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是一種經常出現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植物,又叫做艾蒿。我們對於艾草最早的記憶應該源自於端午節,因為在古人眼中,艾草是一種具有驅邪氣、保家宅平安的吉祥草,同時,在中醫領域,艾草也很早就向人們展現了它的神奇作用,古語常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這句話的流傳雖然有誇張成分,但不難看出,艾葉在醫用領域具有很高的價值,具體艾草對人體有哪些好處,我們不妨來看一看。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可以這麼理解,有三年艾草的家庭,全家人的身體都會很健康,幾乎很少生病,在艾草的保護下,醫生都幾乎不用上門來看病。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艾草是一種具有神奇功效的藥草,那麼,艾葉主要都有哪些作用呢?
我們先來看看艾葉中主要有哪些對人體有益的成分吧!首先,艾葉中含有大量的黃酮類物質,黃酮這種物質,想必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它是一種具有豐富生物活性的物質,可以起到預防腫瘤、預防和緩解心血管疾病、抗氧化以及預防早衰的作用。其中,艾草中所含的槲皮素、木犀草素這類黃酮物質,在針對肝癌細胞增殖過程可以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經研究發現,黃酮類物質在受熱過程中容易喪失揮發性成分,經過炭烤後使用,可以發揮艾草較好的止血作用。
另外,艾草中含有較為豐富的多糖,這種物質進入人體後,能夠起到一定對抗腫瘤的作用,同時還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幫助修復受損的免疫、代謝系統,還具有抗氧化功效。對於艾草多糖的研究,還在不斷深入的過程中,但根據已經獲得的實驗數據來看,艾草多糖對於乳腺癌、胃癌、肝癌等癌症腫瘤的生長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除此以外,艾葉給人帶來最直接、明顯的功效,就是它的殺菌、消炎、止癢作用。之所以艾葉具有這種功效,是由於它含有的單萜類揮髮油物質,使用艾葉煮水、或者採用艾灸理療的方式,能夠幫助人們提高免疫力、抗菌消炎、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緩解疲勞等作用。
為什麼強調三年艾?三年艾是指什麼呢?不同年份的艾葉,藥用價值也有所不同,艾葉的最佳採集時間一般是在端午節後的1-2周內。而並不是剛採摘下來的艾葉,越新鮮藥用價值越好,懂行的人一般會把艾葉保存3-5年再使用,這時的艾就被稱為陳艾,三年艾也就是保存了三年時間的陳艾葉。
那麼,三年陳艾與新鮮艾葉,有哪些不同之處呢?
1. 艾灸的感受不同
新鮮艾葉在做艾灸時,由於含有許多刺激性物質,在做艾灸過程中,會使人產生一種皮膚灼痛的感覺,影響施灸效果。通常用作艾灸的艾葉,都是三年陳艾葉,效果更加柔和,藥力也更容易被吸收。
2. 安全性不同
艾葉畢竟是一種提供藥用價值的草藥,那麼,我們就不得不考慮它的使用安全性。我們知道,艾葉中含有揮髮油這個成分,新鮮艾葉上揮髮油的含量較高,在燃燒過程中揮髮油充分燃燒,並且在這過程中會釋放大量對人體容易產生傷害的物質,而放置了三年的艾葉,揮髮油已經充分揮發完畢,在使用艾葉的過程中,藥物成分可以沒什麼阻礙地被人體充分滲透、吸收,艾葉的功效能夠更好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