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說】今天要推薦的是一本顛覆三觀的神作——《自私的基因》。讀完後你會發現似乎人類的一切行為都可以用自私的基因來解釋。我們只是被基因驅使著的行走的生存機器。當然,這本書暢銷且高分的理由,遠不止驚世駭俗的論調。作者作為多本暢銷書的科普作家,深知怎樣把一本書寫得有趣。每當讀者將要費力腦補的時候,作者都能華麗地舉出例子來幫助理解,讓原本晦澀難懂的書,突然變得有趣起來。
我的觀點是,我們,以及所有的動物,都是我們基因所創造的機器。就像成功的芝加哥惡棍一樣,我們的基因在一個高度競爭的世界上存活了幾百萬年。這使得我們在基因中能找到一些特質。我認為在成功的基因裡,一個顯著的特性就是無情的自私。基因的自私通常會導致個體行為上的自私。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我們也能看到基因出於最大化地達成本身自私的目的,培養出了單個動物級別的有限的利他行為。「特殊」和「有限」是上個句子的關鍵字。儘管我們可能更希望事實不是這樣。博愛,以及物種的整體利益,這些概念在進化論角度上來說毫無意義。
這就牽涉到我要強調「這不是一本什麼樣的書」的第一點。我不是要宣揚基於進化論的一種道德觀。我只是在闡述事物進化的過程,並不是在說人類在道德上該如何作為。之所以要強調這點,是因為會有被人誤解的風險,有太多人分不清表述所認為的事實和宣揚事情應該如何這兩樣事。我個人覺得,人類社會僅基於普遍無情的基因自私法則運轉,存活在世將艱險難熬。但很不幸,無論如何極力抵制事實都不能改變。
這本書意在有趣,如果你想從中歸結出某種信條,請將此看做一個警示。如果你希望,正如我也希望的,建設一個每個個體皆慷慨無私地合作邁向共同繁榮的社會,那不要指望生物自然能有何裨益。讓我們努力去教授博愛和利他,因為我們生而自私。讓我們了解我們自私的基因要做什麼,因為只有如此,我們才有最起碼的機會去顛覆他們的設計,這是任何其他物種無法渴及的。
由上述關於教育的言論就可推知,基因和遺傳特性意味著固定不變、無法更改是種謬論,順便一提這謬論還很常見。我們的基因使我們自私,但並不是一輩子都要被迫遵守自私的原則。只不過是學習利他,要比骨子裡基因編程自帶的利他要更困難些罷了。
在動物之中,人類是唯一為文化、為一代代流傳和學習的影響所主導的物種。有人說文化是如此重要,基因,無論是否自私,都與理解人類天性無甚關聯。有些人則不同意這個觀點。這取決於在天然或教養哪樣是人性主導因素的爭論中,你站在哪一邊。這就要提到「這不是一本什麼樣的書」的第二點:在天然或教養的爭論中,本書不宣揚這一或那一立場。
當然我有自己的觀點,但我不打算明說,我的想法僅止於在最後一章關於文化的觀點所透露出的那部分。如果基因真的與現在人類行為的決定要素截然無關,如果我們在這方面獨一無二與眾動物不同,那最起碼,探究為何我們在近來成為進化的例外也是一樁趣事。如果我們人類並非如我們所願的那般例外,研究這個規律就更為重要了。
——摘自《自私的基因》第一章為什麼會有人類呢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公眾號立場無關。
(版權聲明:推送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已取得授權並註明作者和來源。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聯繫方式:xdfzhenggao@163.com)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成長乾貨~以及,多多留言,小編就來勾搭你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