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快遞小哥一朝成名,解開世界性數學難題後,生活改變了嗎?

2021-01-21 網易

  我很喜歡美國演員MattDamon主演的一部電影《心靈捕手》,影片講述了一個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的年輕清潔工因為意外的解答了數學難題而從此改變人生的故事。

  

  和影片相同的事例則實實在在

  的

  發生在了現實生活中,這位名叫餘建春的

  快遞員

  因為

  破解了一道困擾百年的世界性數學難題

  走進了人們的視野,獲得了眾多專家和數學家的高度讚揚。

  一.執著的愛好

  這兩年網上流傳著一句很火的話「夢想總要有的,萬一哪天實現了呢」。普普通通的餘建春沒有什麼大的夢想,他只對一樣東西痴迷,而且是

  長期性的,執著的,瘋狂的痴迷

  ,這個東西就是「數學」。

  

  33年前餘建春出生於河南大別山區,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無法為他提供優良的學習條件,但他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放棄學習,考上了鄭州牧業工程學院。

  畢業於三流大學的餘建春在滾滾的大學生求職人海中其實沒有什麼優勢,他最後選擇了在一家物流公司做快遞包裝員。

  

  儘管自己的專業和工作都和數學毫無關係,餘建春也

  從來沒有放棄自己對數學的喜愛

  他喜歡埋頭鑽研難解的數學題,享受解開題目的快感,他願意花一整天的時間只撲在一道題上,願意跑遍城裡的圖書館查詢解題方法,願意尋找一切與數學相關的內容。

  很多人不理解他的做法,甚至嘲笑他,議論他,認為他的愛好既不能給自己帶來升職加薪,也沒有強身健體的效果。

  可餘建春還是「一意孤行」,他才不在乎那些人的看法,

  對數學的堅持可以抵制一切質疑的攻擊

  

  史蒂夫·賈伯斯曾說過「向那些瘋狂、特立獨行、想法與眾不同的傢伙們致敬。或許他們

  在一些人看來是瘋子,但卻是我們眼中的天才

  」。

  餘建春有多少次將自己的演算手稿寄給大學裡的教授們,結果都石沉大海杳無音信了。

  這些打擊並沒有消磨掉他對數學的熱愛和追求

  ,

  反而更堅定了他挑戰困難的決心。

  二.平凡與偉大

  平凡的餘建春即便再熱愛數學也不過只是眾多愛好者中的一員,他又是怎麼成為浙江大學學術討論會上的講解者呢?

  一天,浙江大學的蔡天新教授收到了餘建春的推算手稿,他打開手稿看著密密麻麻的公式大為吃驚,正如餘建春所說,他好像解開了近百年來困擾著數學界的難題

  「卡麥可數」

  。這是一次劃時代的大發現。

  

  對於不了解數學的人來說「卡麥可數」非常陌生,但對於了解的人而言它就像是一道無法攻克的牆。

  「卡麥可數」又被稱為

  「絕對偽素數」

  ,是美國數學家卡麥可在1912年發現的數學規律,震驚了世界。

  蔡天新教授認可了餘建春的推算,還在社交網站上公布了他的手稿,迫不及待

  的

  讓大家都來認識這位他發現的數學天才。

  與此同時,他還

  邀請餘建春來到浙江大學

  ,為來自全國的博士及相關研究學者演示他的推算。

  站在臺上的餘建春十分羞澀,穿著簡單,看上去似乎和臺下的知識分子有些格格不入。

  他知道自己在這些專家們的眼中只是一個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快遞員,擔心不能解除他們的疑惑。

  在草草的做完自我介紹後,餘建春開始在黑板上為大家演示自己的推算。緊張的他一次又一次的寫錯公式,然後再擦了重寫。

  漸漸地,演算越來越流暢,他已經完全沉浸在其中。

  

  臺下的人都被他的計算公式所吸引,當他流利地完成並解釋了自己全部的演示之後,

  他知道自己成功了

  看著臺下豁然開朗的表情,那些從眼神裡流露出的敬佩已經驗證了餘建春的推算是正確的,是前無古人的創世之舉。

  這樣一個從大山裡走出來的

  平凡的人真的創造了偉大

  ,這種興奮感似乎比自己破解了難題還要強烈。

  一戰成名的餘建春成了網上的大紅人。很多電視媒體都想採訪這位來自民間的高手,但都被他一一回絕了。

  原因是餘建春認為自己的成功只是靠努力得來的,自己並不是別人口中的天才。

  他不想把「數學」這個愛好當作一種成名賺錢的工具。

  在談到未來之路的規劃上,餘建春說自己的願望很簡單。因為常年在外打工,和家人聚少離多,

  自己渴望可以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知心的另一半,早日組建家庭,過平凡的生活

  

  三.你還記得曾經的夢嗎?

  從小時候我們就為自己編織著各式各樣美麗的夢。我們拿著手中的畫筆、撥弄著手中的樂器、跳著毫無章法的舞蹈……對於這些愛好腦海中浮想聯翩,幻想能成為畫家、音樂家、舞蹈家……

  可悲的是,當父母的斥責聲和學校的試卷如浪潮般襲來時,有多少人選擇堅持,有多少人選擇放棄。在填報志願的時候你是選擇了喜歡的專業還是選擇了更適合擇業的專業?相信更多的人選擇了後者。

  假如有人問你「你是否後悔當初放棄了什麼」,每個人都會給出不同的答案,每個人也一定會有一個答案。因為為了生存和生活,

  我們放棄了太多曾經熱愛的東西

  ,也許至今還讓我們念念不忘。

  於是,當各種類型的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越來越多的人在工作之餘加入了繪畫、烹飪、舞蹈等等的愛好學習中,以此來彌補之前的遺憾。

  

  從餘建春的故事可以看出,

  沒有興趣的事情就一定堅持不了

  。看看我們現在的孩子,有多少興趣班是他們真正的「興趣」。

  被家長拖著拽著去上課的孩子們把這些愛好當成是敷衍父母的工具,拿著各種「考級證書」的他們同時也是父母朋友圈裡炫耀的資本。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如果你的孩子能真正喜歡一樣健康的愛好活動,你應該覺得非常高興和欣慰。即使他的學習成績並不是名列前茅,即使他的愛好看起來毫不起眼。

  但請不要小看這毫不起眼的愛好,它也許不會讓你的孩子成為天才,可它一定會為你的孩子帶來難以言喻的快樂。

  各人有各人理想的樂園,有自己所樂於安享的花花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15歲高中少女成「科學家」,曾解開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採訪
    雖然在生活中我們很少有機會接觸到科學家,但是他們在某項科研成果方面做出傑出貢獻之後,就有可能直接帶動國內的一個產業發展,甚至還有可能直接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因此在我們心中,大多也幻想成為那樣的人。但是要想做科學家絕非易事,小時候,很多人的夢想就是長大後當科學家。今天要介紹的這個人可牛了,別人是長大想後當科學家,而她15歲時就成了正兒八經的科學家。
  • 當年那個破解數學百年難題、被請到浙大講課的快遞員,現狀如何?
    古往今來,正是因為有無數身居高位者懂得低頭審視,發掘人才、唯才是舉,才讓無數生活在底層的能人志士得到賞識、得到重用,無盡傳說因此誕生,光輝歲月因此造就。4年前,一名靠打工維生的中國小夥憑藉著與生俱來對數學的敏感和天賦,破解了困擾數學界百年的難題,被浙江大學教授蔡天新慧眼發掘,使其從一名普通的快遞員變成一名受世界矚目的數學家。
  • 4年前那個破解數學百年難題,被請到浙大講課的快遞員,現狀如何
    在高考中,相信數學這門課程曾令許多考生望而卻步,而卻有一個快遞小哥,依靠著自己對數字的天賦,竟解開了困擾世界數論界的百年難題,並被邀請來到大學講課,那麼現在的他過的怎麼樣呢?  少年經歷,平凡生活。  出生於河南信陽大別山的餘建春,與大多數人一樣都是父母心中的希望,雖然家境普通,但是也給了他一個溫柔的家。
  • 餘建春:當過快遞員,破解數學百年難題後,被知名公司高薪聘請
    一般認為辛苦跑腿的快遞員只能幹辛苦的體力活,百年未解的數學難題只有天才數學家們來解決,而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快遞員破解數學百年難題演繹小角色的華麗轉身。這個快遞小哥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餘建春。學習普通畢業後找不到工作餘建春,河南信陽人,因為偏科的原因,從小學習成績並不突出,加上家境貧寒,只上了職高,後來考上了鄭州牧專。
  • 快遞小哥破解百年數學難題,浙大教授慧眼識才,真相卻是這樣的
    從未接受過專業訓練,也沒有學過高等數學的專科學生餘建春破解百年數學難題的報導,近年來一直被提起,這位快遞小哥多年孜孜不倦的努力終獲得成功無疑是一個極佳的勵志故事。
  • 殺人犯入獄後醉心數學,解開一道古老數學難題,驚動大半個數學界
    今天要說的這名罪犯是一名殺人犯,入獄後利用休息時間醉心數學,解開一道古老數學難題,從而驚動大半個數學界。此人名為海文斯,今年40歲,因故意殺人罪,被法院判處25年有期徒刑,已服刑第9個年頭了。海文斯和其他獄友不同,其他獄友喜歡訂購報紙,消遣時間,海文斯卻在監獄中,愛上了數學。雖說有點不合常理,但事實確實如此。
  • 我解決了世界性數學難題 想跟大學數學教授探討一下·都市快報
    蕭山製衣工胡師傅報喜: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 解開這道題就如步行上月球一樣不可能 記者 張超 昨天15:03,胡師傅來電:有一道世界性的數學難題,用一把沒有刻度的直尺和一個圓規,如何把一個角平均分成三等份,科學家出示的證明是無解,但我卻解出來了,至於怎麼分,我不能告訴你,如果告訴你,大家都知道了。
  • 4年前,破解百年數學難題的快遞員,被請到浙大講課,如今怎樣了
    無數個日日夜夜,他就憑著這股子對數學的愛,最終破解了世界數學難題——卡麥可數。他就是餘建春,畢業於新縣職高,後來上了鄭州牧專,讀的都是畜牧專業,卻成了一名物流公司的快遞員。本該過著平凡的打工日子,但他卻異於常人,利用日復一日的下班時間,憑著對數學的興趣,通過演算破解出了長期困擾數學界的一大難題——發現了一種識別卡麥可數的新算法。
  • 高中生解開世界級數學難題,拒絕央視採訪,得知原因:笑出眼淚
    談方琳是上海師範第二附中的學生,也是大家眼中的小神童,父母是普通的老師,而她從小就天賦異稟,對數學十分的感興趣,數學成績讓無數學霸望塵莫及,曾經多次參加奧數比賽,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績,而這一次上海舉辦的第二屆世界頂級科學家論壇邀請了談方琳出席,和世界頂尖級的數學家一起討論數學。
  • 他是數學天才,曾證明世界性數學難題,如今卻是國外名校教授!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在數學屆名聲極大、自小對數字敏感的數學大咖。不知你是否聽過他,張壽武,一個來自安徽鄉下卻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的數學大咖,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他的事跡。張壽武出生於安徽和縣,一個普通的地方,但從這樣一個普通小地方走出來的他卻有著許多人羨慕不已的成就。
  • 「暮年成名」張益唐:探索數學之美
    在齊光家後院的「靈光一現」,讓他找到了解開「孿生素數」猜想難題的鑰匙,亦改寫了自己的人生。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數學教授愛德華·弗倫克爾稱張益唐破解這一難題的證明有「文藝復興之美」。猜想之後  美國科羅拉多州普韋布洛的夏天乾燥而炎熱。
  • 留美學生入圍英特爾獎 盼解開七大數學難題
    王冕在接受訪問時表示,數學界有世界七大難題,每道難題的解答都被懸賞100萬元獎金,他最終的理想就是要成為解開數學界七大難題之一的數學家。英特爾科學獎有「小諾貝爾獎」之稱,被公認為全美要求最高、最精英的高中科學研究競賽,每年都吸引來自全美各州的上千名高中生報名參賽,展示他們原創性的科研作品。
  • 浙大博士解開一個世界數學難題 贏得哈佛人尊重
    鎮海黃老師驕傲地說  我的一個學生解開了一道世界數學難題  這道題的研究  能加深人們對地球重力空間的認識  兩天前,我看到文匯報的評論《  07年8月,他的論文《曲線模空間相交數的新結果》在美國頂尖雜誌《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07年獲得中國數學會鍾家慶數學獎……  在去年3月份,他和自己的導師劉克峰一起,成功證明了一個世界數學難題——「法伯相交數猜想」,這一成果得到了全球數學界的關注和好評。
  • 歷史上至今未解開的數學超級難題
    下面筆者收集整理一下有關歷史上還有數學題現在還沒有解開,有待於智慧者不斷去徵服。這些數學題曾經「坑爹」到無以復加!幾千年以來,人類在研究數學的過程中,提出並解決了很多難題。有些數學難題不僅玩壞了很多研究者,其解決的過程或結果也讓人覺得十分坑爹。
  • 7旬老人解開世界著名數學難題:網上再出題擺擂
    6年前,他曾花費7年時間解開世界著名數學難題。如今,他又出了三道小題放到網上,希望能與對數學有興趣的人互動交流。這名愛好並潛心研究數學的老人叫李鎖,今年已經77歲。昨日上午,家住行唐縣的李鎖老人找到記者,希望能夠組織一場「擂臺賽」。今年77歲的李鎖,是行唐縣某單位退休老幹部。
  • 中國15歲高一女孩,解出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採訪:別讓我媽看到
    所以很多的家長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年少成名,同樣,這樣的少年英雄也都是令人欽佩的存在。但是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不想再出現傷仲永的情況,所以現在的那些所謂的天才也怕自己可能會變的跟傷仲永一樣,即便在從小的時候被人誇讚為天才,但是他們也從來沒有放棄過努力,因為他們知道,其實所謂的天才就是1%的天分加99%的汗水堆積而成的。沒有努力,再多的天賦也無濟於事。
  • 殺人犯入獄後潛心研究高等數學,通過自學破解數學難題
    德國RTL電視臺21日報導稱,在美國西雅圖一所監獄裡服刑的殺人犯海文斯,通過自學最近解開了一道古老的數學難題,震驚數學界。現年40歲的海文斯因殺人獲刑25年,至今已服刑9年。入獄後,生活大變的他突然發現自己對數學情有獨鍾,於是潛心自學高等數學。不久前,他給著名的數學科學出版社寫信,請求給他寄若干期《數學年鑑》。
  • 她是未來科學界新星,如今不過15歲,卻破開世界性難題,比肩霍金
    談方琳在數學上的造詣早就超過了周圍的同齡人,甚至毫不誇張地說,許多在這方面的專家可能都不如她了解得透徹。「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是很多學者都困擾不已的課題,可是談方琳這個15歲的小姑娘,卻破開這一世界性難題,許多人稱讚她比肩霍金!
  • 7旬老人花7年解開世界著名數學難題 網上出題擺擂
    7旬老人花7年解開世界著名數學難題 網上出題擺擂 2016-12-2016年12月28日 13:55 來源:燕趙晚報 參與互動    本報訊(記者 李兵)6年前,他曾花費7年時間解開世界著名數學難題
  • 當年,河南快遞員破解數學難題,被央視邀請拍紀錄片,如今怎樣了
    餘建春原本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家境不好,父母的工作平庸,但他莫名的遺傳到了很好的數學天賦,這種天賦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總之他從小就很會做數學題,大學的時候,他並沒有考上好學校,進入了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學畜牧專業,這個專業跟他本身的愛好絲毫不匹配,在就業市場上也沒有什麼競爭優勢,所以餘建春很快就被紛繁複雜的社會競爭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