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教師資格證面試幼兒階段_故事活動設計之抓「基本核心」,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在上篇文章中老師和大家分享了故事活動的多種導入方式,接下來我們來看在展示過程中需要佔到試講時長60%-70%的核心環節——基本部分設計。故事活動的基本部分一般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一)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講故事是向幼兒傳遞知識、進行品德教育的重要方法,在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中有舉足輕重的內地位,對幼兒的發展意義重大。它能在豐富幼兒知識經驗的同時促進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如語言表達能力、想像力、思維力等,因此教師要用生動的、規範的語言完整地講述故事,注意語言的生動性,故事情節講述的完整性和故事節奏的把握。
(二)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可以使幼兒更好地吸收故事的教育意義,教師可以藉助提問、掛圖、教具等方法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在幼兒教師資格面試當中,講故事技能通常會通過讓考生設計兩處提問的方式測查考生是否能夠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三)故事的續編和創編
一般來講,幼兒園小班和中班的幼兒適合故事的續編,大班幼兒可以進行適當的創編。教師也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對故事難度進行靈活的調整。
故事續編:《小猴改錯》
老師:我知道小朋友們有好多好多的想法還沒有說出來,下面我們玩一個遊戲,大家可以大膽的想像,如果小猴子以後又犯錯誤了,它會怎麼辦呢?從此之後,老爺爺和小猴子之間又發生了什麼呢?
故事創編:《老鼠救獅子》——幼兒合作創編故事結尾
師:獅子被網困住,故事就講到這裡,那麼,小老鼠究竟救不救獅子呢?
幼1:小老鼠不會救獅子,它騙了獅子。
幼2:小老鼠會救獅子的,因為它答應了獅子要報答它。
師:呀,有的小朋友認為老鼠會救獅子,有的小朋友認為老鼠不會救獅子。那這樣吧,請認為老鼠會救獅子的小朋友坐到藍色的地毯上,認為老鼠不會救獅子的小朋友坐到紅色的地毯上。
提出編故事的要求,幼兒創編故事結尾。
師:那麼故事的結尾就交給你們了。認為會救獅子的小朋友,請你們說說老鼠為什麼要救獅子,它用了什麼辦法來救獅子呢?認為不會救獅子的小朋友,請你們想一想老鼠為什麼不救獅子,小老鼠會對獅子說什麼呢?
幼兒自由討論及編故事結尾。
(放輕柔的音樂)
(討論可以使幼兒相互之間自由發表感受,便於激發幼兒積極思維並表述見解,有助於培養獨立思考、創新的能力,發展幼兒口語表達和靈活應變的能力。在此活動中,幼兒參與講述、討論的踴躍性在此處又上了一個臺階,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發展了幼兒的擴散性思維)
個別幼兒講述自己創編的故事結尾。
師:誰願意把你編的故事結尾講給大家聽?
幼1:小老鼠聽見獅子的求救聲,看到獅子被網困住了,就急忙跑過去對獅子說:「獅子大哥,你別急,我來救你。」說著,老鼠用尖尖的牙齒把網咬破了,獅子得救了,它們也成為了好朋友。
幼2:小老鼠看到獅子被網困住了,它來到獅子身邊對他說:「我才不會救你呢。上次我是騙你的,你就等著獵人來殺你吧!」
幼3:老鼠聽見是獅子的求救聲,就去喊了好多小夥伴一起來救獅子,獅子獲救了,它們開心地笑了。
(教學反思:在這裡,教師提供了一個「說」的環節,幼兒們都各抒己見,自己創編故事結尾,使活動達到了高潮)
師:小朋友編的結尾我們都聽過了,老師也編了一個結尾,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繼續放動畫畫面,講結尾)
以上為基本部分設計的基本步驟,旨在引導幼兒把握故事情節,感受形象特點,積累優美詞彙,並展開想像進行表達。接下來,我們以大班故事活動《去年的樹》基本部分設計為例,來對以上內容進行實際操練:
(一)初聽故事 ,理清線索
出示教育掛圖《去年的樹》①,引導幼兒欣賞。
引導語:小鳥和大樹在幹什麼?他們心情怎樣?
出示教育掛圖《去年的樹》④,小鳥傷心落淚的畫面(其他部分事先用白紙遮蓋),引導幼兒猜測。
設置問題引出故事:發生了什麼事兒?小鳥為什麼哭了?
教師為幼兒講述故事。逐步提問:
(1)大樹在成為火柴之前和誰是好朋友呢?你從那兒聽出來的?
(2)小鳥離開大樹時答應了大樹什麼要求?
(3)春天,小鳥回來時,發現樹已經發生了什麼變化?
(4)小鳥回來找大樹找到了嗎?小鳥先問了誰?後來又問了誰?最後還問了誰?
(5)樹究竟到哪裡去了?變成了什麼?
(二)再次欣賞,深入理解
再次完整欣賞故事動畫,進一步感受小鳥對樹的真摯情誼。
提問:
(1)你喜歡故事裡的小鳥嗎?為什麼? (講信用)
(2)你覺得小鳥找到朋友了嗎?請說出你的理由。
(3)小鳥尋找大樹的心情怎麼樣?(愛護樹木)
(三)發揮想像,續編故事
(1)小鳥知道這顆樹就是去年的樹,非常高興,可是它也感到十分好奇。想一想,大樹是怎樣向它解釋的呢?
(2)如果小鳥回來,又見去年的那棵樹,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鼓勵幼兒大膽想像。)
總之,故事活動基本部分設計需要遵循循序漸進原則,結合幼兒認知發展水平與興趣特點,以便層層深入地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實現相應的活動目標。
(編輯:luohong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