」搜索大數據報告》,公布了過往3個月,國民對「天問一號」和火星最好奇的10個問題。 TOP1:「天問一號」什麼時候發射? 答:這個問題剛好在今天解決了。 TOP2:「天問一號」什麼時候到達火星?
  • 天問一號後續至少要闖三關,預計明年5月著陸火星
    昨天,天問一號順利完成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向火星進發。中國新聞社邀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對大家一直關注的天問一號任務進行權威解讀。這兩種偏差如果日積月累起來,就會在空間上或時間上偏離和火星交匯點,為了避免與火星「擦肩而過」,需要進行軌道中途修正。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順利完成三次軌道中途修正和一次深空機動。此後還將會有1-2次中途修正。
  • 為了去火星,你知道天問一號要經歷什麼嗎?
    為了抵達火星,「天問一號」要經歷多道關口、多個難關,經過7個多月的太空旅行,到明年2月才能飛抵火星。「天問」之名從何而來?我國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系列」,以「攬星九天」作為工程的圖形標識,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為「天問一號」。徵名系統終端顯示,武漢市一家公司的黨建與人力資源部政宣室主任何懷德,第一個提交了「天問」這個名字。
  • 當我們談論天問一號時,我們談些什麼
    就在剛剛,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衛星—— 「天問一號」 在萬眾期待中如約升空了,這距離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正式立項也才4年多的時間。 那麼,當我們討論天問一號時,我們應該談些什麼呢?在這裡,我將從歷史意義、航天技術、科學目標等方面著手,帶領大家更好地來了解這次天問一號的發射。為什麼是火星?
  • 天問一號到底要問什麼?探火路上它將如何「乘風破浪」?
    天問一號搭載的著陸器和巡視器 (圖片來源:CNSA)事實上,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是天問行星探測計劃的第一個任務單元,目標是探測火星表面物質成分、火星磁場及宇宙輻射環境、著陸區附近是否存在水冰、火星的氣候,以及對探測區域內的火星表面進行拍照,從而為科學家進一步了解火星演化提供
  • 天問一號到底要問什麼?探火路上它將如何「乘風破浪」?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圖片來源:CNSA)天問一號搭載的著陸器和巡視器(圖片來源:CNSA)事實上,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是天問行星探測計劃的第一個任務單元,目標是探測火星表面物質成分、火星磁場及宇宙輻射環境、著陸區附近是否存在水冰、火星的氣候,以及對探測區域內的火星表面進行拍照,從而為科學家進一步了解火星演化提供「新鮮的」、「一手的
  • 火星我來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要一次性完成這三大任務
    據天問一號總指揮李振才介紹,天問一號到達火星總路程有4.7億千米。天文一號從2020年7月23日發射到今天,已經飛行了167天,截止到2021年1月3日,總飛行路程有4億千米,距火星還有830萬千米,預計2月10日前後會進入火星軌道。火星與地球最遠距離也是4億千米,為什麼天問一號飛行了4億千米還沒有到達火星?
  • 科技知識:「天問一號」火星測探器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於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點火升空!。為什麼叫天問?有詩言: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此詩為屈原所作,內容包羅萬象,全詩通篇是對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現象的發問,內容奇絕,故命名為《天問》。
  • 天問一號已向火星出發,要飛七個月才能到達,超過5000萬公裡
    7月23日12時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們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搭載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上天,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因為路途遙遠,「天問一號」大約需要經過7個月的時間飛行抵達火星,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我們為什麼要探測火星?
    根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左右,我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本次搭載的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首次自主探測火星,要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難度係數非常高。
  • 6問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天問一號」火星著陸點在哪裡?
    6問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天問一號」火星著陸點在哪裡?  當天中午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這次逐夢,承載著中國航天人的勇氣和決心。歷史上,人類總計開展過40餘次火星探測任務,成功24次,且多以火星高空環繞、飛越探測居多。
  • 「天問一號」即將探索火星,它要完成什麼任務?
    在此之前,天宮一號也順利完成探月任務,中國航天夢離現實越來越接近,如今我國自主研發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進入發射日期倒計時,它將完成什麼任務?火星作為距離地球較為接近的一顆星球,自然而然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從上個世紀開始,科學家們就對火星進行了探索,美國航空局先後發射了多架火星探測器,如今中國的天問一號即將上天,這次他將帶著這三個任務前往火星
  • 天問一號奔向火星要飛多遠?比嫦娥五號任務更難,為何探索火星?
    2020年的中國航天充滿驚喜,2021年開年的重頭戲則是天問一號。隨著時間的推移,廣大國人卻有點等得不耐煩了。天問一號到底要飛多久,飛多遠,怎麼還沒到火星?探索火星難度很大,為何還要堅持呢?
  • 「天問一號」:欲問哪些火星之秘?
    7月23日,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式實施。「天問一號」是我國邁向比月球更遠的深空探測的第一步,舉國關注。那麼,「天問一號」究竟問什麼?
  • 從地球到火星,「天問一號」將會經歷些什麼?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天問一號」火星任務探測器模擬圖(探測器抓總研製單位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提供)人民網北京7月24日電(趙竹青)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啟程。隨著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的點火升空,我國拉開了向更遙遠的深空探測的序幕。
  • 「天問一號」要成功奔向火星,還得闖多少關?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往太空。天問奔火,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一切順利的話,「天問一號」將在太空中飛行大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星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天問一號」要成功奔向火星,還得闖多少關?
    天問奔火,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一切順利的話,「天問一號」將在太空中飛行大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星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2020年,中國人也踏上了去往火星的旅程。揭開生命之謎,探究宇宙奧秘,是人類從古至今最大的追求之一。「日月安屬?列星安陳?」2300多年前,屈原在《天問》一詩中就發出過對宇宙萬物探求之問,此次火星探測器也以這首充滿好奇的長詩「天問」來命名。從今年7月發射後,火星探測器將飛行7個月左右時間,在明年2月初到達火星, 屆時探測器與地球間的距離將達到1.9億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