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星爆炸閃耀夜空,竟把皇帝嚇得好好做人

2020-12-05 IT之家

從宇宙尺度上來講,超新星爆炸是很平常的事情,不過對於仍無法走出太陽系的人類來說,能夠直接觀測到的超新星事件並不多。正因如此,史書會將這些並不多見的天體事件記錄在案。

中國古代的客星紀事由來已久,早在出土的商代甲骨卜辭中就記載著大約公元前14世紀出現於天蠍座α星(我國稱做心宿二)附近的一顆新星:「七日已已夕……新大星並火。」

自商代至17世紀末,我國史書共記載了新星、超新星大約90顆左右,其中大約12顆屬於超新星。在我國史書中所記載的新星、超新星中,最精彩的要算宋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出現在金牛座天關星附近的超新星,這顆超新星爆發後達兩年之久才變暗。《宋會要》中記載道:「元年三月,司天監言客星沒,客去之兆也。初,至和元年五月,晨出東方,守天關,晝見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見二十三日。」而這顆超新星爆發後就在太空中留下了大家所熟悉的蟹狀星雲(見下圖)。

最有意思的是明朝時的一次超新星爆發,即萬曆年間公元1572年發生的第谷超新星(SN 1572)事件,這顆超新星把當時的萬曆皇帝嚇得不輕,以至於不得不好好做人。

據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一書中描述,當時的張居正張元輔認為這是上天發怒的大兇兆,「按照張先生的教導,萬曆趕緊檢討自己的思想、語言和行動,加以改正,以消除天心的不快。」而且這場持續了兩年之久的超新星事件,萬曆也是誠惶誠恐的「修省」了兩年,「這次「星變」延續了兩年之久,皇帝的「修省」也就相應地歷時兩年,並且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他不得不注意節儉,勤勉誠懇地處理政務和待人接物,力求通過自己的努力化兇為吉。」

在同一時期的歐洲,丹麥天文學家第谷·布拉赫也觀測到了這次超新星爆發,他在《論新星》一書中記錄了此次事件,後人為紀念其在天文學方面的貢獻,將這顆超新星命名為第谷超新星。20世紀後,科學家通過觀測第谷超新星爆發留下的遺蹟推測,這可能是一顆Ia型超新星。

想看到更多這類內容?去APP商店搜 ,天天都有小歡喜。IT之家

相關焦點

  • 千載難逢,近距離觀察超新星爆炸
    這顆超新星的預備役什麼時候會爆炸?它將要爆炸時會有什麼表現?與所有優秀的天文學與宇宙故事相似,這個故事始於一個周五的夜晚。它將經歷一次爆炸和塌縮,最終變為一顆II型超新星。這場爆炸可能會在數萬年後發生,也可能今晚就發生。
  • 獅子座「出事」了 天文學家發現超新星爆炸
    據國外媒體報導,本周末,一顆恆星爆炸了。更準確的說,由於爆炸使得這顆恆星可以被地球上的望遠鏡看見,一個致力於搜索恆星爆發的研究項目觀測到了本次爆炸。據美國宇航局聲稱,在距離地球3500萬光年外的M66星系中,一顆質量大約為太陽8至50倍的恆星達到了它的壽命盡頭。當恆星內部的熔爐耗盡了所有燃料,它便開始內爆。
  • 超新星簡史,從中國古代到新的「殭屍之星」
    據我們了解,一顆大恆星的生命周期以超新星爆發而結束 - 一次持續數月的巨大爆炸,並留下一片星際飛船雲層,恰當地稱為超新星遺蹟。就是這樣 - 不再有光,沒有更多的熱量,只是一個星星曾經在那裡燃燒的微弱跡象。
  • 新型太空爆炸事件:強度高達一般超新星爆炸10倍
    由於其亮度極高,科學家原以為它離我們的距離比實際上近得多,而自此之後,科學家又發現了兩次相似的爆炸事件,這三起事件均被劃入了同一類別。  這些能量爆發極為猛烈、速度極快,以極高的速度將大量物質拋入太空之中。天文學家將這類爆炸事件命名為「快速藍色視覺瞬態事件」,簡稱FBOT事件。
  • 恆星死亡時可能不會出現超新星爆炸
    一些黑洞以閃耀光芒展現其誕生,而另一些則悄然降生科學家認為這種消失行為將支持這樣的一種理論:即一些巨大的恆星在死亡時只是簡單地爆炸而不會出現明亮的超新星爆炸,或伽馬射線的爆發。 當一顆巨大的恆星衰老時,其中心會聚集很多的鐵。最終,此鐵核增長得如此巨大以至於被它自身的重力給壓碎了,形成了一個黑洞。有時此過程伴隨有超新星爆炸,這時恆星外層向外爆發出明亮的可見閃光。
  • 那些年,參宿四的超新星前輩們
    比起大家翹首以盼的「參宿四爆炸」,距離人類上一次見到如此壯麗的銀河系超新星爆發,已經過去了四百多年。即使距離遙遠,也足以在一瞬間成為夜空中最亮的星。不過,這些認識都建立在現代天體物理學的基礎之上,就連「超新星(supernova)」這個名字,也是茲威基和巴德在1937年才起的。即便是今天,超新星對於人類而言仍然是一個神秘的存在。 不過,目睹一場超新星爆發似乎也並不是遙不可及。
  • 最後的超新星:400年的爆炸成像
    四百年前的這個星期,一個以前看不見的明星突然出現在夜空中。發現於1604年10月9日,它比其他所有明星都亮。德國天文學家約翰內斯·克卜勒(Johannes Kepler)研究了這位明星一年,並寫了一本名為「De Stella Nova」(「新星報」)的書。
  • 聖經預言成真 2022年超新星爆炸 救世主降臨
    美國密西根州天文學家Larry Molnar 觀測發現,2022年距離地球1800光年遠的2顆恆星將會相撞、炸出超新星,釋放出來的巨大能量將產生強烈光芒,地球上的我們到時用肉眼就可以看到。  預計將會在2022年產生碰撞、變成一顆紅色超新星,亮度將會是原先的一萬倍,並會一直在夜空中閃耀,直到2、3年後才會慢慢恢復成一般亮度。
  • 被忽視的超新星爆炸——它的隕落對地球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但​並不是銀河系中的每次超新星爆炸都會在夜空中產生壯觀的景象。​在300多年前,仙后座中的一顆大質量恆星發生了爆炸也許,這次爆炸被濃厚且吸光的塵埃雲所遮蔽,或者這是一次不尋常的爆炸,所產生的可見光很少。這一17世紀超新星爆炸的遺蹟直到1947年才被發現,它是一個強大的射電源(被稱為仙后A),1950年則發現了極其暗弱的貝殼形星雲。
  • 想看超新星爆炸也許還要再等等
    對恆星參宿四(Betelgeuse)的最新一輪觀測已經拉開序幕,它亮度的衰弱之前被認為是將變成超新星的前兆在它的主序年——因為其活躍的熔化氫原子內核——呈現出熾熱、閃耀和青白色,其恆星質量是太陽的10至25倍。這些恆星日常暴躁不安,且生命周期相對較短。 參宿四目前約有800至850萬年歷史,它的主序日形成於大概100萬年以前(相比之下,像太陽這樣的恆星只有其主序年的一半,既46億年之久)。
  • 這顆恆星的爆炸,將在夜空中閃耀一個月,運氣好只需要等上50年
    因為不久的將來,它將會逆襲,成為夜空中最亮的一顆星,並且還會在天空中閃耀一個月,屆時它的亮度將會超過夜空中最亮的恆星天狼星,甚至可能比距離地球最近的金星看起來還要亮,如果運氣好,我們都有機會目睹這一天文奇觀。V Sagittae為什麼會成為夜空中最亮的星?
  • 有生之年,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竟要爆炸?人類生存或將受威脅?
    在我們有生之年,竟能看到恆星爆炸?不用懷疑,在科學家觀測下,在距地球640光年遠的地方,有一顆質量是太陽19倍,直徑是太陽1000倍的超紅巨星,它正處於崩潰的邊緣,或將發生爆炸。這個超紅巨星就是恆星演化末期的參宿四,參宿四隸屬於獵戶座,是一顆接近生命終點的恆星,在20世紀的一些觀察中,美國觀星協會認為它是夜空中最亮的第12顆星星,而且在更加細緻的分析下,科學家認為它在100萬年內必有一炸,總之參宿四就像是「薛丁格的貓」一樣,隨時都可能死亡。
  • 獨特的超新星爆炸
    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一顆超新星,它可以幫助揭示該恆星所屬的超新星群的起源。距地球一億光年,一個不尋常的超新星正在爆炸。那顆爆炸的恆星被稱為「超新星LSQ14fmg」,是由37名成員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發現的遙遠天體,他們的研究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幫助揭示了這顆恆星所屬的超新星群的起源。這顆超新星的特徵變得非常緩慢地變亮,並且也是同類中與眾不同的最明亮爆炸之一。
  • 和超新星有什麼區別?是不是比超新星的威力更大
    曾經的你是否想要關上燈,花上好幾個小時去凝視夜空?很好,如果你足夠幸運能夠擺脫燈光的幹擾,得到一次享受頭頂只有夜空的奢侈機會的話,你就會為夜空中多的數不清的閃耀著的星星所著迷,更使人著迷的是其中的半數有可能現在已經熄滅了。是的,你並沒有聽錯。你在夜空中所見的只是那些星星所發出的光,在星星熄滅之前,它們從幾百萬光年之外來。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星星都熄滅了。
  • 由超新星爆炸引起的,還好離地球6500光年
    如果是在晴朗的夜空,我們還可以用肉眼看到這發光點,這是一次超新星爆炸現象,與此同時,來自日本和阿拉伯的天文學家也記錄了這次爆炸的其他觀測結果。1731年,英國天文學家約翰·貝維斯在天空中觀測到一個雲點,並把它添加到他的星圖冊中。
  • 抓緊機會看比參宿四更亮的超新星爆炸
    M85的這顆超新星目前比東北方緊鄰的場星亮了幾乎1等。它位於星系核的東方1.0角秒,北方43.2角秒處。圖片上方為北方。圖源:Gianluca Masi要是真想在有生之年親眼目睹超新星,幹嘛非得等到參宿四爆炸的那一天呢?如果你有一臺六英寸口徑的望遠鏡,夜晚天空又夠暗的話,現在就能看到,還是兩個一起!
  • 新星爆發閃耀天空!
    這意味著未來它們將以超新星爆炸的形式終結自己的生命。不過,另一部分人認為,這兩顆互相旋轉的恆星將產生的是亮紅新星現象。其出現時,亮度將能達到太陽光的百萬倍!因此,這顆新星將在天空中顯得格外明亮,肉眼就能發現它。如果預測實現,人類將可能有幸能夠看到這一奇景,屆時,在天空中將出現一顆極其明亮耀眼的星星,可以說是天文愛好者的福音。
  • 不穩定對超新星可能是最強爆炸,其威力是常規超新星爆炸的數百倍
    不穩定對超新星爆炸可能是宇宙中最強烈的爆炸。此時,可能有人會提出質疑:那宇宙大爆炸呢?事實上,大爆炸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爆炸,也就是說,「大爆炸」這個名字引起了許多誤解,這些誤解與大爆炸作為一種常規爆炸的感知有關。好了,讓我們回到本文的主題吧。
  • 離太陽系最近的超新星爆炸,地球上的生命能不能免過一劫
    人們對參宿四比較關注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它在夜空中比較亮,離太陽系比較近。更重要的是,參宿四作為一個中等質量的恆星,它已經走到了它生命的末期,據科學家推測,在未來幾百萬年中,參宿四可能以超新星爆炸的方式來結束它的生命,最終有可能變成一顆小質量的黑洞或者白矮星。
  • 一顆超新星於250萬年前在接近地球的危險距離爆炸
    在所有威脅到地球的危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一次靠近地球的超新星爆發。當一個質量足夠大的恆星走到它生命的盡頭時,會劇烈爆炸並形成超新星。這種劇烈爆炸足以照亮任何在其附近的星球,星球上的夜空會變得如同白晝般明亮,並持續數個月的時間。由於恆星正在垂死掙扎,爆炸產生的某些化學成分會被甩向太空,如果某顆星球靠得太近,就會被灼燒得寸草不生,甚至直接被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