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雲龍:加大煤炭由一次能源轉化為二次能源力度

2020-11-30 中國人大網

中國人大網訊 630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舉行分組會,審議大氣汙染防治法修訂草案。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雲龍審議認為,草案二次審議稿缺少加大對煤炭加工轉化的專門要求,建議在第4章第1節中加上煤炭轉化內容,特別是加大煤炭由一次能源轉化成二次能源的力度,這對於生態文明建設,減少汙染,特別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保障國家安全有重要意義。同時建議在「十三五」計劃中,從國家安全的高度,認識煤炭在我國能源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清潔煤的高效利用,把煤電超低排放的改造、煤制油、煤制氣等,加大安排的力度。

王雲龍建議在草案第30條「逐步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後面,加上「加大煤炭轉化的力度,特別是加大煤炭由一次能源轉化為二次能源的力度。」理由如下:草案要求減少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必須要有替代能源,否則無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國的能源結構是「多煤、缺油、少氣」,而能源消費主要依靠大量進口油、氣是靠不住的。石油安全問題已經成為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其他清潔能源如風、光、水、核等能源加快發展非常重要,應加大力度,但仍難以成為能源的主體,無法替代煤炭的主體地位。因此,減少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必須要加大煤炭的轉化,使煤炭由一次能源轉化成二次能源。煤炭轉化成二次能源,目前看,主要是煤發電、煤制油、煤制氣三個方面。關於煤發電的問題,主要需要解決的是汙染問題,現在一些電廠採取的超低排放,可以做到比燃氣發電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粉塵都要低,而且成本要低得多,燃氣發電以一立方氣3.5元來計算,一度電0.92元。而燃煤電廠採用超低排放技術,按一噸煤600元計算,只比改造前增加23分錢,成本只有燃氣發電的三分之一。因此應大力發展超低排放的燃煤電廠,特別是坑口電站,可以大大減少汙染。減少燃氣發電,把寶貴的氣用在更需要的地方。現在有的省在這方面改造力度很大,希望國家能給予支持,電網應優先安排超低排放火電機組發電上網。關於煤制油的問題,根據我國已有的百萬噸級以上的煤制油廠的實踐來看,技術上是成熟的,環保上也是符合要求的。目前的成本相當於國際油價,當國際油價低時,缺乏競爭力。要想辦法降低成本,怎樣降低成本呢?除了加大科技力度改進催化劑,提高出油率,加強管理等等以外,要從稅收上給予支持。現在煤制油的稅收和原油煉油的稅收政策一樣,原油煉油和煤制油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完全不同的生產過程,原油煉油能承受,煤制油就無法承受了,兩者採用同樣的稅收政策,不利於煤制油的發展。煤化工行業,如煤制烯烴、煤制甲醇等均不需繳納消費稅,建議煤制油也參照上述行業予以免除消費稅,減少增值稅。這樣做既不會減少財政收入,又能促進煤制油的發展,如果我國能有相當規模的煤制油的能力,既可以增加財政收入,更重要的是保障能源安全,不怕被人卡脖子。擁有相當規模的煤制油能力,這對於我們這個缺油國家有戰略意義,希望能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關於煤制氣的問題,煤氣是清潔能源,要大力開發利用現在的煤層氣,大力發展煤制氣,特別是地下煤制氣,這是一個重要方面,應大力發展。

相關焦點

  • 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公基知識積累:沼氣是一次能源還是二次能源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公基知識積累:沼氣是一次能源還是二次能源,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能源有多種分類方法,這裡列舉四種:   按轉換傳遞過程分: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即天然能源,指在自然界現成存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氣、水能,化石燃料、核燃料、生物質能、水能、風能、太陽能、地熱能、海洋能、潮汐能等。   二次能源是一次能源經過加工,轉化成另一種形態的能源。
  • 郭烈錦院士:以「能源有序轉化」引領能源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
    迄今為止全球一次能源供給的主體依然是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化石燃料,人類利用一次能源的主體方式依然是「一把火燒」的以燃燒放熱為主的熱能動力過程。也正是工業革命以來以「一把火燒+簡單熱力循環」的化石能源傳統轉化利用方式的廣泛使用導致了高能耗、高汙染、高碳排放的嚴峻局面。
  • 煤炭「變形記」:從能源到原料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球口罩需求量急劇增長。為應對當前的形勢需要,近日,越來越多的煤炭企業開始生產口罩原料,加入了這場抗疫戰爭。煤炭企業成為生產防疫物資的「生力軍」,也讓業內意識到,在碳減排壓力之下,從資源能源化向原材料化利用轉變,將成為煤炭行業的大趨勢。
  • 全球一次能源格局分析
    一、目前油氣煤資源世界用量比例  到目前為止,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為代表的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主體地位仍不可撼動,但其內部結構卻在不斷發生變化。進入20世紀以後,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 石油和天然氣的消費量持續增加,石油取代了煤炭成為最主要的能源。
  • 能源如何分類?
    由於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資源不可再生,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的需要,新能源的開發顯得越來越重要。能源可簡單地理解為含有能量的資源。廣義而言,任何物質都可轉化為能量,但是轉化的數量、轉化的難易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將比較集中又較易轉化的含能量物質稱為能源。能源對人類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現代社會的生產及生活都離不開能源。
  • 能源60年:煤炭高效清潔利用 發電煤耗快速下降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政府在優化一次能源結構的同時,致力於煤炭的高效清潔利用,提高煤炭加工轉換比重,降低煤炭直接作為終端分散使用比例。 1980年煤炭消費總量中終端消費比重為63.6%,2007年已經下降到25.2%;1953年,我國煤炭消費總量中,發電用煤僅佔9.7%,1978年上升到20.1%,到2007年達到50.5%。
  •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 山西爭當全國能源革命...
    全省煤炭先進產能佔比達57%,一次能源生產總量逐步回落,2018年一次能源生產總量7.1億噸標煤,一次能源中煤炭佔比從2013年以來呈逐年下降趨勢,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中,煤炭工業增加值增長0.3%,非煤工業增加值增長8.2%,服務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71.7%)高於第二產業45.1個百分點。  2、電源結構進一步優化。
  • 2018年美國能源流動樹之三:煤炭
    依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等機構的有關資料,我們準備了五篇文章,分別為2018年美國能源流動樹之石油、天然氣、煤炭、電力和一次能源,這五篇文章以較為完整和詳實的數據,圖形化展示2018年美國石油、天然氣、煤炭、電力和一次能源的生產及消費情況,本文為第三篇,介紹的是美國2018年煤炭生產和消費的全過程數字展示。
  • 「十四五」能源產業何處挖潛
    二是從事能源生產的大型央企普遍投資地熱能。這些企業在清潔高效和降碳節能雙重壓力下,試圖藉助地熱能實現能源結構轉型。煤炭、石油、核能等大型國有企業在資源、基礎設施和技術上擁有多重優勢,已經成為地熱能產業的領頭羊。例如,中核集團在西藏谷露成功打出高溫地熱井,正在推進地熱發電項目;中國石油計劃在大慶油田大規模開發利用地熱能。  三是地方政府在政策上加大了對地熱能的扶持。
  • 中國能源大數據報告(2020)——能源綜合篇
    二 能源生產及供應1、能源生產整體穩定2019年,我國繼續推進煤炭增優減劣,有序發展能源優質先進產能,積極推進油氣增儲上產和清潔能源消納*2019年原煤、原油、天然氣、一次電力產量系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粗略折算所得3.能源進口量保持較快增長2019年,我國能源在加大國內勘探開發的同時加大進口力度,特別是深化周邊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能源合作,全年原煤、原油、天然氣進口均保持較快增長。
  • 中國科學院院士郭烈錦:能源有序轉化理論及大規模低成本可持續的...
    70%以上石油的進口量,我們把自己國家的能源供給安全擺在很困難的一個局面上,而氫作為未來能源的主體,它是一種二次能源,未來氫電互補的這樣一種體系是變革性的能源體系的核心,迄今為止有關氫能源產業鏈的各種預計其實都遠遠低於它的未來前景。    在氫能產業鏈上中,制氫是氫能新型產業鏈上最為重要的一環。
  • 可再生能源制氫勢在必行
    從環境和生態的角度來看,通過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制氫,不僅能夠實現「零碳排放」,獲得真正潔淨的「綠氫」,還能夠將間歇、不穩定的可再生能源轉化儲存為化學能,促進新能源電力的消化,由此帶來的生態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難以估量的。  我國可再生能源十分豐富,開發力度也位居世界前列,新能源新增及累計裝機容量均排名世界第一。
  • 習近平:深入推進清潔能源轉型,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
    習近平提出3點主張:第一,加大應對氣候變化力度。二十國集團要繼續發揮引領作用,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指導下,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全面有效實施。中方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力爭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國將堅定不移加以落實。第二,深入推進清潔能源轉型。中方支持後疫情時代能源低碳轉型,實現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目標。
  • 中考物理知識點:能源與能量守恆定律
    中考物理知識點:能源與能量守恆定律   人類開發利用能源的歷史:火→化石能源→電能→核能。   1.能源分類:一次能源:自然界存在的木柴、煤炭、石油、天然氣、核燃料等可以直接使用的能源。二次能源:電能、汽油、酒精等從一次能源經過加工轉換而來的能源。
  •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甘肅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
    「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戰略思想,堅持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發展方針,圍繞我省穩增煤炭產量、穩增油氣產能、穩增風光裝機、強化能源消納轉化和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大電力外送的能源發展思路,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擴大能源輸轉、儲備能力,轉變能源發展方式,調整優化能源結構,促進能源產業升級,培育能源消費新模式,著力提升能源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合理控制能源消費增長,為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提供有力的能源保障
  • 李燦院士:發展可再生能源才能從根本實現碳減排
    由於過度依賴化石能源,我國這樣的二氧化碳排放大國更應加倍重視可再生能源、加大減排力度。」其次,出於對能源資源優化利用的現實需求。「長期以來,煤炭在我國能源體系中佔據主導。但從煤炭資源總量和人均佔有量來看,我國僅僅是相對富煤,人均佔有量排在世界後面,化石能源日漸枯竭是不爭的事實。」
  • 生物質能源發展的關鍵在哪?
    日前,在由國際能源署(IEA)與生物質能產業促進會在京舉辦的「生物質能清潔利用國際研討會」上,談及生物質能的應用,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的上述表態,引發業內廣泛共鳴。「生物質能產業低/零碳淨排放、資源可永續利用,是變廢棄/汙染物為高附價值能源和材料,甚至可全面取代化石能源的綠色、循環經濟典範產業。基於生物質熱化學轉化技術,在中國建成共計超過年產億噸級規模的生物合成燃油、年產千億方級規模的生物合成天然氣不是沒有可能。」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程序說。
  • 舒印彪:踐行能源安全新戰略為「六穩」「六保」注入新動能
    二、關於能源安全新戰略實施路徑的思考  能源行業要在「十四五」及更長一個時期繼續深入貫徹能源安全新戰略,加快「再電氣化」進程,積極推動能源科技革命,系統研究解決能源體制機制等問題,穩步推進能源國際合作,提高能源產業鏈韌性與柔性,構建有中國特色的能源轉型和新能源發展模式,助力我國由電力大國邁向電力強國。
  • 我國加大頁巖氣新能源開發力度有什麼好處和優勢
    美國頁巖氣革命對中國的影響雖說是有利有弊,但可能的利益體現在國際能源政治的戰術層面上,而弊端則集中在戰略層面上,總體是弊大於利。為了改變這種不利局面,我們必須加速推進頁巖氣的開發力度。
  • 國家能源集團樹立能源企業智能化標杆
    左圖 神東煤炭集團公司礦區。(資料圖片)下圖 工作人員在神東煤炭集團公司補連塔煤礦智能化礦井內作業。劉娜攝(中經視覺)國家能源集團是能源行業的巨頭,也是改革的產物。2017年11月份,國家能源集團由神華集團和國電集團重組而成,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央企重組,我國能源行業改革發展的重要裡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