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加油爭氣」

2021-01-10 環球網

本文轉自【《求是》】;

《求是》雜誌經濟編輯部、中國石油長慶油田黨委聯合調研組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著眼統籌發展和安全,提出要「保障能源和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石油被稱為「國民經濟的血液」,是國家的重要戰略資源,在國家經濟安全中發揮著戰略支撐作用。2018年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大力提升勘探開發力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指示。作為全國第一大油氣田,長慶油田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批示精神,奮力打好勘探開發進攻仗,把「石油工人心向黨」的信念轉化為「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實踐,始終將油田發展與國家繁榮富強緊緊相連,攻堅啃硬、拼搏進取,走出了一條產業報國的發展之路。

大力弘揚石油精神 凝聚幹事創業力量

2020年是中國石油長慶油田開發建設50周年。50年來,幾代長慶石油人弘揚以「苦幹實幹」「三老四嚴」為核心的石油精神,紮根鄂爾多斯盆地,迎著風雪找油,駐守沙漠找氣,卯足勁兒增儲上產,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加油爭氣」。

溯源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歷程,每一個輝煌都是在「苦幹實幹」「三老四嚴」中拼搏出來的。抗戰時期,長期低產的延長油礦在紅軍到達陝北後得到較快發展,石油人在埋頭苦幹中孕育出石油精神的火種。為新中國「解圍」,為現代化建設「造血」,石油人走遍祖國大江南北,蹚過老君廟的石油河,頂著準噶爾的大風沙,冒著柴達木的酷暑嚴寒,翻過川中的重重大山……石油精神的火炬越燃越旺。從鐵人王進喜喊出「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那一刻起,「苦幹實幹」「三老四嚴」的石油精神便根植中華大地,融入每一個石油人的血液裡。

以「苦幹實幹」「三老四嚴」為核心的石油精神在石油戰線激蕩起深沉而有力的迴響。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大慶油田發現60周年時指出,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慶油田傳承石油精神,將「愛國、創業、求實、奉獻」融入國有企業血液裡,並不斷汲取現代企業發展的先進理念,形成了以「攻堅啃硬、拼搏進取」為精髓的長慶石油人自己的「磨刀石」精神。

50年前,數萬名長慶石油工作者、復轉軍人「跑步上隴東」,拉開了在鄂爾多斯盆地尋油找氣的序幕。鄂爾多斯盆地北部是荒原大漠,南部是黃土高原,生產一線工作條件十分艱苦。長慶油田開發的「三低」(低滲、低壓、低豐度)油氣藏,含油氣層位的巖石緻密程度高,被稱為滴水不進的「磨刀石」,外國專家認為沒有經濟開採價值。如何把油氣資源從「磨刀石」裡「擠」出來?一批又一批長慶石油人投身火熱的會戰大場面,一次又一次向地層發起攻堅戰,不斷挑戰低滲透油氣藏勘探開發極限,推動長慶油田從名不見經傳的小油田成長為全國產量最高的油氣田。

50年來,一代代長慶石油人堅守崗位不鬆勁,攻堅啃硬不言苦,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接力奮鬥。家裡三代都是石油人的崔哲,他80多歲的爺爺崔文儒回憶:「當年三塊石頭支口鍋,熬些稀粥啃點幹饃就已經是美食了。」崔哲的父親崔立權回想1975年參加長慶大會戰時的情景:「那時候巡井,遇到風沙就成了泥人,鼻孔裡全是土。」聽著石油故事長大的崔哲,大學報考的第一專業就是石油工程,畢業後又義無反顧回到油田工作。

50年來,長慶石油人堅持在「磨刀石上鬧革命,低滲透中鑄豐碑」,相繼探明和發現了4個10億噸大油區和4個萬億方大氣區。石油勘探連續9年新增探明儲量超3億噸,累計探明石油儲量55.83億噸。天然氣勘探連續13年新增探明儲量超2000億方,累計探明天然氣儲量3.8萬億方。河套盆地松5井達到日產62.6方的高產油流,打破了該區域40年勘探找油久攻不克的局面。慶陽氣田的發現改變了隴東革命老區近50年有油無氣的歷史。

50年來,長慶油田成功開發了35個油田和13個氣田,形成了低滲透、頁巖油、緻密氣經濟有效開發模式,原油產量在「十二五」時期年均增量超130萬噸,「十三五」時期在2300萬噸基數上持續攀升;率先攻克了我國緻密氣開發難題,實現了5.24萬億方緻密氣儲量的有效動用,建成了國內首個400億方大氣區;擔負起承接中亞和西部氣源、儲氣調峰、安全穩定供氣的中心任務,向首都北京等40個大中城市供氣,惠及居民4億多人。

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2013年12月22日,長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跨上5000萬噸歷史新高,「西部大慶」如期建成。從2013年到2019年,長慶油田實現了年產油氣當量5000萬噸七連勝。繼2019年油氣當量突破5700萬噸後,2020年底油氣當量實現6000萬噸,在我國建成油氣當量最高的油氣田,創造了低滲透油氣田開發的世界奇蹟,為國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堅強保障。

手握科技「金剛鑽」 「磨刀石」上秀絕技

被譽為「聚寶盆」的鄂爾多斯盆地有著豐富的油氣資源。位於鄂爾多斯盆地的長慶油田勘探開發區域,是世界上典型的「三低」油氣田,勘探開發是個世界級難題。

鄂爾多斯盆地地底油氣資源怎麼形成、豐度如何、集中分布在哪裡?長慶油田匯集國內知名專家,針對低滲透緻密油氣富集問題進行反覆論證,摸清了整個盆地油氣聚集成藏規律,回答了為什麼「磨刀石」中蘊藏著如此大規模的油氣資源,破解了油氣藏勘探開發的奧秘,從化學分子中牽出了一個個大油氣藏。

基礎研究不斷豐富和油氣理論不斷創新,驅動了思想解放,推動了勘探突破。侏羅紀古地貌成藏理論的建立,促進發現馬嶺等侏羅系油田,支撐了長慶油田最初20年的發展;三疊系三角洲成藏理論的形成,推動找到億噸級安塞油田和3億噸靖安油田;奧陶紀古地貌成藏理論的創立,助力勘探發現儲量3000億立方米的靖邊大氣田。資源找到後,要從被稱為「磨刀石」的儲層裡開採出油氣資源談何容易?滲透率小於1個毫達西的油藏就已是超低滲透油藏,但鄂爾多斯盆地的油層更為緻密,大量儲層甚至低於0.5毫達西乃至0.3毫達西,是國內外罕見的非常規油藏。面對這些「先天不足」,唯有技術創新才能闖出一片天地。

「壓裂、井網優化和注水,共同構成了長慶油田提高單井產量的三大法寶。」國家科技進步獎獲得者、從事壓裂工作30多年的趙振峰提出:「就像踢足球,壓裂是臨門一腳,發揮著關鍵作用。」他帶領壓裂團隊,自主研發出成百上千個適用壓裂技術、工藝和工具,硬是將油氣資源從地宮中「壓」出來,一舉打破了國外專家關於低滲透油藏「沒有經濟開採價值」的斷言,為長慶油田持續高效開發奠定了堅實基礎。

隨著勘探開發程度的加深,技術需求也越來越高。長慶油田聚焦「卡脖子」難題,加快科技創新,打造增儲上產核心利器,著力攻堅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技術。先後探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油氣勘探開發技術系列,超前注水、水平井開發、體積壓裂、一體化集成橇裝、智能化設備等技術和工具的創新應用,助推「三低」油氣藏開發取得重大突破。「十三五」以來,長慶油田獲省部級科技獎80多項,「5000萬噸級特低滲透—緻密油氣田勘探開發與重大理論技術創新」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近年來,世界上非常規油氣開發異軍突起,長慶油田將目光聚焦在頁巖油、緻密氣的有效開發利用上。2019年9月,經過10年持續科技攻關,特別是近3年勘探開發理念不斷創新和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長慶油田在甘肅慶城發現了國內最大的10億噸級頁巖油大油田。慶城大油田的發現,標誌著我國在非常規石油勘探領域獲得重大突破,必將引領我國頁巖油勘探開發新方向。

從年產油氣當量2000萬噸到6000萬噸,長慶油田緊緊依靠科技創新,推動企業生產效益持續提升。充分吸收國內外現代信息技術、移動網際網路和智能技術,整合集成鑽井、錄井、測井、試油氣、分析化驗、油氣生產等19個類別的基礎數據2億多條,介入一線值守、現場安全預警管控、員工遠程智能培訓、手持移動工具辦公等多個領域,攻關形成了6大系列25項數位化主體技術。率先加大機器人和無人機等物聯網配套技術的研發應用,推進油氣田無人值守技術應用,構建了新型「中心站+無人值守站」扁平化管理模式,先後建成油氣田無人值守站1500餘座、中心站400多座。

深化改革破解難題 管理創新激發活力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隨著發展提速和規模擴展,長慶油田大而不強的問題突顯,深化改革刻不容緩。

近年來,在中國石油集團公司黨組的統一部署下,長慶油田把石油精神內嵌到油田改革發展各個環節,把精神的力量注入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推動企業改革持續往深裡走。按照「業務主導、綜合統籌、分類實施」的原則,進一步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加快推進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平穩有序實施「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和醫院重組改制,按期完成了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等改革任務。

按照中國石油集團公司「三項制度改革」工作要求,制定科學合理的機構編制調整實施方案,穩妥實施組織機構調整和業務整合,提升了管理效能。開展公司機關「大部制」改革,推行大科室和多業務複合型崗位,壓減機關科室28個;持續優化調整業務結構,形成了油氣主營業務70%、生產輔助業務20%、後勤保障業務10%的「721」業務格局,「油公司」模式業務布局基本成型,油氣主營業務優勢更加突出。通過實施業務「歸核化」,共計3萬餘人轉崗至油氣主業,油氣主業從業人員佔比達77%,實現了集約高效發展。

作為長慶油田整體開發中「邊角料」的綏靖油田,後備儲量嚴重不足,噸油成本指標居高不下,一直在全油田排名靠後。今年以來,本著「精幹主業、優化輔助、清理規範」的原則,按照生產區域「小場站無人值守、大場站少人監控」的思路,通過「大工種」建設將中心站崗位由13個整合為5個。截至目前,綏靖油田中心站數量由改革前的36個削減到24個,中心站平均管理油水井數由177.5口上升到229.7口,油田效益和管理效率明顯提升。

為從根本上保證油田的高質量發展,提高油田在國內外不同領域的核心競爭力,長慶油田通過打破傳統組織構架,打造新型「油公司」運行機制;通過油氣業務同採同管,建立區域性一體兩翼運行新模式;通過對緻密油氣開發、老井低效井穩產、伴生氣利用等重點工程實施項目管理,以及在員工隊伍建立行政技術兩條晉升通道等改革舉措,激活了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一盤棋。長慶隴東頁巖油開採採取大平臺、叢式井、工廠化作業的模式,實現了多專業和工序流程再造,提升了作業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2020年伊始,面對油價暴跌疊加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長慶油田大而不強的特徵更加明顯,原油、天然氣折舊折耗分別佔各自完全成本的44.8%和48.5%,實現完全成本硬下降面臨新的嚴峻挑戰。為此,長慶油田制定提質增效專項行動方案,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對提質增效目標進行細化分解,形成具體可行的責任清單、實施路線圖和進度時間表。長慶油田鎮287區塊瞄準人員費用和運行成本兩大「出血點」,將產量任務和成本效益整體承包,人均管理井數由2.3口提高到8.5口,勞動生產率提高291.3%,噸油完全成本下降8.7%,實現了員工貢獻與收入、企業成本與效益的有機統一。

正是依靠石油精神持續深化改革,長慶油田完成一次又一次蛻變,開啟了發展新徵程。

築就綠色萬裡長城 美化鄂爾多斯盆地

長慶油田橫跨陝、甘、寧、內蒙古、晉五省區,油田所在地生態環境脆弱,再加上低產低效井多,油氣上產壓力大,油氣開採與環境保護存在矛盾。但長慶油田創新發展思路,實現了能源開發與環境保護雙贏。

石油精神喚醒責任意識、激發擔當精神。「寧可少產油,也要確保環境安全。」為了有效守護黃河的生態環境,近年來長慶油田先後投入數億元資金對2000多口廢棄井實施了徹底封堵,控制了入黃泥沙。同時,投入近4億元用於油氣產能建設植被恢復和生產場站綠化,栽種上萬畝樹林,防止黃河流域水土流失。目前,建成清潔文明井場8000餘個,綠化覆蓋率達到35.4%。

長慶油田始終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油田高質量發展戰略,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建設了「三防四責」體系,即油氣洩漏預防「三道防線」和公司、廠處、作業區、班站「四級責任」。為保護生態環境,公司不斷完善生產區域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保護體系,先後關停退出位於自然保護區、水源地的油水井和配套設施,在9條河流共設置38道攔油壩。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陝北黃土高原,在延安市40餘萬人唯一的飲用水源地——王窯水庫,長慶油田投資修建6道攔汙閘、6座攔汙壩,通過「閘壩結合、節節設防、採取措施、主動應對」,消除各類安全隱患,堅決杜絕汙染事故的發生,確保延安市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過去夏季雨水多的時候,我們沿河的群眾很不安全,出行也不方便,現在有了這座攔汙閘,雨水再多,我們也安心了。」家住六號閘附近的村民楊煒由衷地說。

長慶油田堅持清潔生產、環境友好,創造性地開展「三廢」處理技術攻關。在蘇裡格氣田,「泥漿不落地」工藝實現了經處理後的泥漿、廢液水等無害物質的回收再利用,徹底消除了潛在的環保隱患,讓1000多個井場獲得了「清潔文明井場」稱號。大力推廣伴生氣綜合利用,累計建成並投運輕烴廠、混烴站各21座,年回收伴生氣10億立方米,減排二氧化硫3500噸。同時,通過採購數百臺設備,將每天1億立方米的採出水100%精細淨化,讓地層喝上「純淨水」。

昔日黃沙漫天的不毛之地已成為各種野生動物和瀕危植物的「家」。今年5月,200多隻蓑雨鶴來到沙漠的草甸。而不遠處,長慶油田蘇南氣田黃色的採氣管線蜿蜒向前。為保護蓑雨鶴棲息地,長慶油田連續9年調整氣井部署,儘量避開溼地或植被生長較好的地帶,已先後避讓井叢12個,涉及100餘口氣井。蘇南C1站附近的牧民旺德尼布用樸實而不太流利的普通話講道:「自從我們周邊有了氣井,樹多了、草多了,現在連鳥都多了,通了電,修了路,我們牧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建一個油田,美一方山川;建一座工廠,留一片綠色。如今的長慶油田,是一個將綠色作為主色調的生態油田,每年給高原大漠新增綠地300萬平方米以上,油區綠化面積從85%提高到95%。在隴東油區,建成「中國石油長慶林」、教子川流域「長慶碳匯林」等生態環保林70多萬畝。在陝西榆林,氣田生產區域沙化土地治癒率達到93%,毛烏素沙地迎來天藍地綠、草長鶯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描繪了「十四五」及更長時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極大地激發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奮鬥熱情。走在新時代的偉大徵程上,長慶石油人將繼續弘揚石油精神,主動扛起「我為祖國獻石油」的使命擔當,勇當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排頭兵!

相關焦點

  • 好文薦讀丨保障能源安全,油氣產業怎麼做?
    擊藍字關注我們編者按日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做好2020年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多次提及油氣產業。一方面是在能源消費總量中的佔比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是對外依存度不斷攀升,油氣產業的健康發展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意義重大。如何合理提升油氣儲備能力,如何有效應對氣候變化政策約束,是油氣產業在保障我國能源安全中繞不開的問題。
  • 尹浩院士:工業網際網路安全是產業安全和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和保障
    6月21日,2019年中國工業信息安全大會在北京召開,針對工業網際網路的安全問題,中國科學院院士尹浩提出,保障的重點應是工業應用安全、網絡安全、工業數據安全以及工業智能產品的安全。  工業網際網路是網際網路和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系統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產業和應用生態,是工業智能化發展的關鍵綜合信息基礎設施。
  • 準噶爾盆地千億立方米大氣田新建長輸管道保障能源安全
    這條長達377.31公裡的管道,建成後將成為我國最長的乙烷長輸管道,進一步保障能源安全。這項工程從克拉美麗氣田至中石油獨山子石化公司,由CPECC中油(新疆)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油建分公司承建。項目經理葉觀清介紹,乙烷外輸部分是「克拉美麗氣田增壓及深冷提效工程」的配套工程,對於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提升油田公司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 經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石
    李忠:新國家安全法第三條規定,國家安全工作以經濟安全為基礎。這表明,經濟安全是我國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在我國國家安全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 一般說來,經濟安全是指一國經濟的安全和重大利益不受侵害或威脅的狀態,包括經濟主權安全、資源能源安全、金融安全、糧食安全、科技安全、產業與貿易安全等,表現為一國政府能夠有效維護本國經濟制度和相關法律、確立本國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管控本國經濟、抵禦外國資本和國際市場的競爭和衝擊、保持國內外市場競爭優勢、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 經濟是國家的基礎。
  • 薩本棟:為中國爭氣
    後來他攻下理學博士,又進了西屋拿高薪,已經是美國人眼中的佼佼者,但是心裡還是念著一句,「為貧窮的中國爭氣」。回國後他果然爭氣。他課講得好,年紀輕輕就在名師雲集的清華物理系嶄露頭角,學生評價他是「站在本系第一道大門上的人」,不到兩年,他就入選清華教授評議會,是14位委員中最年輕的一位。
  • 可燃冰試採成功 對中國能源安全保障意味著什麼?
    、知行合一、無我利他、向上向善」的理念;專門致力於宣傳國家主流價值觀,宣傳中國傳統文化、紅色文化、毛澤東思想及習近平系列重要思想;積極推廣基於中國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的管理思想而形成的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中國管理,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儘自己綿薄之力!
  • 國家能源局發文:推動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第六條 〔安全儲備和應急〕國家建立和完善能源安全儲備制度,有效管控戰略能源資源開發,完善能源運輸戰略通道建設和安全保護措施,完善能源預測預警與應急處置機制,增強能源保障和應急處置能力,保障能源安全。第十一條 〔行業協會〕有關行業協會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章程,為相關單位和個人提供能源技術、信息和培訓等服務,並發揮行業自律作用。第十二條 〔普遍服務〕國家健全能源普遍服務機制,保障公民獲得基本能源供應與服務。
  • 付建華: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1月22日電 今天上午,國家安監總局黨組中心組召開「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學習會。國家安監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兼國家煤礦安監局局長付建華在發言中強調,到2020年煤礦重特大事故要基本遏制。
  • 降溫季如何保障取暖能源供需平衡?國家發展改革委解答
    入冬以來,受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和低溫天氣等多重因素影響,全國能源需求超預期高速增長,局部地區尖峰時段供需偏緊,面對可能到來的新一輪降溫天氣,有關方面如何應對?記者專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主要負責人。
  • 可再生能源及氫能發展的能源安全戰略考量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能源安全問題將進一步成為制約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並將演變為政治、經濟和公共決策的最嚴峻挑戰之一。如何直面越來越緊迫的能源安全問題,如何開發利用替代能源,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和社會各界特別關注的焦點。
  • 舒印彪:踐行能源安全新戰略為「六穩」「六保」注入新動能
    「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的提出,是我們黨歷史上關於能源安全戰略最為系統完整的論述,代表了我國能源戰略理論創新的新高度,是新時代指導我國能源轉型發展的行動綱領。  (一)能源安全新戰略是實現我國能源安全的根本遵循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如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始終是能源事業發展面臨的首要問題。
  • 專家解讀 | 生物安全法:國家生物安全的根本保障
    習近平在講話中還指出,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要研究和加強疫情防控工作,從體制機制上創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舉措,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水平。要從保護人民健康、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上,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系統規劃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 國網、三峽、國家能源集團、明陽智能等15家...
    第二屆綜合能源服務產業創新與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發展大會邀請國網、南網、電力設計院、各省電網公司及相關事業單位參與2020年3月5-6日•上海武漢,加油!我們與你們同在。加強電網運行管理,科學安排電網運行方式,堅持華中保湖北,落實應急預案,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1月23日以來,湖北電網最大用電負荷2721萬千瓦,同比增長12.75%,目前可供電力3400萬千瓦,能夠滿足全省用電需求。十、做好疫情防控宣傳。依託湖北4萬餘個供電網格服務體系,開展農村疫情防控科普宣傳,為堅決防止疫情向農村地區蔓延奉獻力量。
  • 能源央企領導率隊拜訪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
    12月29日,中國大唐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鄒磊率隊拜訪國家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章建華,雙方就深化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全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進行深入交流。集團公司黨組副書記時家林,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彭勇參加座談。
  • 保障氣候安全 給藍色星球一個綠色明天
    最大亮點:首次用氣候風險評估氣候變化影響報告第一次用氣候風險來評估氣候變化的影響,以氣候風險為切入點,提出了減少和管理氣候變化風險的一些基本的途徑。報告進一步明確了應對氣候變化適應和減緩並重的理念和行動的重要性,為推動有效管理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採取適應氣候變化的渠道提供一些方法和途徑。
  • 王雲龍:加大煤炭由一次能源轉化為二次能源力度
    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雲龍審議認為,草案二次審議稿缺少加大對煤炭加工轉化的專門要求,建議在第4章第1節中加上煤炭轉化內容,特別是加大煤炭由一次能源轉化成二次能源的力度,這對於生態文明建設,減少汙染,特別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保障國家安全有重要意義
  • 國家能源集團福建羅源灣港電公司:不等不靠 主動作為
    國家能源集團福建羅源灣港電公司:不等不靠 主動作為 發布時間: 2021-01-08 11:37:39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周澤昊 陳永平   中國電力網訊 為深入貫徹國家能源集團福建公司黨委對羅源灣項目建設要求
  • 中國需要多少枚核彈頭才能保障國家安全?
    【環球時報駐英國、美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丁雨晴 柳玉鵬】「中國擁有多少核彈頭才能保障國家安全?才能讓對手不敢對中國動手?」這是中國網民非常關心的問題。中國人關心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外界總對中國核武的「質和量」妄加猜測。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食品安全整體有保障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食品安全整體有保障嬰幼兒配方乳粉合格率達99.9%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牽動著民眾的心。3月29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舉行2019年一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對食品安全監管狀況進行了介紹。從整體上看,中國食品安全基本有保障,風險防控力度不斷加大。市場監管總局食品抽檢司司長段永升介紹,該局在2018年完成24.9萬批次國家監督抽檢任務,覆蓋了全部33大類食品。檢出樣品平均不合格率為2.4%,比2014年降低2.9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