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設計「格式塔」無處不在,你竟然對它還一無所知?

2021-01-08 autocarweekly

文|Sway

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測試。下面這組圖片,你看到的是什麼?

有人回答這是一個酒杯,也有人認為這是兩個四目相對的人。有趣的是,這裡面並沒有正確答案,哪一種都對。

下面這幅圖是我多年前無意中拍到的一幅奇景,我認為這很像小狗,朋友卻說像短腳小羊駝。當然,這也沒有標準答案。

如果你是一個喜歡思考的人,肯定會問,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奇特的現象呢?有人會說這是每個人的想像力不同,但這麼虛無縹緲的東西實在難以琢磨,而且不夠直擊要害。

準確說,是「格式塔效應」在作祟。

作為心理學的七大流派之一,這個理論的核心思想可以被簡單解釋為,我們傾向於將圖像碎片扒拉成連續的基本圖形,並試圖通過這個方法get其所傳達的意思。這聽起來有些玄乎,但確實在幫助我們理解和辨識事物(雖然不同人可能存在辨識偏差)。

比如下圖是《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中的一幕,這也是最簡單的「格式塔效應」。雖然被破爛的門窗擋住,但你一眼就能辨別出這是霍格沃茲三人組(如果對這一幕很熟悉,你肯定會知道他們正在監視馬爾福一家)。

到此,好像都和汽車沒什麼關係。但如果你看過沃爾沃在2001年推出的SCC(Safety Concept Car)概念車就不會這麼想了。當時VOLVO SCC一度被稱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車,搭載了多項主動和被動安全科技。但時過境遷,在眾多安全科技面前,17年後能被大家記住的,怕只有獨特的鏤空式A柱設計。

按工程師的說法,他們這種設計的靈感就是來自於「格式塔效應」。雖然A柱鏤空還是會遮擋一部分圖像信息,但我們會自動腦補缺失的部分。就此,惱人的A柱盲區就消失不見了。所以你看,這就是「格式塔效應」的魅力之一,它竟然在審美之外還具有功能性。

「格式塔效應」的美學設計

當然,「格式塔效應」被使用最多的還是在美學設計上。不過與「功能性」將圖像碎片組合不同,在美學設計上我們的想法會更進一步,天馬行空一些。比如我們會傾向於通過提取特徵點的方法來識別圖像。

簡單說就是:「功能性」強調「形像」,「美學性」強調「神像」。

舉例來說,在燃油機短短百年歷史之前,動物已經霸居「力量、速度、爆發力、活動半徑」這些人類嚮往的特質上千年。所以我們有將汽車比作動物的習慣,比如保時捷911很像青蛙(爆發力好)、光岡大蛇很像蛇(雖是爬行動物,但速度極快)、甲殼蟲汽車很像甲殼蟲(可以飛行)。

究其原因,是因為保時捷911提取了青蛙「扁平嘴、大凸眼」的典型特徵;光岡大蛇除了模擬蛇尖牙利齒的特徵外,在圓形前大燈處還極為少見地加入了一條黑色豎線,像蛇一樣有著一對讓人生畏的瞳孔。至於甲殼蟲汽車就更不用說了,簡直就是甲殼蟲的擴大版。

在今年的成都車展上我們也能見到一些「動物」,比如「Dragon face(龍形前臉)」的比亞迪新款宋、「螃蟹臉」的雷克薩斯UX。

原理也是類似,「Dragon face(龍形前臉)」與龍臉應有的「鯉魚須、牛鼻、馬臉、虎睛、牛耳、鹿角、獅鬃、狼口」八大特點至少有四處是吻合的(鯉魚須、馬臉、虎睛、狼口)。至於雷克薩斯UX,當我把它與螃蟹的臉譜放在一起時竟然毫無違和感。

側身設計注重線條和明暗面

如此好用的手法自然不會僅停留在前臉上,畢竟側身還有大片區域等著我們去雕刻和勾勒。比如馬自達的魂動設計有從獵豹上提取靈感,除前臉與獵豹頗有相似外,側身線條也模擬出了獵豹奔跑時,頭輕輕壓低後臀翹起的特徵。又或者奔馳SLS AMG,當把海鷗翅膀元素注入汽車時,不知道治好了多少人的頸椎病。

什麼?不像?相比前臉,側身確實存在這個問題。因為像甲殼蟲這種功能為設計妥協的產品在當代存活下來的機會很小,大部分汽車還是將實用性放在首位。

比如快背設計雖然模擬了水滴形流線,能更加突出運動感(當然這不是動物),但因為會壓低後排空間以及車窗可視空間,大部分廠家都會謹慎使用這一元素,多數是主打運動風的車型才會使用。

所以在審美一輛汽車的側身時,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格式塔能量」,從有限的線條和明暗面上找到線索。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喜歡奔馳的原因,奔馳在一線豪華車領域有著大量的優質設計產品,它的側身線條和明暗面處理也是最為老道的。

比如奔馳CLA利用兩條筋線,通過從前輪上下平行開始到後輪匯聚的處理方法,讓這款車有著極強的繃緊感,就好像蓄勢待發的弓箭一樣,雖然許多品牌有試圖借鑑此手法,但除去一些失手的,其他家也沒能做到奔馳的神韻。

簡單說說原因,雖然同樣是兩根線(腰線+裙線),奔馳採用的是上腰線凌厲光影面朝下、下裙線開放光影面朝上的處理方法,這其中還包括不同位置的細微差別,所以它的緊繃感和力量感是最好的。

《愛情公寓》中,展博說變形金剛是人類工業史上的奇葩(這裡的奇葩可以理解為瑰寶)。而現實世界中,汽車才是。它將很多元素融入到汽車中,比如我們文中提到的動物元素和生態元素。它甚至還不僅僅這些,比如蘭博基尼revention是根據F16戰鬥機的形態設計而成。

你可能不曾聽過「格式塔效應」,是因為它屬於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並不需要我們去學習。但對設計師來說,最好的產品就是最容易讓人理解的產品,所以利用好「格式塔效應」就變得尤為重要了

相關焦點

  • 運用格式塔心理學做設計
    我們在做設計的時候利用好格式塔心理學,很可能你的設計就能吸引別人的眼球,從眾多設計中脫穎而出。格式塔心理學,又叫完形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重要的概念便是「整體不等於並且大於部分之和」而我們在做設計時就要利用格式塔心理學 「整體不等於個體之和」 這一重要概念人類的大腦有一些神奇的功能,因為世界是如此複雜,所以我們的大腦會聰明地嘗試組織各類視覺元素,將他們組成「完整個體」。
  • 引人注目的「格式塔」設計技法!
    在設計創作中,如何通過不完全的形、模糊的形、重複的形和形與形的組合等等,造成更大的形式意味或刺激力,這就需要充分運用格式塔原理,使得設計畫面的張力最大化。格式塔心理學依據人們的視知覺和視覺思維,提出了一系列圖形的視覺原理,運用這些原理進行視覺設計,可以豐富我們的視覺語言,形成畫面的審美張力。
  • 格式塔原理,教你如何合理的布局設計界面
    APP頁面設計布局最關鍵的是為用戶展現層次清晰的視覺傳達,格式塔原理可以有效地指導界面設計中的用戶交互,它能夠幫助設計師準確對界面進行組織和架構,從而設計出用戶友好型界面。格式塔原理的五個基本原則1、接近原則物體之間的相對距離會影響我們感知它們的關係。相互靠近的物體被認為比相互距離較遠的物體更有關聯性。2、相似原則格式塔原理中的相似和接近兩個原則一起運用在產品設計中。它指出了影響我們感知分組的另外一個原則:有共同視覺元素的物體看起來更有關聯性。
  • 廣告設計中的格式塔心理!
    文/韓斌 格式塔源於德文「Gestalt」一詞的音譯,是指形狀、形式或一種用視覺分離出來的整體,包括兩種含義:①事物具有獨有的形狀或者形式;②指一個實體部分對知覺所表現出的整體特徵,就是完形。格式塔心理學認為人在視知覺過程中,會自然地有一種自我完善事物的結構整體或完形的行為,當外界的一個事物呈現在我們面前時,內心會有一個格式塔與之相對應,如果內心的格式塔與這個事物不相符時,格式塔就出現「缺失」,這時我們的內心就表現出彌補缺失的活動傾向,活動的結果讓我們內心的格式塔本身達到完善化,形成良好的「完形」。這個理論讓我們能從一個新的角度來研究廣告設計。
  • 優秀Logo設計!格式塔原理!
    文/李響 黃俊敏 標誌是一種視覺語言、一種有意味的形式,它的目的就是能夠迅速準確的傳達信息,為企業建立視覺形象。若想標誌能夠吸引大眾的眼球,那麼標誌的設計就必須可辨性高、信息完整、視覺衝擊力強,並能夠引發消費者的聯想。
  • 格式塔原理—超實用設計基本原理
    工作生活中,看到的各種設計,例如海報、APP界面、傳單等,給人第一映像就會有好看不好看的感覺。其實這跟我們的一些潛意識有關。本文分享的格式塔原理,就是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設計原則。什麼是格式塔原理格式塔,音譯自德文Gestalt,誕生於19世紀德國的心理學家研究人類視覺而形成的心理學派。該學派認為:人類對於任何視覺圖像的認知,是一種經過知覺系統組織後的形態輪廓,而並非所有各自獨立部分的集合。
  • 想創造 1 + 1 > 2 的設計?徹底搞懂格式塔原理先!
    我們還將討論一些真實的網頁設計實例,探討每個案例如何體現格式塔原理,以及它對空間的創造性使用。話不多說,一起開始學習吧。一、正負空間的關係、重要性及應用空間由兩個主要維度組成:正空間和負空間。它可以幫助你選擇特定的視覺元素,利用它們來影響觀眾的感知。「偉大的設計師明白心理學在視覺感知中所扮演的強大角色。當某人的目光與你的設計作品相遇時會發生什麼?他們對你的文章所傳達的信息有何反應?」
  • 格式塔設計原理,你知道多少?
    1.  形狀閉合:大腦會將形狀趨於完整的形狀閉合,多使用在字體,圖形設計中;  但有時並不直觀,需要多花費精力領悟,多用在LOGO,海報等藝術設計中;
  • 格式塔在界面中的使用思考
    ,為什麼僅僅通過一團毛絨絨的氣體你就能在腦中建立起這種特殊聯繫呢?感知形狀和形式、分組信息、填補空白等從而在你的腦中形成大概畫面。在對稱設計中添加不對稱元素有助於在留下印象時引起注意。在任何設計中,對稱以及合理的不對稱都很重要。
  • 格式塔原則之——「圖底關係」
    製作的幾乎所有圖形設計作品都能夠在我們所知道的格式塔原則的認知中找到一些列的方式和原則。在一個設計師的圖形處理中沒有比全方面的掌握這些原則更有效的方法了。由此類推,對於那些沒有很好的掌握這些原則的人,當他們面對一一個個設計項目和去設計畫廊網站瀏覽的時候就會理解不透徹,因為只能做出過時的陳腐的主題和布局。但是客戶相比我們(對設計)模糊的理解,他們值得更好的對待。
  • 格式塔心理學的建立、基本觀點、評價
    反 駁:惠特海默設計燈光實驗證明了這一解釋的錯誤。在黑暗中有三個燈管,位置如上圖,當a燈管先亮,60毫秒後b、c燈管同時發亮,結果發現由a向b與由a向c同時發生了似動運動。由於眼球運動至少需要130毫秒,因此,在60毫秒的時間內不可能同時出現似動現象。解釋2:以赫爾姆霍茨為代表。
  • 格式塔心理學流派—苛勒
    格式塔心理學是由魏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於1910年至1912年間在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創建的,其產生的正式標誌是魏特海默於1912年發表的論文《關於運動知覺的實驗研究》。格式塔心理學也被稱作「完形心理學」或「完形主義」。格式塔學派認為整體大於部分之和,主張心理學要研究整體的經驗與行為,它最初是以反對元素主義或構造主義心理學起家的。後來,它也反對行為主義對行為研究的還原分析論。
  • 格式塔視覺規律-我在實戰中的碎碎念
    👀(全文共計2724字,閱讀約需要12分鐘)我在大三的時候第一次聽說到這個名詞「格式塔」。當時就看了一些有關於他的文章等資料,但是可能是我並不聰明的緣故,當時並沒有太懂格式塔是一個什麼東西。現在工作了幾個年頭在看的時候就很容易理解。下面就是我理解的格式塔希望對你有幫助。
  • 格式塔原理對視覺/互動設計師有多重要?
    如果說UI設計比較感性,那麼UX相對就比較理性。但是UI和UX有著共同的目的就是將產品體驗變的更好。作為設計師的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這個界面我為什麼要這樣布局界面信息。為什麼要這樣去設計?是什麼支撐了它必須要這樣去設計?我經常會想這個問題。也許是性格緣故,做事習慣刨根問底,遇到問題,就想要找出那個支撐事物的根源的依據。而我也發現界面設計是有跡可循的,也就是設計是有原則的。
  • 神奇的「格式塔」理論~《視覺思維》讀書筆記二
    二、「格式塔」兩大特徵。(一)整體性格式塔是一個整體,是一個「新」體,不是組成要素之和。比如正方形、蛋糕。(又像文章、段落等) 不但部分不能決定整體,「整體」的性質反過來卻對「部分」的性質有著極重要的影響。 如果正文形稍有偏形,我們視覺會自動把它糾正為正方形(跟第二特徵有關)。
  • 【精研篇】深入了解格式塔原理
    想要在界面排版、網頁設計中讓整體視覺井然有序,舒服協調,格式塔就是必須掌握的知識咯,今天的教程用深入淺出的方式給同學們科普格式塔原理以及在設計上的運用,包含大量實例,新手也可以輕鬆看懂!在界面排版,網頁廣告設計等視覺傳達設計工作中,視覺上的畫面瑣碎,零散,信息混亂無序總是視覺設計師無可避免的問題。視覺的整體感做不好,會給人不舒服,不協調的心理感受。
  • 談談格式塔團體的那些事兒........
    最近很多朋友都對格式塔團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很多人都在問格式塔團體的工作模式的操作流程,它跟精神動力團體、會心團體、存在主義團體、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格式塔學派
    1.主要觀點在格式塔學派看來,行為是大於反射系列的東西,它是完整的,完整結構的物質不能歸結為組成整體的各部分的簡單總和。相反,整體決定著部分的質的特點,並由目標來調整。所以人類的行為任何時候都是彼此互相聯繫的,這種聯繫制約著個體走向他所嚮往的目標。
  • 設計師必須懂的基本原理——格式塔原理
    前言:最近在從新梳理學習過設計原理,無意中翻看到這個經典基本設計原理。可能平時都已經有意無意在實際工作中都已經用到了,但就是沒有一個可靠理論支撐或是叫說法,所以現有重新整理並且發布這個格式塔原理。「形狀」和「圖形」在德語中是Gestalt,因此這些理論也稱做視覺感知的格式塔原理。
  • 【乾貨】視覺篇-格式塔原理
    格式塔觀念:格式塔心理學派斷言:人們在觀看時,眼腦並不是在一開始就區分一個形象的各個單一的組成部分,而是將各個部分組合起來,使之成為一個更易於理解的統一體。此外,他們堅持認為,在一個格式塔(即一個單一視場,或單一的參照系)內,眼睛的能力只能接受少數幾個不相關聯的整體單位。這種能力的強弱取決於這些整體單位的不同與相似,以及它們之間的相關位置。