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人注目的「格式塔」設計技法!

2021-01-08 設計智造

文/鳳鳴 格式塔是一個不斷組織、簡化、統一的過程,正是通過這一過程,才產生出易於理解、協調的整體,如果包含了太多的互不相關的元素,我們的大腦就會試圖將其簡化,把各個單位加以組合,使之成為一個知覺上易於處理的整體。

在設計創作中,如何通過不完全的形、模糊的形、重複的形和形與形的組合等等,造成更大的形式意味或刺激力,這就需要充分運用格式塔原理,使得設計畫面的張力最大化。

格式塔心理學依據人們的視知覺和視覺思維,提出了一系列圖形的視覺原理,運用這些原理進行視覺設計,可以豐富我們的視覺語言,形成畫面的審美張力。

圖底是格式塔原理中最基本的一條, 然而圖與底的關係並非是一種靜態不變的,設計師通過對其形體進行巧妙的重構組合,而達到圖與底之間的契合, 形成一種超常的、新穎的視覺形象。 圖形與圖底的關係,實際上是辯證的關係。

人們在習慣上把作為視覺主體的形象視作「圖」,其所佔的區域被認為是「正空間」;而把背景視為「底」,其所佔的區域被稱作「負空間」。其實, 二者是相互依存,並且在一定條件下隨著視覺焦點的不斷變換,圖與底相互轉換。例如:

圖底「互文」,兩者有機結合而產生奇妙的視覺效果。通過共用一條輪廓線的巧妙組合,達到高度的圖底共融與契合,使設計作品簡練概括,寓意豐富,令人回味無窮。 運用圖形之間的形態相似或者意義相同的特徵來進行共生,要異中求同,兩者是不可分割的。共生圖形具有強烈的哲理性,人們在欣賞的時候,很容易產生好奇心,形成視覺上的共鳴。

反轉也是圖底「互文」,與「共生」不同的是正負圖形具有大致相同的樣式,由於色彩的反差而形成相互映襯,顯得既整齊統一,又有錯落有致。反轉的巧妙結合,可構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正負互襯的趣味效果。

對於圖形的結構組織,知覺活動會產生一種改變它們並使之成為完美結構的傾向是格式塔又一特徵。 人的視知覺可以憑藉經驗世界,藉助視覺定勢對一些物體形的殘缺加以補充和「修復」,也就是「完形」。根據這一原理,我們的設計可以用簡省的手法,刻意創造一種殘缺和不完整的圖形,以便調動受眾的視覺功能積極性加以補充和修復, 從而產生亦真亦幻的視覺效果。

這種將完整的形體進行有意識地巧妙分解成虛缺狀,將視覺感受由熟悉引向陌生,使之產生新奇,在觀賞形象的同時,通過視覺的自覺完形想像,必然會發現以前未曾感受到新的認識和新的形態。這種方式是一種富有創造性的思維方法,許多設計師以此思維力圖推翻常規經驗,分解固有形象,構築探索新的視覺效果。

人類對外界物象的識別與表現,是自身通過對空間的實際體驗得來的,是根據距離、大小、方向等因素來判斷的。 利用錯視原理所表現的物象空間突破了一般的視覺經驗,使之形成了無限與有限的矛盾, 荒誕與真實的對比,無序性與有序性的複雜交錯,形成超現實的世界,引發更豐富的聯想,將視覺傳達變得更有趣味性和新奇性。

異質中的「質」的概念是指性質、結構、質感等含義,它是把不同「質」的物形組合在一起,用一種形象的「質」去替代或破壞另一形象的圖形創意。簡單地說就是把幾種不同的視覺形象結合在一起,來生成一個全新的元素形象。

借代手法是放棄通常使用的元素,而另去找其它的元素來替代,並藉助特定的象徵形象或者符號,來實現情感上的借代類比,即在設計中把抽象的問題形象化,讓觀者在視覺享受的同時,深刻的領悟到作品所要表達的含義。

通常情況下,視覺傳達設計中有兩種「形」:

①是完美的、有規律的「形」, 簡潔明了,便於人們識別和理解。

②看似雜亂的和不規則的圖形,但是由於視覺對它們的組織也變得稍微困難和緊張起來,反而能夠引起受眾的更大注意。

這類打破「常規」的設計,由於局部之間的關聯、映襯、反差,甚或是矛盾,則能夠形成圖形內部的張力,可以蘊涵較為深刻的主題,從而引發觀者的緊張感和深思,獲得較豐厚的美感。

格式塔原理綜合運用了現代科學的系統論、整體論、宇宙論、人類學、物理學場論和心理實驗等等方法,從一個新的視角來「說明」人的審美經驗。 格式塔原理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視覺傳達設計的心理機制問題,為視覺傳達設計鋪墊了一種很好的理論基礎。

視覺傳達設計的任務不止於去滿足視覺的愉悅,更重要的傳達出更深層的意義,包括商業目的、公益目的等等。我們要科學地合理地運用格式塔原理,揚其長,避其短,創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相關焦點

  • 運用格式塔心理學做設計
    我們在做設計的時候利用好格式塔心理學,很可能你的設計就能吸引別人的眼球,從眾多設計中脫穎而出。格式塔心理學,又叫完形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重要的概念便是「整體不等於並且大於部分之和」而我們在做設計時就要利用格式塔心理學 「整體不等於個體之和」 這一重要概念人類的大腦有一些神奇的功能,因為世界是如此複雜,所以我們的大腦會聰明地嘗試組織各類視覺元素,將他們組成「完整個體」。
  • 廣告設計中的格式塔心理!
    文/韓斌 格式塔源於德文「Gestalt」一詞的音譯,是指形狀、形式或一種用視覺分離出來的整體,包括兩種含義:①事物具有獨有的形狀或者形式;②指一個實體部分對知覺所表現出的整體特徵,就是完形。格式塔心理學認為人在視知覺過程中,會自然地有一種自我完善事物的結構整體或完形的行為,當外界的一個事物呈現在我們面前時,內心會有一個格式塔與之相對應,如果內心的格式塔與這個事物不相符時,格式塔就出現「缺失」,這時我們的內心就表現出彌補缺失的活動傾向,活動的結果讓我們內心的格式塔本身達到完善化,形成良好的「完形」。這個理論讓我們能從一個新的角度來研究廣告設計。
  • 優秀Logo設計!格式塔原理!
    若想標誌能夠吸引大眾的眼球,那麼標誌的設計就必須可辨性高、信息完整、視覺衝擊力強,並能夠引發消費者的聯想。格式塔心理學的原理就是知覺的組織,組織的過程就是將一些元素統一在一起,而我們能夠感知到完整的單位,這不單單是組織過程的結果,元素之間發生著某些相互聯繫,由此而產生完形整體。
  • 格式塔原理—超實用設計基本原理
    工作生活中,看到的各種設計,例如海報、APP界面、傳單等,給人第一映像就會有好看不好看的感覺。其實這跟我們的一些潛意識有關。本文分享的格式塔原理,就是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設計原則。什麼是格式塔原理格式塔,音譯自德文Gestalt,誕生於19世紀德國的心理學家研究人類視覺而形成的心理學派。該學派認為:人類對於任何視覺圖像的認知,是一種經過知覺系統組織後的形態輪廓,而並非所有各自獨立部分的集合。
  • 汽車設計「格式塔」無處不在,你竟然對它還一無所知?
    但時過境遷,在眾多安全科技面前,17年後能被大家記住的,怕只有獨特的鏤空式A柱設計。按工程師的說法,他們這種設計的靈感就是來自於「格式塔效應」。雖然A柱鏤空還是會遮擋一部分圖像信息,但我們會自動腦補缺失的部分。就此,惱人的A柱盲區就消失不見了。所以你看,這就是「格式塔效應」的魅力之一,它竟然在審美之外還具有功能性。
  • 格式塔原理,教你如何合理的布局設計界面
    APP頁面設計布局最關鍵的是為用戶展現層次清晰的視覺傳達,格式塔原理可以有效地指導界面設計中的用戶交互,它能夠幫助設計師準確對界面進行組織和架構,從而設計出用戶友好型界面。格式塔原理的五個基本原則1、接近原則物體之間的相對距離會影響我們感知它們的關係。相互靠近的物體被認為比相互距離較遠的物體更有關聯性。2、相似原則格式塔原理中的相似和接近兩個原則一起運用在產品設計中。它指出了影響我們感知分組的另外一個原則:有共同視覺元素的物體看起來更有關聯性。
  • 想創造 1 + 1 > 2 的設計?徹底搞懂格式塔原理先!
    在設計的時候,各種視覺要素以有序的方式排列,設計師需要通過對各部分空間的精妙設置來實現這一點。通常而言,我們的目光總會被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吸引——無論它是視覺主體還是負空間。視覺主題和負空間,兩者都很重要,尤其當你需要平和地呈現一個和諧、連貫、天衣無縫的設計。那麼在一個網頁設計作品中,設計師到底利用空間傳達出怎樣的一個故事呢?
  • 格式塔在界面中的使用思考
    可以通過使用它們來影響感知,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行為;當涉及到目標導向、解決問題、直觀設計以及UI設計時非常有用。格式塔的產生、發展頗具波折,其影響也涉及眾多領域。單從設計領域來講,格式塔理論可提煉出7大原則。
  • 格式塔設計原理,你知道多少?
    1.  形狀閉合:大腦會將形狀趨於完整的形狀閉合,多使用在字體,圖形設計中;  但有時並不直觀,需要多花費精力領悟,多用在LOGO,海報等藝術設計中;
  • 建築立面泛光照明設計的處理技法
    建築立面泛光照明設計所形成的夜景可以是靜態
  • 格式塔心理學流派—苛勒
    格式塔心理學是由魏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於1910年至1912年間在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創建的,其產生的正式標誌是魏特海默於1912年發表的論文《關於運動知覺的實驗研究》。格式塔心理學也被稱作「完形心理學」或「完形主義」。格式塔學派認為整體大於部分之和,主張心理學要研究整體的經驗與行為,它最初是以反對元素主義或構造主義心理學起家的。後來,它也反對行為主義對行為研究的還原分析論。
  • 格式塔心理學的建立、基本觀點、評價
    反 駁:惠特海默設計燈光實驗證明了這一解釋的錯誤。在黑暗中有三個燈管,位置如上圖,當a燈管先亮,60毫秒後b、c燈管同時發亮,結果發現由a向b與由a向c同時發生了似動運動。由於眼球運動至少需要130毫秒,因此,在60毫秒的時間內不可能同時出現似動現象。解釋2:以赫爾姆霍茨為代表。
  • 格式塔原則之——「圖底關係」
    製作的幾乎所有圖形設計作品都能夠在我們所知道的格式塔原則的認知中找到一些列的方式和原則。在一個設計師的圖形處理中沒有比全方面的掌握這些原則更有效的方法了。由此類推,對於那些沒有很好的掌握這些原則的人,當他們面對一一個個設計項目和去設計畫廊網站瀏覽的時候就會理解不透徹,因為只能做出過時的陳腐的主題和布局。但是客戶相比我們(對設計)模糊的理解,他們值得更好的對待。
  • 【乾貨】視覺篇-格式塔原理
    格式塔觀念:格式塔心理學派斷言:人們在觀看時,眼腦並不是在一開始就區分一個形象的各個單一的組成部分,而是將各個部分組合起來,使之成為一個更易於理解的統一體。此外,他們堅持認為,在一個格式塔(即一個單一視場,或單一的參照系)內,眼睛的能力只能接受少數幾個不相關聯的整體單位。這種能力的強弱取決於這些整體單位的不同與相似,以及它們之間的相關位置。
  • 字體設計六大技法
    無可否認,字體設計越來越受到平面設計師青睞,學會字體設計,可以增添版面的視覺美,讓整體畫面檔次升高,也可以作為一個獨立分支,專門為需要字體設計的行業服務,例如網絡小說中的封面設計。想學好字體設計,前提條件是對矢量軟體精通,CDR\AI有一方面已足夠。
  • 【精研篇】深入了解格式塔原理
    想要在界面排版、網頁設計中讓整體視覺井然有序,舒服協調,格式塔就是必須掌握的知識咯,今天的教程用深入淺出的方式給同學們科普格式塔原理以及在設計上的運用,包含大量實例,新手也可以輕鬆看懂!在界面排版,網頁廣告設計等視覺傳達設計工作中,視覺上的畫面瑣碎,零散,信息混亂無序總是視覺設計師無可避免的問題。視覺的整體感做不好,會給人不舒服,不協調的心理感受。
  • 神奇的「格式塔」理論~《視覺思維》讀書筆記二
    「格式塔心理學家發現,有些格式塔給人的感受是極為愉悅的,這就是那些在特定條件下視覺刺激物被組織得最好、最規則(對稱、統一、和諧)和具有最大限度的簡單明瞭性的格式塔(知覺式樣)。」人是一種審美的動物,如果格式塔不好,人們就有一種強迫心理把它改好。「一方面會放大、擴展那些適宜的特徵;另一方面又會取消和無視那些阻止或妨礙其成為一個簡潔規則的好的格式塔的特徵。
  • 談談格式塔團體的那些事兒........
    巴林特小組的模式有哪些區別,今天王叫獸帶大家聊聊格式塔團體的那些事兒……….以上部分來自於我上大學時,敖德薩國立大學深度心理學研究所所長臨床心理學教授Hersonski的講述,直到有一次聽到武漢中德醫院施琪嘉教授談格式塔心理諮詢與治療時,也談到了格式塔團體發展的相似歷程,因此,儘管沒有找到相關的文獻證據,證明格式塔團體早期形成於非洲,但是還是覺得這段傳聞很有意義,在此介紹給大家。
  • 設計師必須懂的基本原理——格式塔原理
    前言:最近在從新梳理學習過設計原理,無意中翻看到這個經典基本設計原理。可能平時都已經有意無意在實際工作中都已經用到了,但就是沒有一個可靠理論支撐或是叫說法,所以現有重新整理並且發布這個格式塔原理。什麼是格式塔原理 (Gestalt)格式塔心理學誕生於1912年,是由德國心理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試圖解釋人類視覺的工作原理。他們觀察了許多重要的視覺現象並對它們編訂了目錄。
  • 格式塔視覺規律-我在實戰中的碎碎念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文章是格式塔視覺規律,本篇文章作者如是說:「這篇文章是寫給大多數人看的關于格式塔心裡學規律我在項目裡面的碎碎念。當然這會是全網最容易看懂的格式塔原理。」👀(全文共計2724字,閱讀約需要12分鐘)我在大三的時候第一次聽說到這個名詞「格式塔」。當時就看了一些有關於他的文章等資料,但是可能是我並不聰明的緣故,當時並沒有太懂格式塔是一個什麼東西。現在工作了幾個年頭在看的時候就很容易理解。下面就是我理解的格式塔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