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生還在把大學當成中學,覺得老師有義務讓學生學會、學懂,而自己卻沒有學習的主動性。
■姬揚
這幾年,我在國科大給本科生上課,家裡也有個中學生,所以對中學和大學的了解多了一些。
我們的中學和大學有很大的區別,原因主要在於高考。高考是最重要的考試,與高考相比,個人認為其他考試都不值一提。中學的一切都是為高考作準備,而在很大程度上,學生在大學裡的一切都是在享用高考的成果。等你工作幾年,誰還在意你高考成績是多少分,從哪所大學畢業的?
其實,只要想明白兩個問題,就能認識到中學和大學的差別:為什麼高考在中國重要?這裡說的不是那個眾所周知的答案。為什麼中國的大學越好學費就越便宜?當然不是因為獎勵你高考分數考得高了。據我所知,很多學生其實不知道這兩個問題的答案,甚至從來都沒有想過這兩個問題。
有人問我:高中物理對大學生物理學相關專業的影響是什麼?我的回答是,其實它適用於一切大學理工專業。
高中物理有什麼難學的?如果高中物理都學不好,那麼,我建議將來就不要學任何與理工相關的專業了。高中物理的那點東西,只是讓你對物理有個初步了解,將來在大學學習大學普通物理課程的時候不會完全沒有基礎。學會了大學普通物理,可以讓你打好所有與理工相關的專業基礎,數理化生做什麼都可以,至於說金融財務、文史社科專業就更不是問題。
現在,我們面臨著大數據和AI的時代,掌握不了大學普通物理,或許就不能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就只能被無邊無際的數據淹沒——不管你打算幹什麼。從通過高考上大學這個現實的目標來說,也是這樣的,沒有物理,你的選擇範圍就會很小,將來就業也會受到限制。
現在的高考改革,確實有勸退的意圖在裡頭。你不想學高中物理?正好捨己為人了。還有人問我:很多人都在批判中國教育制度,而這種制度為什麼依舊巋然不動?我的回答也很直接:因為現在這套系統很有效。
高考把聽話的或者聰明的學生篩選出來,大學把沒有自控能力的淘汰掉,最後出來的就是未來工作崗位所需要的人才了。除非真的不需要淘汰,否則看不出來還有什麼系統比這個更有效了。
再稍微詳細地解釋一下:你只要聽話,能夠認真努力學習,或者是足夠聰明,那你或許就能上一個還說得過去的大學。然後,不管你上的是哪個大學,現在都是淘汰沒有自控能力的,雖然通常都會讓你畢業的,就算是發個「安慰獎」,但是這幾年連這個「安慰獎」也不容易發了。
我在大學教的是一年級本科生,而且是秋季學期的課程,也就是說,學生都是剛剛入學的大學生,所以很容易察覺到中學生和大學生的區別。入學第一個星期,新生們都早早地趕來,離上課還有二十分鐘呢,教室裡就坐滿了人;過了一個月,就開始稀稀拉拉地有人不來了;期中考試以後,就接近於真正的大學情況了——比三、四年級還是要強許多的。當然,許多大學生和中學生也沒有差別,總是希望老師把所有的知識揉開掰碎了講給他們聽,可以繼續「高四」的學習生涯——還有堅持到「高八」的。
現在一些大學都給本科生安排了學業導師。雖然說是雙向選擇,但是很多老師和學生都沒有把這當回事,白白浪費了很多交流的機會。當然,這種事情是強求不來的。
前幾天,C君來訪,我帶他看了看實驗室。事前我讓他準備些問題,但是顯然他並沒有準備,所以基本上是我在問。
現在高考報名大多還是跟著感覺走,哪個學校來宣傳了,哪個學校的名氣大、宣傳力度大,報名的就多一些。
經常有人抱怨現在的大學課程安排得不合理,可是我並不這麼認為。比如,國科大一年級的主要課程是4門:數學分析、線性代數和力學,再加上英語。數學分析和線性代數都是每周上兩次,再加一次習題課。每次都是兩節課。周末還有個答疑時間。力學每周上兩次,但一學期只有6次習題課。英語每周兩次,一次為聽力,另一次似乎是閱讀寫作等。一、二年級打基礎的時候,這樣安排課程還是合理的;而問題更多的是三、四年級的專業課。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課程,包括中國近代史、思想修養、軍事理論、中西方文學等等,但是基本都不佔用時間。每周一次,上課聽一聽就行了,而考試就是交一份兩三千字的報告而已。體育課每周一次。有時候晚上講座要打卡,但是不需要你提問,而且很多人都是打了卡就跑掉了。這麼算下來,每天自由掌握的時間很多。因此不要說,為了績點、為了獎學金,你就把所有時間都花掉了。很多人好像周末都是不學習的,因為現在各種誘惑太多了。
另外,很多學生還在把大學當成中學,覺得老師有義務讓學生學會、學懂,而自己卻沒有學習的主動性。比如說,我為授課的學生建了一個微信群,讓大家有問題就在群裡問,我儘量回答。可是效果並不是很好,有人說,QQ群比微信群活躍——因為那裡可以匿名。但為什麼你會介意別人會關心你問個什麼問題呢?
當然,與三十年前我上大學的時候相比,現在的學生還是在很多方面強很多。他們接觸到的信息比我們那時候豐富很多。即使與前幾年相比,也有差別。我上課的時候,明顯感到今年的學生比前兩年的主動性要好一些。對此我也有自己的解釋:他們是第一批在全面掌握信息的情況下選擇了國科大的——在2018年高考報志願以前,國科大就公布了自己第一批畢業生的就業情況。
(http://blog.sciencenet.cn/u/jiyang1971)
《中國科學報》 (2019-03-11 第8版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