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石

2020-12-05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新的國家安全法已於7月1日正式施行。記者近日就經濟安全的主題相關內容專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國際法所戰略研究部主任李忠。

記者:新的國家安全法對政治安全、國土安全、經濟安全等11個領域的國家安全任務進行了明確,其中,對經濟安全是如何定位的?

李忠:新國家安全法第三條規定,國家安全工作以經濟安全為基礎。這表明,經濟安全是我國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在我國國家安全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

一般說來,經濟安全是指一國經濟的安全和重大利益不受侵害或威脅的狀態,包括經濟主權安全、資源能源安全、金融安全、糧食安全、科技安全、產業與貿易安全等,表現為一國政府能夠有效維護本國經濟制度和相關法律、確立本國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管控本國經濟、抵禦外國資本和國際市場的競爭和衝擊、保持國內外市場競爭優勢、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

經濟是國家的基礎。經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依託和基石,決定一國的政治安全和軍事安全、國際地位和角色作用。早期,各國在國家安全領域更多強調的是軍事、政治等傳統安全,經濟安全尚未進入人們的視野。隨著冷戰結束和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在新技術革命的推動下,生產、貿易、金融、投資、消費等經濟行為在全球範圍內大規模展開,各國形成相互聯繫、相互滲透、相互依存、相互競爭、共同發展的國際經濟關係,這有利於提高社會生產力,促進各國經濟發展,同時也帶來經濟風險全球化、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全球共同問題的威脅擴散等經濟不安全問題。各國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競爭加劇,經濟安全在國家安全體系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

記者:我國當下的經濟安全形勢如何?

李忠: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發展經濟仍然是黨和國家的第一要務。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我國加入WTO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上保持平穩,但仍然面臨錯綜複雜的局面,經濟風險防範能力較低,經濟安全意識薄弱,經濟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在2009年力拓「間諜門」事件中,胡士泰等人通過賄賂獲得各大鋼企的原料庫存周轉天數、進口礦石需求等機密信息,洩露給中方談判對手力拓,致使中國鋼鐵企業2002年以來累計多支付7000億元。這個教訓是極其慘痛、極其深刻的。

新國家安全法高度重視經濟安全問題,在「國家安全的任務」一章中,用了5個條文來規定經濟安全問題,而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等其他安全各用一個條文規定,這充分表明了經濟安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

記者:新國家安全法有關經濟安全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李忠:主要包括5個方面:

一是維護經濟主權和重大經濟利益安全。經濟主權是國家主權的重要內容,重大經濟利益是經濟安全的核心要素。國家安全法第十九條規定,國家維護國家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健全預防和化解經濟安全風險的制度機制,保障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重點產業、重大基礎設施和重大建設項目以及其他重大經濟利益安全。這些規定明確、具體,為維護我國經濟主權和重大經濟利益安全提供了有力制度支撐。

二是維護金融安全。金融安全是經濟安全的核心。國家安全法第二十條規定,國家健全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和金融風險防範、處置機制,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和基礎能力建設,防範和化解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防範和抵禦外部金融風險的衝擊。這些規定切合我國金融業發展實際,有助於防範和化解金融開放和金融全球化帶來的外部風險。

三是維護資源能源安全。我國現已探明的45種重要礦產中可以滿足需求的只有21種,石油對外依存度接近60%,戰略資源能源安全形勢極為嚴峻。國家安全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國家合理利用和保護資源能源,有效管控戰略資源能源的開發,加強戰略資源能源儲備,完善資源能源運輸戰略通道建設和安全保護措施,加強國際資源能源合作,全面提升應急保障能力,保障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資源能源持續、可靠和有效供給。這些規定有助於穩定、減少對外資源能源依存度,改善我國的資源能源安全環境,維護我國的資源能源安全。

四是維護糧食安全。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我國耕地僅佔世界的10%,人口卻佔世界的22%,十幾億人的糧食問題始終是國家的頭等大事。國家安全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國家健全糧食安全保障體系,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完善糧食儲備制度、流通體系和市場調控機制,健全糧食安全預警制度。這些規定,有助於保障糧食供給和質量安全,維護政治穩定與社會和諧。

五是維護科技安全。國外經驗表明,重視高新技術發展並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是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關鍵。國家安全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國家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加快發展自主可控的戰略高新技術和重要領域核心關鍵技術,加強智慧財產權的運用、保護和科技保密能力建設,保障重大技術和工程的安全。這些規定是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有力舉措,有助於維護我國科技安全,促進我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此外,國家安全法還規定了審查監管制度。第五十九條規定,國家建立國家安全審查和監管的制度和機制,對影響或者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外商投資、特定物項和關鍵技術、網絡信息技術產品和服務、涉及國家安全事項的建設項目,以及其他重大事項和活動,進行國家安全審查。在立法中確立經濟安全審查監管制度,是各國的通行做法。我國反壟斷法等法律法規對此已有規定。實行這一制度,不是說我們不再歡迎外商投資、放慢對外開放步伐,而是為外商投資營造更加健康有序的環境。

相關焦點

  • 三六零:深度布局政企安全及城市安全 數字經濟時代鑄就安全基石
    導讀:數字經濟時代,國內網絡安全市場規模2023年底將突破千億元。三六零作為網安行業領軍企業,擁有成熟的產品技術體系,有望受益於行業發展長期穩向增長。要點:◆國內領先的網際網路和安全服務提供商,深耕網絡安全賽道;◆數字經濟時代安全服務市場廣闊,政企和城市安全業務大有可為;◆業績表現良好,充足的現金流為政企和城市安全業務發展提供保障。
  • 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新國安法強調,國家維護國家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保障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重點產業、重大基礎設施和重大建設項目以及其他重大經濟利益安全。該法同時明確,國家建立國家安全審查和監管的制度和機制,對影響或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外商投資、特定物項和關鍵技術等進行國家安全審查。
  • 未雨綢繆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為了應對日益嚴峻的國內和國際形勢,我國應如何實現雙循環下的經濟安全問題引發關注。嚴峻的經濟形勢要求我們重新審視經濟安全,我們的經濟安全來自於要素市場及產品市場全部都是完全競爭市場,這點我們需要有一個更好的認識。  要素市場的經濟安全。
  • 國瓷材料:為國家築牢5G通信材料安全的基石
    面對5G時代的到來,今年,山東國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功能陶瓷新材料產業園投資建設5G用關鍵材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主要生產5G通信用高端陶瓷材料和5G用高穩定性元器件。項目達產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6億元,利潤1.8億元,稅收6000萬元。國瓷公司也一舉打破日本在5G用通信元器件領域的壟斷,為國家築牢5G通信材料安全的基石。
  • 增強國家安全意識 自覺維護國家利益——聚焦第二個全民國家安全...
    在「『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省國家安全廳等部門精心組織了一系列國家安全教育宣傳活動,使幹部群眾、青少年學生熟知憲法和與國家安全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牢固樹立國家安全意識,營造人民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下文簡稱《國家安全法》)。
  • 《分析與評價》:國家經濟安全的主要內容
    (1)一國經濟在整體上主權獨立、基礎穩固、運行健康、發展持續、增長穩定;  (2)在國際經濟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防衛力和競爭力;  (3)不會因某些問題演化而使整個經濟受到過大的打擊,遭受過多的損失;  (4)能夠避免或化解可能發生的局部或全局性的危機。
  • 準確把握經濟安全內涵 全面做好經濟安全工作
    經濟安全是國家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安全的基礎。維護經濟安全,核心是要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不動搖,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提高國家的經濟整體實力、競爭力和抵禦內外風險的能力,確保國家根本利益不受傷害。
  • 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國家安全,關係你我!這些知識要知道
    也許有人會覺得國家安全距離日常生活很遙遠實際上「國家安全」早已不限於「保衛國家不受侵略」的意思而拓展到了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網絡空間等各個領域它其實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有關小到隨口一句話、拍張照片、搜集網絡公開的資料……看似不經意的舉動其實都可能危害國家安全
  • 劉兆彬:食育是食品安全良法善治的基石
    《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為解決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奠定了良法善治的基石。從制度內涵、可執行性及效果預期的角度,全面把握《條例》的內容實質,對於深入理解《條例》,執行好《條例》具有重要意義。
  • 國家安全知識50題應知應會
    Q:6.什麼是以經濟安全為基礎?A:以經濟安全為基礎,就是要確保國家經濟發展不受侵害,促進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提高國家經濟實力,為國家安全提供堅實物質基礎。A:維護國家安全,根本上是為了發展經濟,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國家制定和實施安全戰略,國家的政治、軍事乃至環境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沒有經濟安全,文化、教育、社會等領域的安全也就無從談起。
  • 堅決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和群眾切身利益
    【法治中國行】現實中,「購物找零發現是假幣」「銀行卡被盜刷」「血汗錢投入非法集資和傳銷血本無歸」……此類現象屢見不鮮,讓百姓財產受到嚴重損失;「利用地下錢莊轉移贓款」「騙取貸款」……此類犯罪仍頻發多見,給國家經濟安全帶來了風險
  • 經濟影響分析中對於涉及國家經濟安全的項目內容還應對( )進行
    經濟影響分析中對於涉及國家經濟安全的項目內容還應對( )進行 2014-08-28 14:10  來源:  字體:大小  列印
  • 國家安全知識問答
    1、什麼是國家安全?A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於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Q2、總體國家安全觀的五大要素是什麼?A總體國家安全觀的五大要素: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託。Q3、總體國家安全觀的五對關係是什麼?
  • 經濟要評:牢牢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 護航新發展
    「十四五」期間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階段、新特徵,正對我國確保糧食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對新變化,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滿足居民糧食消費升級為導向,保持糧食供需相對寬鬆,提高抗禦國際國內市場波動能力,即成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應有之義,也更需要未雨綢繆。糧食安全是世界性的重大課題。
  • 生物安全將納入國家安全體系,「生物安全」指的是什麼?
    要從保護人民健康、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系統規劃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要儘快推動出臺生物安全法,加快構建國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制度保障體系。生物安全指的是什麼?生物安全一般是指由現代生物技術開發和應用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的潛在威脅,及對其所採取的一系列有效預防和控制措施。
  • 安全服務引領市場新潮流——極限信息安全
    近年來,我國以網際網路為核心的信息經濟表現出強勁增長勢頭,網際網路已成為重要的經濟活動和創新集聚平臺。「網際網路+」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代表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趨勢。「網際網路+」就是要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把網際網路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產生化學反應、放大效應,大力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網際網路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 國家安全知識題庫(一)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 ________ 為宗旨。人民安全2.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 ________ 為根本。政治安全3.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 ________ 為基礎。經濟安全4.把 ________ 上升為國家戰略,是我們長期探索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規律的重大成果,是從國家發展和安全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應對複雜安全威脅、贏得國家戰略優勢的重大舉措。軍民融合發展21.
  • 堅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國家利益至上有機統一,正確認識國家生物...
    總體國家安全觀「既重視傳統安全,又重視非傳統安全,構建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等於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由於不能正確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因此出現國家安全泛化認識,其代表性觀點認為「國家安全是一個筐,什麼都可以往裡裝」,這也是對國家安全學是否存在獨特研究對象、國家安全學科是否能成為獨立學科的主要質疑。
  • 5G安全護航數字經濟發展
    數字世界是高效的,但數字世界也是脆弱的,更好的數字世界需要更安全的加持。重視5G安全、提升數字世界的防護水平刻不容緩。5G拉動數字經濟發展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產業網際網路布局加速,國內開始發力工業網際網路、5G、AI等新基建領域,為數字經濟浪潮注入可持續增長動能。
  • 維護智慧財產權領域的國家安全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關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係高質量發展,關係人民生活幸福,關係國家對外開放大局,關係國家安全。   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當前,我國正在從智慧財產權引進大國向智慧財產權創造大國轉變,智慧財產權工作正在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設立智慧財產權制度的目的是保護和激勵創新,而不是製造甚至擴大科技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