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頁巖氣革命對中國的影響雖說是有利有弊,但可能的利益體現在國際能源政治的戰術層面上,而弊端則集中在戰略層面上,總體是弊大於利。為了改變這種不利局面,我們必須加速推進頁巖氣的開發力度。一旦中國版的頁巖氣革命獲得了成功,不僅能夠改善我國能源供應結構、提高我國能源安全,而且能夠加大我國在國際能源政治中的博弈能力。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嘓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1、有助於中國能源結構的改善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嘓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我國長期以煤為主的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決定了我國能源結構的不合理性。在一次能源生產量中,煤炭所佔比重為八成;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煤炭佔了將近七成。這種結構使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付出的環境成本巨大。未來我國頁巖氣的快速發展則可以在較大程度上改變這種不合理的能源格局。美國能源信息署2011年針對全球頁巖氣儲量的評估顯示,中國頁巖氣技術可採資源量排名世界第一,約佔全球技術可採資源量的20%,高出排名第二的美國7個百分點。一旦我國頁巖氣開發技術取得了突破,我國能源結構中天然氣的比重將快速上升。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不僅如此,頁巖氣還並非我國儲量最大的非常規天然氣,如果加上煤層氣、緻密氣和天然氣水合物,我國非常規天然氣儲量約為常規天然氣的五倍。頁巖氣如果得以快速發展,必將從技術借鑑、人才培育、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對其他非常規天然氣的開發產生明顯促進作用,從而進一步促進我國能源結構的改善。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2、有助於增強中國能源供應安全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嘓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發展頁巖氣的最直接效應就是減少我國越來越大的天然氣供需缺口。我國天然氣供需缺口始於2009年,當年國內供需缺口為5.1%。到了2011年,天然氣供需缺口升至21.6%,今年上半年再至25.2%。以此趨勢外推, 2015年天然氣供需缺口將達到30%以上,絕對差額將達到800億立方米以上;2020年供需缺口將達到50%左右,絕對差額可能達到1500億立方米以上。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按照美國經驗,如果我國「十二五」時期頁巖氣技術能夠取得突破,2020年頁巖氣產量就可達到1000億立方米以上,供需缺口將下降為15%左右。2030年之前,我國天然氣就可以完全自給。在天然氣供給快速擴張的情況下,隨著能源替代效應的顯現,我國未來石油進口量也將相應減少。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3、有助於2020年我國減排目標的實現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根據2009年我國政府公布的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到2020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從二氧化碳來源看,我國八成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來自生產領域,在生產領域中又有四分之三來自煤炭消費。由此可見,我們要實現預定的減排目標就必須減少對煤炭的依賴,而頁巖氣的快速發展則實現對煤炭替代的重要途徑之一。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天然氣是一種較為清潔能源,在產生同樣熱值的情況下天然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煤炭減少約50%-70%。在過去5年裡,美國很多發電廠不再使用汙染較大的煤炭,而改用天然氣,碳排放總量降至20年來最低。目前,我國電力工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佔到了我國碳排放總量的40%以上,如果能夠像美國那樣將大量煤炭發電改為天然氣發電,我國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必將明顯減少。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4、有利於增強我國在國際能源政治中博弈能力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頁巖氣的發展將在多方面增強我國在國際能源政治中的博弈能力。一是增強抵抗世界能源戰爭風險的能力,並提高其他國家針對我國發起能源戰爭的成本;二是增加我國與其他國家開展能源領域及其他相關領域合作的籌碼,改變目前我們所面臨的一些不利局面。三是大幅減輕我國在碳排放和溫室氣體控制方面所面臨的國際壓力。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課題負責人:範劍平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執筆:高輝清,李克歌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嘓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