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說說什麼為美。美是人的主觀感受,他不計較實用所以心中沒有意念和貪慾、他不推求關係 條理 因果等,所以不需要抽象的思考,將這樣脫離意志和抽象的心理活動稱為「直覺」,憑直覺所感到的孤立絕緣的意象稱為「形象」。美的經驗是印象的直覺,是用直覺表現事物時的特質。簡而言之,美感活動就是 ----無所為而為。這就是美和實際人生---有所為而為的差別造就了美和現實的距離。
那麼距離...距離產生未知,未知產生想像,想像產生美。這個距離是心理上的距離,當然不是地理距離。距離這東西本身,就帶著「拉近距離」的過程中伴隨的新奇與刺激。所以才會有距離產生美這麼一說。
距離產生美是相對的,也就是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與你有距離的人、得不到的人就特別好。這當然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了,比如追星之類的,明星通常只會展示在鎂光燈下最好的一面。因為與明星有距離,才會覺得他哪兒都特好——不是因為他哪兒都好,只是他不好的一面他沒展示出來給你看罷了。你跟明星又不可能生活在一起,所以距離產生的只有美,而沒有矛盾。有些東西一定要靠近了才能感受到美。比如萬花叢裡的一朵花,看上去和其他的花沒什麼區別。可是單獨欣賞一朵花,就會看到別樣的美。當然還會將不如人意的地方放大,比如花上的小蟲子。感情也是如此,有日久生情、越了解就越喜歡的;也有日久生厭、始於喜歡、終於了解的。 有的人從網戀走到現實而結婚,有的人從現實走到異地而分手; 有的相親相愛最後分道揚鑣,有的吵吵鬧鬧幸福的過了一輩子。
至於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感情,距離產生美某種程度上也是對的,因為異地戀的人不會因為生活瑣事而與對方產生爭執和摩擦,誰做家務之類的,所以平常沒有這麼多小矛盾,所以看對方就順眼就美。距離產生的不僅僅是美,也會有醜,所以,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請不要用時間和距離去考驗一個你不確定的東西,因為真的沒有多少東西經得起考驗!人性,本就如此!距離就像一面鏡子,透過它,你可以看清事物本來的面目!
距離不等於遙遠。距離會產生美著重在強調,兩個人的關係太近太近的時候會發生一系列弊端,但如果有那麼一點點的距離,會讓兩個人緩一緩,會更好。但有些人把這個距離放的很遠很遠,那就不僅僅是距離了,是疏遠,是遙遠。其次,距離等於度。這是個生活的學問,在一段關係中,過遠和過近都不好,這就需要去尋找那個合適的度了。過遠會覺得兩個人的關係不夠,明明關係可以更好,過近的話也不太能接受。在一個合適的度裡,很重要。把控好遠近、親疏關係 ,才是守恆原理,有了神秘感和新鮮感。游離在每一個階段、關係、友誼之間的距離,才是恆久遠的美好。才是距離產生美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