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
國內首個頁巖氣三層立體開發評價井組——
涪陵頁巖氣田焦頁66號擴井組的4口氣井連續試氣,
獲得67萬立方米/天以上高產,
實現了氣田「十四五」良好開局。
涪陵頁巖氣田焦石壩區塊通過近3年的上、下部兩套氣層的立體開發調整,採收率大幅提高,已達國際先進水平。2020年以來,為充分動用氣田焦石壩區塊儲量,進一步提高氣田採收率和產量,江漢油田涪陵頁巖氣公司優選焦石壩區塊的焦頁66號擴平臺作為三層立體開發試驗平臺,部署了4口評價井,變上、下二層氣層立體開發為上、中、下三層氣層精細立體開發,相當於把地下井網由「二層樓」變為「三層樓」,最大程度地提高儲量動用率。
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編制首個頁巖氣中部氣層地質導向推薦做法,指導軌跡穿行,實現鑽井「快、準、穩,佳」,兩口中部氣層井均實現三開「一趟鑽」,目的層穿行率100%。採用「井工廠」同步交叉壓裂,以壓裂新工藝為主體,應用快速插拔裝置、可溶橋塞等裝備,確保壓裂施工高效快捷。
國內首個頁巖氣三層立體開發井組的試驗成功,為頁巖氣開發儲備了技術,為氣田高豐度區資源充分利用提供了新思路。預計涪陵氣田可部署中部氣層井100餘口,新建產能15億立方米,新增經濟可採儲量70-80億立方米,實施後立體開發區採收率有望進一步提高,持續保持行業領先。
國內首個頁巖氣重建井筒重複壓裂獲成功開創了國內頁巖氣開發技術先河
涪陵頁巖氣田焦石壩區塊老井主要是在2013年-2016年實施,前期採用「多段少簇射孔 段塞式加砂」的壓裂工藝,經技術人員反覆研究和論證,這批老井有再次實施改造提產的潛力。
重建井筒後進行重複壓裂施工是北美提高頁巖氣藏採收率的常用工藝,但北美普遍採用的是下入4寸套管,在國內目前沒有相關案例和成熟經驗借鑑參考。為填補國內頁巖氣高效開發技術空白,涪陵頁巖氣公司聯合科研和工程單位,加大技術攻關力度,綜合考量固井難度和壓裂效果,先後完成了方案調研和論證、工具選型和工藝配套,確定了在5.5英寸套管內重建3.5英寸套管的施工新模式,優選焦頁4HF井首次開展「套中固套」的重建井筒重複壓裂施工。
在施工中,涪陵頁巖氣公司嚴格技術標準,全程指導各項施工,克服了該井小套管沿程摩阻大、施工壓力高、砂堵風險大、卡鑽風險高以及小井眼泵送射孔難度大等難題,通過大量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準確高效改造了老縫,圓滿完成壓裂施工目標,確保了該井獲得高產,為促進氣田老區採收率提升找到了新途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