洩密案件逐年上升,辦公室文件洩密怎麼辦?

2020-12-05 旅行社必備

近期,南京法院審理了一起有關員工洩露企業機密的案件,南京某科技公司的段某將公司中的機密信息和公司重要資料全部拷貝,之後以技術入股的形式到了其他競爭對手的公司。直接盈利超過千萬元。而根據南京市檢察院公訴一處副處長顏暢介紹,從2013年開始,各類企業員工洩露企業機密的案件就有增長的趨勢,這給很多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很多公司都因為公司中的高級管理人員洩露公司的機密最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公司管理階層人員洩密,洩露信息量大,對公司造成的損失和危害也是不可設想的,因此更要從根本上防止這部分人員洩密。

2013年開始,各類企業員工洩露企業機密的案件就有增長的趨勢,這給很多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損失,這是統計市面上484家公司調查有如下參考數據:

有93%企業網絡資源使用不當

有85%企業遭受過病毒攻擊

有43%員工電腦曾被木馬入侵

有31%員工濫用網絡

有16%來自內部未授權的存取

有14%專利信息被竊取

有12%內部人員的財務欺騙;

有11%資料或網絡的破壞

有超過70%的安全威脅來自企業內部

也許只是企業管理者一個小小的疏忽,也許只是喝一杯咖啡或者是吃一次午飯的這一小小的閒暇。也許只是因為某些瑣事離開員工辦公室那一瞬之間,也許只是分享給員工文件的過程中少了幾分謹慎多了幾分大意。就在這不經意之間,就在幾個「也許」都恰巧發生的這一瞬間。企業中內鬼的U盤早已插入到計算機內部將企業中核心的資料滿盤皆存,讓企業所有的信息全部展現給競爭對手的公司,而對於一家企業來說,這往往是致命的。

一家企業能夠承受一次投資失利,能過承受一次在商業戰場上角逐的失敗,但是絕對不能承受公司內部出了「家賊」向自己背後捅刀子。對於一家企業來說,核心的機密資料往往是企業的靈魂,一家企業如果丟失了企業的靈活,就再也難以在商業戰場上立足了。企業機密信息再用人力監管已經達不到綜合提高企業工作效率減少人力成本投入的效果了。只有使用一系列高科技進行企業監管,才能夠對企業中內部核心資料的監管達到萬無一失,而這就要靠各式各樣的監控軟體了。

有資料表明,安裝各類計算機監控軟體以及攝像探頭幾乎可以把相關機密資料盜竊案件發生的概率減少近百分之九十。尤其是一些監控軟體配合辦公室的攝像探頭,基本上可以能夠實現全方位的監控。包括天眼(需要的下方評 論)等一系列監控軟體目前功能非常完善,已經能夠實現清晰監控員工電腦屏幕,同時也可以實現拒絕USB接口插入可以移動存儲設備等功能,再加上瀏覽網頁的限制以及禁止外發郵件,讓一些企業內部的內鬼無從下手,公司的機密文件也可以得到保護。

一直以來監控軟體設計都相當不人性化,操作起來非常繁瑣而且運行緩慢。很多監控軟體在使用的過程中存在設計缺陷,區域網共享文件非常不便,一些企業為了防止員工竊取機密文件而使用這類監控軟體,會造成分享文件困難,難以給員工發送數據,造成企業整體的工作效率下降。不過隨著各類軟體設計公司技術的完善,目前不少新型的監控軟體不僅僅功能非常貼心而且操作起來也非常簡便,就比如最近一段時間很受企業管理者關注的天眼這款監控軟體,不僅僅集中屏幕監控以及上網行為監控於一身,同時還兼容了一系列USB埠的監控等等,並且涉及機密操作會提升報警,全方位的監控有助於讓企業管理者了解員工的上網記錄,最關鍵的是企業管理者在使用這些監控軟體的過程中能夠了解員工的動向,而不致於讓企業核心資料被企業中的內鬼所竊取。各類監管軟體對於區域網的監控能力很強,同時功能設計靈活,不會影響企業區域網的文件共享和傳輸等等。

不少企業管理者在使用這些監管軟體的時候旨在保護企業內部的核心機密數據,但是卻意外發現有了這些監管軟體,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以往連夜加班才能做完的各項工作在當天下班之前就可以完成。原來,這些監管軟體在監管的過程中,一些原本偷懶上網的員工再也不敢利用上班時間聊天和購物了,因此整體企業的工作效率也就大大提升了。這些企業管理者即達到了保護公司機密資料的目的,同時也增加了工作效率,可謂是一石二鳥一箭雙鵰。(老規矩下方評論)

相關焦點

  • 「保密觀」四起微信辦公致洩密案件
    1緊急傳達致洩密2016年10月,某市市委某部門為部署相關敏感工作,印發了涉密文件,並通知該市29個鄉鎮派人籤字領取文件。某鄉政府幹部洪某到市委領取文件後,認為事件緊急,又正值深夜,於當晚將該件拍照發送到鄉政府微信群。群成員楊某看到後,立即轉發到其他微信群。之後,該件被數次轉發到多個微信群和微博,造成洩密。
  • 研究報告:美國和俄羅斯2019年的數據洩密案數量高居世界榜首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7日消息,俄羅斯安全公司InfoWatch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美國和俄羅斯2019年的數據洩密案數量高居世界榜首,而俄羅斯的私人數據和支付信息被公之於網絡的頻率最高。報告指出,俄羅斯公司和國家機關2019年發生了395起信息洩密事件,涉及1.72億份以上的私人數據和支付信息記錄。案件數量同比增長46%,而涉及的用戶信息記錄數量增長超過5倍。
  • 造就譯 | 如何用大數據技術分析1150萬份洩密文件?
    《南德意志報》,這些文件被不知名人士洩露給新聞機構,後者再與100多個新聞機構和400名記者分享信息——這項調查已經持續近1年。 據ICIJ負責人Ryle介紹,文件洩密事件始於2014年末,當時,一位匿名舉報人主動聯繫《南德意志報》。
  • 正在閱讀:監管好你的文印設備 警惕辦公室洩密事件
    其實洩密現象隨處可見  一家專門負責數據安全的公司也做了類似的調查,他們把二手複印機的硬碟拆卸下來,很容易就發現了300多頁的個人醫療數據,還有公司記錄,另外一臺複印機硬碟裡則是保險公司承包人的信息混亂不堪的二手市場混亂不堪的二手市場也是信息洩密的一大隱患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每年銷售的複印機在500萬臺左右,然而
  • 震驚國人的中國軍工所潛艇資料洩密事件
    除了國家級機密,中國許多重要企業的商業機密,也是間諜下手的目標,國人盡知的「力拓門洩密案件」,即為明證。  二、中國防洩密專家分析數據洩露的主要原因和途徑  梁金千,清華大學博士、教授,國內信息安全知名專家,北京億賽通公司研發總負責人。億賽通是中國第一家專業從事加密軟體開發、生產、銷售的企業,目前在中國數據防洩露領域處於絕對領先地位。
  • 中國軍工科研所發生洩密事件 潛艇資料被竊
    多份重要保密資料和文件,甚至一些關鍵材料的絕密技術資料,都落入境外情報機關之手。諜影憧憧,黑手何在?安全、保密等部門迅速查清了案情:原來又是境外間諜機構無孔不入的網絡竊密攻擊。隱藏在偽裝外衣下的網絡間諜工具尋隙鑽入一臺違規上網的工作電腦,將其中存儲的大量涉及軍工項目的文件資料搜出、下載、傳回。難以估量的軍事情報損失就在看似平常的「小疏忽」中釀成了。
  • 軍工停用:設計軟體Solidworks陷「洩密門」
    國家相關部門已通知各軍工企業停止使用該軟體,以防資料被竊取而可能導致的洩密事件。無獨有偶,工信部日前也下發了通知,要求加強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管理。針對該事件,Solidworks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布聲明稱:「Solidworks合法授權軟體不存在在未經客戶許可下提供機密客戶數據的機制。」但國內的一些軟體專家並不認可這種說法。
  • 80%列印洩密事件涉及商業機密!列印流程該如何「保密」?
    根據近年來的《計算機犯罪與安全調查報告》,有85%以上的安全威脅來自組織內部,已超過病毒感染和黑客攻擊所造成的損失,最主要的信息安全事件為內部洩密事件。其中,最容易忽視的是列印安全。調查顯示,80%的列印洩密事件幾乎都涉及較高等級甚至核心級的商業信息。由於列印洩密事件的特殊性,往往造成的破壞非常大,且破案率低,極大地損害了單位利益和國家利益。
  • 央視《焦點訪談》:警惕網際網路地圖洩密(四)
    但是,對於執法人員所說的洩密問題,他有點想不通。 小龍: 因為就是展示給公眾看的(衛星圖像),每個人都可以毫無限制地都能看到這個東西的、這張圖片的。所以把這個當成一個秘密的話,就可能我們會有些認知上的接受,可能會有些問題吧。 解說: 小龍不明白,人人上網都能看到的衛星影像,自己和網友們只是標註了一下坐標和信息,怎麼就成了洩密了呢?
  • 原神1.2洩密是怎麼回事 1.2版本洩密事件詳情
    1.2版本測試受邀人員也是籤了保密協議的,但是卻還是洩密了,對於這次的1.2版本的洩密米哈遊目前也採取了一些相關措施,對於洩密人員相信米哈遊也是絕對不會姑息的,這就是1.2版本洩密的一個事件詳情了。
  • 軍工行業防洩密解決方案
    其中明確提出涉密網絡必須具備以下技術措施:備份與恢復、病毒防範、身份鑑別、訪問控制、文件加密、數據加密、安全審計、入侵監控等;並對造成計算機失洩密的主要物理途徑、計算機接口進行控制或隔離。軍工企業在設計、生產和管理中涉及到大量機密的信息,為了有效的保證信息的安全性,有必要對現有網絡系統進行以加密軟體數據信息安全保護。
  • 昨晚《焦點訪談》披露多起洩密案件
    2017年8月的一天,兩位國家安全機關工作人員突然出現在王某的辦公室,查封了他平時工作使用的電腦。國家安全機關幹警對王某的計算機進行了核查取證,發現裡面除了日常辦公文檔,還有42份標註密級的地形圖。經保密部門鑑定,42份地圖全部屬於國家涉密測繪圖,其中31份為機密級,11份為秘密級。這些地圖已經被隱藏的竊密木馬程序全部發往境外。
  • 航天集團提出要求:確保不發生重大洩密事件
    千萬不能在我們集團內發生大的洩密事件,今後如出現洩密事件,處理定要嚴格。」夏國洪總經理在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保密委員會擴大會議上的講話中如是強調。   7月21日,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召開保密委員會擴大會議,總經理夏國洪,副總經理殷興良、薛利、承文,集團公司保密委員會在京的全體成員,各事業部部長、保密委員會主任、總裝總調部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
  • 谷歌地球軟體作用超某些軍用偵察衛星 被指洩密
    谷歌地球軟體作用超某些軍用偵察衛星 被指洩密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0年04月22日04:22   從技術角度看,「谷歌地球」的洩密,既表現為軟體自身服務功能引發的洩密,也表現為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導致的洩密  之所以出現種種洩密問題,跟「谷歌地球」提供的諸多功能密切相關。  首先,通過「谷歌地球」,大量重要目標圖片和相關涉密信息被發布,給各國的安全保密工作帶來嚴重挑戰。
  • DSM、DSA:原始碼防洩密之爭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原始碼最新資訊 > 正文 DSM、DSA:原始碼防洩密之爭
  • 盤點近年洩密案:男子洩露23份軍事秘密獲刑10年
    盤點近年洩密案件獲刑10年男子洩露軍事秘密23份今年5月4日,記者從廣東省國家安全機關獲悉,廣東近日破獲一起由境外間諜機關通過網絡勾連策反境內人員,竊取中國軍事秘密的案件,案犯李某因洩露機密級軍事秘密13份,秘密級軍事秘密10份,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
  • 軍情洩密是蔡英文當局失控的開始
    日前一架搭載神秘訪客的美軍行政專機飛抵松山機場,蔡英文辦公室及外事部門皆不透露其身份,只說基於互信,不評論相關人員及行程。然而,根據媒體披露,該位來賓是美軍印太司令部情報處長史達曼,「訪臺」目的應該是為了搜集臺海軍事情報。雖有人猜測與美國總統交接在即有關,但知情人士駁斥此說法,強調臺美軍事交流不涉及政權輪替。
  • 軍事觀察:衛星影像的公開與洩密
    但是最近網際網路上大量公開了高解析度衛星影像,從而引發了是否洩密的爭論。  高解析度衛星影像能看到什麼?  光學影像衛星沿其軌道運行時,一般只能獲得衛星下方一定範圍內的影像,其中衛星運行到其軌道近地點時,拍攝正下方的影像解析度最高。所以,每一顆影像衛星都有它的最高解析度。
  • 黑診所藏身小區 抖音「洩密」
    黑診所藏身小區 抖音「洩密」 2020-08-07 09:57:17   來源:安慶新聞網
  • 天堂3洩密犯二審加刑 罰金多加300萬韓元
    涉及韓國《天堂3》洩密案的嫌犯,二審被判有罪。且部分嫌犯的量刑也比一審加重。12月23日,首爾高等法院裁判部對《天堂3》洩密案的嫌犯樸某等5名下達了比一審更重的判決。其中,在今年6月的1審被判有期徒刑1年6個月,緩期兩年執行的樸某被判的刑與原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