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清法師:關於「阿彌陀佛是太陽神嗎?」等

2020-12-06 聽仁清法師講正法

一、弟子問:關於因果報應,佛只是真理的發現者,並不能靠佛力解決,那為何念一句佛號就可以消那麼大的業,那消的是什麼業?同時求佛菩薩,求師父加持,又是加持什麼呢?

仁清法師答:佛是真理的發現者並不是真理的製造者,也可以說佛理是佛發現的,這是正確的,這也是經上告訴我們。那為什麼念一句佛號就可以消這麼大的業呢,那也正是佛發現的,它的原理是當我們念佛號的時候,我們的身口意和佛果地上的清淨的功德相應的時候,那麼我們就會消除了一些輪迴之惡業。

求佛菩薩加持,求師父加持,加持是什麼?這個加持,藏語叫「欽啦」,它的真實含義翻譯過來意思是轉化,也叫轉變。真正的加持,我們一定要明白是轉變,特別是理念的轉變,心態的轉變。這個理念的轉變是什麼?是通過我們對佛經的讀誦,對佛法的修持,改變了我們過去的一些顛倒妄念。即使我們身體上沒得到任何的感覺,熱呀、涼啊、麻啊、漲啊等等。那也是得到佛菩薩的加持了,為什麼?因為我們用佛法原理指導,改變了我們的錯誤知見,這就是加持。當然,有人會同時有身體的某些感覺。

二、弟子問:關於戒律,五戒十善的制定,越是思考越感覺佛制定這個是為了眾生,但是,例如拿了(偷)寺院的東西,就下那麼深的地獄,這也是世間真理嗎?是佛定的嗎?還是後來僧人加的?這種疑問會產生很多的問題,比如,很多佛經講的,其實真的很難想像,甚至會懷疑是不是後來人虛構想像的呢?好像不光是我,臺灣的印順法師說阿彌陀佛可能是古人對太陽的崇拜繼而想像出來的神?

仁清法師答:關於佛制定的戒律,包括了五戒等。當然是佛出自度眾的目的,根據因緣果報和慈悲平等的理念,制定的一些戒律。但是如果拿了(偷盜)寺院的東西會下更深地獄,似乎是偷盜寺院的僧伽之物,這個果報是更重的。那是佛制定的嗎,還是後來的僧人加的呢?如果有這種疑問的話,說明我們對佛經原理,還不完全明了。這個我在《大悲咒的功德和妙用》上講到過,有一個詞叫「十方常住物」。因為寺院裡的東西和僧人的東西,它屬於「十方常住物」。「十方常住物」有個最大的特點,是「體通十方」,就是說,拿了(偷盜)寺院的東西或者拿了(偷盜)僧人的東西,要比拿(偷盜)個人的東西或者集體的東西,罪過嚴重的多。而且寺院的東西和僧人的東西,一般都是用來修行的資糧,它有最後能讓行人證果的出世間功德和作用。這個可以參考我大悲咒的講義,關於「十方常住物」的解釋。

對於很多佛經上講的一些道理,我們不能理解,甚至是猜不透,這是很正常的,因為我們是凡夫。對於所有的事情。應該有這麼三種得知的方法:第一種得知的方法是非常直觀的也叫現前得知。這個現前是什麼意思?就是你睜開眼就看到天空了,睜開眼就看到前面的房子、小樹、石頭、小河流了,這叫現前證知,這個呢一般的凡夫都會做得到。第二個方法是推理證知。推理證知是什麼意思呢?是說如果你看到很高的大樓那邊升起了濃濃的煙,即使沒看到火苗,你也會推理那邊著火了。推理證知,也是我們凡夫能夠得到的一種知識,這個是約定俗成的一種規則。第三種呢,就不被我們凡夫所認知了,通過現前也好,通過推理也好我們凡夫很難認知。只能是通過一種「信仰比量」來認知。「信仰比量」認知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因為對佛有信心,對佛經、對佛教、對佛說的話有信心,完全相信它。因此,佛在經典當中講的那些不為我們所認知的一些非常深奧的道理,就因為相信而接受他,這是第三種。

關於佛教徒對阿彌陀佛的崇拜,是不是出於古人對太陽的崇拜繼而想像出來的神。我沒聽過任何人有這種講法,你提到的這臺灣的某位法師,如果真有這種說法的話,我認為是非常偏頗錯誤的。這不應該是一位佛教法師的疑問,因為阿彌陀佛這尊佛,在我們的早晚功課,特別是淨土法門的五經一論上都有所提及,那是釋迦佛告訴我們的,那絕不是哪一個所謂的高僧大德所能否定的。

三、弟子問:誦經的方法是,不思考,就一直念下去,一遍一遍的念,這跟我們平日讀書不一樣,一般讀書,是書中的表達的意思理解了就可以了,那一遍一遍重複讀已經知道的內容,是什麼意思呢?也是為了攝心嗎?

仁清法師答:「對於誦經的方法說不思考,就一直念下去,一遍一遍的念。這跟我們平時讀書不一樣」。這種誦經方法呀,絕不是佛的本意。佛的本意是讓我們「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我們讀經書有兩個階段的作用:第一個階段的作用是通過誦經而去思維經典當中的法意,這就等於說通過讀經,要知道釋迦佛告訴我們什麼道理,這是最初的一種功德。還有一種深的功德,就是在讀經的時候要用一定的方法,就是我們平常說的「隨文入觀」。什麼意思呢?就是經典上描述的那種場景,那種佛的境界。讀誦經典者,要在讀誦的過程當中,隨著讀誦,隨著心裡升起那種景象,心和經描述的那種原理和境界、景象,要合二為一。進行薰染、薰染、薰染……長此以往,你的心就會映現那種景象,就會和法意相融。在我們往生的時候,或者在以後的未來。會在我們心中顯現經典上描述的那種景象,這是它的真實含義。

「讀經的方法是不思考就一直念下去,一遍遍的念」。這種說法只有幾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是,對那些初入佛門,不能理解佛經的含義,但是又想讀經的人,說的一種善巧方便的話。比方說有人來問我:師父,我不知道佛在這部經典當中到底講了什麼,但是我很想讀經怎麼辦?那麼你可以先讀,先讀就有功德,這是一種可能。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這種說法完全背離了佛的真實含義了,是不正確的。再一種可能,就是故意為之的「邪師說法」!

釋仁清法師回復網絡提問(18-4-8)

更多請搜索「仁清法師」或關注「仁清法苑」

相關焦點

  • 仁清法師:加持大悲水的姿勢與手勢
    比如自己的親人在外地,身體不太好,你想誦大悲咒給他,觀想加持或回向功德,當你誦大悲咒或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完全可以把你的親人觀想成就在你的跟前一樣。越清楚越好,越清楚相應程度越高。也就是你觀想得越清楚,方法越如法,就越靈驗。當然有很多因緣,包括了你修學時間的長短,菩提心的大小,業障的輕重,統統都有關係。  在這裡,從方法上來講,我們只講到觀想的清楚與否。
  • 宏圓法師: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
    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在本經的前半部分,就是發起序中說:「彼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是說明阿彌陀佛正住世。 「於今十劫」這句經文是介紹阿彌陀佛已成佛的劫數,這兩段經文是互相照應的。什麼叫成佛呢?因行果滿,得證菩提,這就叫做成佛。
  • 延參法師微博迎平安夜 網友:法師你過聖誕節佛知道嗎
    微博認證為河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滄州市佛教協會會長的@延參法師24日一早呼籲大家一起迎接平安夜,引來網友「法師,你過聖誕節佛祖知道嗎」吐槽。之後,在10:05分時,@延參法師微博補充稱「平安大禮包和2014年新年大禮包是一起派發的,相信幸福才幸福,幸運一直就在你身邊哦,大家把收件地址發私信來,迎接新春的祝福哦。」不少網友對延參法師的慶祝平安夜微博表示不妥,調侃「法師,你過聖誕節佛祖知道嗎」;也有不少網友覺得沒什麼大驚小怪,「萬法歸一,何亂之有」。
  • 仁清法師:《長阿含經》和《起世經》當中記載 審判亦程式
    剛才我們講到他也是平等王嗎,所以說這個誰死了到這裡也是那一套程式。誰也有生也有死,不管是當官的還是貧窮下賤的,死的時候都歸閻羅王管。所以閻羅王也叫平等王,從這個角度講的。難道沒有見過這樣的人嗎?我們見過沒有,這一段指的病。這個病也是一種無常,也是一種五蘊的,五蘊魔嗎,五蘊的變化。新鬼就會答道:這樣的病人我常見到,但不知道是你派來的第二個使者。
  • 為什麼說念一句阿彌陀佛佛號,是最快的成佛方法,看法師開示
    為什麼說念一句阿彌陀佛佛號,是最快的成佛方法,看法師開示。人命無常,修行人只有光陰最寶貴,一定要老實念佛,才不會虛度光陰。學佛真正能夠成就的,善根深厚,心地清淨,沒有妄念,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一心一意求往生。這是為一切念佛人作真實的證明。
  • 阿彌陀佛
    1.淨空法師:在法界當中誰對我們的恩德最大?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無窮無極。深大無量。不可勝言。】誰對我們的恩德最大?阿彌陀佛,誰知道阿彌陀的恩德?都忘掉了!以為阿彌陀佛跟我們沒關係,殊不知在法界當中,恩德最大的就是阿彌陀佛。我們把他忘掉了,他沒把我們忘掉。他念念當中希望我們早一天往生佛國,早一天成佛度生。所以我們只要是一念覺悟,跟阿彌陀佛的願力就相應了;這個一定要熟讀大經,就是本經,淨土宗的大經就是《無量壽經》,我們才真正知道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恩德。知道這一分恩德,就應當要依教修行,才不辜負阿彌陀佛。
  • 一心念佛 志心執持阿彌陀佛聖號
    印光大師六字四聲念佛(樂譜記載清晰傳承)   此六字四聲念佛法乃印光大師親傳,由雲南雞足山放光寺住持慈法法師念誦慈法法師當時在廣化寺任管堂,覺得這個調很好,可快可慢,可高可低,而且念起來清涼寧靜不憋氣,音域廣老少適宜,尤其適合經行念佛。後來慈法法師弘揚般舟法就用這個調子,現在大江南北幾乎所有般舟道場都用這個四聲念佛。   福建廣化寺圓拙老法師,曾住靈巖念佛堂,親聆印祖教誨,圓拙大師得到傳承到福建廣化寺讓大家用這個調念佛,並由定妙法師用譜子記下來以防誤傳。
  • 觀音菩薩「天冠」中的立佛是誰,與阿彌陀佛有關係嗎?
    關於觀音菩薩的身世,《大悲心陀羅尼經》中有言,菩薩已於無量劫之前成佛,佛號「正法明如來」。菩薩以無量悲心慈航倒駕,應化娑婆度化有緣眾生,又為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脅侍,在彌陀入滅後,將遞補佛位,佛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由此看來,觀音菩薩是佛門萬千菩薩中的「普通」一員。
  • 想知道阿彌陀佛是虛是實,請讀誦這兩本書。《印光法師嘉言錄》40
    (印光大師著/圓濤法師白話譯)【二、勸信願真切】白話文:乙、勸祛疑生信40.想知道阿彌陀佛是虛是實,《淨土文》、《西歸直指》這兩本書中所論述的理論及所記載的事實,為什麼你不去讀誦它們如果您一定想要知道阿彌陀佛的虛實,雖然《淨土文》、《西歸直指》這兩本書中,您認為寫得都不是事實,非要您自己親眼看見,親自證到才算是事實的話。現在問你一個事,你一定要直接回答,不能含糊籠統地唐塞。北京附近通縣有個王鐵珊,原來在清朝當過廣西省長,當時廣西土匪很多,王鐵珊擔任廣西部隊將領時,就設計剿滅了這些土匪,殺了很多人。
  • 農曆十一月十七日 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聖誕
    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教主,橫三世佛之一。(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曹立君) 2015年1月7日,農曆十一月十七日,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聖誕。 阿彌陀佛,佛名,阿彌陀為梵文音譯,意譯無量;另有梵名音譯阿彌多廋、阿彌多婆,意譯無量壽、無量光。 鳩摩羅什法師所譯《佛說阿彌陀經》記載:「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 釋迦牟尼佛、如來佛、阿彌陀佛,這三者,是同一尊佛嗎
    釋迦牟尼佛、如來佛、阿彌陀佛,這三者,是同一尊佛嗎? 記得有位朋友,曾經不無玩笑地說,在當今社會,真正把佛教「發揚光大」的,並不是什麼僧侶,不是什麼協會,而是一部電視連續劇——《西遊記》。玩笑歸玩笑,不過說的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正是那一部經典的《西遊記》,竟不自覺地讓「佛」的稱呼深入人心了。
  • 九華山仁德法師與虛雲老和尚的法緣
    知客師看了朗照法師的信函,態度大變,客氣地說:「原來你就是高旻寺的仁德法師,不久前我去高旻寺,還聽禪慧和尚講起過你呢。」仁德法師聽到離開好久的高旻寺,便興奮地問說:「呵,您不久剛去過高旻寺?禪慧和尚他好嗎?」知客師回答說:「虛老和尚此刻正在禪堂講開示,你的法緣不錯,我這就引你去禪堂,你也正好可以聽聽老人家的開示。」
  • 還在為分不清多肉 法師的品種發愁嗎?來我們細數它們
    之前寫過關於多肉法師品種的文章,主要是介紹一些主流品種的,法師品種眾多,讓我們細細數來。喜歡多肉的人們大都希望有一個小院落,種植自己喜歡的植物,這也是我的餘生的夢想,露天養殖無疑是養殖多肉的最佳環境,可以最大限度的營造它們的原始生存狀態,近2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了多肉裡的法師,法師是多肉的景天裡的一種,一般植株個體比較大,看上去很大氣,如果在院落裡法師一定是很出彩的品種。
  • 阿彌陀佛是智慧光,信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就是信智慧、念智慧
    阿彌陀佛也稱為無量壽佛,無量光佛,智慧光佛。依經所說,信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就能如願去到西方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色身形象在《觀無量壽經》裡有簡略的描寫,經文如下: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此想成已,次當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阿難!
  • 天天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到底是誰?
    相信大家經常會在一些影視劇中或者寺院裡聽到看到這四個字——阿彌陀佛。許多不懂佛法的人就很是好奇,阿彌陀佛到底是誰?它是佛教裡最大的佛嗎?為什麼念「阿彌陀佛」而不念其它佛菩薩名號?難道念「阿彌陀佛」比念其它佛菩薩名號功德更大?帶著這個疑問,我們大家一起走進這篇文章。
  • 一說起太陽神首先想起阿波羅,但我們中國的太陽神您知道嗎?
    我們熟悉阿波羅,現在也都知道了赫利俄斯是西方的太陽神,但作為一個中國人,你知道在中國神話中,代表太陽的是誰嗎?這個問題,我曾經問過很多人,但答案也是五花八門。中國古代的神話,說到太陽,人們總是會想到后羿或者夸父,畢竟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的故事我們從小就聽。雖然他們都和太陽有點關係,但畢竟不是太陽神。
  • 對阿彌陀佛了解多少,阿彌陀佛與觀音菩薩是什麼關係,你知道嗎?
    「阿彌陀佛」想必我們也並不陌生,進入佛門之後聽到最多的也是「阿彌陀佛」這四個字,那麼大家對阿彌陀佛又了解多少呢?阿彌陀佛與觀音菩薩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說到觀世音菩薩與阿彌陀佛的關係,我想先給大家講一個佛的故事。據說,當觀世音菩薩還是一個凡人在世間修行的時候,他有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善根。當他看到所有的生物都遭受著各種各樣的痛苦的時候,卻找不到解脫的方法。
  • 「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的區別,別再傻傻分不清了!
    因為「阿彌陀佛」的知名度比較大,很多對佛教不太了解的人都會下意識地將其與「釋迦牟尼佛」等同,認為阿彌陀佛就是佛祖,這就搞混淆了。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到底是誰?相信看完這篇文章,大家對此會有一個清晰的認知。首先,咱們來簡單了解一下「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亦稱「佛陀」,簡稱「佛」,是佛教的創始人。
  • 淨宗法師:略談佛法的世界觀與人生觀
    淨宗法師答:這個問題問得比較大,也比較寬泛。簡單說幾句。佛教認為,我們周圍的環境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大家共同的業力感現出這樣的世界。這是世界的成因。離苦得樂的方法有所謂八萬四千法門,其中最普及、最容易,每個人都做得到、都能得利益的,就是念佛成佛的法門——念南無阿彌陀佛,願生西方極樂世界。願心發起,稱念名號,阿彌陀佛的光明就照耀我們、攝取我們、保護我們,直到臨終都不會捨棄我們,一旦我們命終,就被阿彌陀佛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到了極樂世界,處處都有佛菩薩宣講妙法,自然就是虛無之身、無極之體,自自然然成就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