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報訊(梁英爽 由培遠/文)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湧現出許多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跡。在我們身邊也有這樣一群人,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他們中有衝到疫情前沿的保安中隊長,有慷慨解囊、守望相助的師生,有發揮餘熱的退休黨員,更有舍小家顧大家的公寓領班……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使命與擔當,溫暖付出的背後,是一幕幕感人的故事。
鏡頭一:師生守望相助、慷慨解囊
當把12箱沉甸甸的口罩運到郵局後,李臻鬆了口氣,他從德國購買的這批符合N95標準的口罩終於踏上了前往湖北的路。李臻是我校機電學院16級博士生,目前在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訪學,當看到武漢醫院視頻後,他便做出了一個決定——跨國郵寄口罩。市裡的口罩已經都被國人買光寄回國內,他便把目光投向了周邊鄉鎮。那幾日,李臻每天都要步行15公裡,輾轉於周邊各個鄉鎮,把沿途的藥店都買了個空,才勉強購入了2700餘只口罩,5件防護服和7隻護目鏡。這些物資都需要自己提回家,親自裝箱打包,再把沉甸甸的箱子運到一公裡外的郵局。拿到快遞單後,他每天都要追蹤物流信息,看到物資已經到達北京清關,心裡倍感高興。「疫情面前沒有局外人,我雖遠在德國,但心卻時刻牽掛國內疫情,更要利用身邊的資源,為戰勝疫情盡力。」
同樣的,能源學院師資博士後樂古(貝寧籍)在實驗室聯絡群裡看到學校防疫物資短缺的消息後,自籌經費從貝寧購買10000個醫用外科口罩,為了確保物資安全到達學校,他打算月底親自背回哈爾濱。「在哈工大學習的日子裡,老師們悉心培養我、指導我,我很感激母校把我培養成為今天的師資博士後,為母校籌集防疫物資,是我應該做的事。」
在學生疫情防控工作戰線上,學生工作者毫不猶疑地衝在了前面,每日和學生一對一溝通,關注學生動態,對於今年寒假留校的學子,他們更是親力親為,去超市為其採購生活用品,時刻奔赴在一線解決學生困難。在了解到一線工作中口罩等物資緊缺的情況,物理學院教師田浩緊急在微信群裡發動老同學,尋找符合標準的口罩,經過多方輾轉打聽,終於找到了標準的醫用外科口罩貨源,田浩便購買了1000隻捐贈給了一線學生工作者,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能為學校防疫防控工作做力所能及的事,是應盡的責任。」田浩說。
眾人拾柴火焰高。計算機學院2016級博士生冷曉琨創辦的樂聚智能公司向學校捐贈了300件質量上乘的口罩。校友汪開燦創辦的零聲科技有限公司為校醫院捐助一次性口罩1000個、防護服50套、護目鏡50個、醫用檢查手套500副……每天,我們的身邊都在發生這樣的故事。
鏡頭二:退休黨員以「特殊黨費」迎「疫」而上
「叮叮叮……」2月9日,後勤黨委工作人員收到了一條微信:「我是一個退休的員工,身在他鄉無法為師生做任何工作,但作為一名黨員想盡我微薄之力,為假期仍在一線服務師生工作的後勤人員買一些口罩和消毒用品,今通過微信轉給您10000元,請幫我代交給後勤黨委,謝謝。」在全國上下都在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時,退休黨員王紅茹以「特殊黨費」迎「疫」而上,寥寥數語,飽含了她對師生員工的深深牽掛與關懷祝福。
鏡頭三:保安中隊長在獵獵寒風中守護師生
除夕至今沒有回過家,24小時守在學校,提到自己工作的目標和動力時,保衛處保安中隊長楊振忠說:「決不讓疫情危險踏入校園半步。」楊振忠1994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6年退伍後加入學校保衛處。作為保安中隊唯一一名黨員,他用行動踐行著初心和使命。夜晚寒風刺骨,楊振忠和他的隊友們連張嘴說話都帶著寒氣:「不管條件有多艱苦,都要站好門崗守好門,請全校領導和師生放心。」或許是感懷於保衛處工作人員的堅守和付出,2月20日,保衛處收到一位不留姓名的學生寄來的包裹,裡面是90副暖腳熱貼,該學生囑咐快遞員,要把包裹交給外門崗的值班人員,讓他們使用,並幫忙道一聲辛苦。嚴寒冬日,嚴酷疫情,這名學生用質樸的語言、真誠的行動,為寒風中堅守的工作人員送去了溫暖。
鏡頭四:公寓領班走出來的防「疫」路
「我對公寓特別有感情,也有這份責任,為了公寓和大家的安全,能做點啥就做點啥。」說話的是公寓管理中心三公寓領班孫本英,她於2002年9月加入公寓管理中心,早就把公寓當成了家。考慮到疫情期間的安全問題,孫本英便不再乘坐交通工具。公寓原本為員工準備了自行車,但她把自行車讓給了其他更有需要的同事,自己克服困難,堅持步行上下班,家住公路大橋附近,每天早上六點多出門,到學校要一個小時十五分鐘,這就是她「走」出來的防「疫」路。
鏡頭五:有一種擔當叫「逆行」而上
「馬上面臨退休了,這次疫情是在自己職業生涯即將結束的時候,希望能為社會和學校盡一份責任,把師生健康作為首要任務。」57歲的金英愛醫生,抗過「非典」、戰過甲流,就在校醫院抗「疫」的關鍵時刻,這位巾幗「老將」主動請纓,第一個報名參加發熱門診的值班工作。金英愛一層一層地脫掉面罩、隔離服、眼罩、口罩後,忙碌一天的她嗓子已經沙啞,因為整整一天,她都沒喝一口水。「不敢喝,喝水之後上廁所,一套隔離服就廢了,現在醫療物資緊缺,咱們不能給醫院和學校添麻煩。」提到抗「疫」勝利後最想做的事,金英愛說:「我最想多去給大家講講日常衛生防疫的知識,為全校師生的健康上一道平安符……。」
在哈工大校醫院,像金英愛這樣的逆行者還有很多。疫情來臨時,不少白衣天使主動請纓,表達要到前線戰「疫」的願望,他們有的是2、3歲孩子的父母、有的是準備要寶寶的年輕醫護、有的是家中尚有年邁父母需要照顧的科室骨幹、還有的是已經離開工作崗位,仍希望能並肩作戰的退休職工。疫情面前顯現的是使命、擔當、奉獻和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