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治病 古已有之
蘄艾的主要功效是祛寒溼、治虛寒。據《本草綱目》載:「服之則走三陰,逐一切寒溼,灸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沉痾之人為康泰。」2010年版《中國藥典》載:「艾葉性溫,味苦、辛,有小毒,入肝、脾、腎三經。內服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外用具有祛溼止癢、溫經、止血、暖宮的功效,尤適用於崩漏、下焦虛寒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宮冷不孕等症。」
蘄艾是一種極具養生價值的藥物
蘄艾的莖和葉化學成分不同,養生保健主要使用艾葉,其化學成分主要是其中含有的揮髮油,具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鎮咳、祛痰、止血及抗凝血、鎮靜等作用。另外,由於艾葉中含有的揮髮油滲透性好、滋潤性好,所以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特別適合敏感肌膚及受損肌膚。
推薦3個蘄艾治病小偏方
治腸炎、急性尿道感染、膀胱炎
艾葉10克,辣蓼10克,車前80克。水煎服,每天一劑,早晚各服一次。
治卒心痛
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之。若為客氣所中者,當吐出蟲物。
治脾胃冷痛
白艾末煎湯服10克。
艾灸介紹:艾煙有特殊香味,古人以之闢邪。現代研究認為艾煙含有幾十種對人體有益的物質,能對人體各個系統產生良好的保健作用,同時能夠殺菌消毒,清潔空氣,預防感冒。所以艾煙是無毒的,更是有益的
使用方法:點燃艾條,插入艾灸盒或者艾灸棒對準施灸部位進行燻灼以感舒適,皮膚潮紅或微痛為宜,每日2-3次,每次約40分鐘左右。
注意事項:1.施灸時認真操作,注意溫度,防止灼傷皮膚
2. 孕婦施灸者尊醫囑
3. 皮膚過敏者、皮膚超敏感者禁炙
4. 醉、怒、驚、恐、過勞、過飽、空腹禁灸
運營企業:湖北大葉小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