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打工仔,負責給倉庫裡的貨物包裝;晚上,他是一名數學愛好者,總是在那本舊舊的筆記本上演算著什麼,就連同事叫他出去玩,他都會拒絕,繼續算題。終於,他成功了,這位物流工破解了困擾科學家們百年的數學難題!就連浙江大學的教授都邀請他給大家講課,他是誰?又是如何做到的?
餘建春,1983年出生於河南一農村家庭,他的身世有些悽苦,父母早早就去世了,餘建春雖然從小就對學習很感興趣,但因為農村教育條件不太好,所以餘建春的成績也一般,連高中也沒考上,可仍然嚮往學習的他決定繼續讀書,於是來到了新縣職業中學,後來又考上了鄭州牧專,就讀於畜牧專業。
餘建春想著,畢業以後可以當個獸醫,聽說這一行很賺錢,但現實並沒有那麼容易,餘建春遲遲找不到相關工作,於是他只能到處打工來維持生計,畢業10多年後一直居無定所,四處漂泊,但無論日子怎麼艱難,餘建春都沒有放棄一件事——鑽研數學。
餘建春的身上總是帶著一個筆記本,裡面寫滿了各種公式和演算。餘建春每到一個新的城市打工,都會第一時間帶著他的筆記本探訪當地的大學,來求證他的數學算法是否正確,而他所研究的,是世界級數學難題「卡麥可數」(對於合數n,如果對於所有與n互質的正整數b,都有同餘式b^(n-1)≡ 1 (mod n)成立,則稱合數n為Carmichael數。)
那麼成績平平的餘建春,又是如何開始研究「卡麥可數」的呢?原來,在鄭州牧專讀書期間,餘建春無意中從圖書館借到了一本《數學猜想》,起初他也只是隨便翻翻,結果越看越有意思,對數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經過十多年的努力,他終於找出了幾個公式,一旦這些公式可行,人們就能在更短的時間內找到更多的「卡麥可數」。
然而由於餘建春缺乏紮實的數學功底,很多推演過程都是靠「直覺」來進行的,他也直言自己看不懂教科書,所以那麼多年來,即使他把自己的公式寄給了很多數學界「大咖」看,都沒有得到回應,也沒有人願意和他探討「卡麥可數」。
但幸好,餘建春沒有放棄,他每去一個新城市,又會給這裡的大學寄去自己的稿子,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2016年5月,浙江大學數學系教授蔡天新打開了餘建春的信和手稿,他認真看完這位陌生物流工人的手稿後,當場拍案叫絕,立刻邀請他來浙大和他面對面探討。
餘建春萬分激動,他請了一天假,換上了自己最精神的衣服,帶著自己的手稿,來到了浙江大學,他的面前,是教授、院長和博士生,這讓中專畢業的餘建春十分緊張,但當他正式開始講解自己的推算時,這種緊張感頓時消失,餘建春在講臺上神採飛揚地說著自己的見解,臺下的老師們也跟著他一起在數學的世界裡遨遊。
當餘建春說完時,臺下鼓起了熱烈的掌聲,餘建春害羞地笑了,隨後,「物流工人破解卡麥可數」的消息火遍全國,無數記者媒體跑去採訪他,甚至有一家基金會得知餘建春的事跡後,主動出資贊助他學習深造,讓他把數學基礎給補起來。
後來浙江省某集團還主動為餘建春提供了一份工作,並且承諾給予他充裕的時間來拓展數學方面的興趣和才能,期待在未來的日子裡,這位來自民間的數學奇才會有更多的發現!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