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醚菌酯具有殺菌譜廣,優異的殺菌效果,同時還具有調節作物生長,促進植物健康等特點,在國內市場取得較為良好的市場反響。
吡唑醚菌酯在葉部被作物快速吸收後,可以輸送到葉片的背部,從而對葉片正反兩面的病害都有防治作用。還可以通過葉部滲透作用,傳向頂部,在植物體內的傳導活性較強。具有保護、預防、治療、剷除、滲透、強內吸及耐雨水衝刷作用。能與多種藥劑復配,增效作用明顯。毒性低,安全性好。
適用對象
吡唑醚菌酯可廣泛用於小麥、花生、水稻、蔬菜、果樹、菸草、茶樹、觀賞植物、草坪等各種作物,防治子囊菌、擔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綱真菌引起的葉枯病、銹病、白粉病、霜黴病、疫病、炭疽病、瘡痂病、褐斑病、立枯病等多種病害。
對黃瓜白粉病、霜黴病、香蕉黑星病、葉斑病、葡萄霜黴病、炭疽病、白粉病、番茄和馬鈴薯的早疫病、晚疫病、白粉病和葉枯病等均有較好防治效果。
用其單劑作治療試驗,能有效防治小麥葉枯病,同時也能觀測到對小麥穎枯病的兼治作用。
即使在發病較嚴重時,唑菌胺酯仍能有效地防治葉銹病、條銹病對大麥和小麥的危害,同時能兼治大麥的葉枯病和網紋病。
吡唑醚菌酯也可有效地防治其他穀類病害:如小麥斑枯病、雪腐病和白斑病及大麥雲紋病。
吡唑醚菌酯復配禁忌
1、吡唑醚菌酯不能和鹼性殺菌劑混用。
2、吡唑醚菌酯不能和有機矽、橙皮精油等助劑混用,吡唑醚菌酯本身具有高滲透,如果再加入助劑使用,將大大增加藥害的風險!
3、吡唑醚菌酯不能與乳油類農藥混用,乳油類產品一般都有甲苯、二甲苯等作為乳化劑,同樣會增加藥害的風險。
4、吡唑醚菌酯不能與強氧化性農藥混用,強氧化性的農藥如高錳酸鉀、雙氧水、過氧乙酸、氯溴乙氰尿酸之類的農藥混用。
5、吡唑醚菌酯不能與無機銅混用,會破壞部分葉片細胞。
吡唑醚菌酯最佳殺菌配方
能與多種藥劑復配,同時還具有增效作用。比如復配三唑類殺菌劑效果很好,可提升藥效;與葉面肥混用如磷酸二氫鉀,加微量元素,效果會非常的好;與芸苔素混合,增強抗病性,降低抗藥性,促進營養轉化,調節植物生長。
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環唑
苯醚甲環唑是線粒體呼吸抑制劑,抑制細胞壁甾醇的生物合成,具有保護、治療、葉片滲透傳導作用。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環唑對炭疽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在柑橘炭疽病發生前或發病初期施藥,噴霧至葉片微滴水為度。視病害發生情況,每隔7-10天施藥一次,可連續用藥2次。
吡唑醚菌酯+戊唑醇
吡唑醚菌酯為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通過阻礙細胞色素之間的電子傳遞來抑制線粒體呼吸作用,戊唑醇為抑制病原菌麥角甾醇的生物合成。防治小麥白粉病20-25毫升/畝兌水噴霧,小麥赤黴病20-25毫升/畝兌水噴霧。於白粉病、赤黴病發生初期均勻噴霧處理,間隔7-10天施藥1次。
吡唑醚菌酯+代森聯
具有阻止病菌侵入,防止病菌擴散和清除體內病菌三重作用,用於防治瓜果、蔬菜的多種病害作用迅速、藥效可靠、持效期長、對作物安全。使用後能夠幫助提高作物的生理活性、延緩衰老、保障產量和質量。且不含錳離子,不會造成作物錳離子中毒。發病前或初期用藥,間隔7-8天連續施藥。
吡唑醚菌酯+啶醯菌胺
吡唑醚菌酯能有效控制葉片中的病原孢子,兼具預防作用。啶醯菌胺是新型煙醯胺類廣譜性殺菌劑,屬於線粒體呼吸鏈中琥珀酸輔酶Q還原酶抑制劑, 對孢子的萌發有很強的抑制能力, 且與其它殺菌劑無交互抗性。復配製劑對葡萄灰黴病有較好防效,發病初期使用。
吡唑醚菌酯+氰霜唑
是一種廣譜型復配殺菌劑,持效期較長,耐雨水衝刷,具有一定的內吸、保護和治療作用。可用於莖葉處理,對葡萄霜黴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發病初期均勻噴霧。
你還知道哪些高效的復配方案呢?
河南寶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作物全程管理方案,提供果樹、經作、大田作物植保方案與營養方案,成功幫助10萬+農戶解決植物營養問題;在微生物、免疫誘導、植物源農藥領域和行業最前沿上擁有自己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